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615章,紀律委員

  正襟危坐。

  低頭看腳。

  像極害怕被老師提問的學渣。

  悄悄側目。

  隱藏在余漢謀的身后。

  最好是光頭的角度,永遠都看不到自己。

  結果…

  光頭沒出現。

  他來了。但是沒走出來。

  就站在墻壁背后。不動。

  難道是要聽墻角?

  呵呵…

  什么癖好。

  聽到余漢謀叫道:“少龍…”

  “余長官。”張庸只好將心思收回來。小心謹慎的回答。

  光頭就在隔壁。不敢亂說話。

  時刻得保持忠心耿耿的人設。

  真累…

  好想將光頭賣了,然后周游全世界…

  這個余漢謀也是煩。總揪著我做什么?

  我和你才第一次見面…

  “少龍啊,你來咱們南邊,其實好得很。咱們一起商量,如何收復廣州。”

  “收復廣州?”

  “對。我一直在籌劃著反擊收復廣州。你要是能夠助我一臂之力,感激不盡。”

  “只要委座批準,我非常樂意!”

  張庸爽快的點點頭。

  幫忙打仗?沒問題。

  現在漢口其實暫時沒有仗打。雙方都很安靜。

  隨著陳誠去了九江前線,估計日寇那邊也察覺到了,肯定會圍繞著九江做文章。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張庸離開漢口,去收拾北部灣登陸的日寇,也算是開開葷。

  如果第四戰區真的有兵力反擊廣州,他也不介意去打下手。

  無論是誰殺日寇,他張庸都要幫幫場子。

  眼下,日寇在桂省有三個師團,在廣州方向也是三個師團,兵力都不太充足。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日寇的兵力也不是無限的。總有封頂的時候。

  想要調集重兵圍攻漢口,兩廣方向,不可能繼續增加兵力。確實有機會殲敵。

  重創日寇一兩個師團,完全有可能。

  不過,國軍主力同樣是云集漢口周邊,在兩廣同樣兵力不足。

  “余漢三,就憑你,也想收復廣州?”

  忽然有人嗤笑。

  是王陵基。滿臉不屑。

  張庸:???

  咦?這兩位有矛盾嗎?

  一個川軍,一個粵軍,似乎八竿子打不著…

  等等…

  余漢謀為什么叫余漢三?家里排行老三嗎?

  “王老方,你閉嘴!”

  余漢謀霍然站起來。指著王陵基怒罵。

  還重重的拍桌子。砰砰響。

  張庸:…

  一時間驚呆了。

  不是。

  這是開會啊!

  還是光頭主持的會議!

  結果,你們兩個就這樣懟上了?

  我是不是走錯片場。

  感覺像是日寇海軍馬鹿和陸軍馬鹿開會…

  “丟你雷某!”

  余漢謀用粵語問候對方親人。

  雖然他說的是粵語。但是,周圍的人都能聽懂。

  盧瀚靜悄悄的將椅子往后挪。

  徐瑤庭則是端起茶杯要喝水。

  王陵基戴著非常時髦的墨鏡,別人都看不到他的眼神變化,像是沒事人似的。

  然而,誰都知道,他肯定是要反擊的。

  果然,王陵基陰陽怪氣的說道:“韓復榘丟了濟南,被槍斃了。你丟了廣州,一點事都沒有…”

  “含家富貴你!我是丟了廣州,那上海…”余漢謀也一肚子怒氣。

  聲音戛然而止。是被張庸踢了一腳。瞬間清醒。

  當初,韓復榘就是因為說了同樣的話,被斃了。

  丟了上海、金陵,誰要負責?

  當然是光頭。

  難道你是要槍斃光頭?

  驀然間意識到,這是王陵基給自己挖坑。

  如果他余漢謀一時忍不住說出來,估計回頭就會被老蔣收拾。

  “余長官,你是在說我嗎?”張庸緩緩說道。

  “當然不是。不是。”余漢謀醒悟過來,急忙連聲否認。

  幸好被張庸救了。

  否則,后果堪憂。

  “淞滬會戰,金陵會戰,都是我負責斷后。要說有責任。都是我的責任。”

  “不是說你,說你…”

  “那你就是說委座了?”

