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4回 道統西東參妙諦,血海天人演玄機

  東西方對待學者、大能的態度,表面上相差無幾,骨子里卻如同陰陽兩極般對立。無問僧對此有著獨到的見解:“西方的觀念中,學者、大能一旦得證真理,便是永恒的真理——所謂‘一證永證、一得永得’,于是就有了終身教授這樣的頭銜。而華夏文明的傳統觀念中,‘證道’永遠在路上——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根本不存在什么‘一證永證、一得永得’的說法。一切成就都是過往云煙,哪怕位列仙班也不例外。若不能不斷前行,終有一天也會被時代轟下神壇。”

  學生們聞言紛紛請教:“那么,什么是永恒不變、能夠‘一證永證、一得永得’的呢?”

  無問僧微微一笑:“死亡。”他緩緩道,“死亡才是唯一永恒不變的存在。追求永生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在追求死亡的過程。”

  這句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學生心中激起層層漣漪。那些真正明悟此理的學生,后來都踏上了證道真仙的道路;而未能參透的學生,則注定在滾滾紅塵中沉浮一世。

  張金枇懷著一顆虔誠的求道之心匆匆趕來,她的急切并非空穴來風——自然角色理論體系,正是她心目中屬于自己的“道”。任何“道”都要符合天道、地道、人道三大原則,才能真正成為一條可行之路。此刻,她滿懷期待地望著無問僧,等待老師給予點撥。

  無問僧將記錄紙輕輕遞回給她,開始了他的布道:“枇杷啊,人不會無緣無故地選擇走天道或人道的路。多數情況下,人們要么被外界的因素推動,要么被內心的欲望驅使。財富與權力往往像磁石般吸引人們沿著人道的軌跡前行——因為它們能帶來即時的滿足感;而名聲與榮耀則更多地引領人們向天道靠攏。盡管這兩種追求都能帶來獲得感,但本質上并無二致——都是人性中對‘得’的執念在作祟。”

  張金枇眉頭微蹙,眼中閃過一絲困惑:“老師,那為何社會上會有那么多人仇視富人呢?現在官二代、富二代中不乏敗家子,炫富害己的事例比比皆是。”

  無問僧端起茶杯,輕啜一口,嘴角微微上揚:“人們仇視的并非財富本身,而是富人的行為。我們不妨做個假設——若有一個虛擬的數字人,擅長炒股,因而成為世界首富,但因它只是數字存在,賺來的錢一分未花,是個妥妥的守財奴。人們會仇視它嗎?”

  張金枇思索片刻,搖了搖頭:“恐怕大家只會覺得它可笑吧?賺那么多錢,卻不能用,有何意義!”

  “正因如此,”無問僧點頭道,“我們需要摒棄對財富、權力、名聲等元素的固有善惡觀念,才能正確認識天道與人道的本質。道因人的存在而顯現,道本身并無善惡。環境不斷變化,道不會善意地幫助人適應環境,也不會判斷哪個方向是對是錯、有利還是有害。因此,道的顯現必然包含所有可能性的維度——發現并找到它,這便是創新。然而,人雖生活在多維空間中,但在具體時刻,人的行為只能是一維的——即不能同時既向前又向后,既向左又向右。所以,無論道有多少維度,人在當下,只能用一維的方式去理解道,這便是天道與人道。天道與人道無善惡,無好壞,創新也是如此。”

  張金枇聽得有些懵懂,苦笑道:“老師,您的話還是有些深奧,我暫時還難以完全理解。”

  無問僧摸了摸光禿禿的頭,擦了擦汗,似乎一時找不到更簡單的表述方式。他想了想,問道:“首先,你要扔掉好壞觀、善惡觀。你知道人會得癌癥吧?那你認為,得了癌癥是好還是壞呢?”

  張金枇不假思索地回答:“那當然是不好了,老師您不會說癌癥也不分好壞吧?”

  無問僧笑道:“嘿,你還真說對了!其實,我們人類每天身體里都會產生癌細胞,大約六千個左右,而人體的免疫系統每天都在清除這些癌細胞,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如果能活到一百二十歲,理論上大多數人都會得癌癥。那你知不知道,這些癌細胞起什么作用呢?”

  張金枇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想了想,說:“是訓練免疫系統嗎?”

