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47章 高緯度的企業與員工

  一個小時,在平日里轉瞬即逝。

  但在這個周六的中午,陳默卻感到顯得格外漫長。

  他獨自坐在書房里,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目光卻始終沒有離開過屏幕上不斷滾動的輿論浪潮。

  吵吧,你們就吵吧,吵的越大聲,越能證明彼岸系存在的不可替代性!

  這就像一個公司,有一個能力無比出色的新銳骨干。

  他效率極高,總能解決最棘手的難題,為公司創造巨大價值,讓最高領導層無比省心、格外倚重。

  但他的崛起,勢必會讓一些習慣了舊有格局、仗著資歷和躺在功勞簿上混飯吃的老員工感到恐慌和嫉妒。

  他們會在背后議論,會抱團取暖,會抓住他任何一個微小的疏漏無限放大,指責他壞了“規矩”。

  如果他們無法讓他“和光同塵”,那么最想做的,就是千方百計地將他在這家公司干不下去。

  但他們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老板真正在乎的,從來不是誰守規矩,而是誰能把事情辦成,誰能讓祂省心。

  今天的喧囂,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那些老員工們嫉妒的嘶吼和用戶們依賴的抱怨,哪一種聲音在最終決策者的耳中更有分量?

  答案,不言自明。

  用戶們的‘憤怒’,恰恰源于他們的一分鐘都離不開彼岸。

  這種‘依賴’,是彼岸過往數年如一日的將心比心,是萬億真金白銀砸進去換來的口碑。

  這是任何競爭對手,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逾越的護城河。

  騰訊不行、阿里更不行。

  哪怕陳默此刻真的將彼岸系服務永久關停,即便有競品立馬跟上,產品可以模仿,模式可以抄襲,但理念與信任,無法復制。

  這是資本天然的局限性。

  它們絕不可能像彼岸一樣,肯將八成的利潤拿出來重新分配,反饋用戶、讓利伙伴、投入研發。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早已習慣了彼岸模式的用戶,會自然而然地用腳投票。

  彼岸模式非一日之功。

  這是陳默布局數年,一步步落子、一環環扣緊的一盤大棋。

  只有這種水磨工夫,才能打造出如鴻溝天塹一般的護城河。

  這就像嘗過了現炒小灶的鍋氣鮮美,誰還愿意回頭去啃標準化、工業味的預制菜?

  難道圖它加熱更快、價格更貴,從中彰顯小布爾喬亞式的精致生活?

  事實上,剛才一篇分析文章恰恰點破了其中的關鍵:

  「.彼岸此舉點明了商業競爭中的一個殘酷真相——有時,不可替代性比完美的口碑更重要。

  當用戶和社會已經與彼岸系深度綁定,停機帶來的短暫陣痛會被長期的依賴所覆蓋。

  這不是一次危機,反而成了一次全網范圍最有效果的免費廣告。

  陳默展現了一種極高的戰略自信和格局。

  他看到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個戰爭的態勢中彼岸不可動搖的地位。

  此舉堪稱“壟斷哲學”的極致體現:最好的市場地位,不是讓用戶喜歡你,而是讓用戶無法離開你——哪怕這種離不開伴隨著抱怨。

  而這次停機,就是一次強制性的“全網戒斷測試”,結果證明了彼岸已成功地將自己變成了數字時代的“氧氣”.」

  陳默瀏覽著網上洶涌的聲浪,里面有大眾最真實的情緒,有對手在背后推波助瀾、包藏禍心的帶節奏,也有來自盟友和用戶自發聲援的力量。

  按照上一世的軌跡,即便他什么都不做,螞蟻上市的臨門一腳也注定碰壁。

  但這一世,不一樣了。

  彼岸系的存在,像一條闖入棋盤的巨鯨,讓原本的棋手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與威脅。

  在感受到這股能動搖根基的力量正在崛起,這迫使它們空前的團結。

  更何況,這次上市背后捆綁了太多國內外錯綜復雜的資本,利益交織之下,陳默隱隱察覺,這其中或許還帶著某些不可言說的特殊任務。

  如果他此刻選擇袖手旁觀,暫時看似井水不犯河水,但長久結下的惡果,終將由整個市場和社會買單。

  到了那時,又有誰能真正獨善其身?

  這就像幾十年前的那場支援之戰,退一步換不來海闊天空,只會是得寸進尺。

  既然資本試圖“綁架”時局,那他就能“綁定”大眾。

  既然都說法不責眾,那就比比,誰的“眾”更有分量!

  盡管他已做了能做的一切——提前預告、事中管控、事后補償。

  但他不是圣人,更不是神。

  有斗爭,就一定會有犧牲。

  “苦一苦百姓,你只管去做,罵名我來擔。這是斗爭必須經歷的階段!”

  那天清晨,領導的話語猶在耳邊。

  那句“響應國家級整改要求”,與其說是一道指令,不如說是一面為他擋下無數明槍暗箭的盾牌。

  男人欲成大事,心必須要狠。

  對自己狠,對敵人狠,有時,甚至不得不對斬斷內心的道德和善念。

  陳默早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他能想明白這一層,雷軍、劉強東他們,同樣能想到這一層。

  這才是他們此刻緊緊團結在他周圍的原因。

  當時針終于指向13:00,陳默再次按下那個黃色的按鈕。

  屏幕上的標志從“暫停”跳回“運行”。

  彼岸系的服務,如同沉睡巨獸緩緩蘇醒,開始陸續恢復。

  打完,收工!

  陳默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伸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然后將那些至關重要的設備分門別類,謹慎地歸回原處。

  風已停,但浪不止,網上的輿論依舊在發酵。

  然而,僅僅過了一天,在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運作下,喧囂的輿論場仿佛被一只無形之手悄然撥轉了風向。

  各大平臺的熱點榜單迅速刷新,媒體的焦點不再集中于彼岸停機帶來的不便與爭議,而是整齊劃一地開始報道同一件即將到來的國際盛事。

  這其間的無縫銜接,流暢得近乎藝術,就像之前陳默在書房里按下的那個暫停鍵,所有的紛爭、質疑與抗議,都被一股更強大的力量瞬間靜音,暫時封存。

  一切議題,都需為這件大事讓路;

  一切紛爭,都需在此刻暫時止戈。

  那就是在一天后,即9月18日。

  于津門隆重開幕的第12屆新領軍者年會,

更為人熟知的名稱是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哎呦文學網    社畜逆襲:從小米開始反卷互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