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66 落地支持

  隨機推薦:

  俞興沒有對外公布電車項目拿到投資的事情,只通知了有限的幾個需要這消息來開展工作的人。

  龐瑞陽就是其中之一。

  他七月三號接到通知,抵達碩和國際的四樓辦公室,然后被秘書章陽煦口頭通知了融資方面的進展。

  “2.8億美元?!就這么拿到了嗎??”

  龐瑞陽很驚愕。

  “龐廠長,俞總的名字就值著錢呢啊。”章陽煦不無得意的說道,“2.8億美元算什么?我看俞總對這個數字還不太滿意呢,要是做移動互聯網的項目,這筆錢可能早就到賬了!”

  他見龐瑞陽沒有給出自己想要的反應,聊起了先前馬伝愿意多四千萬美元留人的事情。

  龐瑞陽還真不知道這種事,視線在辦公室里一摞摞的文件上掃過,嘆道:“你們搞互聯網的,來錢怎么那么快啊?”

  俞興恰好這時推門進來,聽到了這么一句,笑道:“人家是投錢,不是把錢扔過來就不要了,龐廠長,坐啊。”

  他沖著秘書揮揮手,見龐廠長面前已經有茶,便給自己倒了一杯,隨后問道:“融資的事都清楚了?這筆錢至少夠我們前中期的運轉了。”

  龐瑞陽從知道融資數字的時候就在心里評估。

  他聽到這句里隱含的規劃,猶豫兩秒后說道:“省著點,這錢能用很久,公司肯定能走銀行貸款,或許就能運營到推向市場的那一步,一旦初步取得不錯的反饋,后續都不用融了。”

  俞興很簡單的給了三個字:“不用省。”

  龐瑞陽喝了一口茶,現在再聽到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想法,他的第一反應不是批評,而是思考:“供應鏈上的預算是不用省,雖然現在拿出來一條大概的供應鏈,但很多地方都需要完善。”

  “嗯,該,我們把位置選在臨港這邊就已經省了不少錢了。”俞興從面前抽出之前已經過目的文件,翻了兩頁,問道,“臨港那邊工業用地的價格不能繼續談了嗎?380塊錢一平米是個什么水準?”

  龐瑞陽端著茶杯,摩挲溫熱的杯壁。

  片刻之后,他思忖道:“應該還能再談,但這個價格是比照近期的出讓價格,空間不會太多了,所以,我認為現在還是爭取政策,政策支持的折扣優惠要比現在錙銖必較更好。”

  “我上個月28號去看的n0405地塊,有點小,只有3.4萬平方米,下半年會有一個招拍掛,價格大致也就在380左右了。”

  “俞總,但你看,這塊地前期拍下來估計是1300萬,后面申請成重點產業項目,出讓金返還3050,這里面還有20的空間,按理說,臨港這邊在吸引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的投資,起步應該能有40,我們拿40和50就是幾百萬的差距了。”

  俞興點頭,問道:“這個比例怎么認定?”

  龐瑞陽琢磨一會后答道:“按照正常流程,咱們這邊先交《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那邊組織專家評審,再給《項目準入意見書》,然后會明確返還比例和條件,這個能不能到最高的50…”

  他沉吟著給了個辦法:“俞總,送送禮呢?”

  俞興笑吟吟的問道:“送多少?你這個副廠長就是這么上來的是吧?”

  龐瑞陽“咳”了一聲:“我沒有那事,以前人家給我送禮,我都不收,你不信你去打聽!”

  “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比例,這種就找今日資本的徐總來問問吧。”俞興心里有決定,翻著文件,繼續說道,“臨港這邊還有專項基金,電池、電機上面的關鍵技術研發有1020的資金補貼,嗯,這邊的政策支持都挺明確的。”

  土地出讓金有返還比例,關鍵技術研發有資金補貼,所得稅的稅收是免征三年和減半三年,銷售增值稅按17征收再對實際超過3的部分即征即退。

  以及,市里對于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提供最高500萬的資助。

  這些林林總總的政策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前期投入,已經比俞興想象的要好不少。

  俞興再次過目一遍,抬頭問道:“臨港這邊對人才政策沒有支持嗎?”

