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68 定位

  隨機推薦:

  百曉生通過了sec的上市審查,即將開展路演,這個消息讓公司上下都是喜氣洋洋。

  雖然有小道消息聲稱,這次上市的價格不會太好看,但不管怎么樣,上市就意味著手里的期權能帶來更多價值了。

  之前四樓微信的那一波造富,外界都很羨慕,更不用說只隔著兩層的百曉生了。

  這一趟出國,俞興是要去的,他是創始人,劉浩是要去的,這位智聯招聘前ceo帶領團隊為百曉生的招聘業務立下了汗馬功勞,宋宇鋒是要去的,他這個董事長關鍵時刻還能有擋槍子的作用…

  俞興在中高層的會議上正式宣布消息,并現場詢問飛去紐約敲鐘的意愿。

  他點到名的自然都愿意見證公司的歷史性時刻,但點到呂海穎的時候遭到了婉拒。

  “俞總,我就在申城看家。”呂海穎臉上帶著笑容,“你們在外面敲鐘,我在家里就能聽到鐘聲。”

  俞興應允。

  只是,按照他對師妹的了解,轉而便在辦公室里和鐘志凌聊工作的時候詢問原因。

  他猜了一個最合理的情況:“志凌,你不會是要當爸爸了吧?”

  鐘志凌愕然的看著師兄:“興哥,你這…你這私底下還去學中醫的望聞問切了啊。”

  “哈哈哈,恭喜啊,我就覺得小穎那個眼神不對。”俞興驗證了猜測,笑道,“嘖,可以啊,消息瞞那么緊干什么?”

  鐘志凌“嘿嘿”一笑:“剛過三個月,她不讓我說的,公司在上市的關鍵期,興哥你又忙,而且,她自己的事業心也重,所以就想等一等再說。”

  “身體是第一位的。”俞興搖頭,皺眉,“最近工作還多,她讓你瞞,你就瞞?”

  鐘志凌攤攤手:“在家是她當家,在公司她級別比我高,興哥,你讓我咋辦?我們注意著呢,都還可以。”

  俞興在辦公室轉了兩圈,再看笑容略憨的師弟,連聲說道:“好啊,好啊,哎,真好啊!”

  鐘志凌沒有說話,只是樂呵呵的,心情更佳。

  “消息還是要說的,事業心能理解,但工作也能找人適當分擔嘛。”俞興的手剛摸到煙又收了回去,笑道,“哎,這時間…真是匆匆啊。”

  他只覺帶著師弟師妹出校園的時候還恍似昨日,轉眼間這一對新婚燕爾又升級了身份。

  鐘志凌理解師兄的感慨,點頭道:“嗯啊,興哥,我曾經以為我下半輩子都會在醫院工作的,醫院工作當然也不錯,要不是興哥帶我,我可能一地雞毛之后還是穿著白大褂,不過,現在這樣更加海闊天空。”

  他這一趟也會跟著去敲鐘,這是當年跟著師兄創業時絕沒想過的場景。

  俞興看著師弟,又嘆又喜:“哎,我這一年的精力主要在做別的,公司能走到今天,是你,是小穎,是劉總,也真是大家的功勞。”

  鐘志凌倒沒有這樣的感覺,笑道:“公司本來就是大家的嘛,不能說期權發了還不干活啊,而且,孵化微信的回報讓公司從容很多,最主要的是,戰略支點落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這是我們過去一段時間成長的關鍵,不然,我們能跑贏智聯招聘就不錯了。”

  智聯招聘同比增長超過50,這成績不算差。

  但是,相較于前程無憂和百曉生的狂飆猛進,那確實不好看了。

  中華英才網自亂陣腳不提,戰略方向的作用在這三家公司的發展中十分明顯。

  鐘志凌認同劉浩帶團隊開拓市場的功勞,但也知道這種戰略調整是師兄堅持的,所以,真心覺得他反思式的聲音有些自我苛責。

  “咱自己人說話嘛,不過,話說回來,劉總帶隊做招聘市場的能力不用說,絕對是優秀的,要是我在旁邊指指點點,沒準還真是添亂了。”俞興笑著坐下來,“最重要的是現在,公司能上市,這個結果很不錯。”

  鐘志凌點點頭,沉默幾秒后問道:“興哥,你對電車項目更感興趣,對不對?”

