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29章 “上市還是合并?朱培們的抉擇。”

  新年的第一天,在國內汽車市場整體遇冷的情況下,尉來汽車用實際行動為市場帶來了濃濃的暖意。

  按照尉來董事長檀錦程在某次活動現場當中透露的,他們的數據系統已經能夠做到周榜發布了,像今天這種當月第一發布包括上個月的全年累計銷量不算什么難事兒。

  檀老板透露的之所以沒有以周榜的形式發布,只是為了不想讓行業內外搞得太過于卷銷量而忽視了產品的質量以及服務,當服務跟不上銷量是一種災難。

  這話說得相當的裝逼了,不過眼下尉來百萬級的銷量,裝裝逼倒也正常,并且他這個是針對友商的,對消費者沒有任何的冒犯,所以不會引起多大的不滿。

  雖只有6.84的年度增長率,但在汽車市場整體大環境不好,且悅馳系列銷量下滑的情況下,尉來能夠以這種遠超大盤的增長率,連續兩年銷量破百萬,足以說明尉來的優秀了。

  兩年穩定百萬輛的銷量,也讓尉來正式進入到一線自主品牌行列之中,且今年的百萬級別銷量對于尉來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

  自主品牌常常被調侃為一條腿走路,就是只有某一款車型或者某一個系列能夠熱賣,這十年間的尉來也是如此,全程靠著悅馳系列在支撐這起這家汽車公司的銷量。

  奇瑞的QQ,BYD的F3,吉利的帝豪,長城的哈弗到到尉來的悅馳系列,還有其他一些自主品牌的某個熱賣款,都是自主品牌的命根子。

  一旦這些車型賣不動了,如這幾年BYD的F3系列還有奇瑞的QQ系列,那車企將會長期陷入到銷量困境當中,幾年之前霸氣無比的奇瑞與BYD都是如此,這幾年之間銷量長期在40萬到50萬輛區間掙扎。

  在尉來汽車銷量公布的帶動之下,幾日之內,各大車企也紛紛公布了2018年的銷量成績,全面爆發的吉利以超150萬輛,20.3增速的表現穩坐國產一哥位置。

  而因為尉來兩則新聞而備受關注的曾經國產一哥長城汽車的總銷量則是比尉來少出1.8萬輛,屈居第三的位置,算是正式證實了其被小老弟超越的傳聞。

  不過好在長城迅速跟進的公布銷量,總算是把話題從王風英身上轉移到與競爭對手尉來汽車這一年的對比之上,相比起銷量的對比,長城顯然更愿意看到這種產品本身上的對比。

  這樣話題度能夠更加的純粹一些,雖是1.6的負增長,不過長城還是依舊穩如老狗,連續三年銷量破百萬也證明了長城的實力。

  長城的銷量數據基本與尉來差不多,這兩家高度相似的企業唯一的區別就是在新能源汽車轉型上的表現區分,布局更早的尉來汽車在新能源上的優異表現讓長城新能源板塊的業務有些不夠看。

  不過長城也不是沒有亮點的,皮卡車市場30.6的市場份額,地位無可撼動。

  只不過揚子皮卡在有了山城產業基地之后,皮卡車方面的表現同樣不差,5.1萬輛的年銷量,11.3的市場份額,跟排名第三的日產僅僅只有1000輛的差距了。

  這也是揚子皮卡連續第三年拿到皮卡市場排名第四的好成績,10年之前在長風手里的揚子皮卡幾乎已經退出市場,品牌知名度快要到無人問津的地步。

  檀錦程花了十年的時間,讓揚子皮卡重新被市場所熟知,也讓這個品牌煥發出第二春,對地方經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同時,揚子皮卡的收購案也被列為經典,甚至是被當成檀錦程整個創業生涯當中最成功的一筆收購,沒有之一。

  雖連續排名第四,被卡友調侃為皮卡界的阿森納,但是細節上還是有區別的,揚子皮卡的市場份額逐年上升,如今跟日產幾乎是貼身了,比排名第二的江鈴也只少了三個百分點。

  不過整體而言,在沒有完全放開各種限制的情況下,皮卡車的整體市場規模大概也就是在50萬輛左右了,長城獨占30的市場份額,其他車企分攤其中的70。

  市場規模最多也就是5萬輛到7萬輛之間了,對比起長城,江鈴以及日產等頭部廠商的話,以現如今揚子汽車的體量進入估值的話,合理的估值是在30億元至60億元之間。

  在小眾賽道上把一家要倒閉的企業做到這份上,檀錦程也算是盡力了,接下來就看揚子汽車的管理層如何穩住目前這種局勢了。

  揚子汽車的實際管理者朱培也意識到這個問題,說白了這個市場玩來玩去就這么大。

  而受政策驅動之下,新的競爭對手如長安,上汽大通甚至是BYD還有吉利這樣的企業也都試探著進入到這個賽道,未來揚子皮卡能不能保住現有優勢還不得而知。

  從母公司開完會之后,回到滁州的朱培也召集起揚子汽車的管理層開會。

  “按照原來的計劃,我們是想收購母公司的坦克汽車業務,增加我們在越野車市場上的份額,不過現在坦克系列并入到了新悅馳當中,顯然是不可能再分拆出來了。”

