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22章 銀角(銀蟾)舊事

  后來,時光流轉。

  于凡塵之間,東華帝君轉世為人,投了下界的一戶呂姓人家,名為“呂洞賓”。

  呂洞賓生得眉清目秀,且才華橫溢,然卻深陷紅塵執念之中,一心求取那功名利祿之事,沉溺其間,不可自拔。

  其日夜苦讀經史,焚膏繼晷,只盼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光耀門楣,顯親揚名。

  一日,被太上老君貶下凡的“牧牛童子”——鐘離權,在下界尋覓多時,終于尋得呂洞賓,遂以道門法術之“黃粱一夢”點化于他。

  在那夢境之中,呂洞賓夢見自己進京趕考,一路披荊斬棘,文采斐然,終得狀元及第。

  此后,他娶嬌妻,育麟兒,官至宰輔,位極人臣,享盡人間榮華富貴,煊赫一時。

  然世事無常,福禍相依。

  未料其偶犯重罪,朝廷震怒,抄沒家產,妻離子散,形單影只,落得個凄涼慘淡之境。

  忽而夢醒,呂洞賓只覺恍若隔世,如夢初覺。

  再觀鍋中黃粱,尚未熟透,方知此夢之虛幻,人生之無常。

  這便是道門的“黃粱一夢”之奇術也。

  在夢中,呂洞賓歷經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歡離合,看透了世間的繁華與虛幻。

  他從夢中醒來,心中豁然開朗,感悟道:

  “五十載春秋,不過彈指一揮間,得之何喜,失之何悲?”

  “功名利祿,猶如過眼云煙,轉瞬即逝,不可久持。”

  “唯有求仙問道,探尋長生不老之法,這才是長長久久之道啊!”

  于是。

  呂洞賓放下了紅塵執念,最終拜“太上老君的牧牛童子”,即鐘離權為師,隨其遠游四方,潛心求仙問道。

  后來,牡丹仙子亦下凡塵,與東華帝君轉世之純陽真人呂洞賓再續前緣,演繹一段仙凡佳話。

  其是為“呂洞賓三戲白牡丹”之傳說。

  再說那海外散仙之中,又有那赤腳大仙之弟“披發大仙”,即道門八仙之“藍采和”的前世。

  他性本疏狂,不循正道修行之規,反而時常喜歡用仙術搞一下惡作劇,肆意捉弄凡塵中人,攪得世間不得安寧…

  此等海外散仙,非天庭正職之屬,行事無拘無束,逍遙自在,尤喜游戲人間。

  比如某日。

  披發大仙忽生頑念,暗施仙法于某地縣令。

  霎時,縣令于公堂之上,竟化為一頭老母豬,驚堂木亦幻作會鳴之木魚,聲聲敲擊,震得眾人魂飛魄散,驚惶失措。

  衙役、兵勇手持水火棍,亂作一團,追打著這個“豬妖縣令”,整個縣城亂作一團。

  那盜匪趁機劫掠此地各處糧倉,又逢此地大旱,致使該地糧荒四起,餓殍遍野,甚至有易子而食之慘狀,令人痛心疾首。

  又有一日,披發大仙行至汴河,見船夫們勞作艱辛,面露苦色,不是很快樂,頓心生憐憫之意,遂決定給他們找點樂子。

  然其憐憫之法,卻令人啼笑皆非。

  他竟施仙法令船夫們集體跳起盤鼓舞,讓他們快樂歌舞。

  然十數艘商船頓時失控,如無頭蒼蠅般撞向礁石,沉入河底。

  船主們哭天搶地,孩童趴在沉船邊,哭喊著撈爹娘的尸體。

  那場景,凄慘至極,令人肝腸寸斷。

  更有甚者。

  披發大仙曾對一城池施以迷魂陣。

  凡人入內,便如墜迷霧,轉圈不止,難以脫身。

  屠夫繞了三日,方得歸家,卻見豬肉已生蛆蟲,無法售賣。

  新娘子坐花轎,竟繞至城外破廟,與破廟內的乞丐拜了天地,入了洞房。

  獨留新郎空守洞房,淚灑青衫,悲憤交加。

  如此種種惡作劇,數不勝數…

  而那披發大仙,卻嬉皮笑臉,滿不在意,振振有詞道:

  “我這是給他們這平淡的人生添些樂子,何錯之有?”