  無問僧語氣低沉而富有深意地說道:“一部分原因確實如此,但更深層次的,是在探尋方向。我們不妨將癌細胞視為不分好壞的創新嘗試,免疫系統雖扼殺了大多數,卻也有少數有益的創新被保留下來。古人故事中常有提及,老來得子往往聰慧,家中幼子也常被認為更為機敏——盡管現代科學對此尚無定論,但生命的必然性意味著它不會做無用功。對我們而言,每個人是一個生命體;而對體內那近六十萬億個細胞來說,它們每一個也都是獨立的生命。當這些生命個體協同運作時,引領它們的,必是天道與人道和諧共生的力量。”

  “因此,創新是生存的本能,而非可有可無,或僅屬于某個個體的特質。現在,回到你們團隊的話題——創新道正傳實則探討的是創新如何依循天道與人道的軌跡運行。簡而言之,累進代償增強,屬于人道范疇;累進代償減弱,則是天道的體現。記住這句話,日后慢慢體悟。再給你一點提示:個人或組織的創新能力,必然呈現累進代償減弱的趨勢——即激勵越多,創新效果卻可能遞減。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需你們團隊自行思索,找出對策。你在團隊中不是被譽為玄武尊號嗎?玄武非龜非蛇,也非二者簡單相加,它擁有兩個頭,象征兩個方向;玄武主水,水匯成河,便有上下游,有順逆流。水,又意味著什么呢?你自己好好琢磨吧。”

  張金枇眼簾微垂,嘴角泛起一抹苦笑。她感覺自己仿佛被投入了一個錯綜復雜的迷宮,頭暈目眩,找不到出路。無問僧的話語深邃玄妙,如同一個個難解的謎題,讓她的心緒不斷盤旋,卻始終難以觸及真諦。

  多年之后,在她那間小小的木屋里,張金枇終于明悟了創新道正傳的隱喻解構。這個題目,是對中國式創新哲學的“道統正名”——將東方“道”的深邃與西方“創新”的實踐融為一體,暗藏三重核心隱喻。它是對“道”的體系化重構,將“道”從“玄之又玄”的虛無中顯化出來,通過故事將“道”具象為可操作的創新系統。

  “原來,根本不存在‘得道飛升’的神話。所謂的‘道果’,不過是集體創新智慧的迭代產物——一個源于集體心念共振的群體性智慧超體而已。”明悟的一刻,她在筆記本上這樣寫道。

  此時此刻,正當張金枇閉目沉思時,默默喝茶的無問僧察覺到一縷動靜。他眼角余光瞥見一個小身影正悄悄靠近——是小悅。他立刻站起身,臉上洋溢著寵溺的笑容:“悅悅,作文寫好了嗎?”

  小悅的小臉蛋上洋溢著得意的神情,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她喜滋滋地說道:“嘿,師公,我跟太師娘試了好多種酥餅呢!最后我挑了奶酥——又松又軟又糯,太好吃了!奶酥的作文我已經搞定了。不過呢,太師娘剛才又給我講了個廣紅櫻三角梅的故事,也很感人呢!我也想寫寫看。可是明天只需要交一篇作文就行…我糾結不知道該選哪個,所以就來找師公您給支支招!”

  無問僧聞言,爽朗一笑,伸手輕輕揉了揉小悅的小腦袋:“悅悅呀,你寫作文是只想完成作業呢,還是有別的什么小目標?”

  小悅眨著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認真思考了片刻,然后斬釘截鐵地回答:“我既要完成作業,也想讓老師夸我;還想讓爸媽看到,讓他們知道我在學校多努力;而且我自己也喜歡寫作文——寫出來覺得好,心里就特開心!”

  無問僧微笑著點頭,溫柔地說:“悅悅啊,其實你的這幾個目標加起來都是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悅悅要比昨天的悅悅更棒,對不對?你看啊,能寫出兩篇好作文的悅悅,是不是比只寫一篇的更厲害?心里也會更美滋滋呢!”

