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hello!樹先生》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又放映了幾場。
甚至出現了加場。
當然,這樣的文藝片在威尼斯很受歡迎,在國內可就沒那么好的市場了。
首日票房有三百多萬,第二天就跌了兩百多,而且第二天還是周六,第三天有了影評人各種解讀,也沒超過三百萬。
首周票房八百萬。
大家普遍吐槽說根本就看不懂,根本不知道導演想表達什么。
其實首周票房八百萬已經非常不錯了。
按照韓杰的說法,這電影但凡有個五百萬票房那都是戚昊給開了掛。
現在有了八百萬票房,再加上各種版權和獎金,回本已經成了非常簡單的事情。
到了《通天帝國》首映的這一天,戚昊也去捧場。
這電影確確實實是商業片。
然后,徐恪電影一直都有一個老問題,他似乎很難在劇本層面做到周密圓通。
而更讓戚昊失望的是,這部電影沒有江湖。
它就是一部懸疑推理片。
然而,其核心的推理部分卻做的非常簡陋,沒有層次,沒有呼應,也沒有柳暗花明,只是用“看見”和“告訴”的方式揭露真相,觀眾根本得不到解謎的樂趣。
一部沒有江湖的武俠片只能歸于動作片。
盡管洪金寶的動作設計還是很炫目,但最終沒有哪場對決是讓人覺得印象深刻的。
在宣傳階段一直吹噓的特效,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好。
甚至可以說都比不上十年前的《蜀山傳》。
十年了啊!
你們特么的就不能有點進步嗎?
只能說,特效這一塊還是任重而道遠。
戚昊決定了,如果回頭拿了影帝,蘋果股票給的多,他就拿出一部分抵押貸款用來做特效。
特么的,去好萊塢收購幾家大特效公司去。
作為蘋果股東,想買啥不能買。
戚昊這次參加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除了偶爾帶著安風在周邊轉悠一下,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看電影。
還參加了兩次電影沙龍,接受了一次外海電影期刊的專訪。
戚昊淵博的學識,再一次震驚外媒。
都這么好幾天了,信息再怎么落后的人,也知道戚昊并不是什么名校畢業。
他甚至連正規的高中都沒有上過。
而且,他也不是出身豪門,有十幾個家庭教師各種灌輸知識。
一切全靠自己!
趨炎附勢的看重他的財富,清高自傲的看重他的才華。
本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戚昊這個華夏電影人給大家帶來了太多驚喜。
他逐漸有了眾星捧月般的待遇。
不是他貪慕虛榮,其實還是為了任務,誰也不知道系統將來會發布什么任務。
如果要他成為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評委,那他現在參加活動積攢人脈就顯得格外有必要了。
否則臨時去準備,也實在太麻煩了。
混了幾天,國內的票房到了一千萬,威尼斯這邊也終于到了頒獎禮的日子。
一切的布局,全都到了驗收成果的時候。
紅毯依舊乏善可陳。
倒是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在入口靜候各位嘉賓,讓人覺得這位老牌紳士確實隨和的可以。
他一直很照顧華人拿獎。
而戚昊也暗搓搓對他表示過,自己熱愛電影,是文藝片的狂熱粉,有不少錢想要投資在文藝片上邊。
這個倒也不算是欺騙。
如果能夠用一點兒投資,換來這些高端電影人對他,以及對華夏的好感,倒也不是不可以。
賈科長就拿了別人不少錢。
至于這些錢是單純支持電影,還是有什么別的附帶要求就不知道了。
當然,戚昊肯定不會搶郭嘉的飯碗。
最重要的還是他自己的利益。
系統肯定不止會發布影帝任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最佳導演、金獅/金熊/金棕櫚,這些都有可能成為系統的任務內容。
不然的話,它也想不出什么像樣的任務了。
頒獎禮開始之后沒多久就開始頒獎了,先是其他單元,然后才是主競賽單元。
主競賽單元的第一個獎項是最佳處女作獎,被塞倫·尤斯憑借《大多數》拿到。
戚昊曾經非常希望能夠拿這個獎。
但是最終沒有賭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概率。
然后是終身成就獎。
馬可·穆勒這個電影節竹席邀請評審團竹席昆汀一起頒獎。
善于搞怪的昆汀一走上舞臺,就高喊:
“我的至愛吳雨申!”
