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撿了上百公斤的魚

  第二天起床后,李龍覺得好像沒有宿醉后那種頭暈頭疼感覺,反倒挺舒服的。

  昨天父子三個人喝了兩瓶老窖,老爹李青俠喝的少點兒,大多數是兄弟兩個喝的。

  到最后喝完,都沒醉,反而很開心也很清醒。

  李龍回來睡覺都沒讓人扶,睡下前喝了杯顧曉霞給沖的蜂蜜水,半夜沒醒,現在算是休息好了,也緩過來了。

  屋子里靜悄悄的,也暖烘烘的,窗戶前的寫字臺上放著一杯蜂蜜水,感覺還是溫的。

  李龍笑了,正感覺到口渴,便起來穿衣服下床,端起蜂蜜水,感覺到杯子是溫的,水溫應該不高,喝了一口,口感剛好,便一飲而盡。

  喝了蜂蜜水后,李龍感覺自己嘴里好像味道不太對,想著昨天晚上沒刷牙,便放下杯子去洗漱。

  端著杯子出來的時候,看到李俊峰正蹲在院子里修著一個剁雪的鏟子,他抬頭看到李龍,笑著問道:

  “小龍叔起來了?聽說昨天晚上你們喝酒了?”

  “嗯,昨天去抓了些老雀,就著喝了些酒。你媳婦啥時候生?”

  “快了,前幾天去鄉衛生院,說就這幾天了。我打算明天開建國叔的車送到衛生院去,今天到小海子砸冰窟窿弄些鯽魚,等娃娃生了,好下奶。”

  “現在小海子還沒凍上吧?”李龍擺手,“你現在去小海子逮魚,不一定能逮上吧?小海子的魚精著哩,咋說也得等到再過一兩個月,凍實了,上面的葦子讓雪壓著不通氣了才行。”

  “不行啊?我昨天去看了看,感覺上面的冰凍著怪實哩,就想著砸開…”

  李俊峰露出失望的表情。

  “嘿,不到小海子,可以去其他地方啊?”李龍雖然現在每年到四隊的時間不長,但對隊里的情況還是很了解的,他笑著說道,“有好幾個地方都能弄到魚,吃過早上飯,我帶你過去。”

  “嘿,行哩!”李俊峰立刻就高興了,“那小龍叔,得準備啥東西?”

  “抄網,就你拿的這個,還有就是袋子,準備裝魚。對了,把膠靴子穿上,可能會比較囊。”

  這個囊,其實就是水泥混合粘腳的意思。

  “行行,這都好說。”李俊峰這時候上心得很。

  李龍刷完牙,洗了臉,清爽的去了后院。

  李俊峰進屋子的時候,媳婦正在煮著大米粥,問他:“你在和誰說話哩?”

  “小龍叔,他說去小海子逮不上魚,時間不對了。”

  “那咋辦?”

  “他說給我帶個其他地方,能逮著哩。”李俊峰挺興奮。

  “管不管啊,”李俊峰的媳婦感覺不是那么靠譜,問道。

  “嘿,這個你放心吧,小龍叔既然說了,那肯定能弄到的。”李俊峰不是頭一回來了,對李龍是信服得很,“趕緊準備吃飯吧,吃完你別管那些碗,我來弄。弄完我就過去逮魚,我讓大嬸子幫著照看一下你,或者你去后院好一些。”

  既然丈夫這么說了,女人也沒再多說話。

  李龍到后院的時候,那邊已經準備開飯了,李強帶著明明昊昊正在路上打老牛,李娟過來叫他們吃飯,看到李龍的時候說也準備叫他吃飯的。

  早上是苞谷面糊糊,里面加了紅薯、紅棗等東西,算是雜糧粥。

  梁月梅炒了兩個菜,一個咸菜,一個青椒炒雞蛋。青椒其實是十月份拔掉辣子桿的時候留下來的,就放在廚房儲存室里,因為陰著沒見陽光,所以沒有完全變紅,挑了幾個還不錯的炒了一大盤。

  前天蒸的饅頭,一半熥上,一半切成片烤上,孩子們已經卡卡卡開始吃烤饃片了。

  大人們一邊吃一邊說著昨天喝酒的事情,李龍則說呆會兒帶著俊峰去抓魚。

  “小海子那邊現在抓不上吧?冰有二十公分厚,但現在水下空氣足,不聚魚。”李建國和李龍是一樣的想法,“弄不成吧。”

