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能夠來到北大,進行經驗的分享。”元空的開場白比較普通,聲音也有些懶散。
整體透露的氣質是松弛的,畢竟身為國內金字塔頂端的作家,作品發行十幾個國家,有不用繃緊的底氣。
“今天我想分享的是即興寫作和籌備大綱寫作方式。”元空想要拿起保溫杯喝一口,但還是放下了,因為要把主題說完。
“我用一位法蘭西大作家司湯達舉例,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著《阿爾芒絲》《紅與黑》《帕爾馬修道院》,有多少同學看過《帕爾馬修道院》?”元空對在座的同學們進行提問。
紅與黑在國內更出名的,原因應該是被編入了初中生推薦課外書目。
臺下的同學們七嘴八舌,多數人是沒看過,顧陸聽著同學們的回應。很不巧,這本書他老早就看過,具體不記得了,唯一能想起來的是和拿破侖的滑鐵盧有關。
但這本書被譽為歐洲十九世紀最偉大的之一。
“它是,但因為司湯達細膩的描寫,完全記錄了19世紀的意呆利社會,所以很多研究學者將其稱之為歷史。”元空講述了作品的歷史地位,以及作品對人性的刻畫。末了結語,好的作品之所以好,都是因為寫透了人性。
“那么如果我說,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是即興之作呢?”元空說,“從他和巴爾扎克來往的信件可得知,這部作品是他口述給速記員的,并且他也清晰地表明,自己沒有提綱和大綱之類的東西。”
講名著,同學們的興趣不高,但講作家的私事,那興趣會大很多。
元空緊接著繼續說,“根據司湯達說法,如果有縝密的寫作計劃,他會失去創作熱情。所以只需要在口述寫作前看看上次寫到什么地方就可以了。這幾乎是《與巴爾扎克通信》的原文,所以不存在曲解。”
嘶——顧陸聽見身旁的同學嘀咕:這不就和我寫網文差不多嗎?只提前比讀者幾個小時知道后面的劇情。
咦?旁邊的是網文作家?顧陸余光看著左邊,不怪他刻板印象,可旁邊的同學真就戴著眼鏡,又胖胖的。
不過話說回來,司湯達和網文作家一個習慣,但前者就能寫出世界名著…果然世界上有很多世人難以理解的天才。
“那么即興創作,好還是不好?即興創作代表想象力的迸發,今天永遠比昨天想象力更加豐富,所以追求最新鮮的創意。”元空說,“那么,即興創作是好,還是不好呢?《帕爾馬修道院》是文學即興創作的巔峰之作,里面的優點,也是即興創作最大的優點,里面的缺點,我相信也是絕大多數作家跨不過去的門檻。”
說得還真夠委婉,把絕大多數換成所有也沒問題。
元空不討論司湯達為什么會喜歡即興,那是研究人員該干的事,他闡述缺點。
《帕爾馬修道院》里面很多劇情重復,光是主人公法布利斯在戰場上的經歷,就由不同人的口翻來覆去重復。
還有最基本的,并不太記得主角的年齡——這一點網文作家也經常犯。
說完缺點就說優點,元空舉起保溫杯,本來準備停頓片刻,嘴巴有點干,但看見下方學生炯炯有神的目光,緩緩地放下保溫杯,既然學生們這么熱情,苦點累點也沒什么。
“Concidence(巧合)這個單詞,在這本書出現了幾十次。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很多角色的行為真的很巧合,角色也表現出寬廣的行為模式。”
高情商:更寬廣的行為。
低情商:隨著作者心情行動。
可問題的關鍵是,司湯達對人性具有很深的研究,所以寫出來就感覺莫名其妙的真實,因為現實中也莫名其妙。
“大致的具體情況,到這里說完了。下面同學們可以進行提問,對于司湯達有什么想了解的嗎?”元空說。
顧陸身邊的網文作家同學立刻舉手,并且口中還嚷嚷,“我我我,選我選我。”
因為嗓門大,再加上占據的面積大,元空果然點中了他。
“哪位藍白條紋的同學,就是你。”元空說。
后勤同學連忙遞給網文作家話筒。我們就簡稱他為鏡胖男。也就是胖胖的眼鏡男。
“元空老師,你的書我特別喜歡,有一種暴尸荒野的美感。”鏡胖男說。
這尼瑪什么評價,元空臉色不變,詢問,“謝謝喜歡,那么這位同學的問題是?”
“元空老師,你說了劇情重復是即興創作的弊端之一,那么有沒有解決方案?”鏡胖男直接問核心。
“這個問題,能看出這位同學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元空說,“司湯達所使用的方法是,用技巧磨平重復。”
“《帕爾馬修道院》的技巧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人稱講述、第三人稱轉述、對話敘事、通過想象或回憶呈現事件與人物的變化等等。”元空說,“技巧不同,視角就不同。”
感覺這方法不能在網文里用啊。
“這方法是很好,但還是太需要作者的能力,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胖鏡男再問。
“有的,有的。”元空說,“在《帕爾馬修道院》,司湯達圖通過不同的空間意象來解讀自由與幸福的意義。”
“更直白來說,一開始就定下這個目標,想清楚要寫什么,這是避免重復的最佳方法。”元空說。
四五個小時之后,顧陸回到家中。
“大嚶的讀者們,非常開心你們能喜歡《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但我們還是要遵守該地區的規則。”顧陸錄制了兩三遍,才錄制完畢,給姚小駒發了過去。
本以為錄制這語音過去,就沒顧陸的事了,他也將更多的關注挪到國內。
國內有點復雜,按青年報說,“歐維為一汪死水的文壇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也為迷茫的青年們指引來一條熱愛生活的道路。”
可是這消息,被很多網友嘲諷。顧陸本人也認為,一本壓根沒這個作用。
在顧陸關注國內訊息期間,姚小駒發來消息,大嚶讀者希望能有更多有關大嚶題材的作品。
“這不是按鬧分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