  赤腳大仙聞之,怒其不爭,遂稟明玉帝,請旨懲處,來了一個“大義滅親”。

  玉帝震怒,令赤腳大仙監刑,將這“披發大仙”這個頑仙貶入凡塵,歷經生老病死四劫,嘗盡人間八苦,以磨其性,礪其志,望其能改過自新,重歸正道。

  至此。

  太上老君門下。

  人教八仙——呂洞賓、鐘離權、鐵拐李、何仙姑、韓湘子、藍采和…亦逐一下凡,歷劫而去。

  卻說蕭辰那日抄了武曲星君的家,在抄家的時候,竟然意外遇見到了銀蟾,也就是他的小老弟銀角。

  當初他閉關修煉的時候,銀角深感自己的修為尚淺,幫不上金角老祖的什么忙,便自己出去歷練去了。

  這一去,銀角就此杳無音訊。

  蕭辰之前也找過銀角,但是沒找到,想不到銀蟾竟然在天界武曲星君的府上。

  于是,蕭辰并未再逗留于安天大會之盛況,就直接帶著抄家所得的茶寵,也就是傷痕累累的銀角,返回了赤霞山的楊宅。

  赤霞山,楊宅。

  蕭辰端坐于室,目光專注,輕撫銀蟾(銀角)之背。

  只見七顆隕鐵釘呈北斗七星之狀排列,熠熠生輝。

  此北斗七星七釘,似鎖其靈脈,困其精魂,令銀蟾飽受折磨。

  蕭辰神色凝重,緩緩拔下這七顆釘子,每拔一顆,銀蟾的身軀便微微顫抖,似在忍受著莫大的痛苦。

  然銀蟾之眸中,堅毅之光不滅,雖痛而未有絲毫屈服之意。

  七釘盡拔,銀蟾周身光芒微閃,似有解脫之感。

  隨后。

  蕭辰催動“寶蓮燈”之力,為銀蟾治療傷勢。

  寶蓮燈之力自然厲害。

  銀角所受之傷,多為皮肉之苦,兼以長期折磨之痛。

  其身雖受重創,然精魂未損,根基尚存。

  在寶蓮燈之力的滋養下。

  只須臾之間,銀角之傷已愈,周身氣息漸穩,如久旱逢甘霖之苗,重煥生機。

  銀角化作了一個銀角、銀發、藍眼的冷峻童子。

  他看向蕭辰和萬圣公主,一臉戒備之色,問道:

  “你們是何人?為何搭救于我?”

  “吾與汝等素昧平生,此中必有緣故。”

  此時的蕭辰,還是楊過山的面目,銀角自然還是不認識他。

  銀角雖覺親近,但心中仍存戒備。

  蕭辰微微一笑,未直接解釋,而是張開嘴,將銀角一口吞入了自己的“腹中乾坤小世界”之中。

  腹中乾坤小世界,其自成一方天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一應俱全,宛如一方真實之世界。

  蕭辰為此界之主,掌控萬物生滅,主宰乾坤運轉。

  在此界中,他與銀角得以暢所欲言。

  “金角老祖…”

  “銀角…”

  一番交流之下,蕭辰終于明了事情原委。

  原來。

  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這武曲星君反正就是很仇恨蛤蟆妖怪了。

  當年,在玄空觀。

  抓自己煉丹的玄空上人,曾向武曲星君請愿,請武曲星君降下一縷神念來殺自己。

  彼時,蕭辰為求自保,情急之下砸毀了武曲星君的雕像。

  此舉雖出于無奈,卻也在武曲星君心中種下了怨恨的種子。

  那武曲星君,在天庭之中,也還算地位尊崇,豈能容一未化形之蛤蟆妖精壞其雕像,辱其威名?

  不過,武曲星君在天庭之中,身居要職,主要負責天庭的守衛,同時肩負著維持“北斗七星之武曲星正常運轉”的重任。

  因此,他并不能輕易下界,更無法親自尋蕭辰的晦氣。

  而且這種事情,說起來也丟臉。

  你堂堂北斗七星君之一的“武曲星君”,居然連一只未化形的蛤蟆妖精都沒打過?

  還被一只蛤蟆妖怪在他面前打壞了自己的雕像。

  這事情,確實丟人,傳之三界,必為笑柄。

  故此,武曲星君深恨蛤蟆妖精,更仇恨下界來的野妖怪。

  所以,武曲星君才會與下界的野妖王,即齊天大圣美猴王為敵,多次為難美猴王。

  比如,武曲星君推薦美猴王去養馬,還各種在背后給美猴王穿小鞋什么的。

  常常有人說“弼馬溫”是肥差。

  但肥差是相對的,得看人的身份。

  普通妖怪去養馬,當然是肥差,畢竟怎么說,“弼馬溫”那也算是在天庭當官了,進天庭的體制了。

  普通妖怪可以直接一步登天了。

  但是你讓美猴王、牛魔王…這種在下界擁兵十數萬,割據一方,戰力能抗衡天庭戰神“二郎神”、“哪吒”等的人物去養馬,那就不合適了。

  連下界的猴子,都知道:“大王在這福地洞天之處為王,多少尊重快樂,怎么肯去與他做馬夫?”

