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修醫方類聚》卷六十七引《神巧萬全方》。
這名字一下讓方言心臟都跳快了一拍,是35本失傳醫書里的一本。
不過展示不確定有沒有用,方言立馬看了起來。
開頭是先介紹,本書作者不詳,原文共十二卷。
第一個方子,《四神散》。
和《蘇沈良方》一個名字,不過它這個方子功效是治療一切熱毒眼病。
另外《蘇沈良方》里的四神散是治療痢疾的。
此方藥物組成是:黃連半兩,黃柏半兩,膽礬一分,樸消一分。
方言看著有些眼熟,想了想,這應該是和《普濟方》里記載的《德生堂方》的冰膏似雪類似。
冰膏似雪組成是:黃連、黃柏、黃藥子、苦參、樸消各二兩,專門治療惡眼暴發,眼赤腫,內生翳膜。
對比之下,加了黃藥子和苦參,減去了膽礬。
也就是說這個方子有百分之六十的相似度。
繼續往下看,第二方《桂枝麻黃散》。
麻黃1兩(去根節),桂枝1兩,赤芍藥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功效: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復發汗,服湯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又大汗后似瘧者。
這和《太平圣惠方》里面的同名《桂枝麻黃散》也有百分之六十的相似度。
再往下看,《阿膠丸》,這玩意兒又和《傷寒總病論》的《麻黃甘草湯》差不多。
接連往下看了好幾個,都能在古籍里面找到對應的方劑,雖然目前功效大差不差,但是很顯然,這是一本沒有被修改過的方子。
方言一下就來了精神,繼續往下翻,然后就看到一個沒有見過的方子。
《歸連散》。
功效治療冷熱不調,下痢膿血頻并,后重,腹痛,飲食不下,以至危困。
中醫急救的方子啊!
方言果斷記下,繼續往下翻。
《柏皮丸》
功效:臟毒便血,疼痛嘔噦。
方言快速的翻閱起來,將里面的內容全都閱讀了一遍。
一共找出來好些個沒見過的方子。
根據他對藥性的研究,這些方子應該是原方沒有修改過的。
幾乎這時候可以確認,35本失傳醫書中的一本,《神巧萬全方》已經被他找到了。
就在現場人員被小日子打擊到的時候,方言已經找到能用的方子。
于是他果斷開始張羅小組里面的人過來抄寫,然后讓打字員將內容打出來。
他們這個小組的舉動當然也沒有瞞過其他人的眼睛。
發現這里開始抄寫的時候,好幾個組的組長都跑了過來。
帶頭的是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季堯。
他問道:
“方組長,這是確定有新發現了?”
方言點點頭說道:
“嗯,是失傳的《神巧萬全方》。”
幾個人都忙盯著方子看,其中故宮的人看的是材質。
其他人看的則是里面的藥方。
其中一個組長對著方言問道:
“確認?”
“確認。”方言點點頭。
對方有些懷疑的說道:
“我的意思是,確認里面的內容是對的?”
方言解釋道:
“里面的一些藥方和《肘後備急方》《備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五臟六腑圖》《幼幼新書》這些書里的藥方有高度相似,不過也有獨立藥方,就比如《歸連散》《柏皮丸》,根據我的經驗,應該是沒有被修改的。”
方言為了嚴謹一些,又補充到:
“至于對不對,還需要做臨床試驗,至少我認為這本書里面的內容應該是沒有被修改的。”
他這話一說完,其他人也啥都不干了,直接開始幫著驗證起來。
大家也是看過不少古籍的人,方言說的之前那些古籍他們也看過。
于是就開始對照起來。
果然和方言說的差不多。
既然都是一本書里面,除非是棒子當時就寫錯了,要不然這本應該確實是沒問題。
然后他們也發現了里面沒見過,也沒有相似的藥方。
當即也來了精神。
眾人驚訝道:
“還真是啊!”
“好家伙,運氣不錯啊,我那邊都是一些國內本來就有的古籍方子,你這里直接就逮到個失傳的。”
“厲害!這么快就有發現了。”
這時候方言招呼眾人:
“大家趕緊回去找吧,先把失傳的找出來,然后慢慢對照。”
“那些他們小日子自己修訂過的就丟一邊,暫時先不管了。”
上輩子的時候,這一套書國內可沒見過原稿。
是在1876年,日朝締結修好條約,醫事交流有所加強,外務大臣宮本小一出使朝鮮,喜多村直寬便將自己作為江戶幕府醫官時期所刻的《御修醫方類聚》及其它著作托付宮本小一,要求其將此書轉贈與朝鮮。
在1965年,漢城東洋醫科大學校長李鐘奎,組建委員會,征集4.893萬人,費時半年,再刻了《御修醫方類聚》。
接著在出版當年,李鐘奎去臺灣,將他們再版的《御修醫方類聚》送了一部給李煥之。
李煥之于1979年全文縮小影印出版,全書十冊,另有索引一冊,并將其中的朝鮮文又翻譯改印為中文,然后在1982年的時候送給了內地。
內地研究后發現十冊里面,一至四冊的部分內容被刪。
這可比小日子的430冊,有十冊自己寫的要狠多了。
同時依據后世的古籍醫書對照發現,書里的內容有不少人為加入的錯誤信息。
目前看來,小日子確實在書里摻水了,但是摻水的程度并不高。
反倒是前世的時候,大概率小棒子摻水程度更大。
并且也可能是在翻譯成朝鮮文的時候出現了遺漏。
然后朝鮮文再次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再次出現了錯誤。
最后到內地的時候,就已經完全不能看了。
這就是經手中間商太多了,完全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你改一點,他改一點,你動點歪心思,他又動點歪心思。
最后這本書就成垃圾了。
反倒是這次借閱原稿,發現里面的內容沒有被改多少,反倒是有用的東西還挺多。
方言想到這里,當即干勁十足。
起碼還有三十四本失傳的書沒看到呢,里面能學的可就太多了。
他的系統已經饑渴難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