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93章 帶外掛的好處

  “銷量還不錯的嘛,新的政策是有利于我們的。”

  拿著一季度的銷售報表,檀錦程嘴都咧開了,要不說開掛的人就是爽呢。

  從今年開始,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政策經過多方面的調整,變化很大。

  首先體現的就是在補貼方面,相比起去年,從1月1日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整體降低了20,地方財政補貼不得超過中央單車補貼額的50。

  補貼下降了不說,技術門檻還提高了,對續航里程以及電池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純電乘用車想要獲得補貼,續航里程必須達到100公里以上才行。

  說起來這些都是去年騙補引發的連鎖反應。

  不過下調補貼以及提高技術門檻還不是最狠的,最狠的還是補貼支付方式的變化,從今年開始補貼資金從提前撥付改為事后清算。

  先給錢變成了后給錢,這一招可太狠了,直接讓部分車企業一季度產銷大幅度下滑,例如江淮,還有包括尉來目前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BYD。

  至于說像利帆這種直接處罰的企業就更不用說了。

  去年的江淮在新能源的汽車方面的宣傳可是很高調,在A00級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也算是頗為突出,然后隨著今年政策的改變,江淮新能源汽車方面的表現直接就是萎了。

  一季度產銷比下降100,部分車型甚至直接銷量為零,可見去年的水分有多大。

  江淮之于整個皖省都不能用親兒子來形容了,那簡直就是親爹的待遇,不過這么多年始終混得不行,著實是有些不爭氣了。

  不過江淮倒也算得上是吾道不孤,一季度跟他同樣表現的國有車企還有很多,都是打著新能源汽車的名頭,實則是吃補貼為主,補貼方式一改直接就歇菜了。

  目前來說,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新能源行業的國有車企只有北汽能算得上了。

  不過對于江淮來說,這些應該都不重要,2017年對于他們來說最大的事情應該是跟大眾的合資項目推進,檀錦程也一直讓人在關注著這事兒。

  在如篩子盤的國企里,又是在皖省范圍之內,檀錦程想要打聽一些消息還是很容易的。

  “江淮那邊的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之內應該會出個結果。”

  在魅族當了小半年董事長的趙鑫怡又回到尉來,重新接管起檀錦程的私人助理身份,魅族在檀錦程與她雷厲風行的處理之下,再也沒有黃家的影響力,供應鏈也重新梳理了一遍。

  趙鑫怡的任務也算是階段性完成了。

  對于魅族,檀錦程的打算是采用職業經理人制度經營,新任CEO陳名永以及魅族原有管理層白永祥,李楠,李顏等人組成了魅族的董事會。

  由董事會成員集體管理整個公司,這個模式有點類似于萬科的模式,管理層持股加業績分紅,哪怕是魅族不再上市,也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活力。

  推翻黃彰關于pro7的設計之后,新的旗艦機型也在加班加點的設計當中,半年過去魅族可以說是舊貌換新顏,整個公司重新煥發出活力。

  研發部門這半年忙得不行,部分員工甚至都睡在了辦公室,不過大家卻是干勁十足。

  “必要的時候幫他們宣傳一下,不過不要做得太明顯。”

  市場時不時會傳出一些大眾要在廬州與江淮合資建廠的風聲,多數其實就是江淮主動放出去的,試探一下上面以及大眾其他合作伙伴的反應。

  必要的時候,檀錦程不介意幫一幫,有這位親爹在前面頂著,尉來的壓力要小很多。

  自打向發改委與德國ZF分別遞交了合作請求之后,尉來跟寶馬的合資項目就不可能做到絕對保密了,在兩國之間時不時也會有一些風聲傳了來,只不過兩家都沒有做出任何的回應。

  整治了大量騙補企業以及補貼政策的變化,新能源汽車的環境勢必會發生一些變化,加上在外資投資減少的情況下,政策也需要更加的靈活多樣性。

  開放合資條件已經不存在多大的障礙。

  說起來這事兒當中還有著馬斯克的影響,受產能的困擾,從去年年底開始馬斯克就開始認真考慮在國內建廠的計劃,只不過這位狂人并不想走合資這條路,而是更傾向于獨資。

  合資門檻都沒有正式放開就想獨資,這跨度就有些太大了,雖然眼饞于特斯拉的影響力,但是上面一時半會兒還有些拿不準,不敢直接答應。

  為了這事兒今年兩會期間還詢問過檀錦程的意見,要說國內誰對特斯拉最了解汽車企業,除了跟特斯拉有著諸多合作的尉來老板檀錦程之外,不會再有其他的人了。

  不過,檀錦程沒有提供什么意見,這種政策的推進哪里是他能夠胡說八道的,背后可是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博弈。

