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10章 一把猛火

  當并州大軍自軹關陘逶迤而進,首尾相連三百余里時。

  一支幽州義從騎士借道代郡、太原,途徑平陽時被賈逵所阻。

  這支軍隊只能暫時駐留平陽,其首領田豫則跟著賈逵的信使走軹關陘,來迎大司馬趙基。

  大司馬,從創立之初,再到上一任大司馬李傕,看起來都不像是一個吉利的官位。

  王屋山之南,趙基在一處山坳處休息。

  道路不遠處的道路上,軍民還在跋涉。

  現在除了警戒的騎士外,絕大多數畜力都轉為挽力,以拉載車輛移動。

  田豫抵達這里時,就見吏士鎧甲裝車,徒步輕裝而行的同時,還會背負一些雜物。

  而體力貧弱的災民、流民多扶車而行,只有這樣才不會成為阻礙行軍的障礙、栓阻。

  大軍自孟津渡河后,河內又有一些百姓加入到遷徙隊伍。

  現在行軍大隊軍民混編,也就前軍徐晃、殿軍趙云全副武裝。

  徐晃在前開路,秋洪過后,軍隊在前可以修橋修路,順帶建立營地,供后續軍民使用。

  而殿軍趙云則多了一項任務,就是清理沿途病死、累死的百姓、傷兵,將他們火化。

  百姓就地掩埋,傷兵骨灰帶回晉陽。

  田豫追隨劉備時,當時劉備配合公孫瓚大破青州黃巾軍,這支黃巾軍聚眾三十萬,企圖渡河與黑山軍聯合。

  那一戰公孫瓚先是在東光野戰摧破對方主力,斬首三萬;隨后追擊半渡而擊,斬首數萬,溺亡數萬,俘虜七萬余,繳獲財寶難以估量。也是那一戰,公孫瓚威震天下,后續與袁紹相爭時,許多冀州吏民因此支持公孫瓚。

  與公孫瓚的輝煌比起來,現在遷徙的這支軍民隊伍,也就是當年那支黃巾軍的三分之二規模。

  巡查騎士引路,引著田豫等人來見趙基。

  田豫遞上公文后,就在帷幕外等候,也觀察左右衛士,這些衛士皆有倦容,神情卻冷漠,顯然飽受戰爭折磨,是百戰精銳。

  趙基翻閱田豫遞上的鮮于輔公文后,就傳見田豫,田豫入內:“卑將拜見大司馬。”

  “坐。”

  趙基揚了揚手中帛書:“我與陛下親征上黨之前,就與鮮于輔有約。說是會由田校尉督率千余義從南下,編為羽林騎士以衛天子。前后已過兩月余,何以來遲?”

  鮮于輔書信中已有解釋,田豫只能當面解釋:“我等奉朝廷之命配合薊侯,薊侯征漢胡健騎,人心浮動,多擔憂家業受創。薊侯兵馬征集完畢,我等才得以啟程。”

  “所以是你們沒有履行約定,非我失信。”

  趙基將帛書放在桌案一角,說:“今朝中大將軍督羽林事,我與大將軍分掌朝政軍事。田校尉這羽林中郎將,以及所部健兒編為羽林之事已非我能決定。因此是否去朝中,希望校尉謹慎考慮。不妨撤還平陽,詢問麾下健兒,再做決議。”

  田豫愕然,當虎賁的機會不多,當羽林郎的機會同樣不多。

  呂布那里缺人不假,可也不會成建制安排這些人去當羽林。

  田豫略思索:“回大司馬,卑職等邊鄙之人,是為拱衛天子匡扶社稷而來,非為名爵利祿而來。”

  他的回答擲地有聲,趙基不由一愣,扭頭去看邊上韓述、唐憲,這兩人也覺得田豫這番話熱血激昂,很是耳熟。

  “真乃壯士也。”

  趙基感慨稱贊,就說:“我這就發軍書,準許平陽放行。待入許都,持我書信拜謁大將軍。若是有機會面見徐州劉玄德,代我向他問好。”

  “喏,卑職拜謝大司馬。”

  田豫長拜,就問:“卑職聽聞真定一戰時,大司馬俘獲觀津牽招?”

