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八十二章 龍脊勝境,三意道宗

  一年后,隆冬。

  牛尾塘。

  昔年里平平無奇、荒蕪冷清的海岸沙嘴,經過無數次的夯實和加高后,已經變成了會稽沿海一處有名的靈地。因為這里是神州和龍脊道的門戶,所以常年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也因此修建了街道和坊市,起了高樓殿宇,叫賣聲和招呼聲不絕于耳。

  這一天,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來到牛尾塘,嘗了嘗當地有名的紅膏熗蟹和大黃魚湯,然后便在集市里逛了起來。

  “師兄,你看這個。”

  女子身量高挑,膚色雪白,氣質明媚,是個萬里挑一的美人。此刻,她停在一個攤位前,指著一個精致木盒里的兩串五彩斑斕的手串道。

  “仙子好眼力!”

  攤主馬上接話,隨即樂呵呵為之解釋,

  “這叫「五福鎮魔手串」,在牛尾塘是極為暢銷的,我這里也只剩兩串了。您看這手串上的琉璃子,色彩靈動,亮而不艷,正適合仙子這樣的人物。而且,這可不是普通的琉璃子,個個都大有來頭!”

  “哦?有何來頭?”

  女子口中的師兄問道,這是一個腰背挺拔、溫潤如玉,說話不疾不徐的沉穩男子。

  攤主便答,

  “既然仙師有此一問,那就需得好好說道說道了。兩位您瞧,這紅色的珠子,是當年紅霞島的落霞大陣被廣法先生攻破的時候,那些紅霞被打碎掉進海里,沉到海底凝成的晶石,您可以看到這里的絲帶狀紅霞。

  “兩位再瞧這白底帶著金星的,乃是黃硫島下白硫礦中產生的結晶,據說這道礦石也是廣法先生的發現的。并以此為由,將黃硫島賣給了火龍島,以至于才有了后面那些精彩的事情。

  “再說這黑赤相交的,更為了不得,乃是承初真人以「上清玉寶元靈秘旨」中的神文滅殺妖尸谷辰手中「玄陰聚獸幡」的魔文時,兩者相激爆發出的火點,落到海中之后凝結而成的珠子。

  “再看這顆,珠光寶氣,金霞熠熠,乃是真歇禪師施展「天龍禪唱」的時候,金色佛光照在海底的珍珠上,使得東珠變了顏色,才成了這般模樣。”

  “還有還有,您看這顆,上面帶著火紋,這是紅發老祖的內丹,被那赤尸吳牢煉成身外化身,然后又被承初真人跟真歇禪師逼得自爆,這顆珠子就是用從海里撈來的內丹碎片打磨而成的!

  “兩位您看,這五種珠子都來歷不凡,而且均作赤金亮色,煞是好看,意義也是非凡。尤其是在這龍脊道上,您從這牛尾塘往海里走,一路經過紅霞島、黃硫島乃至到頭的火龍島,走廣法先生舊步,戴上這么一串珠子,那是別有韻味的!所以您看,要不要來兩串?”

  女子看攤主說的天花亂墜,不禁莞爾一笑,閉月羞花,男子見狀,便道,

  “兩串都拿了。”

  攤主眼睛一亮,連忙拿出盒子打包好,遞到男子手上,然后才說,

  “仙師,承惠十兩金。”

  男子點點頭,也沒還價,從洞石里掏出金子遞了過去。

  攤主心中暗道:

  叫低了!

  不過等攤主接過金子,心里又是一驚,這金餅上有刻字,是為:

  「金水制錢」。

  這是浩然盟的錢!

  這兩位是浩然盟的人?

  而男子付完錢,又問,

  “道友,不知附近在哪可以請到導夫,我等是慕名而來,想把龍脊道走一遍,但初來乍到又不了解,要是有個導夫伴游講解才好。”

  攤主眼睛一亮,連道,

  “不瞞兩位,在下正是土生土長的臺州當地人,正是牛尾塘附近的散修,曾親眼目睹一年前的那場大戰,也親眼所見龍脊道從無到有建成,平日里就兼職導夫,當下愿為兩位伴游!”

  男子聞言便回道,

  “那道友的攤子也不管了嗎?”

  攤主答,

  “我看兩位上仙豐神俊秀,非是凡俗,格外有眼緣,愿收了攤子,跟兩位走一趟。”

  女子聞言便笑,

  “道友真是會說話,相逢既是有緣,道友愿意伴游,那自然是好,只不過,這收攤的損失,不會還要我等來賠付吧?”