  他也犯不著為了替馬斯克說話而得罪一些其他的利益群體,馬廠長又沒給他什么好處。

  反正最終特斯拉也會在國內建廠的,什么時候搞定就讓他自己來吧。

  政策的波動除了給像江淮這些混子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之外,對尉來的競爭對手BYD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與尉來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純電上不同,從很早開始就投入到新能源汽車行業的BYD更多的精力是在混動,插混這一塊兒,目前BYD熱賣的新能源車型當中大部分都是混動車型。

  另外還有一個政策的大變化就是今年的補貼從商用車向乘用車方向傾斜,去年的商用車簡直就是騙補的重災地,被罰的車企當中有超過半數是商用車企業。

  BYD在商用車方面的銷量很多,砍了補貼,又提高了技術門檻,這對于他們短期的影響非常的嚴重,按照機構給出的預測,BYD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將超過45,凈利潤方面將同比下降達到25以上。

  一季度結果之后,具體的數據也出來了,BYD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暴跌47.6,凈利潤同比下降28.79,主要車型(混動)秦,唐,E6的銷量分別下降了76.8,69.6,66.9,部分車型甚至退出全球銷量前十榜單。

  在藍籌股普漲,集體復蘇的情況下,同為汽車整車業務板塊的尉來從低點漲幅已經超過30的情況下,BYD在A股是為數不多股價依然處于低迷的白馬股。

  這些跟BYD的業務結構導致的利潤比過多依賴于補貼政策有關,政策一有變化BYD的利潤波動就很大,今年尤其如此。

  不過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多久,BYD從去年開始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加大了在純電車型方面的投入,核心品牌王朝系列已經相繼推出純電車型。

  但不管怎么樣,給了尉來至少一個季度的時間,這對于尉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們的新能源車型還是太少了,而且除了埃安系列都不是走量的,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吃虧的啊。”

  數據不錯,不過檀錦程還是覺得有些可惜,一季度BYD下滑的銷量大多數是被北汽給搶了過去,除了北汽之外,一季度增長最快的新能源車企就是吉利了,帝豪的EV系列賣得很不錯。

  “那就要看Y3系列推出之后能不能熱賣了。”

  Y3系列是尉來的內部代號,參照毛豆Y推出的30萬元以下的SUV車型,暫時來說上市之后是命名為ES3還是ES5這個在內部還是有些爭議的。

  30萬元以下的售價,就是尉來沖量的開始,也是為從燃油車時代的悅馳A1向新能源時代的“尉來A1”做準備。

  這款車的內部打造非常的重視,檀錦程給了研究院以及研發小組足夠的耐心,希望推出市場之后就能夠保持足夠的競爭力。

  “希望能吧,今年有尉來L1撐撐門面,銷量應該不會太差。”

  尉來L1從三月底交付開始,雖然沒有經過大范圍的宣傳,但是市場反饋還不錯,冰箱彩電大沙發的調侃之下是銷量的節節上升,頗受家庭用戶喜愛。

  尤其是在帝都這種限制的一線城市,空間足夠大,價格又還算適中,舒適性拉滿的尉來L1非常受歡迎,按照目前的訂單量,四月份尉來L1的交付量應該會超過3000輛。

  目前尉來L1的產能已經拉高到了每月5000輛,基本能夠保證正常的保質保量交付,能夠及時交付也是尉來L1熱銷的原因之一。

  就眼下而言,尉來最大的保障就是除了質量以及服務之外,其他所有的企業都沒有他的交付能力。

  廬州與甬城兩大生產基地,這些年一直就沒有斷了擴建之路,規模越來越大,梅山島最大的企業就是尉來,年產2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能力是尉來最大的依仗。

  至少在2018年之前,尉來是根本不需要擔心產能問題。

  “一季度一共賣出去1.79萬輛車型,二季度有了L1的加入,咱們今年的銷量預期應該是沒問題的,要是連續兩年都達不到銷量預期,那就有點丟臉了。”

  最主要的是L1的市場表現遠超預期,在純電技術還不太能被市場接受,混動又體驗不佳的情況下,增程這玩意兒還真是解決了大量新能源汽車愛好者的里程焦慮。

  時代的發展就是如此,新能源市場哪怕已經培養出來了,但是當下消費者討論最多的并非什么技術,也并非什么智駕,而是里程焦慮。

  增程式很好的觸及到了消費者的痛點,不出意外的話,僅僅尉來L1這一款車型今年差不多就能夠給尉來貢獻三萬輛的銷量,10萬輛的銷量預期基本是穩了。

  全球新能源汽車龍頭,怎么著都得第一個沖破年銷1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成就,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