  “我打算帶他去到東面葦溝那里,葦溝邊上那陰溝里面常年水不干,找個支杈子把冰掀掉,下面肯定有鯽魚。實在不行去東面排堿溝里也行。”

  “別去排堿溝了,那水深,麻煩。就去葦溝那邊上,”邊上梁月梅說道,“那里面水肥,魚也大,就是不經常見太陽,魚可能比較黑。”

  “魚肥就行。”李龍說道,“給下奶用的,大點兒好。”

  “小叔,能帶我們去嗎?”李強在那邊聽到了,端著碗過來問著。

  “你們想去啊?那得穿暖和一些,可不比小海子,那里面可不好走,葦茬子可扎腳。”

  “知道呢,我們穿棉膠鞋,不怕。”李強說道,“我和我姐肯定照顧好明明昊昊。”

  “他們也要去啊?”李龍笑笑,“那就去吧。”

  其實帶孩子過來也就是想讓娃娃們好好放松一下,體驗一下農村的生活,所以李龍一開始就存著帶孩子去的心思。

  這回顧曉霞不打算去了,他說道:“那我到前院。俊峰媳婦快生了,我在前院看著點。”

  “行啊。”李龍說道,“那到時我把魚逮回來,正好做著吃。”

  “人家要用著下奶哩,你做著吃啥?”顧曉霞說道。

  “放心吧,肯定能多逮不少,有吃的。”李龍篤定得很。

  吃過飯,顧曉霞給明明昊昊把棉服外套穿好,看著一個個跟面包人一樣。

  李龍想著是不是該搞羽絨服了。這縣城比較小,都沒有賣的。

  看來還得去燕京一趟,弄點好貨回來。

  李強和李娟兩個也穿的很厚,按他們的說法,已經把作業做完了,周末就是放松一下。

  有李娟照看著明明昊昊,李龍也放心。明明昊昊挺聽話的,不像后來的那些熊孩子,他們很聰明,知道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

  讓他有些意外的是老爹也要跟著去,大哥也是。

  “那里面不好弄,粘腳,我跟過去,翻冰啥的能快一些。”李建國說道,“反正呆家里也沒啥事。”

  等李俊峰過來的時候,其他人都準備好,已經開始往面包車上坐了。

  葦溝那邊有通往莊稼地的簡易路。這大冬天路冰的很硬,走起來雖然有點顛,但能過。

  李俊峰和長輩一一打招呼,然后坐到了后面,和李強開著玩笑的打著招呼,還給明明昊昊拿了兩塊糖。

  這糖是李龍留在這邊的蘇聯糖,明明昊昊看著眼熟,然后就叫著哥。

  原來在這里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和李俊峰認識了,算熟人。

  李家面包車往東走了,村里不少人都看到了,好奇他們去干啥。

  有些孩子想要過來找李強和明明昊昊玩,看著面包車走了,都追了一段路,最后放棄了。

  村子里能來客人,孩子們通常都比較好奇。

  這年頭正是“車馬郵件很慢,一生只能愛一個人”的時候,村子里誰家來客人都能成新聞的,孩子喜歡熱鬧,對外面過來的人都好奇。

  盡管李龍不算外人,但顧曉霞和明明昊昊已經算城里吃商品糧的人了,這時候農村人已經明顯感覺到城鄉之間的差別了,所以過來看著,羨慕的感覺是有的。

  當然,主要還是有人來了能熱鬧一下。

  面包車開的不快,主要是本身就是泥土路,秋天李建國他們犁完地回來的時候,路被犁頭和鈀頭切過一遍,泥土翻起,加上頭一遍雪下完,有些人、牛羊走過,土路上會有一些泥濘不平。

  結果等下了雪凍上了,路就不好走了。

  而且車上還有老人和孩子,李龍就更不能開快了。

  好在路本身就沒多遠,不到三公里的距離,很快就開到了葦溝邊上,車不能往下開,李龍就熄了火。

  “你們先慢慢走,我趕緊過去看看從哪里下手。”李龍一手拿鐵锨一手拿抄網說道,“我看好了招呼你們過來。”

