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74章 穩定大于一切

  “剎車腳重了!要像羽毛拂過水面那樣輕柔,讓乘客感受不到頓挫才行——扣十分!”

  “呃”

  “看到前方車尾燈亮了么?”

  “看到了。”

  “撞上去!”

  “還行知道踩剎車,上次有個人那是真聽話!以后記住前面車燈亮,你就要減速了扣10分!”

  “呃”

  “方向盤打太過,油門給大了,乘客重心失衡,體驗不好.扣10分!”

  “現在腳放哪兒呢?”老劉突然發問。

  “油門上,但沒踩。”

  “扣10分!”

  “為啥?”

  “現在明顯是處于順勢狀態不需要給油,這種滑行狀態就該虛踩剎車,這是一個老司機的好習慣!

  而且你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在開車,咱網約車司機是服務行業,一些駕駛習慣要考慮到乘客的感受。”

  陳默若有所思地點頭。

  一個小時后,那輛略顯陳舊的大眾緩緩駛入停車場。

  “不錯不錯,居然還給我留了10分。我原以為要給你掛零蛋呢。”

  陳默已經掏出筆記本,鋼筆在紙上沙沙作響,將今天的每一個失誤都仔細記錄下來。

  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回憶剛才劉師傅提的那些扣分點進行著復盤,自己開和載客的駕駛習慣完全不一樣。

  老劉摩挲著保溫杯也不出聲,眼中閃爍著欣慰的光芒,起碼知道經常總結記錄和思考的人,干什么都差不了。

  待對方總結完畢。

  老劉把保溫杯放下,“剛才是駕駛習慣的糾錯,接下來就是干咱們打的出行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接單前的準備工作”

  隨后車內就變成了移動教室。

  老劉從開工前的車輛檢查,到著裝的要求;從接單時的操作流程,到導航使用的技巧;甚至連“您好,請問空調溫度合適嗎?”這樣的服務話術,都一字一句地示范。

  此刻陳默完全沒有老板的氣度,就像個認真的學生,不時點頭,偶爾提問。

  前四個小時,基本上是老劉在講在說在開車,后四個小時模擬演練,老劉基本就擔當一名觀察者,當看出問題,才偶爾出聲點評幾句。

  當夜幕完全降臨時,老劉終于露出滿意的笑容:“行了小子,恭喜你出師,可以成為一名光榮的打的出行司機了。”

  或許是陳默今天的表現,讓劉師傅很是滿意,他像個送孩子遠行的老父親,又絮絮叨叨地叮囑起來:

  比如提醒后排乘客系安全帶,對方如果不系,尊重他人生命,但提醒要有。

  比如收到差評后,可以在24小時內通過APP進行申訴;

  比如遇到醉酒無理取鬧的乘客,可以“身體不適”為由婉拒,避免沖突;

  “.一上來路不熟,可以先接短途,熟悉路況和流程后再逐步過渡到早晚高峰和長途單”

  說到一半,老劉突然自嘲地笑了笑,“瞧我,跟你說這些做什么。您這身份,估計也用不上這些。”

  昏黃的路燈下,他的身影顯得有些落寞。

  “該教的都教了。”老劉拍拍陳默的肩膀,手掌粗糙卻溫暖,“以后的路,要靠你自己走了。”

  “謝謝劉師傅,中午還讓您破費請我吃飯,改天我一定請您吃飯。”

  “吃飯就免了,”老劉擺擺手,“你能記住'敬畏速度,安全第一'這八個字,也不枉我教你一場。”

  臨別前,陳默突然問道:“您的'44教學法'這么實用,沒想過去青藤學院當個教練嗎?”

  “當教練啊.”

  老劉的眼神突然飄向遠方,臉上的皺紋在燈光下顯得更深了,回過神他搖搖頭,“太累。而且”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陳默身上,“不是誰都像你小子這么有靈性,我還是更喜歡在路上跑,跟形形色色的乘客聊聊天”

  這時王煒建不知何時已經站在不遠處。老劉沖他點點頭:“王總,任務完成,完璧歸趙。”

  又轉頭對陳默半開玩笑地說:“就是這小子老偷看手機,別以為我開車就不知道,這個毛病得改!”

  “呃下次注意。”陳默略微尷尬地撓了撓頭,他只是抽空看下集團消息,偶爾回幾條的必要信息。

  “沒有下次了,走了,下班!”老劉說完,捧著保溫杯施施然遠去。

  目送老劉捧著保溫杯遠去的背影,王煒建心中感慨萬千。

  這位樸實的老師傅永遠不會知道,今天的這堂課意味著什么。

  而陳默還沉浸在劉師傅最后漏了一手完美的180度飄移側方停車中——車距精準得像用游標卡尺量過一般。

  有這樣的駕駛水平,但今天看他開車風格一如他之前說的,就一個字:穩。

  暮色漸深,路燈一盞盞亮起。

  這一天,陳默不僅學會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網約車司機,更將一句話深深鐫刻在心底:

  對速度保持敬畏之心,安全的優先級永遠大于速度。

  “MOSS,明天要用的專車和服裝都準備好了。”

  王煒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指示。

  陳默已然從方才的學員狀態切換回來,重新變回那個執掌萬億商業帝國的掌舵者。

  他沉吟片刻,問道:“之前那些'特殊學員',也都是劉師傅培訓的?”