  ES6與ES8每年都能夠賣出去一萬多輛,ET7也會在今年上市,加上L1,整個尉來系列已經有了三款純電車型,一款增程式,基本上是夠賣了的。

  另外埃安系列的兩款在網約車市場依舊有著霸主級的地位。

  經過兩次網約車大戰,網約車市場經歷了狂飆式的無序發展,在嘀嘀一統江湖以及立法的約束之下開始進入到有序發展,快速擴大張階段。

  按照權威機構的預測,今年全國網約車用戶的市場規模會超過2億,整體交易規模會達到300億美刀,日活超過1300萬用戶的嘀嘀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開網約車賺錢的傳言,在各方勢力的有心推動之下,加入網約車的司機群體數量開始激增,另外在政策的約束之下,大大小小的網約車平臺也開始重視起自營車輛的保有量。

  一月初,嘀嘀就跟尉來簽訂采購合同,2017年度嘀嘀向尉來采購包括埃安S以及埃安Y在內的多款新能源汽車,總計一萬輛。

  其余像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等也跟尉來有采購合同簽訂。

  傳統的C2C模式(私家車接入)雖然依舊占有巨大的優勢,但B2C模式(平臺自營)在政策的推動之下將會逐漸成為主流,嘀嘀甚至生出了自己造車的想法。

  B端客戶依舊是埃安系列的主要客戶群體,全國各地的網約車,出租車都能看到埃安系列的身影。

  到處都是埃安系列的網約車以及出租車,讓埃安系列的名聲也變得不太好,網上的調侃也非常多,例如說你買一輛BBA不見得能讓美女上你的車,但你擁有一輛埃安卻可以。

  這種抽象派的調侃放在2020年之后很平常,00后成長起來之后互聯網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在80后與90后還是互聯網主流群體的年代里,多少顯得有些尷尬。

  埃安系列銷量很不錯,但是卻常常成為檀錦程出席行業內各種活動被人調侃甚至是陰陽的對象,用他們的話來說尉來一直想要打造高端形象,旗下卻有兩款如此LOW的車型。

  不過檀錦程對于這些卻是滿不在乎,互聯網上調侃埃安系列的群體大部分不是埃安系列的用戶群體,買車確實有很多是出于面子,但更多的群體是出于實用,尤其是埃安這個群體。

  面對鏡頭的時候檀錦程也不是沒有回應過,雖然依舊無法避免這些調侃,不過他也不甚在乎。

  “埃安系列承載的是很多家庭的生活壓力,未來我們的目標是控制埃安系列的成本,進一步下調埃安系列的起售價,讓越來越多的家庭買得起汽車。”

  “雖然在網友的言論下他是LOW的代名詞,但是如果從一款工具車來說,埃安系列是成功的,司機群體們的辛苦以及埃安的性能養活了他們一家人,這就是我們尉來值得自豪的地方。”

  如果某一天,埃安系列哪怕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都只需要10萬元以內就能夠拿下,買一輛用來跑跑網約車,未嘗不是對社會的一種促進。

  最主要的,智能駕駛需要足夠的用戶樣本來訓練數據,沒有足夠的用戶樣本說自家的智駕有多優秀,其實都是在吹牛逼,包括現在的尉來還有特斯拉都是如此。

  特斯拉后期智駕足夠優秀因為什么,就是他們龐大的銷量帶來的用戶數據能夠提供訓練樣本。

  尉來當下能夠保持自己在智駕上的領先優勢就是得益于車子賣得夠多,往后想要保持這個優勢,看起來LOW到爆的埃安系列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想象一下,當某一天尉來通過埃安以及尉來系列積累了百萬,甚至千萬的用戶數據量,訓練完自己的智駕大模型,到時候再在所有價位上的車型都上線L2智駕,那是何等的震撼?

