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31章 盲訂?我也行。

  改版,品牌全面背書,賣力宣傳,鴻圖X5上市的第一個月拿下了3045輛的交付量,一個月的銷量超過去年三分之一,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成績。

  24.98萬元的至31.98萬元的售價并不便宜,3000多輛的銷量也至少能夠保證單月七億元以上的營收,無論是對于賽力斯還是菊花來說,都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實際上上到今年年初,菊花在造車方面只能算是雷聲大,雨點小,鋪天蓋地的宣傳,絕大多數合作的企業都是國內頂級車企,HI模式與智選模式的內部角力,讓菊花在造車與不造車之間左右搖擺。

  HI模式合作的都是央企,給予的資源都是最高的,然而截止到目前為止,一款正式交付的車型都沒有,去年4月份發布的極狐阿爾法SHI版,已經一年了都還沒有交付。

  這款與北汽合作的車型,一年的時間都無法交付,除了表面的技術原因,其實更多還是深層次的,除了菊花內部在資源方面的競爭之外,更多的還有北汽對于這款車型信心不足。

  也不能怪北汽有這種態度,合作方內部態度都不明確,萬一投入重金在合作車型上,而對方又自己造車了,那就是內部直接競爭了。

  親兒子跟干兒子的區別,北汽還是分得清楚的,這不當余大嘴上位之后,菊花內部果然就把資源向鴻圖X5,開始大力的宣傳,余大嘴這一年多以來,對于這款車型的宣傳力度有多高,任何人都看在眼里。

  如此情況下,北汽對于極狐阿爾法SHI版的熱情自然是減弱了很多,另外一款跟長安合作的阿維塔11,目前也只是一個概念車,連個樣車都還沒有。

  現如今鴻圖X5賣得不錯,長安心里怎么想的就更加不知道了。

  “看見沒有,全面賦能的X5,銷量還是非常不錯的,關鍵是他這個定價是真的聰明。”

  品牌背書,深度賦能,除了車標之外,這就是一款切切實實的菊花汽車,2022款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設計都引發了不少的爭議,前臉像保時捷Macan跟東風風光ix5的縫合怪,尾部貫穿式燈帶設計也相對較為普通。

  但是,這重要嗎?根本不重要,菊花兩個字就值這個銷量了。

  實際上鴻圖X5在宣傳前期,還是刻意模糊賽力斯品牌形象的,賽力斯對此也不在乎,車子能賣出去就行了,反正是他們造的,哪怕是“代工廠”,那利潤也是不小的。

  代工廠要賺廠家的錢其實也很簡單,拿李兵以及何小朋初期的代工來說,由江淮以及海馬來代工,負責整車的制造,整個產業鏈都由這兩家企業把控著。

  每一家車企都有自己的零部件企業,報價多少都由他們做主,李兵與何小朋兩人哪怕是知道其中的貓膩,也無可奈何,這也是他們初期虧損的主要原因。

  何小朋很早就自建工廠,也是意識到這一點,而李兵則是忙著建他的換電站,對于工廠建設的進度就延緩了很多,此外基于廬州方面投資,大金主推薦的,他也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是啊,菊花的品牌,加上這個定價,這款這型是真的立穩了。”

  李響也很是感嘆,要說車企當中,誰最懂用戶運營,李響絕對能夠算上是一號人物,他這一個月連續劇式的爆料,簡直就是把L9的期待感給拉滿了。

  線上的連續劇式爆料,線下對于L9的營銷也沒有停下來,自三月中旬以來,L9就故意以偽裝車的形式出現在尉來門店周邊,同時還允許用戶拍攝,但是禁止內飾曝光。

  社交媒體流傳著的巨型SUV,路透圖一步步的放大著用戶的好奇心,同時在三月底的時候,尉來也邀請了部分媒體和KOL靜態體驗,開放外觀和部分功能。

  論起玩懸念,李響第一次操刀運營的L9,就給予了市場足夠的驚艷,對L9的運營,檀錦程并沒有過多的關心,他相信李響的能力。

  李響也用一個月的時間證明了他的能力,L9的營銷方式算不得有多出彩,其實就是互聯網的那些套路,但足夠驚艷,誰都看得出來這跟尉來以往的風格不同,很明顯不是檀錦程的手筆。

  檀錦程雖然也玩懸念戰,但這并非他的主流手法,他的主流說法也很簡單,那就是科技感加上價格刺激,同類競品,尉來無論是在參數還是價格方面,都力圖做到最優。

  參數配置方面,這個依賴于尉來的車型迭代以及OTA速度,是尉來真正實力的體現,而在價格方面,哪怕發布之時出現失誤,沒有達到用戶的預期,尉來也能夠迅速通過市場反饋來調整優惠幅度。