  攤主聞言連搖頭,

  “這怎么會,在下是正經生意人,一碼歸一碼,既然選擇當導夫,那自然就是只收伴游的價。而且,說實話,上仙大氣,不講價,兩串「五福鎮魔手串」讓在下也小賺了些,那伴游我便給上仙算便宜些,一直送到火龍島,隨走隨停,不管時間,一趟三兩金,如何?”

  男子與女子相視一眼,然后點頭應下了。

  于是攤主開始收攤。

  兩人在旁邊等著,女子已經把手串戴起來了,同時以心聲問男子,

  “師兄,你說這串子上的珠子,來歷真嗎?”

  男子便回,

  “除了白硫結晶,別的都是假的。”

  “那你還急著買。”

  女子嗔道。

  男子笑了笑,說,

  “來歷雖然是假的,但那些珠子本身也都算是靈物,就像那顆金色的珍珠,肯定不是佛光照的,但本身也算罕見。另外幾個,也都是天生的精金礦物,各有特色。就像攤主說的,色彩靈動,亮而不艷,確實適合師妹。”

  女子聽了,有些高興,說,

  “我也看出是假的了,不過這個人能找齊五色珠子,并將其跟師尊做的事情關聯起來,就有意思了。而且價格也不算太貴,就當留個紀念了。”

  “正是。”

  就在兩人閑聊的功夫,攤主已經收拾妥當,為兩人引路,并介紹了自己,

  “在下姓侯,因為善潛水,通魚言,所以熟悉我的人都叫我老侯或者水猴,兩位仙長怎么順口怎么叫。”

  隨即,男子便道,

  “鄙姓林。”

  女子則道,

  “鄙姓朱。”

  三人上路,出發往海里走。

  “兩位仙長是浩然盟的高人?”

  水猴子問。水猴子是在二境摸爬滾打多年的散修了,看面相四五十歲,實則已經修道百年了。不過眼前這兩個看著極年輕的,他卻是看不穿具體境界,可能是二境,也有可能結丹了,所以水猴子一直表現的頗為恭敬。

  兩人聞言并沒有隱瞞的意思,點了點。

  而這兩個極年輕的,一個姓林,一個姓朱,稱呼程心瞻為師尊,又是浩然盟的人,身份自然是已經極為明顯了,正是程心瞻在梨雪山法脈收的兩個便宜徒弟,林明旭和朱明玥。

  “不瞞兩位仙長,其實我也一直在給浩然盟做事,做的還不少呢。前些年,浩然盟一直在會稽沿海發布長期差事,憑三尸教魔頭的頭顱領賞,從去年到今年,又發差事擔石負沙造龍脊道,在下都曾領過的。

  “而且,去年浩然盟在牛尾塘建了新的四級分舵,我是第一批過去掛名的,加上我之前十年的領差經歷,再過兩年考察期,只要不犯錯,那就是板上釘釘的浩然盟記名弟子!”

  老侯得意說。

  “恭喜恭喜。”

  林明旭和朱明玥笑著拱手道喜。

  老侯也笑笑,在前面引路,開始為兩人介紹起來。

  “這龍脊道,是自打廣法先生于火龍島建真意宗之后就開始著手興建的,時至今日,已經有十六個月了。其實在一年前,大體輪廓就出來了,保證自牛尾塘到火龍島,無論潮起潮落,都有土石高出海面,便于落腳。但一直到現在,龍脊道的擴寬、擴長也一直沒停過。

  “整個龍脊道的根基,是一條從牛尾塘直達火龍島的地脈長龍,我們現在走的,就像是這條地脈長龍露出海面之上的脊背,龍脊道因而得名。”

  “真是鬼斧神工!”

  林明旭贊嘆著。

  “誰說不是呢。”

  老侯應了一聲,且道,

  “這條龍脊道作用可大了,把東海近海一分為二,我們陸上修士也能直達深海,享用海上靈物。就像東海有名的沉鐵、東珠、玉螺等等,之前從海妖那買都是極為昂貴的,要是自己去撈,那也是九死一生。實不相瞞,在下年輕的時候就是干這個買賣的,現在也還做,給浩然盟的金水商會送貨,雖然沒之前賺的多了,但勝在安全和穩定。”

  聽到這,朱明玥便笑道,

  “侯道友做的事還真多。”

  是,光聽此人自己口述,便有擺攤、導夫、獵魔、擔石、潛水等五項事宜了。

  老侯聞言笑笑,

  “我們散修都是這樣的,要過日子的嘛。”

  搭了一句腔,老侯繼續講解,

  “此外,龍脊道還有一個妙處,我們深入海中一千五百余里,火龍島充當瞭臺,以后海外妖魔想要像三十多年前那樣興浪攻陸肯定是不可能了。現在遠海有鎮海樓,近海有龍脊道,即便是鎮海樓有什么萬一差錯,光靠龍脊道示警以及破開巨浪,也能給近岸足夠的反應時間了。”