  俞興知道他問的意思,思考后給了答案:“我是覺得錢還是要落地嘛,落地之后的錢更有成就感,如果又能落地又有成就感,還能看到腥風血雨,那就更好了。”

  鐘志凌沒太明白。

  “你說這人賺多少錢才有盡頭呢?咱們剛出來的時候,我覺得能賺到一百萬,那就很好了,后來覺得一千萬能解決所有問題。”俞興認真的說道,“再后來,我就覺得錢確實更像是工具了。”

  鐘志凌依然沒明白,但忽然想起師兄曾經和導師說過的話,撼動商界半邊天。

  他覺著吧,像企鵝那種互聯網巨頭落入現在的局面就挺撼動了。

  “隨便聊聊,讓小穎注意身體,身體第一,事業第二,咱們的機會很多,不要覺得現在的一時得失有多么多么重要,移動互聯網有很多發展,電車也是。”俞興認真的說道,“你們想試試哪方面都可以,不用局限在百曉生上面。”

  鐘志凌點了點頭,接受師兄的好意,知道他是說公司上市之后不管在哪邊有興趣都可以去。

  但他自己暫時沒思考過這樣的問題,也只能等上市了再思量。

  俞興送走師弟,心情不錯。

  他看了兩份文件,臨時決定去臨港轉轉,稍微安排工作之后便讓楚智光開車帶自己去逛正在談的工業用地。

  車開半路,俞興坐到了駕駛位,體會手里這輛奔馳s的感覺。

  楚智光無事可做,只能聊車:“哥,我聽章陽煦說,智波公司的總經理換成那個蘇永強了,他們亂糟糟的真能把毫米波雷達做出來嗎?”

  俞興有點驚訝:“你還關心這個?”

  “吃飯的時候閑聊。”楚智光說道,“我昨天還從章陽煦那邊要了一份資料,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呢,國內的車現在不也有定速巡航嘛。”

  俞興饒有興趣:“看出怎么回事了嗎?”

  楚智光老實的答道:“看了幾行字就看睡著了。”

  “唔…”俞興也不覺奇怪,直接告訴表弟答案,“定速巡航用不到毫米波雷達,它用車速傳感器和電子控制單元來就行,自適應就需要主動來判斷前車距離和速度了,這個判斷得用毫米波,我們想做出一款讓人接受的中高端,那就沒法有短板,還得在同價位高過別的車。”

  楚智光明白了:“他們可以不用,但我們不能沒有,是吧。”

  俞興贊同道:“是的,也還需要準確的切入市場,我這幾年越做項目越發現,這個垂直細分確實是保持競爭力的利器。”

  他說到這里,忽然囑咐道:“你給章陽煦打個電話,讓他問問調研機構的結論什么時候出。”

  關于第一款車型,碳硅集團已經委托了兩家第三方機構來調研市場,一個本土的零點有數,一個是國外的益普索,都頗為有名和專業。

  楚智光打電話給章陽煦,傳遞這邊的催促,得知兩家機構都已經給出調研報告,也就發來了。

  從碩和國際開車抵達臨港,一段足足用了兩個小時的行程。

  俞興抵達地方,停車下來打量頗為荒涼的周遭,嘆道:“這里還是申城嗎?是今天路上堵嗎?平時到這邊要多久?”

  楚智光答道:“今天是有點堵,平時一個半小時吧。”

  俞興想著剛才在路上看到的標牌,轉身往西邊的方向眺望:“我剛才看到沈海高速了,從這邊到咱家順著那條路不就到了嗎?”

  “嗯啊,從這里往海鹽開,差不多一個小時四十分鐘。”楚智光給了個答案。

  俞興看看表弟,又看看周邊的開發,啞然失笑:“高速上開快點,回公司的時間都夠我們回家了?”

