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05 生物煉金

  店家老工匠的態度非常虔誠。

  也正常。

  畢竟大多數巫師都只能仰望伊恩這樣的傳奇巫師。該怎么形容傳奇巫師在巫師世界地位呢,大抵就是不學魔法見傳奇如井底之蛙見天上月。

  學了魔法的巫師見傳奇,便是一粒蜉蝣見青天。正因如此,一聽伊恩對施法技巧感興趣,老工匠甚至感覺這是自己的機會。

  他頓了頓,似乎怕伊恩覺得枯燥,又小心翼翼地補充了一個提議,眼神中充滿期待:“馬上就會有一個部落里的年輕孩子過來進行無杖施法的煉制和學習。”

  “或許…或許冕下您可以在一旁觀看,甚至指點一二?這應該能更直觀地展現我們的魔文體系和無杖施法的原因。”

  說完,他緊張地看著伊恩,大氣都不敢喘,生怕這位深不可測的大人物覺得這個提議太過冒昧或無聊。

  伊恩聞言,略微思考了一下。觀察一個魔法體系的初級教學過程,確實能最直觀地了解其核心思路和基礎原理,這比直接觀看高深技巧有時更有啟發。而且,等待情報的三天也確實需要打發時間。

  他看著老工匠那緊張又期待的神情,終于微笑著點了點頭:“可以。旁觀一下你們的啟蒙教學,聽起來很有趣。”

  老工匠頓時喜出望外,激動得差點老淚縱橫,連聲道謝:“多謝冕下!多謝冕下!您請稍坐,我這就給您準備茶水和最好的位置!”

  這就是地位決定別人的態度,要是一個普通人想要觀摩這種事情,少說也得被老工匠收不少錢。

  但一個傳奇巫師就不一樣了。他手忙腳亂地開始收拾,仿佛迎接的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一場至關重要的教學評估。

  等待那個小巫師到來的間隙,伊恩并沒有閑著。他在老工匠卡萊布的店鋪里緩步而行,目光仔細地掃過墻上和展架上陳列的一件件完成品和半成品。

  卡萊布。

  這是老工匠方才恭敬告知的名字。

  他確實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煉金術大師。

  這些魔文器具形態各異,材質也從木材、金屬到獸骨、寶石不等。伊恩能清晰地感知到每一件物品上蘊含的獨特魔力波動。

  它們如同沉默的詩歌,訴說著非洲魔文體系的獨特韻律。伊恩偶爾會停下腳步,指著某一件作品,輕聲提出自己的看法。

  “這件‘風暴呼喚者’短杖。”伊恩指著一根頂端鑲嵌著藍寶石、刻滿了螺旋狀符文的深色木杖,“第三節點和第七節點的雷云符文連接處,能量流轉似乎有些微的滯澀。如果能在中間嵌入一個極微小的‘旋風引導符’作為過渡,或許能提升至少百分之十五的瞬間爆發力,并且減少施法者自身的魔力反噬。”

  卡萊布聞言,立刻湊上前,拿出放大鏡仔細觀察伊恩所指的位置,片刻后,他猛地一拍大腿,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天啊!真是如此!這一點細微的滯澀困擾了我十幾年,我一直以為是基材本身的極限問題!原來只需要一個簡單的過渡符!冕下您…您一眼就看穿了本質!”

  如今。

  這個老工匠已經沒有一點看不起伊恩。

  有的全是虔誠的學徒態度——傳奇巫師的威懾力就是如此大。

  伊恩又走到一排看起來像是護身符的金屬片前,拿起其中一片刻畫著守護符文的銀片:“這個‘堅韌守護’符文的整體結構很完美,但是…收尾的‘大地根基’符角,筆鋒如果再深沉半分,注入魔力時多持續一息,讓能量更好地沉淀固化,它的持久性應該能延長一倍以上。”

  卡萊布趕緊接過那片護符,手指顫抖著撫摸那處符角,仔細感知了片刻,眼中再次爆發出震撼和狂喜的光芒:“真的!能量沉淀確實不夠完美!我一直追求符文的流暢與美觀,卻忽略了最基礎的沉淀過程!多謝冕下指點!這簡直是點石成金!”