  說起這個,朱培還是有些可惜的。

  相比起豐田普拉達,JEEP牧馬人,三菱帕杰羅這些國內頂尖的越野車型,售價僅僅只有這幾款一半的坦克300自發布開始就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

  硬派越野的性能,配置拉滿的高性價比,打破了越野等于粗糙的刻板印象,同時差異化的設計讓坦克300兼具經典與時尚,真正的做到了男女通吃。

  用老板的話來說,誰說女人就喜歡小型車的,跟男人一樣,女人同樣喜歡大車,大燈。

  與傳統的越野車相比,坦克300的舒適性簡直就是拉滿了,哪怕你是作為日常通勤都行,除了油耗高點兒沒什么其他的大毛病。

  另外在營銷層面,坦克系列也做到了極致,聯合越野俱樂部,改裝廠牌,打造出坦克的生態,強化用戶歸屬感,短視頻火爆之后更是在某音,小紅書等社媒上大量種草,塑造出的網紅神車的形象。

  在越野愛好者的心中當中,318國道一直都是非常經典的一條道路,坦克系列通過一系列的合作以及營銷,在短視頻APP上制造出這款車型在318國道上的熱度。

  如今刷短視頻的,經常能刷到紅色亮眼的坦克300出現在318國道上的場景,這種影響力是會持續性深入人心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再者就是老板還玩起訂單饑餓營銷那一套,初期控制產能,制造出供不應求的現象,讓坦克300在二手車市場保持溢價狀態。

  評價一款車的好壞,保值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手晚了啊,這種同樣小眾賽道的,搭配起我們的皮卡,還真能做到完美的結合,可惜了。”

  前幾年老板常把小而美掛在嘴邊,一家家的零部件公司獨立出去,保持一個“小”的狀態,提升核心競爭力,揚子的管理層肯定是會受到老板這種核心思想所影響的。

  皮卡車賽道上,揚子的皮卡系列基本已經做到頭了,再下去也不會有太多的增長,十萬輛的銷量對于現如今業務單一的揚子皮卡來說太過于困難了。

  但是如果把坦克系列拿下來,那揚子汽車的十萬輛銷量夢就不再是難題,坦克300現在賣得比三菱的帕杰羅都要好了,年均超過兩萬輛的銷量,已經穩穩拿下越野車單款車型前五的市場份額。

  另外,今年(2019)對于坦克系列來說,還是一個重大的機會,按照計劃普拉多等多款車型會在今年之后逐步退市,留下的市場空白給了坦克系列。

  按照坦克系列的計劃,后續車型的持續推出,再在營銷上把硬派越野從“工具屬性”導向“玩具屬性”,吸引更多年輕人用戶,最終達到破圈的目的。

  那樣的話,整個坦克系列年銷量破十萬不再是夢想。

  “是啊,錯過了就錯過了,沒辦法,如今我們也只能在電動化趨勢之下做一些探索了。”

  傳統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想要適應市場,如今的揚子只能學習母公司的新能源策略,燃油,混動以及純電車型都需要進行研發,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他們這些人之前的經營思路都是在傳統燃油這一塊,在新能源方面的技術以及平臺儲備明顯跟母公司有著不小的差距。

  而如今要大規模投入研發,那揚子這些年打的底子又幾乎都得交待進去了。

  甚至于這還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兒,消費者能不能接受混動以及純電皮卡是一件未知數,BYD倒是傳出過有這方面的研發,但這玩意兒還是太過于新鮮了,沒有多少家企業敢于嘗試,包括長城都是如此。

  “技術方面只能向總公司求援了,不然的話我們就只能靠著現在這樣的情況混下去,直到最終被其他的競爭對手超越。”