  “確實妙極。”

  林明旭點頭應和。

  老侯繼續介紹著龍脊道的種種妙處,以及有了龍脊道后對近海局勢、地勢、洋流、水產帶來的種種變化,有好,也有壞。而浩然盟這些年一直在做的,也包括對龍脊道帶來的變化進行揚長避短。

  三人慢悠悠晃蕩著,過了半日功夫,才到紅霞島附近。

  “二位瞧,前面便是紅霞島了。”

  老侯指著前方陡然寬闊的島嶼說,

  “這紅霞島原先是大肚海鼉魔麾下一個蝠妖的道場,后來廣法先生行驅虎吞狼之策,驅使地陰島魔頭攻破紅霞島,再以反客為主之計,借地陰島勢力布局紅霞島,為引龍脊道地氣打下根基。

  “修建龍脊道的時候,對紅霞島進行了拓寬,這里原先是一個圓形島,拓寬以后成了一個南北走向、頭肚等大的葫蘆島,被龍脊道主道一分為二。

  “現在,由閣皂山掌教融一真人坐鎮紅霞島,道家的靈寶派和禪宗的隱龍派都在此島建有分宗,分別稱作貴意宗和辟塵庵,一個在島北,一個在島南。融一真人就在貴意宗內隱修,不過除了去年大戰那次,就再也沒見過真人露面。

  “兩宗新立,大多都是從本宗調來的人手,也招了不少浩然盟的補錄弟子。我想,等我成了記名弟子,再在盟中辦事三年,就可以晉為補錄弟子,到時候我就呈奏盟里,報貴意宗,畢竟離家近,地方熟嘛!如果不要,嘿嘿,我就服從分配,去哪都行,咱們散修也不挑。

  “害,瞧我這嘴,說跑題了,現在紅霞島還是叫紅霞島,因為新的護島大陣也是以霞光為幕,不過島北是紅中帶紫,島南是紅中帶金。葫島三霞也是龍脊道上的第一道名勝風光,等會太陽就落山了,等到海天晚霞與島上三色霞光交相輝映,那才是好看,兩位可留步多看一會。”

  兩人自然說好。

  老侯是個稱職的導夫,在紅霞島上也有人脈,帶著兩人來到島北的一處懸空酒樓,拿下了一個好位置。

  雖然說修者駕云看景也很方便,但躺在臨窗高樓的軟榻里,看云卷云舒,等日落霞光,品著美酒,聽著絲竹,嘗著當地的佳肴,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這是盟里金水商會的產業,在龍脊道上有很多這樣的浮空酒樓,都是由蕭會長管著。想必兩位也知道,蕭會長是白玉京出身,就擅長這個。”

  老侯介紹一句,然后把人領進包廂,自己再退出來,下樓去島上等著。

  等看過了確實壯麗的霞光,兩人下了樓,和老侯匯合,在夜色中繼續上路。沒走出去多久,天上開始閃爍星光,緊接著,便是繁星漫天。

  走出紅霞島后,龍脊道又開始收縮,而老侯應該是有意控制著速度。等到子末丑初的時候,龍脊道剛好收縮到最窄,南北不過五百步,而叫人意外的是,到了這里,土石道路忽然變成了雕欄玉橋,而且是三條并行的橋,在星月朗照下,橋身散發著盈盈光輝。

  而在這三條橋下面,每座橋都有二十四個巨大的半圓形橋洞,與海面的倒影構成了總計七十二道渾圓的浮月。

  此時,星光最盛,一條璀璨的銀河倒映在海中,橫貫三座玉橋,簇擁著七十二道明月。

  “兩位,這里便是七十二明月橋,是龍脊道上不得不賞的夜景絕色。是紅霞島和黃硫島之間的最中段,也是最細段。不過,莫看此段細,卻絕不好攻破,這三座橋實際上乃是一套上品法寶。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妖魔派了一條三境的獨角鯨來撞此橋,但還未靠近,便被北橋發出的二十四道明月劍光斬成無數碎塊。”

  “真美!”

  朱明玥感嘆著。

  或許是天生戀月,女子沉醉于水月之景,在橋上流連忘返,時而走在北橋,時而走在南橋,時而走在中橋,有時候還飛身出去,站在海面上看橋。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水月之景都不同。

  三人走的很慢,三里長的玉橋,走了一個時辰都沒走完,等到丑時過了,星光都開始轉暗,老侯便主動催促了一下,

  “兩位,如果你們還想看「月照黃山」和「火龍含丹」,那我們就得快一些了。”

  “哦?那又是什么?”

