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四十六章 不能忘本首先得感謝老陳

  天剛亮,太陽還沒露頭,孫家強就已經爬了起來,他先出去到外面的旱廁放了水,然后回屋子里去把爐子架起來。燒水的過程中,他拿著大掃把,把收購站的大院子又掃了一遍。

  其實昨天晚上他已經掃過一遍了,大清早院子里除了幾片落葉,挺干凈的只是孫家強覺得有必要再掃一遍,這樣賣東西的人進來,看著干干凈凈的院子,心情應該會很好。

  掃完院子后,回到已經改造成廚房的屋子里,爐子上的水還沒開,他把大鐵桶拉過來,從旁邊的窗臺上取過一包磚茶,熟練的掰了三小塊扔進去。

  等鍋里的水開了之后,用馬勺舀了倒進大鐵桶里,開水將那三小塊磚茶沖泡開,很快就變成了紅褐色的茶水。

  磚茶里已經養出了金花,按后世的說法,這個東西很有營養。

  孫家祥剛開始喝的時候,還以為這個茶發霉了,給李龍說要扔掉。結果李龍告訴他說這是金花,是很有用的東西,表明這個茶質量很好。

  孫家強是半信半疑的,李龍還給他示范了一下,喝這個沒有問題,他才算是相信了。

  既然來上班,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服務搞好。李龍已經把戶口給孫家強辦下來了,剩下的三百塊錢也給了他。這讓孫家強很感動,覺得自己在這里干活有必要塌實努力,不然對不起李龍的這一番心意。

  燒的這個茶水是提供給每天過來賣東西的那些人。主意是李龍之前出的,當時也是為了緩和那么多人等待時焦慮的情緒,后來感覺效果不錯,就延續下來了。

  把茶燒好,鐵桶提到外面晾著之后,孫家強才開始準備自己的早飯。

  和李龍每天早上要吃炒的熱菜不同,孫家強覺得早上吃饅頭或馕,就著咸菜或者醬菜或者涼拌菜都行。

  蓋好爐蓋子之后,孫家強又把一個篦子放在了爐蓋子上,轉身去新打的案板上,將昨天從市場那里買來的饅頭切成片,放在了篦子上烤了起來,他喜歡烤饃片夾著油潑辣子,吃著真香。唯一不好的是,這個吃了容易上火。

  上火的事情好解決,饅頭正在烤的時候,他用用開水沖了兩個雞蛋,里面加上香油和白砂糖,這個雞蛋茶降火,不能補充營養,配合起來就是完美。

  這樣的生活孫家強喜歡極了,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很有奔頭。

  兜里的三百塊錢他一分還沒動,李龍說了,每個月還有五十,存上一兩年多就可以在縣城買一個小院子了。

  雖然瑪縣沒有石城好,但孫家強很喜歡。

  這里人口沒有自己家鄉的縣城多,但是努力奮斗,就有好的結果。

  他打算先攢錢買個院子,然后再攢錢娶個媳婦兒,以后就在這里生活了。

  家里的情況是那樣,親戚的情況是那樣,孫家強也算是歷經坎坷。碰上李龍這個他感覺有情有義的老板,如果不抱緊這條大腿,那他孫家強真是不識抬舉了。

  收購站里只有幾個爐子是可以架火的。其實到了六月份,天氣熱了起來,農村這時候都是以土灶來做飯的,用爐子的極少。城市里用的是煤氣,北疆這邊沒有蜂窩煤爐,有的家庭用的是鼓風機和沫子煤。

  孫家強這邊也是沒辦法,收購站的茶水要一直續著,重新砌個土灶又比較麻煩。雖然李龍可以從村里拉來一車柴火在這里燒,但沒有爐子方便。而且煤也是現成的,干脆讓孫家強用爐子來做飯。

  九點多的時候,顧博遠吃完早飯回到了收購站。

  自從孫家強住到了收購站之后,顧博遠就回到了他的小院子。小院子的農資店并沒有重開,他的這個農資商店依然在收購站的院子里掛著招牌,有孫家強看著,顧博遠也放心。

  和收購站相比,農資店的生意要差得遠。每天還是有客人來,但是就那么幾個,主要來買農藥化肥,應付這些人對于孫家強來說并不難。

  或者說只要在收購站里那個忙碌的環境下鍛煉個把月,其他的商店都能應付自如了。

  今天李龍沒有來收購站,他開著吉普車要去做其他事情。

  收購站這一個貝母季賺了不少錢,李龍覺得這可不只是自己的功勞,他想把其他人都感謝一下。

  距離最近的是林業隊。李龍開著吉普車給林業隊拉去了一批物資,其中有一小部分點明是給波拉提的。沒有波拉奇的牽線搭橋,李龍也不可能從林業隊這里拿到那么多的“罰沒”物資。