  小姑娘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高興得蹦了起來:“謝謝師公!我知道該怎么做了!”說完,她像只歡快的小兔子一樣蹦蹦跳跳地回到了無問齋,開始專心致志地構思她的作文。

  從翰杏園歸來后,張金枇迅速為家人準備好了午餐。飯后,她將女兒哄去午睡,自己則馬不停蹄地將上午與無問僧的討論錄音導出成文稿,連同錄音文件一并發送給了李一杲兩口子。隨后,她在客廳的桌子上坐下,戴上耳機,開始反復聆聽與老師的對話。

  張金枇心中所求,是希望能從這些對話中找到具體落地的東西,要具體到錢上面,也就是給員工的報酬,包括金錢、晉升以及榮耀等等,最好是能夠形成一個自動計算的系統。只有這樣,創新才能夠真正落地生根。“讓天道和人道,成為觸手可及的東西,創新才能夠真正落地。”這是張金枇苦苦沉思、夢寐以求的。

  起初,她眉頭微蹙,眼神中透露出些許疑惑與思考,似乎在細細品味對話中的每一個細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面容逐漸放松,眼中閃爍的光芒也越來越亮,顯然是對所聽內容有了新的理解和見解。終于,她感覺自己已經有了成熟的思路和策略,可以與大師兄溝通了。

  晚餐后,到了與李一杲約定的網絡視頻會議時間。她接通了李一杲的視頻電話,屏幕那頭,李一杲顯然有些著急,他本想與張金枇討論的是具體員工的薪酬問題,卻沒想到張金枇會依然圍繞“創新”的事情不依不饒,追求更多的細節和答案,甚至還跑去找老師探討。

  李一杲匆匆瀏覽完張金枇發來的錄音和文檔,卻茫然不知所云,心中暗自嘀咕:“這大師妹,真是越鉆越深了。”但他轉念一想,又給自己找了個充分的理由:“大師妹這么投入,那干脆員工薪酬的事情,也讓大師妹一并解決吧。”這是李一杲在打通電話前,與趙不瓊商量好的想法。

  因此,接通電話后,他只是默默地聽著張金枇講解她的思路和策略,兩口子都一言不發,只是頻頻點頭,仿佛對張金枇的每一個想法都充滿了期待和信任。

  “我們公司的人力資源系統需要建立自己的創新激勵機制。”張金枇的聲音堅定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氣勢,“激發全體員工的創新動力,遵循人道規則,采用累進代償增強。同時,任何人都要受到天道的自然衰減約束——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果不是李一杲和趙不瓊此前已經聽過無問僧的錄音、看過張金枇整理的文檔,他們恐怕會對這番話一頭霧水。此刻兩人卻頻頻點頭,仿佛這句話道出了他們內心已久的想法。

  趙不瓊沉思片刻,開口問道:“大師姐,那你有沒有具體的實施計劃呢?”

  “必須有!”張金枇毫不猶豫地答道,“在現有的‘血池’任務積分系統上,我們再搭建一個全新的創新積分體系。不管創新成果是驚艷還是平凡——只要創新成立,哪怕大家都覺得暫時沒用的創新,也都一視同仁,全都給創新點子分。接著,根據實際情況的反饋,對創新所產生的效益給予超越正常的積分獎勵——可以設定一定的杠桿比例,雙倍、十倍、甚至百倍的杠桿給積分獎勵。這就是人道的累進代償增強——讓好的創新能夠得到更多回報。但是,任何人的積分都按照某種規則持續下降——就像石頭會風化、雨總會落地一樣自然。”

  “大師姐,按照你的說法,那是不是對公司有很強破壞性的創新,也給創新積分獎勵呢?”趙不瓊有些遲疑地問道。

  “對!”張金枇肯定地答道。她擔心引起誤會,立刻解釋道:“這道理就像給自己樹立一個假想敵——假想敵出招,就是破壞性的創新。如果連這些我們都看得清清楚楚了,是不是等于陰陽兩面都看到了?”

  “哇,這一招夠陰險!”李一杲笑道,“不過很有道理。那具體怎么確定不同類別的創新的權重呢?我倒有個建議——早期人工審核為主,后期逐步過渡到AI審核。你看如何?”

  “大師兄,這個問題我確實不太懂。”張金枇坦率地承認,“不過能用AI審核來協助當然是最好的了!”

  “好!那這個創新積分獎勵是納入到‘血池’里面一并計算,還是另外單列一個池子?”李一杲繼續征求張金枇的意見。

  “既然創新是天道與人道的合流——要不干脆叫它‘天人血池’?”李一杲笑著提議。

  “天道、人道之外,有沒有地道呢?”趙不瓊忽然插嘴問道。

  “當然有啊!”張金枇笑著解釋道,“資源就是地道。合伙人、玩家、客戶、加盟商、供應商、服務商甚至地方政府——所有能夠提供資源的都算地道。”她頓了頓,若有所思地補充道,“四師妹,你這話還真是提醒了我!只要能對創新做出貢獻的,這些資源都可以拉進來——甚至玩家和用戶、博主等等都可以!”

