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26章 人心中的成見,就是一座大山

  張遠的聲音,在大堂之中回響。

  滅梁原域!

  這句話讓許多人目中透出迷茫,也讓許多人眼中多了幾分精光。

  梁原域可以說是雍天洲上五國三域之中最弱,特別是青陽侯的封侯之戰,就是領大軍橫掃梁原域。

  這些年,皇城之中通過商隊,將源源不斷的梁原域中佛寶送來,讓皇城百姓對梁原域才有了多幾分了解。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青陽侯說,要三十萬大軍出皇城,滅梁原域。

  這其中訊息實在是太過震撼。

  第一,駐守皇城的天罡禁衛,至少五百年未全員出動,離開皇城。

  這是大秦無數儒修文官心底訴求。

  鎮天司大量軍伍留在皇城,那就是一柄高懸的長刀,隨時可以斬在自己頭上。

  就如青陽侯持刀在手,從大理寺殺到刑部,這等血流成河場景,誰想多看幾次?

  第二,五國三域的格局,在雍天洲上已經是三百年之久。

  特別是梁原域,青天域和平充域,作為仙佛觸角落在雍天洲上,已經數千年未動。

  張橫渠的目光落在張遠身上。

  他的雙目之中透出深邃。

  之前只是沒有在意,此時再聽張遠的話,他當然聽出了許多訊息和背后深意。

  滅梁原域,是大秦朝堂變革的開始。

  皇帝推動朝堂變革,從內閣組建到百官自查,再到皇城重建,往前延伸,青天洲上變局,武衛衙門重歸黑冰臺…

  再往前,北燕局勢變化,青陽侯順勢崛起,原來皇帝的布局,至少在十年以前!

  現在,只是一切水到渠成,真正開始收網。

  滅梁原域,只是開始,只是朝堂與大秦文武變革的延續。

  大秦真正的目的,是——

  張橫渠目中神采透出星辰之光閃爍。

  身為儒道大宗師,又引動大秦儒道文脈加身,他已經能感受到一絲大道氣運的運轉走勢。

  這才能讓他看清了大秦的真正目的。

  九洲!

  重定九洲山河!

  縮在衣袖之中的手掌微微握緊,哪怕身為儒道大宗師,張橫渠也差點心緒難以自持。

  不說青陽侯這樣順大勢而起,功成名就。

  光是參與這等恢弘大勢,就應了那句話——

  為萬世,開太平。

  看透背后一切,張橫渠面色鄭重,雙手抬起作揖:“青陽侯所言,皆為大秦,張橫渠不敢推辭,我皇城書院若能為大秦重興出一份力,與有榮焉。”

  答應了!

  大堂之中,不管是皇城書院的學子教習,還是鎮天司中武官,都是面上露出欣喜。

  張遠點點頭,抱拳道:“為了大秦。”

  大堂之中,所有人握緊拳頭,低低開口:“為了大秦。”

  “出來了。”鎮天司外,前方街巷之中,許多目光注視著,看皇城書院山長張橫渠領著皇城書院學子教習,從鎮天司中走出。

  那些閣樓上的人,面色復雜,看著這一幕,絲毫沒有喜悅。

  這是他們期望看到的一幕,卻已經毫無意義。

  原本想象中的鎮天司向皇城書院低頭,青陽侯失去銳意,失去皇帝信重。

  鎮天司確實向皇城書院低頭了,且是青陽侯執弟子禮,那等場景被許多人神念探查到。

  可青陽侯沒有失去銳意,也不會失去皇帝信重。

  因為張橫渠在鎮天司中感悟儒道真意,凝聚圣賢碑文。

  這是大秦儒道大昌的開始,也是文武共濟的展露。

  相比于這等文武共濟,文武之力調和,共建大秦的盛世場景,鎮天司的武力威懾算不了什么了。

  這是連陛下恐怕都沒有想到的結果。

  當張橫渠領著一眾儒道學子走出鎮天司時候,各方駐留在鎮天司外的神魂之力,也都探查到。

  只是現在的局勢,更多人的興趣反而在皇城書院那圣賢碑文上,鎮天司這里,已經沒有那么重要了。

  答案,早就已經有了。

  “是朕輸了。”西苑,元康帝笑著看向琪貴妃。

  “說吧,你可以向朕提一個要求。”

  琪貴妃抬頭看他,面上都是笑。

  “真要我提?”

  “那就讓玉若回來。”琪貴妃笑著說道。

  元康帝沉默片刻,輕嘆一聲,低低道:“其實,你可以…”

  他話沒說完,琪貴妃伸手將他手按住,輕輕搖頭。

  這讓元康帝面上全是遺憾,轉頭看向光幕中映照的畫面。

  鎮天司外,走出門庭的學子和教習,不覺將目光投向門庭外的那幾根青銅大柱。

  果然,大柱上斑駁銹蝕,那紋痕都已經快要看不清。

  “山長。”

  立在張橫渠身后的教習杜源停住腳步。

  張橫渠轉頭,看向杜源。

  其他人也看向杜源。

  杜源目光投在那斑駁大柱上,握住拳頭。

  “山長,我不回皇城書院了。”

  “等重塑鎮魔銅柱之后,我再回皇城書院。”

  杜源的話語,讓一位位學子和教習目光投向那些大柱。

  這大柱上的斑駁,不只是歲月的侵襲,更是鎮天司鎮壓妖邪,守護大秦的印記。

  此時再看,所有人的感受已經完全不一樣。

  一切,為了大秦。

  這句話,在這一根根大柱上展現,絕不是一句空話。

  “我,我也不回去了。”

  一位學子低低出聲。

  “我也不回去,我要去周天藏書樓看書,重塑鎮魔柱,時不我待。”一位學子握拳高呼。

  一位位教習,學子,向著張橫渠躬身。

  鎮天司前,張橫渠沉默片刻,看向一旁立著的張遠。

  “青陽侯,他們,就交給你鎮天司了…”

  他明白,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代表著這些學子,教習,以后都不可能再歸來了。

  不說在鎮天司中參與核心機密,鎮天司往后會不會放人,光是這等參與鎮天司重塑鎮魔柱大事,往后在鎮天司中就有一定地位。

  那還回皇城書院干什么?

  誰在皇城書院是為讀一輩子書?

  鎮天司中,又不是沒有皇城書院學子任職,只是從前時候,大多數儒修心中有成見,不愿來鎮天司罷了。

  人心中的成見,就是一座大山。

  “橫渠先生放心。”張遠鄭重抱拳。

  張橫渠抬手回禮,轉身往外走。

  走過幾步,他身后傳來一聲低呼。

  “山長…”

  張橫渠腳步頓住,回頭看雙手握拳的百里奚面色漲紅。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罵我朝廷鷹犬?我乃大秦武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