  龐瑞陽答道:“我聽朱主任說,年底之前會明確出爐,但大致就是安家補貼、子女教育和醫療綠色通道這三塊。”

  俞興微微點頭,放下文件,陷入思考。

  龐瑞陽不知道俞總對于現在洽談的結果是否滿意,等看到他開始抽煙,建議道:“我們也可以去別的地方談談。”

  他見俞總的目光掃了過來,笑道:“未必是去別的地方,但有備選項,臨港這邊的條件也許能談到更好,我能感覺到,臨港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還是有期盼的。”

  俞興踱步片刻,搖頭道:“算了,就在這邊談吧,年內能把這件事敲定下來就很好。”

  龐瑞陽有些不解:“為什么?去不同地方考察也是正常的流程。”

  俞興說道:“既然是想落地臨港,這邊優惠條件也很多,那就按這樣談,我這個人是習慣待人以誠的。”

  龐瑞陽下意識的“啊”了一聲:“待人以誠?”

  他沒覺得俞總和這個詞的聯系很緊密啊,尤其,最近還知道了智波公司創始人被換掉的事。

  像俞總這樣攪動商業風云的人,是怎么誠的?

  那邊陷入戰略困境的企鵝答應這種評價嗎?

  俞興看了眼老廠長的表情,說道:“待人以誠與老實巴交是兩個詞,龐廠長,那你就還談著,3.4萬的n0405地塊太小,但可以當我們的配套面積,如果要拿這塊地,別的區域也需要很近,要是分開太遠,那就不拿它了。”

  電車項目按照規劃至少需要30萬平的工業用地,也就是500畝左右。

  需要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的核心生產區得有200300畝,用來配套的研發中心、物流倉儲以及員工宿舍等需要100200畝。

  這樣規劃出來的年產能在5萬10萬輛,后期如能成功,還需要再擴建增產。

  俞興知道特斯拉后來的超級工廠就是在臨港一帶,但不清楚它的面積是多大,只知道按照自己手里的資源規劃,現在算是比較合適的計劃。

  他和龐瑞陽又談了一會與臨港方面的接洽,最后說道:“龐廠長,這一塊你就先接觸著,人要是不夠用就再招人,你可以把要求告訴小章,也可以直接到六樓找百曉生。”

  “我們的資金預算會一半在研發上面,差不多三成用來工廠建設上,算上后面的返還和優惠,咱們再出個更詳細一些的預算表。”

  一半研發,三成建設,兩成人員和營銷。

  這是初步的資金使用。

  龐瑞陽認真點頭,忽然站了起來,神色有點激動的表態:“行,俞總,你既然在這么大的事上面都信任我,我絕對會把它搞好的!”

  俞興沒想到一直平和交流的老廠長會來這么一出,怔了怔,說道:“我還是覺得研發上面的事更大一些,你冷靜,可以慢慢來。”

  龐瑞陽站起來的這一刻已經想好了彼此鼓勵的戲碼——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沒想到迎接自己的是這樣的回應。

  他有那么一絲絲的泄氣,瞪了俞興一眼,建議道:“你有時候也不用那么誠。”

  俞興好笑道:“事緩則圓,我是怕你太急。”

  龐瑞陽搖頭:“走了,你忙吧。”

  他風風火火的離開辦公室。

  俞興揉了揉臉,伸了伸懶腰,踱步到窗邊欣賞外面的電線桿。

  錢要多,地要拿,人要招。

  今年做事的目標還是挺明確的,但這幾天可以歇一歇了。

  俞興靜靜的抽完一支煙,不確定能做到哪一步,不過,確實很喜歡把事情往前推進的感覺。

  臨近中午,俞興看了兩份關乎百曉生上市的sec問詢,隨即把秘書喊進來:“小章,你把這邊的文件和材料都歸歸類,就按照供應鏈的優先級來放,留著我備用查詢。”

  章陽煦應了一聲。

  俞興剛想去六樓,又問道:“我舅說是幾點過來?”

  章陽煦答道:“楚總說是下午3點鐘。”

  俞興點點頭,邊走邊琢磨舅舅那邊做水果連鎖的一點小情況,趁著在辦公室吃盒飯的功夫把想法捋了捋。

  等到下午兩點五十,他見到了像模像樣的舅舅。

  “哎喲,怪不得章陽煦都喊你楚總,小舅,除了黑了點,你這儼然就是一個鄉村企業家啊。”俞興歡迎舅舅的到來,迎著他坐到沙發,又給倒了茶。

  楚金祥咧嘴一笑:“鄉村企業家沒有‘新農業領軍人’好聽。”