  隊伍里有老人有孩子,肯定走不快。李龍就讓李俊峰照看著他們。

  葦湖里的葦子已經割完了,露在地面的葦茬子是很鋒利的,如果摔倒了說不定就會被扎傷,所以還是要小心。

  李龍讓他們沿著葦湖的邊上走,他則快步走到葦湖的頭里,很快就和大家拉開兩三百米的距離。

  那里有一個彎子,因為地勢較低,每次有洪水或澆地渠里的余水泄進葦湖里時,就在這里聚攏起來,等把這里澆滿了,再漫過到葦湖里去。

  每次洪水過了,葦湖里的葦子長勢就會好一些。

  不過洪水過后,葦湖里地勢就會高一些。原來這里比平地低好幾米,幾十年后這里就和地面一樣平了,而且葦子也沒了,被開發成耕地。

  不過地下幾十上百年長成的葦根就成了蘑菇的養份,然后春秋兩季,村里年年都有人在這里挖到大大小小的葦菇,算是另外一種豐收了。

  李龍看著那個彎子,冰面上有雪,他用鐵锨砸了一下,發現冰面很薄,經不住人。

  彎子有點大,如果揭開,用網的話倒是能弄到魚,這彎子下面水沒干過,魚也沒絕過。

  不過因為水邊比較囊,所以來逮魚的人不多。

  李龍看了看,又看了看后面跟過來的家人,想想打算換個地方。

  他往上游走,葦湖的頭那里有個口子,再往上是條支渠。冬天灌冬麥澆完水,余水就在這渠里,然后通過這個口子流到葦湖里,也不算浪費。

  他上到支渠上,發現渠里長了不少的毛葦子和其他雜草,不過枯萎后葉子落得剩下不多,能看在渠底有冰。

  李龍就用鐵锨鏟開枯草,下去到渠底,剛站在冰上,就發現冰面有些不穩,他知道這冰下就算有水也不深,自己穿著膠靴子,便猛的一蹲一踩,然后那冰就破了,踩實之后,發現冰下有十來公分的水。

  而他的腳下,剛好有一條鯽魚,讓他直接把肚子都踩爆了,一股子魚血染紅了黑水。

  “嘿,有魚啊!”李龍就挺興奮的,他急忙蹲下來把那一層冰掀開。

  冰不好掀,因為蘆葦等草長在上面,李龍力氣比較大,硬掀,結果冰被揭得七零八落。

  冰面一掀開,在下面茍延殘喘的鯽魚一個個都亂動起來!

  嘿!有大板鯽啊!

  李龍更加激動了,這魚可不少!

  這可不是逮魚,這簡直就是撿魚啊!

  他攥著那條差不多有三四百克的大板鯽,竄上了渠梗子,舉著對正往邊走的老爹和大哥、還有李俊峰和孩子們喊著:

  “快過來吧,這里有魚,多得很!”

  看著李龍手里攥著的魚,五六十米外的幾個人頓時興奮起來,加快了腳步,等到渠邊的時候,李龍已經拿著鐵锨把渠邊邊的毛草鏟去了不少,連帶著雪也鏟掉了,弄出比較好下的“路”來。

  “你們下來看這冰下面,全是魚!”李龍指著說,“撿就是了!”

  站在渠梗子上的幾個人看到李龍揭開的冰下面那密密麻麻挨挨擠擠的魚,都屏住了呼吸!

  李強其實是這些里面,在四隊里見過魚最多的,每次春夏澆過水,渠里那些余水的地方,成片的小鯽魚會聚攏一起,最后干死臭掉。

  他在上小學的時候,假期里經常拿個抄網,就循著渠轉,發現活的不少,死的也成堆。

  所以他見的還是挺多的,但那些都是小魚啊,最大也就巴掌大。

  看現在渠里,這些青黑色背脊,那魚最小的都是巴掌大的,更大的魚也不少!

  “愣著干啥?下來撿吧!”李龍笑著說道,“來來來,都下來,明明昊昊,你們等會兒,我給你們和你姐鏟個位置,把冰給你們揭開,你們也下來撿,撿完趕緊回去,這溫度可不高!”