  王陵基又陰陽怪氣的接口。專門針對余漢謀。

  不過,此時此刻的余漢謀已經冷靜下來了。當然不可能輕易上當。

  他坐下來,冷冷的說道:“要說責任,在座這么多人,除了少龍,誰都有責任。都是死罪!”

  微微一頓,他盯著王陵基,冷冷的說道:“淞滬會戰的時候,你王陵基的部隊還在吃奶呢!”

  驀然站起來,狠狠一拍桌子,厲聲罵道:“金陵保衛戰的時候,你在哪里?我的部隊都到金陵了,你還在整訓。你特么的動作那么慢,吃屎都趕不上熱的!徐州會戰,你的部隊是生力軍。剛剛到達戰場。結果一個軍都打不過日寇一個聯隊!呸!”

  張庸:…

  得,名場面來了。

  一方面是帝林。一方面是羅明海。

  差不多了。就差沒有吐口水了。實在搞不懂,他倆有啥矛盾。

  一個川軍…

  一個粵軍…

  沒理由啊!

  王陵基怎么一直逮著余漢謀開炮?

  難道是要去做第四戰區司令長官?

  好吧…

  這確實是理由。

  大家都想進步。

  低頭。

  沉默。

  繼續吵吧!

  吵吵有益身心健康。

  果黨開會,沒有人吵架,那才叫不正常。

  一會兒如果有人再來一句總座高見,那就真的是完美了。各種名場面都有了。

  忽然覺得光頭其實很聰明。

  先讓你們吵。吵完再開會。

  “張專員。”

  小諸葛忽然開口。

  張庸:???

  不是。你叫我做什么?我想摸魚…

  你們吵。我聽。我不說話。我啞巴。

  “白長官。”

  “你是督察專員,應該執行會場紀律。”

  “啊?”

  “你有這樣的權力。”

  “我…”

  張庸木然。

  沒聽說。

  還有會場紀律這回事?

  我特么是督察專員,不是紀律委員。

  等等…

  好像確實是紀律委員。

  督察專員,本來就是負責執行軍法的。

  會場紀律,也是軍法的一部分。他如果較真的話,好像確實可以…

  “我違反紀律,我去隔壁反省。”余漢謀說道。

  說罷,轉身離開。真去隔壁了。

  張庸:???

  等等。老哥。你這樣讓我很難辦啊!

  你去反省了。那王陵基去不去?他要是不去的話,我這個紀律委員沒法干啊!

  怎么辦?

  只能是鐵面無私了。

  都被架在火上烤了。

  那么多人看著…

  站起來。

  朝王陵基說道:“王司令,請。”

  王陵基哼哼兩聲。站起來。轉身。也去了隔壁。有沒反省不知道。

  巴適了。

  安靜了。

  張庸松了一口氣。

  原來自己還要做紀律委員啊!真是…

  下次邱瘋子再說總座高見,自己直接將他拉出去,太陽底下站軍姿一天!

  讓你一天到晚都在抖音說總座高見,沒完沒了…

  光頭終于出來了。陰沉著臉。

  “委座!”

  眾人齊刷刷站起來。

  張庸當然跟著站起。

  然后發現糟糕。

  余漢謀跑了。位置空缺。

  沒有余漢謀的阻擋,光頭一眼就能看到他。

  “吵吵鬧鬧!”

  “不成體統!”

  光頭嘴里嘟囔著。然后坐下來。

  壓壓手。示意所有人跟著坐下。

  安靜。

  都正襟危坐。

  在光頭面前都很規矩。

  畢竟,后面還坐著一個紀律委員呢!

  紀律委員怎么腦袋搭的那么低?像是做錯事的孩子?

  他們哪里知道紀律委員內心的苦楚。

  我只想混日子的啊!

  結果…

  整天被點名。

  啊啊啊…

  煩死了…

  “少龍啊!”

  光頭開口了。

  張庸頓時渾身一陣激靈。

  什么?