  俞興啞然失笑:“葡萄沒上市,你這詞先會了啊。”

  “都是你的人教我的。”楚金祥說道,“現在不都講究一個新嘛,新農業,新能源,新電商…”

  俞興笑道:“壞了,被你學走真東西了。”

  他陪著舅舅聊了一會水果連鎖的事,隨即才進入一個小小的正題。

  事情倒也不復雜,這一攤家鄉的生意有很多親戚參與,其中一件事是葡萄新品種的擴產,而在品嘗楚金祥這邊的質量之后,一個為了第一批拿到陽光葡萄的人給負責這件事的遠房堂哥塞了錢。

  店還沒開,葡萄還沒推廣,旗號還沒亮出來,回扣先出來了。

  楚金祥是這攤生意的領頭人,但碰見姐夫家親戚做出來這種事,又見事情很快傳開,一時間也有些為難如何處理,而且,人家家里還拎著人上門來認錯和保證了。

  可是,店還沒開,出了這種先例…影響很不好。

  但不管怎么樣,都是親戚。

  俞興坐在辦公桌上,耐心聽完講述,聽完求情和保證,給出意見:“開掉啊。”

  楚金祥愣了下:“他那邊再三保證了,還是開除嗎?大家心里得怎么想?估計也都得勸我。”

  “這樁生意就是這樣的,親戚這么多,你不從嚴,后面上下其手,你怎么搞?”俞興笑道,“這樣吧,你就說,我聽說這件事,打算撤資不干了,開出的條件是把所有親戚都隔開才繼續投,然后你拼命勸說,我才改了主意,只讓他一個人走。”

  楚金祥沒想到是這樣擴大再縮小的方法,但仔細一想,八成還真有用。

  俞興抿了一口茶,繼續說道:“小舅啊,做生意就是先劃出來道嘛,只要你最后能帶著大家成功,這些都不是事,你不要掛心上。”

  楚金祥想了想,問道:“要是沒成功呢?”

  俞興理所當然的說道:“沒成功的話,你當然要被戳脊梁骨了,不然呢?”

  楚金祥:“…”

  他撓撓頭:“好吧,他們戳我的,到時候我再戳你的。”

  俞興笑道:“可以,可以,小舅,對了,你那邊葡萄先給我送點,我送朋友,唔,還有,如果你覺得誰不方便在公司,那就把他送到采購上面去,那里最能經受考驗了。”

  楚金祥明白這是什么意思,面露復雜,感慨道:“這樣考驗,這樣…我于心不忍啊。”

  俞興連連點頭:“對對對,就這樣,下次到別人面前不忍。”

  楚金祥看著外甥,覺得自己確實學到真東西了。

  他帶著一種復雜的心情離開。

  沒過兩天,俞興就聽到了自己建議的處理結果,也從電話里聽到不同家的反應,大抵是為之一肅。

  7月8日,剛從金融中心返回碩和國際,俞興這邊就接到臨時的電話,臨港管委會的副主任朱澤輝要過來交流。

  雖說還沒打算這樣直接談,但人家這種登門的這種見面自然也不能拒絕。

  俞興迅速點人,把先前負責接洽的都喊了過來。

  朱澤輝不光是管委會的副主任,還是浦東的副boss,而這一趟登門交流的唯一目標就是為了開誠布公。

  他沒說太多套話,談及臨港的現狀。

  就今年而言,臨港的工業投資在pd區域只占15,汽車領域就更少了,還不足5,所以,他很希望看到碳硅集團在臨港的順利接洽。

  “主任,我們絕對是在認真做這個事。”俞興表達自己的態度,“而且,我認為臨港的發展前景很好,產業的協同和配套都會很快發展起來,我們也愿意加入進來促進這方面的發展。”

  他看了眼龐瑞陽一眼,笑道:“主任說話很實在,那我也不瞞你了,我們項目有人是建議找找別的地方,多談一談優惠,但我覺得既然看好臨港的發展,那就不用搞這一套了。”

  朱澤輝順著視線就很輕易的看到先前在接觸的龐瑞陽,點了點頭,相信這種建議是能從老江湖嘴里說出來的,隨即便和俞興握了握手。

  龐瑞陽看著兩人的交流,這雖然沒點名,但一眼就夠了啊…

  實誠話是往外面說了,可是,非要當著自己的面來說嗎?

  龐瑞陽吐了口氣,俞總確實挺誠,也確實沒必要那么誠。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多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