  除了那一小部分東西之外,李龍還給波拉提帶去了一個好消息。他在縣城的西面打聽到一個民族人要賣院子,想問一問波拉提有沒有意見,要不要去看一下。

  如果要去的話,他會帶著波拉提見一見房主。這個房主的親戚在烏城做生意,現在生意挺好,要把房主拉過去合伙。

  房主要入伙親戚的生意,需要錢,就想著把瑪縣這邊的院子賣掉。他在烏城有住的地方,想著在烏城那邊發展,瑪縣這邊的院子留著也沒什么用處。

  院子很好,雖然面積不大,但里面收拾的很干凈,各項設施李龍都是看過的。葡萄架是用鐵架子搭起來的,六月份葡萄已經在架子上郁郁蔥蔥了,小菜園子里也種了好幾種菜。兩間客房的木炕雖然有點舊,但維護的很好。廚房的設施也是全的,煤棚里還有半噸煤。

  原主要把他的地毯都拉走,這一點應該影響不大。

  裝修一整個民族風格,窗戶上都是那種少數民族的雕花圖案,屋子里的各種裝飾也是,想來波拉提應該是挺喜歡的。

  波拉提人不在,去山里巡邏了。李龍就給艾里把這事說了,讓轉告一下波拉提。

  艾里滿口答應下來,他覺得把那些東西賣給李龍,真是沒賣錯。這錢貨都交清了,李龍還能送來這些東西,是真的夠朋友。

  上午從林業隊離開,李龍開著吉普車,直接去到北庭市。

  錢主任和魏主任李龍那邊都已經感謝過了,這次他主要是想著把陳紅軍感謝一下。

  要沒有老陳的指點,前兩年李龍也賺不了那么多錢。

  沒有老陳引薦的賈天龍和趙輝,今年李龍也不可能把收購站開起來,現在還賺這么多。

  可以說李龍的成功至少有兩成是老陳幫助出來的。

  他這一次去看老陳,除了帶煙酒罐頭方糖這些常用禮物之外,還打算給老陳包個紅包。

  陳紅軍的家庭情況李龍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瑪縣的收購站撤了之后,他回到了北庭工作,情況就不是那么好了。

  畢竟在縣陳紅軍是一站之長,福利待遇什么的都比較好。收購站的事情也都是他來負責的,回到北庭之后,待遇級別雖然沒有變,但隱性的福利肯定是消失了。

  和賈天龍趙輝相見的時候,李龍也聊起過老陳,這兩個人現在和陳紅軍打交道的時間也少了。畢竟不收物資了,陳紅軍對于賈天龍和趙輝兩個人來說,就是正常的朋友,閑了可以聚一聚,忙的時候連招呼都不好打,畢竟這時候沒有電話。

  李龍去到北庭的時候,正趕上飯點,他沒打算到陳紅軍家混頓飯吃。

  這年頭到城里人家做客,除非提前招呼,一般情況不會在飯點突然襲擊。

  畢竟飯點的時候,各家各戶做飯都是按量來做的,很少有多出來的。

  你突然襲擊過來,別人肯定要讓你吃飯。而你吃了這一份飯,這一家人肯定就會有人少吃,或者有一個人沒飯吃。

  別說這個時候,就是再往后二三十年情況也是差不多的。好在二三十年后有手機去拜訪人家肯定是要提前打招呼,對方也好有所準備。

  所以李龍到了北庭之后,先去國營飯店,要了一個拌面,帶一個加面,吃飽喝足之后才開著車到陳紅軍家去。

  按時間推測,這時候陳紅軍應該在家里剛吃完飯,還沒到去單位的時候。

  陳紅軍家也是在家屬院里面,這時候還沒有什么小區,除了自建房之外,基本上都是各家屬院。

  這個家屬院挺大,里面有平房,也有二層小樓,按賈天龍給的地址,陳紅軍家住的是平房。

  平房是一整排一個大院,還不是小院的那種。一家一到兩個門,門口的對面是一堵墻,墻邊就是一眼土灶,還有一個矮房,這就是雜物房或者是廚房。

  這個居住條件還比不上奎屯那邊的李安國。

  這是個老小區,單位人又比較多,能分上這樣的房子已經不錯了。

  李龍的吉普車開到平房邊上的時候,陳紅軍剛從門里出來,提著個黑色的公文包,就去準備上班。

  他上班騎自行車,墻邊的那個雜物房里就放著兩輛自行車,一輛是他的,一輛是媳婦的。

  推著自行車往前走幾步,就看到提著東西的李龍,陳紅軍有些意外,隨即露出了笑容:

  “嘿,小李啊,你咋來了呢?這是過來看我了?”