  2018年尉來遇到了不少的問題,但對于揚子汽車來說絕對是最為輝煌的一年,全年5.1萬輛的銷量是歷史之最,營收與凈利潤等等都創造了新的紀錄。

  他們這些人都是經歷過公司從輝煌到近乎倒閉狀態的,對于揚子汽車有著特殊的感情,如今能夠重新崛起且達到巔峰狀態,這讓他們備感珍惜。

  巔峰帶來的輝煌讓朱培等人爽感十足,但從大老板的態度來看,他們也確實應該有居安思危的心態,畢竟上一次的經歷對于他們來說太過于深刻了。

  “有點困難啊,就算是向母公司求援的話,能得到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啊,最終還是要我們自己投入啊。”

  母公司與子公司有著從屬關系,但是從經營模式等方面而言,其實都是相對獨立的,尉來不會對揚子過多的干涉,朱培他們有什么新的業務規劃,一般情況下是不管的。

  同樣的,兩家公司業務體系的差異化,想要拿到更多的資源也需要通過合作或者是交換來達到。

  用老板在擴大會議上的形容來說,就是分家后老爸就沒有義務給兒子無償的支援了,揚子汽車目前除了在財務上能夠跟母公司合并報表之外,似乎沒有什么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讓母公司動心。

  現金流以及盈利是他們唯一的優勢,一旦大規模的投入,那揚子汽車就有可能再次進入到虧損狀態,那么對于已經上市的母公司來說,揚子汽車就不是亮點,而是累贅了。

  對于追求利益,財務報表好看的上市公司,對于虧損狀態的子公司最常規的處理方式是什么?

  出售,剝離。

  如果一旦大規模投入而導致虧損,那揚子汽車就要面臨這種情況,十年之前的揚子汽車之于尉來汽車無比重要;十年之后,只不過是其中一個不大不小的業務板塊而已。

  對于尉來汽車,揚子汽車皮卡業務補足了汽車產業上的一個板塊,但也僅此而已,老板這一次的大型改革,很明顯是奔著新的模式而去。

  而對于揚子汽車來說,失去了尉來集團這個大靠山的話,命運會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轉型加大投入,意味著公司有突破的機會,但同時風險也很大;不轉型就維持現在的情況,在現有業務上深挖,保四爭三,這種情況不知道能夠維持住幾年,但是風險卻很小。”

  “各位,都說說看,我們應該怎么辦吧。”

  把在總公司的見聞以及自己的分析道出之后,朱培把揚子汽車的未來拿到高管會議上,大家坦誠交流。

  “上市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上市之后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再由母公司提供一些技術支持的話,那我們在有了充足資金的情況下就可以搞電動化的研發了。”

  搞電動化肯定是要搞的,做企業不能只看眼前,除非他們是真的想擺爛,哪怕真的是虧了都得試一下的。

  但問題是揚子汽車這些年日子確實是過得不錯,但好日子也就過了那么幾年,有積累但并不多,平常做做一些小投資,搞搞小業務的還行。

  涉及到這種動輒十數億,甚至幾十億元的長期投入,憑借著他們每年賣5萬輛皮卡的利潤顯然是不足以支撐起來了。

  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可不是說說那么簡單的,看看尉來的財務報表就知道了,那每年的投入都是一個海量數字,在沒有形成規模化市場的情況下,盈利也主要是來自于補貼以及今年實行的雙積分政策。

  賣車實際上還真賺不了幾個錢。

  小而美有小而美的好處,但體量過小也確實限制了一些發展的機遇,魅族被檀錦程收購就是由于過度的追求小而美,甚至有些偏執了。

  在檀錦程的思維模式里,小而美重點不是小,而是美,把美做到極致了,那么小就可能隨時轉型為大,不然的話橙子當初也不會上馬垂直電商業務了。

  揚子汽車現在面臨的情況就是美則美矣,但是過于的小了,憑借自身的實力想有所轉變非常的困難,哪怕是在主營業務上都是如此。

  而獨立上市,謀求更多的資金介入,顯然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式。

  “這個確實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募集更多的資金來豐富我們的主營業務,甚至于我們還能夠收購其他一些企業,做到業務的多元化。”

  朱培點了點頭,上市確實是他計劃當中的一環,且上市無論是對于滁州還是他們這些個人來說都是有著極大好處的。

  雖說現在的上市企業滿天飛,上市已經不是衡量地方ZF政績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了,但市里,區里多出一家上市企業肯定是有好處的。

  另外對于他們這些管理層來說同樣是好處巨大,上市了肯定要搞員工持股吧,那么他們這些管理層肯定是最先受益的,身家會以數十倍的方式暴增。

  但是也不能只看上市的好處,不看弊端啊。

  首先是一旦啟動IPO計劃,那就意味著哪怕是什么都不干,都得掏出個幾千萬出去,失敗了都得扔進去,而揚子汽車業務的單一化,分拆上市能不能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主營業務做不到全國前三,還沒有除了投資收益之外的其他業務,沖擊上市很可能會失敗。