  李俊峰立刻說道:

  “小叔叔,我也鏟,我帶著鐵锨了。”說著他往南面走了七八米,學著李龍把渠沿上的草鏟掉,帶著雪一起堆到一邊,然后弄出一條往下的路來。

  李建國都不用說,已經拿著鐵锨鏟出來一條路,提著袋子下去,他一鐵锨鏟起一塊冰,看到他下面的魚,露出了笑容。

  “老爹,你到這里來!”李建國喊著李青俠過去,老爺子沒拿鐵锨,手里有個袋子,見大兒子招呼,便跟著下去了。

  下面的冰揭開也是一樣,有許多魚,水深一些魚就多一些,水淺一些,還有些魚都凍死了。

  “噢!好多魚喲!”明明這時候才吼了出來,“爸,你真利害!”

  “就是!爸,你最厲害了!”昊昊補充了一句。

  李龍笑了,這和自己厲害有關系嗎?

  可能明明昊昊覺得自己能發現這些魚,就是很厲害的吧。

  這些魚如果自己不發現,過不了半個月,就會和冰完全凍在一起,明年開春化了就成臭魚了。

  李娟先下到渠底,找好落腳的地方,然后把明明昊昊一一接下去,拿著袋子讓兩個孩子往里面裝魚。

  “我抓到了!”明明彎腰兩手攥著一條大鯽魚,那魚比他臉還長,被攥住之后自然拼命掙扎,結果就是明明的臉上被甩了許多的黑泥點子。

  但他一邊拼命擠著眼睛一邊攥著魚往袋子里放,死活不松手。

  昊昊有樣學樣,抓住一條卻沒拿穩,魚滑進了水里,他立刻又雙手去抓,抓了條略小點兒的,舉起來給李龍看,絲毫不顧臉上嘴里甩著的泥點子。

  “好好好,趕緊放進去吧。”李龍哭笑不得,倆孩子難得有這樣的開心抓魚時刻,就讓他們玩吧。

  反正回去煩的是顧曉霞,就這一會兒,他們的身上已經糊了不少的泥了。

  李強沒在那邊呆,也跑過來,和李娟一南一北在渠下護著明明昊昊,自己也在不停的往袋子里撿著魚,李龍就放心了,他扛著鐵锨南北走了走,發現這有水有魚的這一段有二十多米,能弄到不少魚。

  李青俠樂呵呵的說道:“頭回這樣撿魚,還都不小哩!這下子不得弄個上百斤?俊峰,你這下子有福了!”

  “我也不知道小龍叔這么厲害。”李俊峰蹲著一邊撿魚一邊說道,“這四隊有魚的地方也真多,這其他人都不來逮嗎?”

  “哪能逮得過來?”李龍笑笑,“也就像我,像強強,沒事就在隊上的各渠上轉,才知道這些地方。”

  就像最開始自己砸冰窟窿逮魚一樣,隊里人不知道魚能賣錢嗎?自然知道,但一來從來沒這么干過,做不得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第二個就是不會去想著各渠里余水的魚,人是有思維定勢的。

  李龍也加入到了撿魚的行列,他去到李俊峰那里,拿過一條多余的袋子,直接來到有冰的最南頭,用鐵锨鏟出路,下去到渠底,把冰鏟起來,開始從頭撿魚。

  如果帶著有鐮刀就好了,把草割掉,去冰更快一些。

  不過眼下也想不過那么多了,麻煩點兒就麻煩點兒,大不了多用些力氣。剛才他已經看到李強正在蹲下把冰面掀開,給明明和昊昊掏魚行方便。

  嘿,小小的就知道照顧弟弟了,強強不錯。

  李龍撿魚要快得多,這時候無論大小都撿回去,反正不撿的話也會凍死。小的拿回去就算不吃也可以喂雞當飼料,剛入冬,雞還在下蛋,多吃點有營養的,下的蛋更多一些。

  他這邊撿到半袋子,有三四十公斤的時候,已經到了明明昊昊那邊。

  看著明明昊昊他們也撿了有七八公斤魚,而那邊老爹、大哥和李俊峰三個已經匯合,開始往這邊走的時候,李龍就知道,今天這渠里的魚,能有個近百公斤了!

  算是大豐收了!

  也不知道這是灌冬麥的時候沖下來的魚,還是開春就留下的水帶著小鯽魚,養了大半年,才有這么大的。

  估計后者居多,不過不管怎么樣,反正是便宜自己了。

  照這樣的話,明年初冬的時候還可以來!

  這撿魚可比逮魚快多了!

哎呦文學網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