  “是啊,前段時間一直在忙,沒時間過來。現在忙了一個階段,就趕快過來一趟。”李龍笑著說,“不耽誤你上班吧?”

  “不耽誤不耽誤,離上班還有大半個小時呢。”陳紅軍把車子靠墻邊撐起來,指了指李龍手里的東西,說:

  “人過來就行了,咋還拿那么多東西呢?”

  李龍是抱了一個大的紙箱子,這個箱子是盛啤酒的。這時候的啤酒一箱能裝二十四瓶,箱子比較大,裝的滿滿當當的,外面都露出來了。

  “好不容易過來看你一趟,咋能空著手。”李龍抱著東西走到了門口笑著說:

  “也不是啥貴東西,走進屋吧?”

  “來。”陳紅軍敲了敲門,然后推開了。

  往屋里走了兩步,李龍皺了皺眉頭。

  這屋子真不大。里外兩間。里面那一間門口掛的簾子看不清楚,外面這一間能有李龍在四小隊那個大院子房間的一半大。這個屋子東西兩邊墻邊放著兩張單人床。靠窗放著一個案板,上面堆著米面碗之類的東西。

  也就是說,這個屋子承擔著臥室和廚房的作用。

  此刻兩張床上左邊坐著一個老太太,右邊坐著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

  “這是大媽吧?大媽好,我是陳哥的朋友李龍。”李龍主動和那個老太太打個招呼,“過來看您來了。”

  “好好好快把東西放下,快進里屋坐。”老太太站起身,指了指里面說。

  老人家不胖,不到一米六的個頭,頭發有些花白,感覺六十多歲的年紀,精神頭還挺不錯。

  那個男孩好奇的看著李龍,脖子上還戴著紅領巾,不知道是上小學高年級還是已經上了初中。這時候初中入團的多,李龍猜測應該是在五六年級吧。

  “來,進屋來。”陳紅軍掀開簾子,里屋門口,一個剪發頭的中年婦女,笑著看著李龍:

  “這就是李龍啊,經常聽老陳說,說你多優秀的,說他結交你這么個忘年交,看著真是一表人才,快進來坐,我給你倒水。”

  李龍把紙箱子放在了案板邊上,然后沖著老太太點點頭進了里屋。

  里屋比外屋要大一些,靠西北放著一張雙人床,門邊是一個五斗櫥,同時充當電視柜的作用。上面放著一臺十四寸電視,也不知道是黑白還是彩電,用罩子蒙著。

  窗臺這里放著一架縫紉機,縫紉機頭裝進機腹內,上面鋪著人造革的墊子,上面有幾本書,這臺縫紉機也充當桌子。

  正對門的西墻邊上放著沙發,沙發前是一個茶幾。沙發和床中間是一個圓桌,這應該是吃飯的飯桌。

  里屋擺得滿滿當當的,空間進行了充分的利用,雖然東西多,但并不雜亂,地板打掃的也很干凈。

  看來老陳家過得并不是很好啊,李龍有些后悔自己來的晚了點。老陳之前幫自己那么多,后來還給自己介紹了兩個很靠譜的采購商,自己卻連老陳家的情況都不咋了解,說實話,這個忘年交有點不合格。

  陳紅軍的妻子周秀娟用玻璃杯給李龍倒了一杯茶,笑著說道:

  “李龍,你這是閑下來了?我聽我們家老陳說,你搞了一個收購站,應該很忙吧?”

  “是挺忙的,”李龍接過杯子,小喝一口,放在茶幾上說,“前段時間收貝母,因為是頭一年搞,手忙腳亂的,也多虧了老陳給我介紹了倆靠譜的采購商,不然今年還麻煩呢。”

  “老陳也就是牽牽線,做事能成功,還是靠你自己努力。”周秀娟笑著說,“我是很少聽我們家老陳夸一個年輕人,他可是在我們面前夸了你好幾次,說明你本身能力很強。”

  “沒有沒有。”李龍謙虛的說,“要沒有陳哥給我引路,我現在也不可能把收購站開起來。”他說這話是真心實意的。陳紅軍走之前給李龍把各種物資收購價都說了一遍,不然他在這一行肯定是會踩坑,有很多教訓之后才能把路走順。

  所以說對陳紅軍的感激是很真誠。

  只是沒想到陳紅軍家里的情況會是這樣。

  來晚了啊!

哎呦文學網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