  “我沒有殺他,此事劉玄德也遣使詢問過,我也欣賞牽招才器,希望他能為我所用。”

  趙基說著笑了笑:“只是牽招家眷還在河北,待我與袁本初協商后,才能定牽招去留。他若不肯為我效力,我也會放他離去。”

  “是,卑職明白了。”

  田豫拱手又拜,這次躬身幅度更大,顯然是在為牽招而道謝。

  這亂七八糟的人脈讓趙基頭疼,扭頭看邊上衛覬:“伯覦,開具放行軍書。”

  “喏。”

  衛覬坐姿端正,他一直配屬在徐晃麾下,也算是跟著趙基打完全場。

  只要趙基不倒,衛氏金庫那點事情的影響力也會漸漸散去。

  等返回晉陽,籌建大司馬幕府時,不僅是衛覬,就連衛固都能進入幕府謀個差事。

  最起碼,衛氏金庫沒有便宜外人,給河東吏民換來了十年賦稅減免,這份人情結結實實落在當代人頭上,其實仇恨也沒那么大。

  衛覬捉筆疾書,趙基檢驗沒問題后,衛覬又仔細謄抄一份。

  草稿入檔,趙基在謄抄件上簽字用印,這份準許通行的軍書就算是合法了。

  田豫也不敢耽誤,也害怕生出其他變故。

  這次南下,幽州六郡健兒響應,組成了一千二百余騎士,馬匹三千余。

  換個人來,怎么可能輕易放走他們?

  幽州那邊訊息不便,也很想快些完成動員,在趙基專注于戰爭時快速從太原、河東通過,以避免麻煩。

  可公孫瓚奉朝廷詔令召集漢胡武裝討伐曹操,也是一件關系各家安危的大事。

  一來二去就拖延下來,可緊趕慢趕,還是與撤軍的趙基撞在了一起。

  目送田豫離去,趙基對左右說:“這人怕我吃了他,想必他去了許都,呂布會喜出望外。”

  衛覬疑惑:“大司馬是說?”

  “沒錯,就是如伯覦所想。”

  趙基端起熱水飲一口,一笑:“我以為呂布能忍得住,對他改觀不少。可這支精騎抵達,如似沸油撲火,呂布很難克制呀。”

  衛覬緩緩點著頭,韓述幾個人相顧無語,他們并不在乎呂布怎么折騰,別往他們這里插手就可以了。

  趙基喝掉杯中大部分水,殘留一點搖了搖杯子潑掉,就說:“準備開拔。”

  “喏。”

  周圍人應答一聲,立刻開始收拾矮桌、馬扎之類,都是軍中征戰時利于攜帶的組合部件。

  趙基站起來走向營火,伸手烤火。

  他的矮桌也很快被拆掉,緊接著就是擋風、遮擋視線的帷幕。

  也就裝了四車,周圍器具就打包完畢。

  趙基引著衛士乘馬離去,另有一伙衛士駕御車輛,插到行軍隊列里。

  而原地的營火還在燃燒,一些路過的百姓隊伍聚攏過來,烤火取暖。

  但很快這些人就會被領隊軍吏驅趕,現在越休息越累,越是妨礙大軍通行。

  趙基百余騎在隊伍邊緣行進,遇到道路狹窄處,只夠一輛車通行或拐彎,騎士也要牽馬步行。

  他對王屋山附近的景色缺乏興致,又不是六月、七月時節,現在真沒什么好看的。

  這么多軍民結隊通行,飛禽走獸也被驚嚇,都躲得遠遠。

  而為了迎接他,河東郡守趙緒已離開安邑,北上平陽。

  河東大姓、豪強又沒有被完全摧毀,因此很多商隊也向著絳邑進發,企圖跟凱旋歸來的軍士做些生意。

  但這些商隊卻被趙緒勒令返回…大姓、豪強想要從消費沖動的軍隊這里賺錢,河東郡府也想賺。

  未來十年河東免除徭役賦稅,他這個郡守、各縣日子必然苦巴巴的。

  雖然趙基會給他們撥發錢糧,可發下來的錢糧是有數的,也只能讓他們在不餓死的邊緣徘徊。

  因此壟斷這次的招待,能帶給郡府大量的收入。

  有這筆收入打底,趙緒也就能施展經營手腕,擴大官方產業,以補稅賦匱乏的缺額。

  作為商業繁華的蜀中人氏,做買賣的技巧,以及商業認知,對趙緒來說是一種基本素養。

  北方遭受嚴重的戰爭創傷,百廢俱興,到處都是商機。

  趙緒或許并不擅長治民治政,可他擅長經商。

  擔任北絳縣令時,靠著與匈奴的貿易商路,原來的都尉馬矢枝能養千余郡兵,趙緒也讓北絳從白波之亂的廢墟中快速恢復。

  做好自己擅長的事情,想不升官都難。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虎賁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