  女子問。

  老侯卻買了個關子,

  “仙子到時便知。”

  于是,三人稍微加快了速度,趕在月光還算明亮的時候,來到了黃硫島。

  “仙子,您請看,那便是「月照黃山」。”

  老侯指著前面的黃硫島說。

  到了這般近處,已不需老侯再提醒,朱明玥與林明旭看的分明,臉色先是驚詫,再是恍然,然后歸于贊嘆,

  “還真是「月照黃山」!”

  此時此刻,整座黃硫島都在向上蒸騰著黃色的煙氣,在明月的朗照下分外清晰。而且這些煙氣升空之后并不逐漸擴散,而是逐漸匯聚成尖,像極了一座黃色的山。除此之外,還有絲絲縷縷的淡青色煙氣升騰,附著在黃煙表面,仿佛是山上的青松。

  “真是惟妙惟肖!”

  林明旭嘆道。

  老侯看著兩人驚訝的表情,顯得極為滿足,娓娓道,

  “這道盛景,是法意宗的高人們特意做出來的。白日里看不出來,就是護島大陣,晚上明月朗照時才顯現。而且這煙氣是精純之后的陽硫氣,青氣是甲木氣,不光是好看,聞著、泡著能祛濕消寒。”

  “法意宗?”

  兩人問。

  “是。”

  老侯解釋,

  “現在是兵鋒山的掌教義玄真人鎮守黃硫島,所以神霄派在此建立了分宗,即是法意宗。”

  朱明玥奇道,

  “我聽聞,廣法先生在火龍島建真意宗,現在靈寶派和神霄派分別在紅霞島和黃硫島建貴意宗和法意宗,這是巧合還是有意?”

  老侯笑了笑,說,

  “這個在下就不知曉了,不過應該是有意吧,我們現在把這三家道教宗門往往并稱為「龍脊三意」。”

  老侯稍作解釋,然后領著兩人往島上走。

  當前是隆冬時節,深海更是寒冷,但一上了黃硫島,頓時便被一股暖意包裹,像是冬陽一樣叫人通體舒泰。

  “兩位,黃硫島可多待一會,去去寒氣,黃硫島離火龍島很近,我們趕在日出前到火龍島就行。”

  老侯提醒說。

  當然,老侯也有私心,他是常常入海撈寶的人,身上的陰濕氣極重,深入骨髓。往日里發病能把人疼個半死,如果請人驅寒,那要價都是極貴的。不過,自打法意宗建宗后,他時常來這“黃山”里泡上一泡,寒疾發作的次數是顯著減少了。

  這次,順著給人伴游,也剛好泡一泡,泡過之后,又能舒坦幾個月,不必再專門過來了。

  這也更加堅定了他通過浩然盟加入大宗的念頭,光是這樣免費的陣法所附帶的景致,便有這般神效,不知真正的大派弟子,過的又是什么日子?

  老侯也想過呈奏加入法意宗,但他還是膽小,總覺得法意宗太深入海里了,萬一和海上妖魔打起來,怕是有危險。所以思來想去,還是貴意宗更合適自己。

  在島上待了一個多時辰,到了黎明,三人再度出發。

  “那是什么!”

  林明旭指著北方海面上的兩個巨大輪廓驚道。此時天蒙蒙亮,那兩團離得很近的陰影像是浮在海上的兩座大山,但那兩道山影又在動,像是兩個洪荒巨獸。

  “哦,那是真意宗的左右護法,是廣法先生手下的兩員尸將。左護法能吐沙造陸,右護法能背山浮海,龍脊道能這么快建成,這兩位是功不可沒的。

  “我聽說貴意宗和法意宗建成后,坐鎮火龍島的保元真人也想在海里建凈明派分宗,選址在盤龍島,現在凈明派弟子和兩大護法是日以繼夜的造陸,想早點把火龍島和盤龍島也連起來。”

  “原來如此。”

  林明旭點點頭,聞言放松下來,也是,師尊坐鎮之處,哪會有妖魔來犯。

  老侯走龍脊道也不知走多少次了,時機把握的極好,日出之時,便剛好帶著兩人走上火龍島。此時,驕陽東升出海,紅彤彤的像是一個剛出爐的、熱氣騰騰的巨大丹丸。

  林明旭和朱明玥在老侯的帶領下由龍脊道從西邊登島,便剛好看見一條神威赫赫的火龍從島上的火云中探出頭來,面向東方,像是要去吞那顆丹陽。

  而在龍頭之上,可見一個道人面東盤坐,此時此刻恰好處于丹陽正中,正在攝食紫氣。

哎呦文學網    蜀山鎮世地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