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1章 聞浪拜主

  “逐鹿?”張牧被聞浪問得愣了一下,隨即笑道,“你太高看我了…”

  “天下何其大。”

  “四城三寨不去說…哦,如今三寨之一的白蓮教已經反了。”

  “這天下還有那么多的世家豪門。”

  “我一個小小武寨,滿員戰兵不過萬,最高戰力也就是聚膽境。”

  “你問我有沒有逐鹿之心?”

  “我拿什么逐?腦袋嗎?”

  聞浪只是看著張牧,聽他說完,才搖了搖頭。

  “前朝大虞高祖起兵之時不過是一小小亭長而已,日后那些猛將當彼時最高修為不過凝液,手中兵卒不過數百。”

  “然奮勇七年,橫掃九州,打出四百年大虞天下。”

  “大虞高祖當年比之如今的寨主高下如何?”

  “寨主切勿妄自菲薄。”

  “在某看來,寨主大有可為啊。”

  張牧挑了挑眉毛,重新打量著站在面前的聞浪。

  “你是張太岳的門生?”

  “正是。”

  “張太岳窮其一生,都在挽大廈之將傾,你卻在這里與我侃侃而談,蠱惑我爭奪天下。”

  “你說我該不該認為你在算計我?”

  聞浪面色不變,只是輕嘆了一聲。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誰又想天下大亂?”

  “張寨主,你知道我為什么會成為觀風使嗎?”

  張牧抬了抬下巴,示意聞浪說下去。

  “因為,我想驗尸!”

  張牧臉上浮現一絲感興趣的表情:“繼續說。”

  “大運早就死了。”

  “這個王朝彌留之時,曾經有一份重藥擺在他的面前。”

  “那就是安天下的《泥國論》。”

  “但安天下死了。”

  “安天下人頭落地的那一刻,大運王朝的最后一口氣也就散了。”

  “恩師所作所為,不是什么妙手治天下,而是在減緩一具尸體的腐化速度而已。”

  “恩師有恩師的堅持,做弟子的,總要為他服一份勞。”

  “所以我做了觀風使,替恩師游走天下,看看這具尸體究竟死于何因。”

  “或許,當我向恩師證明大運已死,已經沒有救治的必要后,恩師會有新的轉變。”

  “只是可惜,尸中有蛆,蛆已成勢,這蛆咬了恩師一口,逼著他去朝離鄉,乘桴浮于海。”

  說到這,聞浪那平靜的臉上終于出現了一絲表情,那表情是遺憾,是怨恨,是無奈。

  “我有位師兄,乃是探出身,性格剛烈,為磨他的性子,恩師將他外放越州長林縣擔任縣令之職。當地正是白蓮教勢力最重之地。白蓮教反,知府下令居民交糧,焚燒糧倉,不讓一粒糧食落入賊寇之手。”

  “我師兄拒領亂命,怒問百姓怎么活?”

  “上面只有一句,當地百姓與白蓮教交往甚密,皆是亂民。”

  “抗爭無用,我那師兄不敢見百姓,投身焚糧火海之中,與糧同滅,尸骨無存。”

  “我還有位師兄,為人謙和,不走仕途,在家鄉開了家書院,教授幼童。當地白蓮教聚眾三萬,要攻下城關。他獨身前往白蓮軍中,勸其迷途知返。”

  “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消弭兵禍。”

  “但當地游擊卻誘騙我師兄將其帶往一處受降,然后遣大軍絞殺。”

  “三萬原本受降的白蓮軍全成了那游擊將軍的軍功,而我師兄也死于亂軍之中。”

  聞浪頓了頓,又苦笑一聲。

  “白蓮賊攻打縣城時,我一邊抗敵,一邊求救。”

  “永寧府距離萬安縣不過二百余里,郡城距離萬安縣也只有七百余里。”

  “我一日十三請,未見一兵一卒來援。”

  “所有的求救就好像是對著茫茫空谷的吶喊,回應我的,只有我自己的回響。”

  “仿佛這世上就沒有這個縣城。”

  “仿佛國朝的名冊中就沒有縣城中編入的兩萬兩千三百二十三戶,總計九萬六千八十八人!”

  “這具王朝尸體,已經腐爛到了骨頭。”

  “我現在請寨主把這骨頭一腳踢下史書的萬丈懸崖,然后取而代之,寨主怎么認為我是在算計你呢?”

  葉寒舟在一旁聽著暗暗點頭,也看向張牧,似乎是很期待張牧的回答。

  張牧卻打了個哈欠:“嗯…”

  “不愧是張太岳的弟子,言語倒是有情有理,邏輯嚴謹,很能打動人。”

  “但還是老問題,大運王朝就算腐朽到只剩骨頭,那也是座如山高的巨獸之骨,我潛淵武寨不過是山中野獸,踢不動啊!”

  聞浪不言,看著張牧,張牧也直視著聞浪。

  兩人就這么對視片刻,突然一起笑了起來。

  “如山巨骨,自有他人去搬。”聞浪說道,“寨主能看清自身底蘊,這勝算便有了兩成。”

  張牧搖了搖頭:“兩成?不夠!”

  “總有時間。”聞浪繼續道,“到了五成,就是入局的時候了。”

  張牧稍稍坐直了身體,饒有好奇問道:“先生是怎么看出來的?”

  聞浪抬手指了指站在門口的白馬義從。

  “某雖然是一介書生,但行走天下,又有觀風使的便利,自信眼力不錯。”

  “寨主這隊兵馬,無修為卻氣血雄壯,皮膚若有微光,就連那馬兒亦是眼中有神。”

  “我若沒走眼,應當是一門練兵法!”

  “武寨敢以練兵法練兵,寨主必然早就胸有大志!”

  張牧張了張嘴,沒想到是這里露餡了。

  “兵馬入城而秋毫不犯,是為仁。”

  “舍錢糧而活百姓,是為義。”

  “亂世之中,不爭做出頭,是為智。”

  “這般勢力,某生平少見。以某之眼光,當有大氣運。某愿附驥尾,他日隨寨主遠飚千里。”

  張牧聞言,臉色嚴肅了一些,站起身,朝著聞浪屈身一拜:“日后要勞煩先生了。”

  聞浪重整衣冠,對著張牧一揖到底:“學生愿以平生所學助主公一臂之力。”

  言罷,聞浪起身,說道:“主公,某之前說糧不可全發,便是學生為主公獻上的首策。”

  “可先將糧食運走,于糧倉處放火,對外就說是白蓮賊寇報復,燒了糧食。”

  “然后以車運三成糧食入城,就說是主公顧念桑梓,特意留下的武寨糧食。”

  “以此收全城民心。”

  “三成糧食必然不夠,半月后,主公便安排遠威鏢局再運一成糧食入城,一半贈送老幼孤寡,另一半則以低價限量出售。”

  “以此讓全城之人不忘恩情,更與武寨有生死相依之感。”

  “接下來每月都照此辦理,不出三月,必然百姓歸心,不出半年,萬安縣就不是大運的萬安縣,而是武寨的萬安縣!”

  “主公以為如何?”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好一個氣運人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