  新車不好一上市就降價,但是可以在優惠方面做出調整,以加大優惠力度的方式來吸引用戶,再則在檀錦程的理念里,他一直不太喜歡同類競品定價過高的。

  加上對于員工待遇比較好,時不時還喜歡發紅包,檀錦程在消費者當中的形象就是大方,對于各類車型的價格誠意十足。

  無論是哪一個系列,在各大價位段的是主銷車型不敢說是最便宜的,但絕對是最超值的,觀念的點還是售后服務做得好,從悅馳A1開始,尉來大力推進的售后服務,已經贏得了用戶的信任。

  “卡在BYD唐DM以及我們的L1之間,這個價位確實是牛逼,這應該是余總的手筆,賽力斯沒有這種能力。”

  賽力斯的第一款智選車型,除了品牌力不行之外,最大的敗筆就是在定價方面,此外在品牌設計力方面也不行,這就是賽力斯對于車輛把控能力不足的體現。

  “是啊,不過說起來還是老板對于菊花的認知更強啊。”

  “哈哈,你的眼光與能力都沒有問題,對于菊花也足夠重視,但是顯然你對于菊花這個品牌的影響力還是不夠了解。”

  說起來,李響與大嘴這二人也算是“惺惺相惜”了,這倆在去年有過好幾次的互懟,從增程式之爭到主推增程式,二者在去年到如今,交流得實在太多了。

  李響了解用戶的痛點,尉來的平臺也足夠他發揮,但是顯然第一次正面交鋒的菊花還是太過于輕敵了,或者說還是不夠理菊花這個品牌的影響力了。

  或者說,李響低估了菊花在汽車行業里的影響力。

  “沒事兒,我輸了,那就按老板的方式來吧。”

  李響也不泄氣,早在去年L9推出的沖刺期,他就曾與老板打了個賭,當時檀錦程直言在增程式方面,L系列最大的競爭對手只有賽力斯,或者說是菊花,沒有之一。

  彼時的智選SF5賣得根本不行,而菊花在戰略問題上也搖擺不定,與車企之間的合作態度也只是淺嘗而止,加上小米造車雖然進度不錯,雷布斯雖然極力的制造熱點,但市場并不是很買賬。

  自打小米在去年年初宣布造車以來,資本市場對于小米是一點都不買賬,去年全年小米股價累計下跌了43,從年初的33港幣至年末的19港幣,對小米而言打擊還是非常的明顯。

  雖有諸多的外部因素,但資本市場對于小米造車之后財務惡化的擔憂還是非常明顯的,市場對于巨額資本開支擠占利潤還是極其擔憂的。

  且小米在造車業務方面的回報周期較長,2021年3月份官宣造車,正式的量產時間要到2024年,近四年的時間,對于已經被定位成硬件公司,而非互聯網公司的小米來說,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兩大科技公司進軍汽車行業,開局都談不上有多理想,李響多多少少對于菊花造車是有些輕視的。

  “還是繼續盲訂吧,不過數據的話就不用正式公布了。”

  BYD的兩次盲訂,成績都不錯,營銷效果也很好,因此李響在對于L9的推廣上,也想試上一次盲訂的方式,想試探一下L系列在市場上的影響力。

  尉來的品牌影響力已經足夠,但是在李響看來,能夠真正讓用戶接受盲訂的系列,只有L系列,其他無論是E系列,還是星途,都還沒有足夠市場霸主的地位。

  E系列截止目前為止,雖然整體銷量非常的不錯,但在國內還有一款單月銷量過萬的車型,ET5以及ES3均有這樣的實力,但是因為戰略的原因,在產能上有一定的限制。

  另外星途系列雖然上市之前內部對于銷量信心十足,但畢竟作為全新子品牌的第一款車型,盲訂還是太過于冒險了,L1去年無敵的姿態,讓李響對于L9信心十足。

  作為對標奔馳GLS450以及寶馬X7xDrive40i的一款超大型國產SUV,L9標配即頂配,9的命名方式也能夠看出是L系列的旗艦車型,是少有的國產高端全尺寸車型。

  旗艦車型,沒什么可說的,主打的就是一個豪華,目前尉來能夠用得上的先進技術,都堆在這款車型上,而且僅僅只有一款配置,沒有選裝包。

  在定價方面,其實內部也沒有定下來,因為要到六月份才開發布會,但肯定比對標的車型要便宜太多,有信心是一回事兒,李響也想通過盲訂的方式來試探一下市場對于這種國產超豪華車型的接受程度究竟如何。