  吳越之戰,吳王夫差擊敗越王勾踐之后,為了羞辱越王勾踐,就是讓越王勾踐給他養馬。

  普通人給吳王夫差養馬,一步登天。

  越王勾踐給給吳王夫差養馬,那絕對是恥辱。

  這就和你祝“雷布斯年入百萬一樣”,咱們普通人年入百萬,想都不敢想,那絕對是肥差。

  但對于雷布斯來說,你這不是坑雷布斯嗎…

  所以,武曲星君為難美猴王這種下界野妖怪。

  此,“恨屋及烏”,恨蛤蟆及猴子也!

  在北斗七星之中。

  文曲星君象征著“文采斐然”,以才情著稱。

  而武曲星君,則象征著“武力超群”,當以武力著稱,為三界武將之表率。

  但是吧,這一任的武曲星君,本來他就是靠著他母親“斗姆元君”的關系,排擠走了上一任武曲星君,走了后門,才當了這一任的武曲星君。

  武曲星君其實也有一些本事,但畢竟是走后門進來的,沒那么厲害。

  所以,常常有人議論他這位武曲有些“名不副實”。

  說白了,說他這個武曲星君是個水貨,草包。

  如今,這一個還沒完全化形的蛤蟆妖怪,都把他武曲星君給打了,要是再被別人知道了,那可是丟人丟大發了。

  更添笑柄。

  所以,這種隱秘的私事,武曲星君不好讓別人幫他報仇,更想自己找機會殺蛤蟆滅口,以雪前恥。

  而在天庭,兵部由托塔李天王、哪吒等將統率。

  兵部的職責專一,便是征戰四方。

  諸如花果山之戰,便是托塔李天王掛帥,巨靈神、哪吒等將沖鋒陷陣。

  但是斗部和雷部不一樣。

  雷部雖然戰斗力也頗為強悍,但雷部卻主要負責三界刑罰與降雨之事,管氣象秩序(如雷電、風雨、霜雪…),確保萬物生長。

  同時,雷部亦負責監察三界善惡,協調龍族、河伯等水神體系。

  天若降雨,雷部需打雷,以啟云雨;有惡人作祟,雷部則以“五雷轟頂”懲處,以彰天威;修仙者渡劫,雷部亦需放雷劫,代天行罰,考驗其道心…

  說白了,“打雷”,這才是雷部的主要職責。

  而斗部的“斗”,其實不是戰斗的“斗”,而是星斗的“斗”。

  北斗七星,是夜空中的七顆亮星,它們組成的圖形像是古代舀酒的“斗”。

  星斗之名,也來自于此。

  斗部,即“星斗之部”,而不是戰斗之部。

  斗部執掌諸天星斗運轉、晝夜更替、節氣輪轉,其職能本質在于調控星斗秩序,故以“斗”為名。

  維持“星斗運轉”,這才是斗部的主要職責。

  所以斗部其實也不能常下界,得在天上掌控星斗運轉。

  二十八宿也需要長期在“斗牛宮”當值,只有孫悟空上天搬救兵,或者孫悟空遇到困難的時候,二十八宿才好下界。

  奎木狼就是偷跑下界的。

  而且,奎木狼跑的時候,孫悟空上天了,找玉帝。

  天師聞言,即進靈霄殿上啟奏,蒙差查勘九曜星官、十二元辰、東西南北中央五斗、河漢群辰、五岳四瀆、普天神圣都在天上,“更無一個敢離方位”。

  于是,又查那斗牛宮外,二十八宿,顛倒只有二十七位,內獨少了奎星。

  這一查,馬上就查出來了。

  但是二十八宿,合計有二十八個,數量多,跑一兩個還好。

  而“北斗七星”,那是北斗群星的核心,更是“維持周天星斗運轉”的重中之重,責任重大,不可擅離職守。

  何況,北斗七星,總共就只有七個,少了一個,那就很明顯了。

  北斗七星一跑,北斗七星異動,別人就都知道了。

  天庭下界討伐妖魔,大多是天庭兵部的事情。

  大多數情況。

  都是下界的妖魔太厲害,托塔李天王的兵部難以應對之時,玉帝才會從斗部、雷部、天河水軍等部門調遣天兵天將。

  或玉帝直接下令,派誰下界征討下方妖魔。

  比如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假傳圣旨,大鬧瑤池蟠桃宴會,天庭征討花果山之時。

  玉帝即差四大天王,“協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

  (玉帝)又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東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瀆、普天星相,共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下界,去花果山圍困,定捉獲那廝處治!