他是港片愛好者,閱片無數,多次公開表達對吳雨申的敬意。
隨后吳雨申在徐恪的陪伴下走上臺。
徐恪現場改編了他倆合作的最經典作品《英雄本色》的臺詞,來向吳雨申致敬,
“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是想告訴人家,我只想得到我應該得到的東西。”
隨著吳雨申上臺,現場響起了長達數分鐘的掌聲,觀眾起立向這位電影大師致敬。
在使用英文致辭之后,吳雨申還用普通話和粵語分別向內地、香江、灣灣的好友、觀眾們致謝,“我不會忘記在我奮斗中、壓力下,為我帶來支持的每一個人。”
最佳攝影獎給了俄羅斯《沉默的靈魂》。
最佳編劇獎給了《傷心小號曲》。
這些都還算正常,都可以說的算實至名歸。
然而,當一貫被視為有“平衡”作用的特殊金獅獎,由昆汀頒給了蒙特·赫爾曼,現場給臺上的回應就有些寂寥了。
明擺的事兒,昆汀的首部劇情長片《落水狗》就是赫爾曼制片,他算是帶領昆汀正式踏入電影大門的引路人。
今天功成名就的昆汀,對于引上電影之路的恩師給出的這個臨時金獅,于情可說,于參賽影片的結果卻實在容易引發質疑。
畢竟,赫爾曼的這部《無果之路》真心算不上什么好電影。
電影結構有些松散、過于寫實而不夠生動。
劇情也談不上出彩,很多細節的鋪墊到最后都像電影的片名一樣不知道去了哪里,換來的是一個有些唐突、生硬、但并不令人意外的結局 兩條主線穿插有些瑣碎而凌亂,在后半段逐漸將這些碎片交織在一起的手法也談不上高明。
隨著影后被《愛登堡》的亞里安妮·拉貝德摘走,也終于到了戚昊最關心的影帝頒獎。
順便說一句,戚昊覺得法國女演員婭伊瑪·托萊斯更應該拿這個影后,她在《黑色的維納斯》中的表演出神入化。
真正拿了影后的亞里安妮·拉貝德出生于1984年,比戚昊還要小三歲。
大概是因為有些緊張,戚昊胡思亂想了不少事情。
后邊還有幾個大獎,比如最佳導演、銀獅獎、金獅獎,但是戚昊對這些都不關心,他只關心影帝是不是會落到他頭上。
公關過了并不代表一定能夠拿獎,又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
評審團的人也不可能給什么準信。
大家都在公關。
“接下來是男演員最激動的時刻…”
一通廢話之后,負責頒獎的大衛·斯特雷澤恩終于進入了正題。
他是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影帝,拿獎作品是喬治·克魯尼執導的《晚安,好運》。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第67屆對吧?哈哈,讓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幸運兒…哦,一個華夏人,讓我們恭喜《hello!樹先生》的演員戚昊先生。”
比影后頒獎要熱烈很多的掌聲響了起來。
戚昊不是沒有對手。
《必要的殺戮》中的文森特·加洛就廣受好評。
他在電影中沒有一句對白,在沉默中獨撐大局,充滿力量。
堪稱是戚昊的勁敵。
不過,戚昊的表現同樣很出色。
在不少媒體在報道中,戚昊和文森特·加洛都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影帝人選。
戚昊舒了口氣。
統子哥,你讓我做的任務穩了!
拋開任務不談,在這樣的場合拿到這樣的獎項,戚昊本身也非常開心。
數百個日日夜夜的訓練,在這一刻有了實際的意義。
戚昊光明正大的親吻了一下安風,然后大大方方的走上臺去。
“謝謝大家…”
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戚昊用的是中文。
這種正式場合,該用中文還是用中文,走出去代表的就是華夏人的臉面。
反正現場有同聲翻譯。
“感謝韓杰導演,感謝劇組所有的人員…感謝我的未婚妻安風,感謝她一路走來的陪伴…同時也感謝我自己,這些年我經歷了很多事情,數度想要放棄對表演的追求,幸好我沒有放棄,我熱愛電影,熱愛表演,希望未來的我還能夠有突破自身的一天!”
非常少見,這廝居然在頒獎禮上感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