  去年L1打得BBA抬不起頭來,但畢竟針對的還不是BBA的超豪華市場。

  “另外在訂金方面也不要玩花樣兒,用戶要是不滿意就讓依照我們一貫的處理方式,我們不差這幾個錢。”

  尉來一貫對于訂金處理方式,沒有現在流行的所謂大定小定,同時也允許用戶在鎖單之前無條件退款,甚至還按銀行利率支付訂金利息,雖然平攤到每名用戶身上沒幾個錢,但在用戶這邊看來是沒有后顧之憂的。

  而在鎖單,已經排產的情況下,如果還想退車,那就需要與客服溝通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無正當理由,就需要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一般情況下是10至20,甚至是不給退的。

  尉來要做服務,但也不會做冤大頭,如果政策過于的寬松,那用戶薅羊毛就會過于的厲害,甚至不排除有競爭車企采用事先下定,事后退訂的方式來給尉來生產造成麻煩,以及增加庫存。

  這一點參考蘋果當年的維修政策,在服務平衡方面,尉來也要做好風控。

  在訂金方面,尉來也收得不高,如星途S01這樣的30萬元以下的大眾車型,只收2000塊,而30萬元以上的,則收取5000元。

  “行,那我就安排下去了。”

  李響點了點頭,他這一個月的預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今在微博上L9的話題熱度已經超過5億了,接下來的四月份,李響將從連續劇式的爆料轉向價格上的心理暗戰。

  而五月份,李響的主要營銷點來自于對L9價格的投票,到正式發布的六月份,李響可謂是把日程排得滿滿的,而六月份的發布會同樣也在抓緊策劃當中。

  實際上李響原本是想跟大嘴學一學拉踩之術的,不過在BYD海豹發布之后,檀錦程與船夫哥玩了一出溫情脈脈,李響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因此對于L9的發布會以及營銷方式他也做出了很大的調整。

  同樣是營銷大師的李響,深知在尉來還是要一切以老板的意見為主,當老板已經明確表態對于拉踩反感的前提下,作為CEO的他自然不可能是對著干的。

  不拉踩,他同樣有信心辦好這一場發布會。

  “流量確實是利器,但很多時候流量也容易受到反噬,咱們是龍頭企業,不是那種光腳不怕穿鞋的,不需要用拉踩的方式來營銷自己。”

  “再說,我們的賣點十足,沒有必要把自己放到中小企業一樣的層次,去配合他們。”

  “你看看極克的風評就知道了。”

  作為吉利旗下目前為止最為亮眼的一款新能源汽車,極克的產品力毋庸置疑,哪怕最高售價達到了36萬元,但極克001的產品力依舊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雖然被小米挖了大批的人,但極克的工程師們還是非常給力的,然而再牛逼的工程師也駕不住抽象式的營銷團隊。

  抽象式的營銷團隊,給極克001的車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極克車主們最多的一句吐槽就是:“車是好車,就是XXX。”

  這已經成了一個車圈之梗了,可見極克營銷團隊有多抽象,連車主都受不了他們。

  作為一家傳統型車企,吉利非常強大,本身的賣點也很多,無論是像BYD那樣走科技溢價路線,還是如長城那般走低調的路線,吉利都不愁車子賣不出去。

  然而自打去年以來,也不知道是不受到了新勢力以及菊花與小米的刺激,他們的營銷就越來越抽象了,說他是互聯網式的營銷吧,又像是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說是傳統營銷模式吧,又完全不似。

  就連船夫哥在對于其他車企,諸如新勢力方面的評論都是反復打臉,整個一個就是四不象,或許他們是想學習互聯網的營銷,來帶動自己的熱點,但是卻沒有學會。

  “理解,我會調整營銷方案的。”

  李響在微博上的爭議言論也有不少,但是相對于前世而言,已經克制了很多,整體上多多少少還是受到了檀錦程一些影響的,尉來也確實如檀錦程所言,賣點很多。

  E系列與L系列,主打的一個外觀語言學與內飾豪華,以30萬至50萬元的價位區間,體驗BBA的質感,對于消費力夠強的用戶群體,是一個不錯的平替產品。

  星途主打的就是科技感與性價比,以目前市面上最低的價格,體驗到智能輔助駕駛的樂趣,同時還能夠兼顧小家庭的使用場景。

  悅馳以及埃安系列,同樣是主打的性價比,只不過方向與星途不一樣,而埃安系列就更好說了,網約車又怎么了,賣得多了誰敢小看我。

  走網約車深度定制路線,同時輔以尉來最成熟,最先進的技術,來滿足網約車平臺以及司機的需求。

  一季度已過,屬于2022年真正的市場競爭經過三月份的預熱之后,真正開始了。

  4月5日,各大自媒體根據各大車企對于前三個月銷量的公布,統計出了各大車企在一季度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銷量,尉來,BYD,特斯拉ZG這三家企業依舊穩居前三。