  又叫我?

  不是…

  線性代數我不會啊!

  哦,走錯片場了。這里不是高數課。

  “到!”

  條件反射站起來。朗聲回答。

  還好。腦子沒反應。身體很誠實。完全詮釋什么叫狗腿。

  哪怕是腦子丟掉,身體也是忠誠的…

  “叫他們兩個回來開會。回頭讓他們寫檢討,深刻認識錯誤,交給你存檔。”

  “啊?”

  張庸驚呆了。

  不是…

  這是什么操作?

  要我讓他們寫檢討?還要存檔?

  大哥…

  不是。委座。這有點高難度啊!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我這個紀律委員這么有牌面的嗎?別人可是戰區司令長官、副長官啊!

  隨即麻利的改口,“是!”

  “要他們親筆手寫。不許找人代寫。”

  “是。”

  張庸又悄悄的渾身一激靈。

  光頭這是在警告我這個紀律委員嗎?不許代寫?

  上次我的檢討,就是虞牧歌代寫的。然后自己謄抄的。難道光頭發現了?

  糟糕…

  被抓住小辮子了。

  什么時候應景,光頭就會搬出來。

  班長抓紀律委員。

  紀律委員抓其他人。老套路了。

  轉身。

  先去找余漢謀。

  老余的態度還是挺好的。

  以后自己和第四戰區,可能真的會合作。

  即使不能收復廣州,也能摟草打兔子,干掉一部分日寇。

  進入隔壁房間。

  余漢謀正站在窗邊,看著外面的草地。

  情緒倒是沒有怎么激動。應該明白是王陵基為什么針對他了。

  第四戰區的司令長官寶座,是個香餑餑啊!

  聽到腳步聲,余漢謀側頭。

  “余司令。”張庸來到他面前,“委座請你回去開會。”

  “沒有別的事了?”余漢謀緩緩問道。

  “委座要你寫一份檢討,親筆寫的,然后交給我保管。”

  “好。”

  余漢謀答應著。

  然后走過來。握著張庸的手。

  張庸立刻感覺到他手里有東西。隨后意識到是銀票。

  不用看。非常熟悉的感覺。

  還能分辨出是匯豐銀行的。

  含笑收下。

  別的事情或許不敢做。但是收錢…

  嘿!就沒有他張庸不敢收的錢。他要是有三頭六臂,都敢收白宮、白金漢宮的錢!

  “謝謝!”

  余漢謀拍拍張庸的肩頭。然后走出去。

  張庸將銀票拿出來。沒錯。的確是匯豐銀行的。是港島的匯豐銀行。

  面值是一萬大洋。面額很大。有VIP標記。

  其實,粵軍還是很富裕的。

  之前,曾經和紅軍秘密合作,一起賣鎢砂。

  在這個過程里面,粵軍賺的可不少。利潤甚至可能有上億大洋。

  除了一部分軍費開支,當然是各位大佬分了。

  大部分應該都存匯豐銀行了。

  港島是沒有花旗銀行的。那是英國佬的專屬地盤。

  收好銀票。

  出來會場。

  面不改色心不跳。

  收錢嘛!不寒磣!

  來到另外一側的隔壁房間。

  王陵基看到他進來,立刻滿臉堆笑,和剛才判若兩人。

  “王司令…”

  “少龍啊,剛剛多有得罪,莫怪莫怪。”

  王陵基熱情的上來套近乎。

  握著張庸的手。

  張庸又感覺手里有東西。

  銀票…

  花旗銀行的…

  這個手感真的非常熟悉。

  明白了。

  這些大佬,都是高手啊!

