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04章 自謀出路

  呂布營地,他時刻關注趙基。

  當趙基派遣兵士入駐潁陰城后,呂布立刻邀請陳宮前來協商。

  呂布也清楚自身的短板,自陳宮提兵抵達許縣附近后,就主動與陳宮走動。

  之前雙方分兵的不愉快,也被雙方有默契忽視。

  只是如今的呂布,更顯焦躁。

  這樣宰割天下的重要時刻,呂布也只能忍耐下來,耐心與陳宮交涉。

  于是,呂布與陳宮乘車游覽洧水之畔,說道:“趙元嗣與張繡小兒聯合,也不算意外。南陽大姓有意依附于我,公臺如何看?”

  兩人聯合,才能有效控制朝廷。

  此前南陽人與張繡貌合神離,隨著趙基抵達,迷霧散去,南陽人拔營轉移到潁陰之西,算是與南陽郡守張繡正式脫離。

  南陽人也沒有其他好去處,劉表太遠,彼此本身就有矛盾;又不可能依附公卿,更不可能去跟宿仇袁術聯合。

  至于逆臣曹操,對南陽人來說更是下下之選。

  目前南陽人勢力最弱,只能依附呂布。

  這樣一來,就剩下李通與荀彧了,陳宮當即詢問:“君侯可詢問李通?此人是如何看法?”

  “我許以南陽一郡,李通也愿與我協力,同匡漢室。”

  呂布望著洧水河面:“荊州富庶,劉表勤王之心懈怠。若不肯遵奉王令,我自當護衛天子,親征荊州。”

  他也清楚,中原這個爛攤子,明年都得餓肚子,很多人會在饑餓中死去。

  趙基已經開了一個好頭,與天子一起南征劉表,廣大吏士、梁沛災民也是樂于支持的。

  何況南陽還有三輔災民,一起南下去荊州吃大戶,頃刻間可以拉扯十余萬大軍。

  比起餓死,更多人會選擇戰死,死也要拉著那些富庶人戶一起死。

  陳宮也清楚,呂布口中的尊奉王令,就是劉表窮盡所有,向朝廷輸運錢糧。

  這個事情,劉表即便樂意,荊州大姓也不樂意。

  而一旦用兵,又有趙基肅清太原、上黨大姓的前科在前,荊州大姓會緊緊團聚在劉表身邊,舉兵反抗。

  真到了那一步,擊敗劉表,也會就勢肅清荊州大姓。

  對于這種事情,南陽人可不會念什么荊州鄉黨情誼。

  南陽名為荊州,實際上光武帝以來,就是一個單獨的地理單元,根本沒拿正眼看過南郡、江夏人。

  荊州是三個部分,即南陽、荊北二郡,荊南四郡;影響力也是自高而低。

  因袁術的原因,南陽人元氣大傷,更是見不得荊北二郡崛起。

  陳宮見呂布胸有良策的樣子,就問:“劉表不服天子,君侯欲如何征討?”

  “呵呵。”

  呂布做笑:“零陵郡守張羨受荊南之士愛戴,劉表深以為患,以上表朝廷欲遷張羨為桂陽郡守。其使者南陽韓嵩入朝,陳述此事。我欲拜韓嵩為零陵郡守,待其赴任,再遷張羨為長沙郡守。劉表若是不肯屈服,就依南陽人之策,析分荊南四郡為湘州,拜張羨為州牧。”

  荊南四郡,最精華的就是長沙,人口極盛時接近百萬。

  陳宮聽著沉眉思考,若按著呂布這樣規劃,張羨在零陵本就很有影響力,接任桂陽后再調長沙,可以將原來的零陵、長沙郡守擠走。

  突然再擢為州牧,荊南三個郡就會團聚在張羨麾下。

  張羨乃南陽涅陽張氏出身,等于是借朝廷之手,扶植南陽人控制荊南。

  將荊南四郡從劉表那里割走,使劉表遭受南北夾擊。

  荊南人若是自為一州,自此也就能擺脫荊北二郡的壓制,荊南士人自然支持。

  荊州實在是太大了,此前南陽距離荊南甚遠,虹吸、剝削效果并不明顯。

  劉表抵達后,荊南人立刻就受到了這方面的壓榨。

  就眼前而言,荊南人與南陽人有相對一樣的立場。

  至于南陽人會不會因此而做大,呂布并不是很在乎,先解決冬季、明年的糧食、養軍耗費,比什么都重要。

  再說了,荊南人是荊南人,南陽人是南陽人,終究存在本質不同。

  可呂布的計劃過于激進,那可是劉表,不是散亂的太原、上黨。

  僅僅是李通擔任南陽郡守這個安排,就能讓劉表警惕,提前下手。

  見陳宮沉吟不語,呂布又說:“孫策與劉表有殺父之仇,待趙元嗣撤回并州,我就遣使相邀,以孫策為前鋒。”

  別人顧慮孫策臨陣自立…呂布反而不怎么忌諱。

  給孫策這個機會,孫策怎么可能會懈怠?