  楚智光確認了這一點:“高速快啊,而且,本身不算太遠,到咱家是100公里,到公司也得有70公里。”

  俞興用腳跺了跺地面,再看向東海的方向,微微點頭:“杭州灣,杭州灣,這里是真灣區啊,挺好,便宜,交通發達,還特么是申城。”

  “哥,咱們去看看現在研究的幾個地塊?”楚智光提議。

  俞興答道:“好,你開,不用下車了,就看看。”

  這邊是一點都不堵,很快,他就看到了現在談著的幾個可供選擇的各有利弊的工業出讓地塊,還看到了上汽包括相關零部件供應公司的標志。

  俞興坐在車上打量,沒有多說話,只是在思考這個項目的情況,甚至,想到了更多的變化。

  如果碳硅集團取得成功,不知道特斯拉的超級工廠會不會有波折變化,它那個階段的產能問題似乎挺嚴峻的。

  半晌之后,他忽然說道:“走吧,上高速,咱們回家吃飯。”

  楚智光驚訝道:“啊?那…打個電話回去?”

  “給他們個驚喜,還怕吃不到東西嗎?”俞興笑道。

  奔馳轉了個方向,駛入高速,一腳油的直奔家鄉。

  明明是申城地界,但總感覺離家更近。

  他這么突然到家,果真是一陣驚喜和埋怨,只是,即便飯菜匆忙,也吃的格外有滋味。

  次日,俞興為了不耽誤工作,一大早就起床,然后…趕了個申城上班的早高峰。

  上午十點鐘,他坐進辦公室,感覺當老板有時候確實不用那么守時。

  需要看的文件已經提前擺在桌上。

  很快,俞興瞧見昨天問的機構調研結果。

  嗯…碳硅集團這邊的業務訴求是讓這兩家機構調研目前的汽車市場是否存在針對家庭出行的六座suv用車需求,是否可以作為垂直細分的切入點。

  這事實上是理想汽車取得初步成功的市場定位,它的理想one就是一款增程六座suv,第一年賣了3萬輛,第二年賣了9萬輛,客單價超過30萬,也由此成為繼特斯拉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能源車企。

  俞興認為這種定位是頗為穩妥的。

  兩份調研報告都有很多的數據和很長的篇幅,以及,相同的結論。

  零點有數的措辭比較委婉,認為這種定位幾乎不可能取得成功。

  益普索就很堅定了,認為這種定位絕不可能取得成功。

  俞興先看結論,然后快速瀏覽調研過程和數據,覺得人家不愧是專業的調研機構,確實數據詳實、論證充分,除了結果和現狀不一樣之外,別的都挺好。

  “零點有數和益普索都拉黑。”他指示秘書,“調研報告不用下發了,不要信。”

  章陽煦站在辦公室,看著被扔進垃圾桶的報告,驚訝道:“那…那…那個結論,呃,不要信嗎?”

  “嗯,不要信。”俞興不覺得這種定位的需求是刻舟求劍,“調的很好,研的不錯,調研的很專業,但碳硅集團以后都不和外部的調研機構合作了,這個事定一下。”

  章陽煦有點無措,零點有數和益普索是篩選過的知名機構啊。

  他看著垃圾桶,還是確認了自己傳達的工作性質。

  俞總不認可調研機構的調研結論。

  這個事…

  百曉生上市在即,俞總即將出國,知道這個事的人都覺得暫時不急著討論了。

  只是,電車項目的首款車型幾乎就是整個項目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這事不光內部關心,剛剛定下來的兩家機構也很關切。

  徐欣今日的心情很好。

  她剛剛參加了風投行業的小型座談會。

  席間,有人陰陽怪氣的提到今日資本的婚變三連擊,引來不少笑聲。

  徐欣心里不悅,但面上還是得意洋洋的調侃道:“是啊,婚變這個事太倒霉了,要不說,我是投資界的下等馬呢,嘿,但別說,我是下等馬,那有人還是驢呢,哈哈哈。”

  原本的笑聲變成哄堂大笑。

  徐欣本來是假笑,但瞧見同樣在場的胡煦波的黑臉,也就真的笑開懷了。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她對于這次局面的預估定策確實發揮很好的作用,沒有人再嘲諷今日資本了。

