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4章 雞犬升天

  羅恩在孟買港找到了身穿白色制服的哈里,他正帶人檢查一輛進港的貨船。

  “老兄,你不應該是在機場當值嗎?”

  “臨時調崗,”哈里擺擺手對貨船放行,“上面收到消息,有一批管風琴會被運到孟買。”

  “管風琴?”羅恩一愣。

  “就是軍火,”哈里見怪不怪,“那些黑幫為了掩人耳目,特地發明了一套暗語。”

  管風琴一般指機關槍,手槍被稱為阿嬤,子彈是阿嬤的孩子,或者藥片、膠囊、米粒。手雷則被稱為土豆、石頭、石榴.

  羅恩聽的大開眼界,同時又有些恍然,這就是印度版的黑幫行話嘛。

  “來找我是有要申報的物品過海關?”哈里問。

  “不,我想進口一批設備和零件。你知道的,我搞了塊地,準備生產一些廉價電器。”

  “你認真的,你真打算做實業家?”哈里有些驚奇。

  “我想試試,最近旅游業的生意不好做。”

  “也是,不過實業來錢沒那么快。”哈里好意的規勸他。

  在哈里看來羅恩之前的生意就很好,比如外匯黑市、走私藥品,來錢嘎嘎快。

  羅恩現在突然從良,他竟然為此感到遺憾、惋惜。

  “以前的生意照做,不過要等這陣風波過去。”

  “這很好,就應該這樣!”哈里高興了,羅恩從操舊業,他才有抽水拿。

  “但我不能白等,得找點事做。如果進口設備和零件,你有什么建議?”

  “具體一點兒。”哈里帶著他來到港口沒人的地方。

  “注塑機,還有馬達,用在風扇上的那種。”

  “這種設備你最好從歐美找路子,實在不行,霓虹貨也湊合。至于馬達,當然要從李家坡搞。”

  “李家坡?”羅恩眼睛一亮,他想到了孟買黑幫以前的利潤來源之一,走私。

  在91年之前,因為政府執行“進口替代”政策,外國貨基本進不來印度。黑幫利用從李家坡走私來的手表、電子產品,大發其財。

  羅恩在去年也做過這種生意的掮客,不過隨著進口政策放開,走私帶來的利潤已經大幅下降。

  但不管怎么說,李家坡園區飛速發展。那里有物美價廉的電子產品,來來往往的貨輪一刻不停的把它們送往世界各地。

  “從李家坡發來的貨,只要三四天就能到孟買,沒有比這更合適的地方了。”哈里對這些門清。

  “除了電子配件,李家坡有設備出口嗎?”羅恩眼睛閃亮,三四天就能提貨,這太合適了。

  “沒有,”哈里搖搖頭,“即使有,也是三手甚至四手設備。出了問題,沒人能修。”

  “那就先從李家坡進口配件吧,哈里,你有人介紹給我嗎?”

  “謝基.拉南特,一個來自馬德拉斯的進口商人,他在李家坡很有門路,說不定在歐美也有關系。”哈里幾乎不假思索的報出了一個人名。

  “我會聯系他的,到時候從新加坡來的貨”

  “我會按照廢品處理。”哈里秒懂。

  只要把進口的東西定為廢品,那就可以免征一大筆稅。甚至哈里操作得當的話,羅恩一分錢的稅都不用交,就能收到貨。

  這就是是他來找哈里的原因,要不然只是進口點零配件,孟買有大把的中間商搶著做。

  至于從歐美進口設備,羅恩突然間想起了一個人。

  回到家里,羅恩在書房翻翻找找,妮婭在邊上看的莫名其妙。

  “巴巴,你在找什么?”

  “一張名片。”

  “我都收在柜子里了。”妮婭彎腰,打開羅恩腳邊的柜門。

  哎呀,這個屯型,兩瓣就像開了花似的。

  羅恩忍不住伸手把玩,他有挺身向前的沖動。

  妮婭小聲驚叫,她手腳發軟,差點摔倒在地。

  羅恩連忙在身后扶住她,一雙手牢牢的把住方向盤。

  “巴巴.”妮婭頭發被扯,只能昂起頭。

  “找到了嗎?”羅恩面不改色。

  “找找到了.”

  “這么快?”羅恩有點遺憾。

  妮婭把一個小木盒端給他,那里面放滿了他收集來的名片。

  輕柔的把她扶起來,又理了理褲子上的褶皺,羅恩才在盒子挑挑揀揀。

  很快他眼睛一亮,拿起名片,開始撥打電話。

  羅恩沒抱什么信心,他不知道對方有沒有離開印度,但電話接通了。

  “萊昂嗎?”

  “是我,你是?”