  知道老板想問的是什么,王煒建謹慎地回答,“是的.”

  “嗯,那就繼續按照現有的規則,教點真東西,記得記錄和反饋,別讓劉師傅受了委屈。”

  “那些'客人'態度很謙遜。”

  “那就好”

  彼岸集團內部有個特殊的“泰革部”,專門負責安排“特殊群體”的社會實踐——從編程、美工到駕駛、廚藝,打的出行只是眾多實踐基地之一。

  說白了就是陪太子格格們讀書,要想學真本事彼岸可以教,想要過家家,彼岸也有人演。

  這套機制運作隱秘,之前也出現過桀驁跋扈的刺頭,只不過被陳默發現后不動聲色地踢出群體,沒人敢有怨言。

  不僅因為彼岸如今的體量,最重要的是即便再愣頭青也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大腿不是彼岸,而是那個神秘的“黑雨”微信群一眾匿名的成員。

  未知的才是最恐怖的。

  ‘黑雨’這個微信群,是彼岸和小米第二年陳默和雷軍組建的,一開始只有不到十人,現在已發展到三十幾人,成員之間互相匿名,即便說話,除了陳默和雷軍,其他成員均不可見。

  即便以目前微信的數據接受監管,依舊被默許,其背后蘊含的能量可見一斑。

  如果說彼岸有靠山,明面上是GZW,暗地里就是這些成員背后復雜的關系網。

  現在雙方的關系已從最初他和雷軍的單純資金支持,如今已演變成深度的資源互換關系。

  對方需要做事,己方需要做勢,雙方互取所需。

  陳默跟雷軍之所以走的如此緊密,志同道合是一方面,各自公司的利益、復雜的人際關系、背后深層的利益綁定都是原因。

  如果說雷軍是信奉順勢而為。

  那陳默則是順天應人,守正出奇。

  正道而行、守法經營;突破思維、出奇制勝。

  用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去做“正”的事情,用百分之二十的時間研究變通。

  既不墨守成規,又有創新之舉,只有如此方可在商戰中無往不利。

  作為土生土長的東北人,陳默對人際關系的體會可太深了。

  在東北你可以沒有錢,但不能沒有人,關鍵時刻認識一個人,比多少錢都管用,要不過去怎么有了那句,‘過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

  其實陳默心里很清楚,這種‘奇招’就像潘多拉的魔盒,捷徑走多了會令人上癮。

  所以有的‘東西’,他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現在各大公司為什么高薪聘請退下來的一些領導擔任政務關系的高管,這只是明面上的  大家都差不多。

  “劉師傅那套'44'方法論很有價值。”陳默收回思緒,“既然他不愿執教,看能不能用錢買下來,融入青藤學院的培訓體系,事半功倍。”

  “我這就安排人去談。”

  “明天我單獨出車,有老莫跟著,不會有事。”

  王煒建欲言又止:“要不要提前聯系媒體,萬一”

  “沒有萬一。”陳默嘴角微揚,“記住,明天我可是'小默同學'。”

  “也是.您要不提,我都把這茬忘了。”

  “明晚的場地和人員都安排好了?”

  “都已按計劃準備妥當。”

  “很好。”陳默起身準備離開,突然想起什么,“對了,記得邀請劉師傅,我還欠他一頓飯。”

  “一定辦妥。”

  夜色中,陳默坐進一輛印有打的出行LOGO的奔馳E級轎車,車輛漸漸融入黑暗中。

  明天,他將以另一個身份,繼續這場精心設計的商業棋局。

  翌日,周末,清晨的京城。

  陽光透過薄霧灑在小區里。

  一對母女拖著行李站在路邊,行李箱輪子發出輕微的聲響。

  “媽,您難得來一趟,就不能多住幾天嗎?”女兒挽著母親的手臂,語氣里滿是不舍。

  老太太拍了拍女兒的手:“該逛的都逛啦,這大城市車多人擠的,連個嘮嗑的鄰居都沒有,還是咱老家自在。”

  感覺閨女停了下來,她看到路邊停著的網約車,眉頭一皺:“不是說坐地鐵就行嗎?打這車得花多少錢啊”

  “現在有優惠活動,還不到十塊錢!”女兒眨了眨眼,“媽,這可是奔馳呢”

  就在這時,駕駛室的門緩緩打開。

  一位身著深藍色定制西裝的年輕司機邁步而出,修長的身影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他戴著雪白的手套,口罩上方露出一雙如墨般深邃的眼睛,劍眉星目間透著沉穩的氣質。

  整個人透露著自信和專業——若不是西裝胸口那個打的出行的logo,任誰都會以為這是哪位富豪的專屬司機。

  男人微微欠身,聲音溫和而有禮,“您好,請問是尾號5336的乘客嗎?”

哎呦文學網    社畜逆襲:從小米開始反卷互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