  另外便是上市之后股權的分散,先不說老板還有母公司樂意不樂意,就是他們在今年執行起經營策略上來說都沒有現在這么的自由了。

  朱培很清楚,他不是大老板,沒有大老板那樣的機緣,揚子汽車也沒有母公司那樣的市場預期。

  說白了人家愿意投母公司,無非是看中了老板的實力還有在新能源賽道上的預期,這一點從今年含金量十足的銷量明細當中就能看出來。

  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從去年的12.08,提升到今年的24.15,繼續維持著全球銷量第一的名頭,就已經證明母公司轉型的成功。

  全球范圍內能夠做到這樣的占比的,僅僅只有尉來跟BYD,20萬的新能源銷量更是完成得輕輕松松。

  誠然現在的燃油車對于母公司很重要,老板也在積極提升燃油車的銷量,但朱培十分清楚,這只是為了應對當前復雜的局勢而已。

  尉來的前途是在新能源,這是公司自始至終的策略,或許用不了幾年,哪怕是悅馳燃油車系列銷量持續下滑,可能老板都沒那么在意了。

  資本看好尉來的新能源市場,不代表能夠看好子公司揚子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上市好處顯而易見,但是弊端也說,這個我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

  “但是我們的上市肯定沒有想象當中的那么容易,說白了我們做到再好,撐死了也就到老二的位置,如果說有什么預期的話,那大概也就是政策的徹底松綁了。”

  超越長城皮卡業務?朱培包括檀錦程心里都有數的,吹吹牛逼行,但別騙自己。

  長城在這方面的優勢太大了,就像是他們玩不好新能源一樣,其他企業在皮卡上想玩過他們不要太難。

  再說了,他們上市是為了募集資金投入到新能源皮卡車的研發當中,現在的資本家們可沒有從前那么好騙了。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大老板的態度,這才是最為關鍵的。

  朱培在甬城的這段時間,也曾經在匯報工作之際對大老板有過一些試探,對于揚子汽車的上市,大老板態度上模棱兩可,這可不是大老板的性格。

  按照他了解的大老板,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結合之前老板在接受媒體專訪之時表露出對于悅馳分拆獨立之后的一些信息,朱培覺得老板對于上市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

  甬城。

  “對于上市的態度來說,我確實是有了不小的變化。”

  閃馳大廈的頂層,檀大老板在跟王風英以及張永等人閑聊起關于朱培上次匯報工作之時的試探,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通過跟長城之間的一些默契,雙方先后公布銷量,形成一個比較,成功的淡化了王風英加盟尉來對兩家公司的影響。

  兩家銷量差距還不到兩萬輛,對比就對比,控制好言論對長城沒太大的影響,而處于轉型期的尉來,也不想因為王風英的加盟而引發的輿論跟長城徹底的鬧翻。

  生意場上,沒必要把競爭對手搞成死對手,長城那邊的態度也差不多是這樣,雙方刻意淡化就不會給其他競爭對手更多的機會。

  “老板的意思是你現在不怎么看重上市了吧?”

  來甬城的幾個月,適應能力很強的王風英算是正式融入到尉來的團隊里了,跟其他高管一樣,在對于檀錦程的稱呼上有了明顯的改變。

  熟悉檀錦程的高管們都知道,相對于檀總這樣較為正式的稱呼,他更喜歡下屬喊他老板。

  “差不多吧,有些公司上市了其實不見得是好事。”

  手握多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對于公司上市的態度上來說,他確實有了不小的改變,那就是從之前積極尋求上市變成了現在無所謂的態度。

  說白了就是現在不是他求著資本來幫助他了,而是資本想要搭上他這趟順風車了。

  地位上的改變肯定是會影響對于某些事務態度的,跟朱培們想象的不同,他對于揚子汽車還是比較看重的,另外也是有感情的。

  哪怕是因為加大新能源方面的投入而導致虧損,他也不可能賣掉揚子汽車的。

  不過跟尉來一樣,揚子汽車想要更健康的走下去,轉型同樣也是必須的,具體該如何轉型這事兒他肯定是懶得直接指導的,就看朱培如何選擇了。

  這也是他態度上模棱兩可的原因,上市也不是不行,但不能碰到什么事兒都去上市,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檀錦程不知道的是,遠在滁州的朱培們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在大家對于上市與否還在爭論不休之時,一向埋頭技術的揚子汽車技術總監楊志杰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我倒是有個除了上市之外的主意,就是不知道老朱你能不能樂意。”

哎呦文學網    2003:從外貿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