  可以很明顯看出來,對下界征討的主帥和主將,其實還是李天王以及哪吒太子、巨靈神、魚肚將、藥叉將…這些天庭兵部的人。

  至于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九曜星官等,這些都是玉帝欽點,去協同配合李天王的。

  當然了,哪吒作為“三壇海會大神”,神通廣大,曾運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能打得過哪吒的下界“野生妖魔”,那其實已經是很少了。

  基本都是齊天大圣美猴王這個級別了。

  神仙一般不得私自下凡,否則便是大罪,觸犯天條,必受嚴懲。

  何況北斗七星,是北斗群星的重中之重,那哪能擅離職守,隨便下界?

  所以,武曲星君的真身還真不好跑下界去。

  他又不好說他一個堂堂象征“武力超群”的“武曲星君”,居然被一只還未完全化形的蛤蟆精打過。

  而且吧,他都不知道那只當初的那只蛤蟆妖精,到底姓甚名誰?

  閻王爺的生死簿上查詢,也沒查到那只蛤蟆妖精。

  蛤蟆是很常見的茶寵。

  因此,武曲星君就有了養“活蛤蟆茶寵”的愛好,來了一個“曲線報仇”。

  每當武曲星君端起茶盞,看著那些在滾燙茶水中痛苦掙扎的蛤蟆茶寵,心中便涌起一股扭曲的快意。

  仿佛此仇已報。

  有一些斗部將領,知道了武曲星君有這個喜好之后。

  一些斗部將領隨兵部下界討伐妖魔之時,會順手捉一些蛤蟆妖怪,獻給武曲星君,以此討好于他。

  武曲星君則將這些活的蛤蟆妖精煉制成茶寵,日日用滾燙的茶水燙之,以泄心中之恨。

  那些活蛤蟆茶寵在滾燙茶水之下,痛苦掙扎,發出凄厲之聲,然武曲星君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只顧自得其樂。

  他何必管那只蛤蟆妖精姓甚名誰?

  反正逮住一個蛤蟆妖精,他弄死一個蛤蟆妖精就是了。

  這些年,不知道武曲星君弄死了多少下界的野妖怪,將其折磨致死,抽筋剔骨,再食其血肉。

  銀角就是在南贍部洲游歷的時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被斗部的將領恰巧捉住,獻給了武曲星君。

  在武曲星君之處,銀角受盡折磨,生不如死。

  每一次滾燙茶水的澆灌,都讓他痛不欲生;每一次武曲星君的折磨,都讓他幾近崩潰。

  若不是蕭辰恰巧救了他。

  只怕再過一些時日,他就要被武曲星君折磨致死了,成為武曲星君發泄仇恨的又一個犧牲品。

  腹中空間小世界內。

  聽到銀角的講述,明白了事情原委的蕭辰不禁心生感慨,心中暗嘆道:

  “想不到,我當年和武曲星君結下的一樁仇怨,竟然生下了這么多波折。”

  銀角回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不禁心生感慨,眼中恨意翻涌,聲音略帶哽咽,卻又咬牙切齒道:

  “大王,事情便是如此了。”

  “若非大王及時相救,我銀角怕是早已命喪那武曲星君之手!”

  “此仇不報,我銀角勢不為蛤蟆!”

  人都是雙標的,蛤蟆也是如此。

  他金角大王也是一個雙標的蛤蟆,我弄你可以,你弄我那就不行。

  蕭辰聞言,也是目光一凜,怒聲道:

  “這武曲星君,身為天庭正神,竟如此心胸狹隘,對吾等蛤蟆一族百般折磨,實在可恨至極!”

  “不過,天理昭昭,報應不爽。這武曲星君已被玉帝貶下凡塵,受那輪回之苦。”

  “這是他應得的懲罰,但還遠遠不夠。”

  “銀角,待你我下界尋得他蹤跡,定要讓你親手手刃了此獠,以泄心頭之恨!”

  “我們要讓他知道,吾等蛤蟆一族也不是好欺負的!”

哎呦文學網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