  然而,沒過兩天,徐欣從龐瑞陽口中知道兩家調研機構被俞興拉黑的情況,左想右想還是覺得這件事需要有一個嚴肅的探討。

  這真不是小事,也不用等到上市之后再聊。

  徐欣約了時間,隨即登門。

  俞興這邊剛結束與智波公司新任總經理蘇永強的通話,表示了對毫米波雷達研發的絕對支持。

  關于這個職務,百曉生已經幫忙找到兩位履歷合適的人選,但一來有蘇永強的主動請纓,二是也有孫浩等人的支持,最終考慮到空降或許會導致的不良反應,也就確認蘇永強接任職位。

  蘇永強這通電話同樣是表態,會圍繞碳硅集團的需求做研發,以及,感謝了俞總救智波公司于水火之中。

  創始人張勇被趕走,這事還是讓公司有震動與人才流失的,而蘇永強的及時接任算是快速結束混亂。

  當然了,知道俞總救公司于水火之中就行了,至于這水火是誰搞出來的,那也不用細究。

  俞興把手機放在桌面,知道徐總這趟過來的目的,略微把心態從投資人調整為創業者,慢條斯理的問道:“老毛病又犯了?”

  徐欣只覺這么幾個字就仿佛把新仇舊恨從心里勾上來。

  她下意識的抬了抬下巴就想發作。

  只是,屢經考驗的徐欣已經是一位更優秀的投資人,她學會了情緒的自我壓制和消解。

  五分鐘,總裁辦里足足五分鐘沒有任何聲音。

  最終,徐欣長吐一口氣,坐下之后心平氣和的問道:“你要是不認可調研機構的調研,那你找他們干什么?”

  “是龐瑞陽他們要找的,我想著出個結論能更有說服力也就默許了。”俞興平靜的說道。

  徐欣笑了:“結論和你想的不一樣,你就干脆不承認了?你要說服誰啊?”

  “就說服那些討厭的不給創業者空間的投資人。”俞興淡淡的說道,又覺任何人都難逃雙標的本質,不自覺的嘆了一口氣。

  徐欣消解情緒的效率越來越高。

  這一次只用兩分鐘就再次開口:“你這不是獨斷專行嗎?”

  俞興沒有辯解,鼻腔發音:“嗯。”

  徐欣:“…”

  她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又笑了:“俞總,我發現,哎,真的,我發現自從認識你,我對我情緒的管理真是上了一個大臺階。”

  俞興大大方方的說道:“那你謝謝我吧。”

  徐欣這次用了一分鐘:“俞總,我認為調研機構的調研是有參照價值的,如果你不認可那兩家,你可以再找別人,我們不急。”

  俞興點頭道:“好的,等從國外回來,我再找一家,如果你需要調研機構的結論來安慰自己,那我就告訴他們,沒有我想要的結論,我是不付尾款的。”

  徐欣急了:“你個王…”

  俞興經歷過不少類似場面,眼神都很鎮靜。

  徐欣一對上俞興的眼神,反而冷靜下來,重新坐下:“俞總,車型的選擇可以保守一些,激進容易出問題。”

  “可以保守啊,但我們還是盡快取得成功比較好,增程路線已經降低了難度,咱們從最開始的合作到現在都堅持了對市場的垂直細分,這一次也不例外,如果你確實忐忑,那咱們回來之后可以一起跑跑市場。”俞興認真的說道,“徐總,船舶里的船是最保守的,它在那里很安全,但這不是造船的目的。”

  他最后說道:“家庭出行是有需求痛點的,這一點如果你不信,你這兩天也可以就自己帶人跑跑看。”

  徐欣站了起來,說道:“俞總,你融資前就應該是這個態度,你如…”

  俞興打斷道:“又要翻舊賬了是吧?”

  徐欣已經是一位更優秀的投資人。

  她轉身離開,沒有罵人,只用了五分力道摔門。

  只是,等徐欣坐進自己的車里,她忽然意識到一件事,自己平時和丈夫、兩個孩子以及家人出行的時候都是需要兩輛車。

  徐欣皺了皺眉,再想俞興拉黑調研機構的動作,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她決定這兩天就帶人跑一跑市場,如果市場不支持,自己就把資料摔他臉上!

  如果市場支持,那就…

  真理愈辯愈明。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多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