  “哇!這個池子就很大很大了!”李一杲喜滋滋地說道,“干脆就叫‘天地人大血池’吧!怎么樣?”

  三個人正聊得熱火朝天時,張金枇的屏幕上突然冒出一個小女孩的身影。小女孩湊到張金枇耳邊嘀咕了幾句。張金枇一聽,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笑啥呢?”李一杲好奇地問。

  “我女兒說啊,”張金枇忍俊不禁地說,“這么大的血池應該叫‘血海’才對!”

  李一杲一聽就明白了小女孩的意思——這不比“血池”的“池”大了去了嘛!簡直就是“海”了!他連忙點贊,并追問張金枇:“那小女孩叫啥名字?”

  張金枇笑著把女兒拉到屏幕前:“這是我家悅悅。”接著,她指了指屏幕上的兩人,對悅悅說:“寶貝,這是媽媽的四師妹和大師兄——他們還是一對夫妻呢!”

  小女孩瞪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湊近屏幕仔細打量趙不瓊和李一杲,聲音甜得像蜜一樣:“四小姨好!四姨爸好!”

  李一杲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哈哈!大師妹,這‘四姨爸’是哪兒來的啊?不過聽起來還真挺親切的!”他湊近屏幕,臉幾乎貼了上去:“嘿!大師妹,快讓悅悅給我說一下,這‘四姨爸’是咋回事兒呢。”

  小姑娘伸出小手,指著屏幕上的趙不瓊,一本正經地解釋說:“因為四小姨的老公,就是四姨爸呀!”說完,她咯咯笑著蹦蹦跳跳地跑開了。

  張金枇望著女兒蹦跳的背影,眼神溫柔得像春日的溪水。她轉回屏幕前,嘴角噙著笑:“這孩子就是喜歡給人起些有趣的綽號。上次去老師家,她竟然管師娘叫‘太師娘’!把師娘都逗樂了。師娘好奇地問她為什么這么叫。”

  李一杲的眼睛頓時亮得像銅鈴:“那她是怎么說的呢?”

  “她啊,”張金枇笑得眉眼彎彎,“神秘兮兮地說這是師公告訴她的秘密,還一本正經地告誡師娘,每個人的小秘密都不能隨便說。”她模仿著女兒的模樣,“師娘聽了,就逗她說要不要也來個連師公都不知道的秘密。這小家伙點頭如搗蒜,從那以后,每次去老師家,都黏著太師娘,活像個小尾巴。”

  三人聊了一會兒悅悅的趣事,隨后又將話題拉回到核心議題——“血海”,也就是那個創新積分體系的構思和落地實施。趙不瓊依舊敏銳細膩,把實操層面的細節問題一一羅列出來;李一杲和張金枇也分別補充完善。終于,創新的大類、小類都被羅列得差不多了——創新衰減的規則、杠桿比例、權重配置也都有了基本的初步方案。

  夕陽西下,傍晚時分,三人心滿意足地結束了這場長達三個小時的視頻會議。

  創新積分系統上線的那天晚上,李一杲和趙不瓊都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夢里,他們夢見公司初創“血海”很小,只是一個小水洼。隨著時間流逝,“血海”漸漸擴大,最后成了一片望不到邊際的血紅海洋。在這片紅海里,漁民們正在捕魚。漁民們發現,他們捕撈上來的魚有個奇怪的特點:放一會兒就會縮小到原來的一半大小。他們仔細一看這些魚的名字——叫“創新”。漁民們給這個現象起了個名字——“半衰期”。除此之外,這些“創新魚”還有一個神奇的特性:有些魚在烹飪時會像爆米花一樣膨脹起來,變成一條更大的魚;而有的魚雖小,卻能喂飽一整村的人。自從漁民們發現了這個秘密后——再撈到“創新魚”,都會趕緊吃掉,生怕它們變小了就不值錢了…

  晨光熹微時,李一杲從夢中驚醒,發現枕邊落著片魚鱗狀的紙屑——竟是昨夜討論的衰減系數表。他望著鏡中泛青的眼圈,忽然明白這“血海”哪是什么創新池,分明是照妖鏡,把每個人的貪嗔癡照得纖毫畢現。

哎呦文學網    創業因果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