  “羅恩。”

  “噢,我想起來了!”萊昂眼皮子一跳,“維多利亞火車站!”

  “哈哈,你還記得。”羅恩大笑,看來那次人肉火車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萊昂的語氣也帶著笑意。

  “沒想到你還在印度,那真是太好了。”

  “我正準備回歐洲,所以你有什么需要幫助?”萊昂快言快語,他知道對方既然撥打了電話,那必定有所求。

  “我想從歐洲進口幾臺注塑機,但找不到渠道。你在西門子工作,或許有這樣的門路?”

  “稍等一會兒,我需要資訊工程部的同事。”萊昂直接用身邊的另一部電話,撥起了內線。

  羅恩沒等多久,大概兩分鐘,對方的聲音就再次出現。

  “主流的阿博格、德馬格,全新設備,報價大概10萬美元左右。如果你不介意用二手,3萬美元就能搞定。”

  “當然不介意!我大概需要兩到三臺,越快越好。”羅恩興奮的揮了揮手。

  他喜歡和西方人打交道,簡單高效。如果換作印度人,他不知道要打多少個電話,走多少彎路才能搞定這批設備。

  “我回去之后會幫你聯系賣家,具體的事情你們自己談。只不過從歐洲到孟買,走海路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沒關系,時間我能接受。總之,謝謝你,萊昂。”

  “只要你下次,不再讓我坐印度的火車就行。”

  羅恩大笑著掛斷電話,瞧,最難的兩件事差多都已經搞定。

  在孟買,想做成一件事,錢和關系缺一不可。它比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更依賴這兩者。

  大到做生意,小到買生活用水,錢和人脈的重要性處處體現。

  阿希什家里最近賓客不斷,鄰居街坊、親戚好友紛至沓來。有時候前一個人還沒離開,后面的人已經上門。

  見有新的客人來訪,已在屋里的人趕忙起身讓出座位,好似周而復始進行著“搶椅子”的游戲。

  這么多人到他家里做客,其實就為了打聽一件事。阿希什在哪找到了這份好工作?那里是不是還招人?

  喬格什瓦里貧民窟的大多數人已經聽說了,阿希什的新工作月薪高達兩千盧比,據說在一家工廠擔任工程師。

  “兩千盧比”、“工程師”,這兩個詞仿佛有魔力一般,吸引著貧民窟的居民為此議論紛紛。

  而每當有人問起這件事時,阿希什總是要在工程師前面加上“首席”這個詞。他強調過不止一次,并樂此不疲。

  貧民窟的人不懂“首席”的含金量,也下意識的忽略它,他們更關心的是月薪兩千盧比是否屬實。

  無它,這個數字對貧民窟的人來說太過科幻。他們在附近的鞋廠一天工作14小時,月收入也才500盧比左右。

  那是種悲慘的生活,他們在昏暗悶熱的車間埋頭干活,甚至不敢站直身體,怕懸在天花板的簡陋電扇削掉他們的腦袋。

  若有緊急訂單,他們還得不眠不休地趕工,連續三天不出車間都是常事。

  他們原本以為阿希什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他雖然有本科畢業證書,但他住貧民窟,沒有人脈。

  只不過事實正相反,阿希什不僅拿高薪,甚至每天傍晚六點鐘就能回家。

  在經過了震驚、質疑、確認后,洶涌而來的就是濃濃的羨慕,接著大家紛紛前來拜訪。

  尤其是年輕人,他們渴望阿希什能拉一把。哪怕沒有兩千盧比的高薪,脫離苦海也總是好的。

  在鞋廠他們看不到希望,跟著阿希什,至少他“身居高位”后,身邊的人也能撈些好處。

  這沒什么好丟人的,在印度就是這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被團團圍住的阿希什,感覺自己就像是掉進螞蟻堆的一大塊方糖。

  認識的、不認識的、見過的、沒見過的,都來攀交情,他還不能冷落別人,因為來者是客。

  沒辦法,阿希什只能答應他們會盡快問問工廠招不招人。如果可能的話,他會幫忙。

  阿希什沒有感到為難,他也覺得應該這樣做。不管在任何地方,身邊有自己人才好辦事。

  就像他之前去小公司應聘一樣,那地方根本進不去,因為現有員工的親屬占據了公司大部分崗位。

  只要羅恩有招人的打算,阿希什必定也要優先推薦自己的親朋好友,這就是印度啊。

  而機會或許馬上就要來了,阿希什從羅恩那里的得到了確切的消息。一批從李家坡運來的馬達,即將在孟買港靠岸。

  歐洲那里也有兩臺注塑機正在發運過來,零件和設備接二連三的上馬,那后面可不就要招人擴產么。

  阿希什滿懷期待,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水空調能獲得成功。

哎呦文學網    我在印度當老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