  在全球銷量方面,特斯拉在一月份被尉來超越之后,二月份曾再次登頂全球銷售第一,主要原因還是來自于北美地區,二月份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國內的銷量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而北美方面的影響則要小上很多。

  不過到了三月份,尉來又再次強勢登頂,這兩家新能源企業在銷量方面上呈現出反復交替登頂的狀態,而排名全球第三的BYD,三月份的銷量同樣全面爆發,與這兩家企業之間的差距是越來越小了。

  前三競爭的態勢,充分反映出了目前新能源市場的焦灼狀態,2021年全面爆發,對于頭部企業來說,2022年都是極為關鍵的一年,誰在2022年真正登頂,就掌握著今后的主動。

  這三家對于今年的銷量預期都相當之高,對于企業本身而言壓力也不小,為了提振銷量,特斯拉在四月份再次恢復了之前的一系列優惠政策。

  三月份的變樣漲價,僅僅堅持了不到一個月又恢復過來了,可見在國內市場上,特斯拉的壓力還是十分的明顯的,海豹雖然更像是ET5的直接競品,但對于毛豆3同樣有著不小的沖擊。

  這三款車型的用戶重合率太高了,在海豹正式交付之前,特斯拉進行一些防御性的措施也是很有必要的,海豹發布之后與尉來的聯動,也引發了各大車企掌門人的重視。

  新勢力品牌方面,可以說是如臨大敵,傳統車企業方面,包括大眾與吉利等等企業都開始進行技術跟進,一體化的車身,如今全世界范圍內已經有四家企業了。

  尉來,特斯拉,BYD,零跑。

  沒錯,除了新能源三巨頭,還有一個默默無聞的零跑,這家一直存在感不強的新勢力品牌,同樣走的是全棧式自研的路線,去年他們也發布了他們的一體化車身技術。

  另外,零跑已經確定上市時間了,那就是今年九月份,整個一月份,零跑賣出去了2.16萬輛車子,銷量同比增長140,T03與C11是零跑的主力車型。

  T01為A00級轎車,在A00級轎車市場上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另外新推出的C11,也很有意思,走的是純電以及增程式的路線。

  三月份上市的C11增程式,走的同樣是冰箱彩電大沙發的路線,但是最低售價僅需要14.98萬元,被調侃為“小L1”,零跑也被調侃為摸著尉來過河。

  另一家被調侃為摸著過河的企業是吉利,吉利被調侃為摸著BYD過河,兩家企業有著類似的背景,技術路線也相似,BYD推出什么技術或者車型,吉利就以極快的速度跟進。

  還別說,銷量還真就上來了,不少消費者調侃2021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白白忙活了一年吉利,終于是開竅了。

  整個Q1季度,吉利旗下四大新能源品牌合計出售有6.19萬輛了,增速明顯,這就是技術爆發的實力,2021看似什么都沒干成的吉利,實際一直在默默提升。

  而在眾多自媒體吃著新能源車企一季度表現流量的同時,尉來也在4月5日這一天,官宣ET5從四月份開始,單月產能提升至1.5萬輛。

  同時,檀錦程還在某音視頻里,公開回復評論ET5今后的市場將是國內與國外同步,1.5萬輛的產能當中,大部分的產能將用于國內市場,后續ES3的產能也將拉滿。

  尉來ET5,特斯拉毛豆3,BYD海豹三款競品之爭,隨著ET5產能的拉滿,競爭開始進入到白熱化。

  “艸!”

  毛豆3恢復優惠,船夫哥沒什么表示,但是當聽聞ET5把產能拉滿之時,船夫哥在辦公室里爆了個粗口。

  國內市場,限制ET5銷量的只有尉來對于產能的控制,21.98萬元的B級轎跑,700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還是非常能打的。

  他甚至已經懷疑檀錦程是不是猜到了海豹的交付時間點以及價格,海豹目前的交付確實是出現了一些問題,至于說價格的話,船夫哥都有點覺得自己疑神疑鬼了,但很奇怪的是這種感覺卻是非常的強烈。

  而也是在4月5日當天,微博忙人李響也在微博宣布尉來L9開啟盲訂。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2003:從外貿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