  伊恩逛了一圈,隨口指出了五六處可以改進的細節,每一點都直指要害,讓卡萊布茅塞頓開,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老工匠激動得滿臉通紅,對伊恩的敬佩之情已經無以復加,幾乎要把他當作神祇來崇拜。

  他甚至主動邀請伊恩參觀自己的“杰作陳列室”。

  店鋪后堂,是一間由樹根自然圍成的靜室。墻上掛著數十件“魔文之器”,每一件都散發著獨特的魔法波動。

  老工匠拿起一根烏木短杖,恭敬地遞給伊恩:“這是我最得意的作品之一,‘風語者’。”

  伊恩接過,細細端詳。短杖通體漆黑,杖身刻有三組螺旋符文,呈上升之勢,末端鑲嵌一顆風化的青金石。

  “這符文排列…是‘風之息’、‘鷹之眼’、‘靜行’?”伊恩問道。

  “是的!”老工匠眼中閃過驚喜,“您竟一眼認出?”

  “符文之間的間距略大,導致魔力傳導不暢,”伊恩指著其中一組螺旋,“如果將‘風之息’的第三道紋路向內收半指寬,魔力凝聚效率能提升三成。”

  老工匠瞪大獨眼,隨即恍然大悟:“啊!我竟從未想過!一直以為是青金石品質不佳…”

  伊恩又拿起一把骨刀,刀身刻著鋸齒狀的“裂地”符文。

  “這‘裂地’符文,本應是爆發性力量,”伊恩指出,“但你用了‘連續波紋’的刻法,這會讓力量分散。若改為‘階梯式’刻痕,沖擊力會更集中,破甲效果更強。”

  老工匠雙手微微發抖。這些看似細微的調整,在他幾十年的刻符生涯中,從未有人點破。他一直以為自己的技藝已達巔峰,卻不知在伊恩眼中,處處是可優化的細節。

  “大人…您是從哪里學來的?”老工匠聲音顫抖,近乎虔誠。

  “我見過許多體系的魔法,”伊恩微笑,“歐洲的魔杖,東方的符箓,北歐的盧恩石…每一種都有其智慧。你的‘魔文之器’,將咒語固化于實體,極適合實戰,只是…能量傳導與符文結構,還有提升空間。”

  他拿起一塊未完成的銅片,用指甲在上面快速劃出幾道新紋路:“比如這個‘護盾’符文,傳統刻法是圓形嵌套,但若采用‘蜂巢六邊’結構,防御面積能擴大,且更省魔力。”

  老工匠盯著那幾道簡單的刻痕,仿佛看到了全新的世界,他對于伊恩這位傳奇巫師,也是越發的欽佩和仰慕了起來。

  老工匠猛地跪下,額頭觸地:“請收我為徒!我愿獻上所有技藝!”

  這是真的想要進步了。

  “大師您不必如此。”伊恩看著卡萊布感激涕零的樣子,溫和地笑了笑,并沒有接受對方這種效忠般的請求。

  他只是盡可能的提出自己的建議。

  “您的魔文體系獨特而精妙,許多構思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尤其是這種將魔力引導與外顯符文緊密結合的思路,與我們依賴內部杖芯的方式截然不同,在很多特定應用上優勢明顯。交流本就是相互的。”

  卡萊布聽到伊恩竟然說從他這里得到了“啟發”,更是誠惶誠恐,連連擺手:“您…您竟說從我這粗陋手藝中得到啟發?這…這簡直是祖靈的恩賜!”冕下您太謙遜了!小老兒這點微末技藝,在您的智慧面前如同螢火之于皓月,怎能…”

  就在這時,店鋪門口的珠簾被掀開了。

  一對穿著傳統部落服飾、面色恭敬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大約七八歲、眼神中帶著好奇和一絲怯懦的小男孩走了進來。

  “卡萊布大師!”夫婦二人恭敬地向老工匠行禮,“我們把坎巴(Kamba)帶來了,麻煩您了。”

  卡萊布迅速收斂了面對伊恩時的激動和恭敬,恢復了平日里那副威嚴大師的模樣,只是眼神深處依舊殘留著對伊恩的無限敬畏。他對著夫婦點了點頭:“嗯,時間剛好。這位是…”

  他看向伊恩,一時不知該如何介紹。

  伊恩主動開口,語氣平和:“我是卡萊布大師的朋友,來自遠方,對非洲的魔法藝術很感興趣,今日特地來觀摩學習。”

  他巧妙地隱藏了自己的身份。

  那對夫婦看到伊恩明顯的外來者相貌和氣質,雖然有些好奇,但聽到是卡萊布大師的朋友,也不敢多問,只是禮貌地點頭致意。

  一聽伊恩居然將自己稱呼為朋友,卡萊布感激地看了伊恩一眼,然后對小男孩坎巴招了招手:“孩子,過來。”

  小坎巴有些緊張地走到卡萊布面前。卡萊布大師摸了摸他的頭,聲音放緩了一些:“別怕,孩子。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它將為你打開一扇新的大門。閉上眼睛,放松。”