  LOW到爆的埃安系列之于尉來,絕對沒有那么的簡單。

  看完一季度的財務報表,檀錦程緩了緩心情,朝趙鑫怡道:“安排一下吧,咱們去梅山島。”

  “好的,長澤裕那邊剛剛還打過電話過來,問您什么時候過去呢。”

  “哈哈,這老小子還著急上了。”

  合作伙伴從長風汽車換成尉來汽車之后,三菱經過幾年的發展,在聽取了檀錦程意見把王牌車型歐藍德引進之后,慢慢在國內有了一些起色。

  除了最初幾年比較倒霉,時間碰上日系車爆雷的意外事件影響一定的銷量之外,三菱在2015年之后慢慢的過了幾年的好日子。

  歐藍德成了三菱在國內銷量的核心支柱,成為銷量主力,2016年度三菱國內銷量12萬輛,其中大部分都是歐藍德貢獻的,不過產品線單一,加上國內新能源方面的布局不夠,也制約著三菱銷量的突破。

  按照長澤裕的想法,其實是想跟尉來繼續合作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這么多年下來,兩方的合作還算愉快,尉來自身的業務發展如此快速,跟尉來沾點邊的三菱或多或少也沾了點光。

  只不過今時不同往日的尉來,早就看不上三菱了,這一點長澤裕也清楚,提了幾次之后檀錦程沒什么回應也就放棄了。

  商業合作就是如此,角色互換之下三菱已經無法再給尉來帶來什么質的提升,檀錦程不可能把自己未來的核心業務繼續與對方綁定在一起。

  長澤裕也沒什么可說的,誰讓對方牛起來了呢。

  “你想把PHEV引進到國內?你們總部能同意?”

  早就放棄了就新能源汽車業務深度合作的長澤裕,找檀錦程主要是想問問他擴充產線的看法,一向專注于純電的尉來在去年意外的推出一款增程式的電動車,讓市場很是意外。

  然而,無論是從鎖單還是交付量以及市場口碑而言,尉來L1都大大出乎友商們的意料之外,增程式這么受歡迎?

  “爭取爭取吧,檀你說說看PHEV引進的話能不能做到L1那樣熱度?”

  長澤裕有些期待檀錦程的意見,歐藍德PHEV在小日子本土和歐洲市場還是備受歡迎的,實用性和插電混動技術完美結合,滿足了消費者對空間和越野性能的需求。

  最關鍵的是這款車同樣也具備增程模式,當需要加速或者上坡之時,發動機會啟動作為增程器使用,通過發動機為電池充電,再由電機驅動車輛行駛。

  混動、增程、純電,一臺三菱歐藍德PHEV就都有了,這不就齊活了么?

  長澤裕已經想好了,若是總部同意引進,那他營銷方案都可以偷尉來的,直接用解決用戶里程焦慮痛點來營銷。

  “目前三菱國內的產品線確實是有點少,引進過來倒也不是不行,前提是你能夠說服你們總部。”

  檀錦程摸著下巴思索道,歐藍德PHEV在小日子跟歐洲那邊比較受歡迎,那尉來L1是不是也可以試一下?看樣子得想辦法把L1賣到歐洲去試一下了。

  至于說三菱引進PHEV之后會不會對L1產生競爭,成為競品,這個檀錦程完全不在意,連年銷12萬輛的三菱都怕那還混個屁。

  再說了,如果真能引進國內生產,那對于尉來也是有好處的,多多少少也能學點兒技術。

  “你覺得是可行的?那這樣的話我可就向總部爭取了啊;還有啊,如果我真的爭取過來了,那可能會在營銷宣傳上與尉來有一定的重合。”

  說起來長澤裕對檀錦程還是很感激的,合資工廠基本都是由中方主導,檀錦程雖然自己在尉來三菱也掛個董事長的名頭,但是他幾乎不管這邊,長澤裕的經營策略得到了極大的施展空間。

  從北美調過來救火,現在三菱在國內一年好過一年,長澤裕在集團公司的地位也提高了很多。

  檀錦程不由得失笑:“你用唄,只要不照抄就行,反正三菱賺了錢也有我的一半,我也希望三菱越來越好。”

  折騰不了幾年了,從年初的高田暴雷面臨破產開始,小日子的工匠精神將會在今年徹底崩塌,今年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三菱總部開明點兒不摳門,同意長澤裕的設想還能夠多賺點兒。

  不同意,只會是越來越差,新能源汽車市場,小日子顯然是“點錯”了科技樹。

  長澤裕很開心:“那太感謝檀了,既然你同意的話那我就向總部爭取了。”

  檀錦程還有尉來不管事是一回事兒,但是合資公司想要增加新的生產線,引進新的車型,他還是必須要爭得檀錦程的同意。

  “行,那就祝你成功。”

  解決了心頭事兒,長澤裕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向檀錦程詢問道:“對了檀,關于尉來跟寶馬合作的市場傳聞是不是真的?”

  說起來,這條消息還是從德國那邊傳到國內的。

  “呵呵,你覺得呢?”

  發改委對于尉來跟寶馬的合資公司當然是非常重視以及極力贊成的,現在就看德國那邊的態度,風聲從德國傳回國內也是一種試探。

哎呦文學網    2003:從外貿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