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方言答應,歐陽院長立馬就對著一旁的一個助手說道:
“現在就把我辦公室里最 助手立馬答應,站起身就要往外走。
方言說道:
“也不急這會兒一會吧?吃了飯再過去!”
“沒事,拿了再回來一樣的。”助理對著方言說道。
隨后他就直接離開去找東西去了。
一旁的安東看了一眼離開的助理,想著自己以后也要當方言的助理,感覺自己學到了。
沒一會兒,助理就回來了手里提著一個分不清藍色還是綠色的鐵盒子,歐陽院長把面前的碗筷挪開,然后就當著眾人面把箱子打開了。
一股混合著舊紙和草藥的氣味撲面而來,方言坐在旁邊,還聞到一股似有若無的樟腦丸的味道,歐陽院長抱出個用藍布包裹的捆子,解開一看,是五本牛皮封面的筆記本,邊角都磨得起了毛。
“這本是1951年的,這本是1952年的…”
都是一些比方言年齡都大的醫案筆記,和方言用的款式不一樣,這些筆記都很薄,記錄不到多少醫案。
“你看這頁,治胃癌的,用了刺猬皮、九香蟲這些溫通的藥,病人后來能吃下二兩米飯了。不過有個教訓…里面加了一味巴豆,雖說是去油的,但病人還是拉了三天肚子,差點脫了相,后來就改成了牽牛子,緩和多了。”院長對著方言說道。
方言翻開本子,泛黃的紙頁上用鋼筆寫著工整的小楷,每則醫案都分了“脈證”“方藥”“復診變化”三欄,有的地方還貼著干枯的藥渣,旁邊標注著“此藥煎后有腥氣,病人難服,加生姜三片可解”。
其中一頁畫著幅簡易的舌象圖,舌尖紅、舌根膩,旁邊寫著“痰濕阻胃,兼有心火,治當化痰為主,稍佐清心”。
“腦膜瘤那兩例在這本里。”歐陽院長又遞過一本,“都是女性患者,都喊著頭頂疼,像有東西往下墜。我當時用了川芎茶調散打底,加了三棱、莪術破瘀,其中一個后來不疼了,但半年后沒再來復診,不知道是好了還是…”他頓了頓,嘆了口氣,“那會兒條件有限,隨訪太難了。”
方言開始看了起來。
歐陽院長也不再打擾,招呼其他人繼續吃飯。
方言這邊繼續看書,他看的相當快,里面的一些信息還是很有參考性的,但是寫的不太詳細,方言看過之后還有很多要問的。
等到他們飯吃完,方言也看的差不多了。
這走馬觀花似的看書速度,也是讓歐陽院長開眼了。
“你不用這么急的,慢慢看嘛!”他對著方言說道。
結果方言說道:
“我看書比較快。”
歐陽院長還沒接話,方言就問道:
“您這醫案里寫‘頭重如裹’,用了羌活、白芷這些祛風藥,我有點疑問——這兩味藥都是升散的,腦瘤本就屬‘邪實’,用升藥會不會助紂為虐?”
歐陽院長一怔,沒想到方言還真是看進去了,不過他卻把內容忘的差不多了,于是趕忙說道:
“你說哪個?我看看…”
方言直接快速的翻到了指定的位置,然后拿給歐陽院長看。
歐陽院長看到后,這才反應過來:
“哦哦,你說說這個啊!當時我也糾結過,后來摸脈發現病人脈浮而濡,是外感風邪夾濕的象,才敢用這兩味藥。不過確實有講究…羌活只用了3克,白芷5克,量都輕,就像用小扇子扇火,既能散濕又不至于助瘤。”
他拿起筷子比劃著:
“關鍵是配伍了蒼術和茯苓,一升一降,把濕氣往下引,不然光往上散,那才真要出問題。”
方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接著陸陸續續的又問了一些問題。
大概搞清楚了歐陽院長的想法,這倒是讓歐陽院長相信了方言確實是把所有的內容看懂了。
“我得回去研究研究,捋一捋思路。”方言對著院長說道。
歐陽院長點頭,然后把方言他們送到了醫院門口。
方言要去隔壁開車,這會兒安東立馬站了出來,對著方言說道:
“師父,我去開吧!”
方言一看,好嘛,這就進入角色了。
不過方言笑著說道:
“今天就算了,你還沒證件進不到研究院。”
說完把手里的鐵盒子遞給了他拿著,然后就去隔壁開車了。
開到車過后,安東這下要當司機,方言看他堅持,于是便讓他開車。
回到了四合院,累了大半天的朱老準備小憩一會兒,方言則是招呼陳幼清在正廳里面喝茶。
就在方言想著今天應該沒啥事兒的時候。
家里書房的電話響了起來。
方言來到書房里接起電話后,聽到電話那頭是曾路泉的聲音。
“方主任!有重要消息和您匯報啊!”
方言一怔,問道:
“出什么事兒了?”
“黃明參他們小組主攻的骨傷靈貼,已經通過測試了。”曾路泉在電話那邊顯得有些激動。
方言這才想起來,這是廣州和上海頂級組合的,由廣州的黃明參領頭,鄺守真,冼墨林,還有上海的秦觀濤做組員,這個組有四個頂尖專家,其他都是京城籍貫的回流專家。
“這么快就成了?”方言有些驚訝。
“曾萬里同志加入后,他們進度就加快了,就在剛才測試后,發現根據曾萬里同志提議改良后的方案能夠通過測試。”
方言聽到這話,恍然大悟。
原來是曾萬里。
方言在電話里對著曾路泉說道:
“反復驗證!”
“必須反復驗證!”方言加重了語氣,無意識地敲著書桌:
“讓他們用不同批次的藥材再做三次試驗,把皮膚刺激性、藥效持續時間、不同年齡段的試用反饋都記下來,一點岔子都不能出。”
曾路泉應下:
“明白!我已經讓他們封存了第一批成品,現在就安排第二批藥材進場。對了方主任,黃組長說這方子改良后,成本比原計劃降了三成,用的都是南方常見的骨碎補、續斷,量產起來方便得很!”
“好!”方言說道:
“你和金教授再把把關,尤其是藥材炮制這塊。”
掛了電話,方言走到書架前,從最上層抽出個筆記本,翻到“骨傷靈貼”那頁,上面還記著他年初寫下的構想:
“外用貼劑,當重透皮吸收,輔以活血化瘀,使藥力直達病所…”如今這構想成了形,現在他在旁邊畫了個小小的對勾。
正看著,書房里臥室的朱老走了過來,問道:
“聽著像是好事?”
“骨傷靈貼成了。”方言把筆記本遞給她:
“我們研究所的專家他們把成本降下來了,要是能通過最終驗證,不光能出口換外匯,基層衛生院也用得起。”
明天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