  身上隨時帶著銀票。還是大面額的。隨時拿出來。

  對于他張庸來說,銀票比美女誘惑多了。手里握著銀票,天大的事都敢幫你扛下來。

  只要錢足夠,我甚至可以幫你打埋伏。不收你的檢討。

  以前上學的時候他就干過。

  負責收作業。

  全班45人,只收了35本作業,楞說是全部上交了。

  結果被撤職了。重新選。非常意外,居然又被選上。

  人生的第一次高光時刻。老師都投訴到家長那里去了。差點被混合雙打。

  但是后來終究沒事。老爸老媽還覺得挺搞笑的。

  沒想到官場也這樣。

  愉快收下。

  早知道有這樣的好事,就經常去做紀律委員了。

  “委座請你回去開會。”

  “遵命。”

  “委座命令你寫一份檢討,交給我保管。要親筆寫的。”

  “那個…”

  王陵基果斷又拿出一張銀票。

  張庸拿過來。毫不避諱的看了一眼。花旗銀行。五千。

  行。一份檢討。五千大洋。可以了。

  光頭又不可能親自過目。

  他貴人多忘事。

  “請。”

  愉快的將銀票收下。

  滿臉堆笑。主打一個服務到家。

  放心。

  我已經安排好了。

  你就安心開會吧!

  收好銀票。

  出來會場。

  坐回自己的位置。

  這次不低頭了。昂首挺胸。

  主打一個我問心無愧。我沒有做壞事…

  越是做了壞事,越是要表現的正義凜然。他現在已經很懂了。

  “我不明白…”

  “漢口乃是戰略要地,沒有人要放棄…”

  “九江是咽喉所在…”

  光頭在喋喋不休。論述此戰的重要性。

  張庸難得開動腦子。亂七八糟的琢磨。

  今天的軍事會議,確切來說,是務虛性質。像是戰場動員會。

  因為最重要的一位大將,陳誠,沒有出席。羅卓英代替出席。

  羅卓英,嫡系,土木系的。

  錢司令,嫡系,不知道什么系。

  徐瑤庭,嫡系,不知道什么系。代替劉峙。

  小諸葛,桂系。

  王陵基,川軍。

  余漢謀,粵軍。

  盧長官,滇軍。

  還有他張庸…紀律委員。

  胡思亂想的琢磨著,然后發現一個很殘酷的事實。

  就是仗打到現在,光頭已經沒有自己的基本盤。起家的江浙滬地區,基本都淪陷的。

  所有財源比較富裕的地區,都已經被日寇占領。

  第三戰區能夠控制的,只有山區。沒什么財源。

  相對來說,滇軍和桂系,都有非常穩定的基本盤。可以說是最大的依仗。

  川軍也是在后方。沒有遭受日寇直接威脅。

  粵軍,也有粵北、粵西。

  難怪光頭會如此重視外部輸入。甚至覺得比防御漢口還重要。

  因為,如果沒有外部輸入,他這個委座,分分鐘被人敲下臺。

  十年后,光頭被迫下野,就是美援沒有了。

  杜魯門和馬歇爾拒絕給光頭繼續提供援助。

  外援…

  就是光頭的生命線啊!

  不容有失!

  “下面,請軍訓部白部長講話…”

  張庸忽然收回心思。

  小諸葛?

  軍訓部?

  等等…

  哦,交易原來在這里。

  軍訓部是最高統帥部下面最重要的部門之一。

  主管全國軍隊的所有招募、訓練。似乎沒什么重要。其實,這是源頭啊!

  軍隊從哪里來?首先就是招募。

  從哪里招募,招募多少人,給你多少人,都是軍訓部說了算。

  桂系掌握了這個職位,毫無疑問,絕對會優先補充桂系的。即使沒做的那么過分,桂系也不會吃虧。

  抗戰后期,其他地方派系的部隊都被削弱了。唯獨桂系實力強悍。

  就是和小諸葛長期擔任軍訓部有關。

  優先補充。

  優先訓練。

  素質好的兵員,都調撥給桂系。

  哪怕你是黃埔嫡系,沒有小諸葛同意,也很難招收到高素質兵員。

  果然,都是人精。

  你想要偷我家,我直接上大分。

  用軍訓部部長換桂林行營主任,怎么算都不吃虧。

  “張專員…”

  小諸葛忽然又點名。

  張庸:…

  拜托。

  又叫我做什么?

  我就是一個小小的紀律委員啊!

  真的…

  我現在只想摸魚…

哎呦文學網    諜影:命令與征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