  趙基想的是平衡中原,誰也別暴斃,相互耗著。

  呂布又怎么可能乖乖消磨時間,拿劉表開刀就成了必然。

  至于李通,他有選擇的余地?

  不肯聽令,呂布就聯合南陽人圍死李通。

  陳宮思索這件事情的風險,如果沒能將劉表攻克,那朝廷就有崩解的趨勢。

  趙基抵達后閉營三日,就是在醞釀氣氛,趙基臨走前肯定要弄掉幾個公卿。

  接下來呂布如果戰事順利,勝利帶來的威望可以加速彌補朝廷身上的裂痕。

  若是戰敗,朝廷真有可能會碎裂。

  到那個時候,諸劉率先稱王,二袁又怎么會甘于人后?

  從個人感情上來說,陳宮不想看到那種局面。

  一直控制朝廷,哪怕休養兩三年,依舊能在政治高度上欺負二袁、劉表;就連趙基,也不得不收斂鋒芒。

  到目前來說,曹操已經跌落位格,與孫策、臧霸、劉備一個層次。

  見呂布志得意滿的樣子,陳宮忍不住一嘆:“君侯,南陽人擅長權謀,與之聯合,絕非善事。”

  “不與他們聯合,劉表又豈是甘心奉獻錢糧之輩?”

  呂布斜眼看陳宮,只覺得這家伙一如既往的遲疑,沒好氣說:“今你我麾下,聯合南陽、荀彧、李通各軍,已不下十萬。陳王已不再供糧,這個冬季要么壯士斷腕裁撤吏士,要么饑饉度日。公臺,你在我這個位置上,又能有什么好辦法?”

  陳宮不語,低下頭。

  呂布又是一嘆:“趙元嗣儲糧也是不足,斷不可能借糧給我。若是向陳王強借,以陳王為人,必邀趙元嗣督兵前來解圍。我軍不能與趙元嗣交惡,我還需要他牽制袁紹,為張稚叔之援。”

  他不可能放棄兗州,進攻劉表的時候,肯定需要趙基為張楊提供支援。

  陳王與趙基已經盟誓,不能得罪陳王,也要維持友好。

  這樣的話,陳王與張楊互為唇齒,能保障他的后路、腹心安全。

  中原四戰之地,打曹操就要跟袁紹比拼元氣;呂布不想單獨去打,要打也要拉著趙基一起動手。

  因此打曹操之前,最好攻取荊州,壯大自身,增加回旋余地。

  這樣來年與趙基聯軍討伐曹操時,他治下疆域廣袤兵多將廣,能在聯軍時獲得主導地位。

  若是找機會將趙基扣在朝中,那并州之眾也將為他所用。

  綜合前后,對劉表下手是他唯一的選擇。

  再要么就是去打袁術,袁術治下殘破,精華卻被大姓、豪強兼并。

  袁術不難打,難的是從分布各地的豪強那里汲取人力、物力。

  陳宮也是跟著一嘆:“既然如此,還當與趙元嗣同謀。攻伐荊州,實乃動搖國本之事。彼是宗藩重鎮,君侯舉兵攻伐,會使天下生出誹議,不利朝廷。”

  哪怕董卓當政,也要重用劉表;李傕當政,也是以劉繇領揚州。

  身居廟堂之上,大力扶植宗藩,本身就是一種積極匡扶漢室,沒有篡漢之意的輿論象征。

  因此主動攻伐劉表,輿論上非常的被動。

  除非劉表不臣,擅自稱王稱帝,這樣才能名正言順攻伐荊州。

  “稍后我見趙元嗣時與他再說,這小兒向來狂妄,私心甚大,恐不會同意。”

  呂布嘴上這樣說,陳宮也清楚,呂布是答應了。

  先跟趙基通氣,大不了將涼州也送給趙基。

  也必須跟趙基商議,三省六部制必須取消,要換成呂布熟悉的舊制。

  舊有公卿也需要調整,趙彥怎么也要拜領三公,以三公錄尚書事出領司隸校尉、持節。

  自認為與陳宮統一意見后,呂布又回營遣使將婁圭喊來,準備執行攻奪荊州的計劃。

  而婁圭,又向呂布獻上了一個計略,惹的呂布徹夜難眠。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虎賁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