  小坎巴依言閉上了眼睛,長長的睫毛微微顫抖。他的父母在一旁緊張地看著,雙手緊握。

  伊恩也凝神觀看,好奇這所謂的“啟蒙”究竟是如何進行的。

  只見卡萊布大師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攏,指尖亮起柔和的白光。他輕輕地將手指點在小坎巴的眉心,低聲吟唱起一段古老而悠揚的咒文。

  咒文的音節奇特而富有魔力,伊恩能感覺到一股溫和但極其精純的精神力量流入小男孩的體內。小坎巴的身體微微放松下來,呼吸變得平穩悠長,很快就陷入了深度的、魔法引導下的沉睡之中。

  “這樣可以確保過程的絕對平穩,孩子不會因為疼痛或恐懼而亂動,影響符文的精確性。”卡萊布向伊恩解釋了一句。

  然后神情變得無比專注和肅穆。

  很顯然。

  這是一種非洲版本的昏睡咒。

  他示意孩子的父母幫忙,將小坎巴平放在早已準備好的一張鋪著柔軟獸皮的石臺上。然后,卡萊布取出了他的工具——不是刻刀,而是一根細如牛毛、閃爍著銀光的魔法刻針,刻針的尾部連接著一塊不斷變換色彩的魔法水晶。

  他小心翼翼地托起小坎巴的右手,將他的食指伸直。另一只手的指尖再次亮起光芒,這一次是更加凝聚的、帶著細微切割感的力量。

  接下來的一幕,讓見多識廣的伊恩也不禁微微睜大了眼睛。

  卡萊布大師的指尖如同最精密的手術刀,輕輕劃過小坎巴食指的指尖。皮膚和肌肉組織被一種柔和的力量無聲無息地向兩旁分開,露出了下面白皙的指骨!沒有流血,沒有創傷,仿佛只是打開了一扇微型的門。

  整個過程充滿了一種奇異而神圣的儀式感。

  然后,卡萊布拿起了那根魔法刻針。刻針尾部的魔法水晶光芒大盛,匯聚成一道極其細微、卻蘊含著強大能量的光束。他屏住呼吸,眼神專注到了極致,開始在那枚纖細的指骨表面上,進行雕刻!

  刻針落下,發出極其細微的、仿佛直接作用于靈魂的“滋滋”聲。復雜的符文一筆一劃地被銘刻在指骨之上,每一個符號亮起又隱沒,魔力被深深地、永久地烙印在了骨骼的最深處,與孩子的生命本源相連。

  見到這一幕。

  伊恩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非洲巫師無杖施法的核心秘密就在這里!

  他們并非不使用工具,而是將工具——那承載魔文的“杖”——通過某種神圣的儀式,直接銘刻在了自己的身體之上!

  這樣的手段下,最常用的、也是最靈活的食指指骨,就成了他們天生的、獨一無二的、永不離身的“魔杖”!

  指骨上的魔文,就是他們的杖芯和符文結合體!

  說起來。

  這應該算得上是一次人體煉金的領域范疇。

  有了這樣的符文銘刻。

  通過特定的手勢、精神引導和魔力涌動,他們就能直接激發指骨上的魔文來施展魔法!這完全解釋了為什么他們的施法看起來如此自然。

  幾乎如同本能!

  這是一種將魔法直接融入血脈、刻入骨髓的瘋狂而又無比精妙的技藝!屬于是非洲遠超于歐洲那邊的人體煉金工藝!

  他終于明白了!

  為什么非洲巫師無需魔杖?為什么他們能無杖施法?

  答案就在這孩子的手指上。

  他們的“魔杖”,不是外物,而是自己的身體!

  通過在幼年時期將基礎魔文直接刻錄于指骨,他們的骨骼本身就成為了“魔力導管”與“咒語載體”。每一次施法,只需意念引導,魔力便會通過指骨中的符文網絡釋放,無需依賴外部工具。

  這不僅是魔法,更是生物改造。這種體系,雖然殘酷,卻極其高效。它讓魔法真正融入血脈,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真是一種奇跡!”

  伊恩看著卡萊布大師那專注而神圣的神情,看著那在孩童指骨上逐漸成型的、將伴隨其一生的魔法印記。

  他心中充滿了震撼。

  這完全顛覆了他對巫師施法方式的認知。這個非洲魔法體系,其獨特和深邃,遠遠超乎他最初的想象。

  這一次的觀摩,價值連城。

  有些開闊了伊恩的視野。

哎呦文學網    霍格沃茲的渡鴉使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