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五十三章 重塑國際秩序

更新時間:2025-02-01  作者:隨輕風去
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五十三章 重塑國際秩序
最后林天帥經過反復掂量過后,決定還是向朝鮮國租借港口,雖然為了長期維持這些港口需要付出一些成本。

從商業角度來說,因為朝鮮國的貧困狀況,如果不作為走私中轉站,港口所能帶來的商業利益并不大,長期維持幾個港口大概是要賠錢的。

但這些港口卻又有另外一項價值,位于北方和倭國之間的航道上。

這時代的航海技術有限,最安全的航道仍然是緊緊沿著海岸線、島嶼行駛。

從大明北方的天津衛、山東出發,都可以先到遼東,然后繼續沿著朝鮮國海岸線一直向西南,過了朝鮮再經過對馬島,就能到倭國本土的九州島西部。

而西九州則是接受雙重冊封的百萬石大名小西行長的領地,也是大明影響力向倭國內部延伸的橋頭堡。

原本這條橫跨三國的航道是沒有什么價值的,或者說沒人有能力打通三國,但以后可就說不準了。

經常鍵政的朋友都知道,任何國與國之間的條約本身是沒有任何信用的,任何不平等條約的落實都需要有武力作為背書。

早早讓部分天兵護送小西行長回西九州就藩,就是這個道理,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威懾。

為了保證今后《釜山條約》的落實,以及每年四十萬兩白銀能及時到賬,大明必須要確保對倭國本土的武力投放能力。

在這個背景下,位于大明北方精銳邊軍和白銀豐富的倭國之間航道上的朝鮮國港口,就有了另外的價值。

通過這場戰爭,舊有的東北亞國際秩序,已經被林天帥攪了個七零八碎。

國與國之間互相封閉的狀況,也被這場朝鮮戰爭給打通了。

有人說,戰爭是文明進程的催化劑,確實有一定道理。

換成其他任何一位統帥,礙于時代局限性,戰爭就是戰爭,打完就班師回朝。

但林天帥這種鍵政穿越者最大優勢就是,知道應該把戰爭往哪個方向引導,知道應該怎么讓戰爭為政治、經濟服務。

而后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了,倭國每送一批白銀過來,天帥就放一批倭軍回國。

戰爭的最后日子,并沒有轟轟烈烈,反而是平淡如水。

等到七月底的時候,林天帥送走了最后一批倭軍以及總大將德川家康。

此時在朝鮮國的國土上,再也沒有倭寇了,大明援助朝鮮的戰爭徹底完結了。

于是大明天兵也就準備班師回朝,最早進入朝鮮國的李如松、麻貴、董一元兵團此時堪稱師老兵疲,優先撤回國內。

而今年才來到朝鮮國參戰的李昫兵團、陳璘水師等,暫時負責仁川、釜山等朝鮮國港口以及倭國西九州的駐軍事務,等待后續輪換。

將德川家康送走后,林天帥久久望著海平面,不知在想什么。

沈惟敬已經跟著小西行長去了倭國西九州,林天帥身邊主要隨員又成了崔五魁。

“大帥在想什么?”崔五魁忍不住對面朝大海發呆的林天帥問道。

林天帥悠悠的說:“我在想,將來到底誰能在倭國執政?

豐臣秀吉沒幾年好活了,等秀吉死后,幼子才幾歲,倭國必定要內亂。

不知到了最后,究竟是誰人能奪得倭國的天下。”

主要是林天帥也非常好奇,倭國的情況被自己攪得亂七八糟,如果以后還有關原之戰,到底誰會贏啊?

西軍有了比歷史上肥壯十倍的小西行長,東軍的德川大納言還能打的贏嗎?

崔五魁逢迎說:“大帥胸懷天下,實在太操心了,連倭國的事情也要斟酌。”

“行了,不說倭國了!”林天帥暫時放下,“先說朝鮮的事情吧,想租借幾個港口,應該找誰談?”

在林天帥眼里,如今朝鮮國只有兩種價值,一是北方的礦產,二是西海岸和南海岸的港口。

其他的例如土地、田產等等,不能說毫無價值吧,也稱得上一無是處。

別人倭國還能一年賠償幾十萬兩白銀,你朝鮮國卻只能供應八萬石糧草,也就是蘇州府吳縣太湖胥江沿岸的田產數量級。

崔五魁答道:“先前與倭國條約訂立后,天帥就放了朝鮮國君臣回王京漢城。

等天帥班師回國路過漢城的時候,和李朝小朝廷談了就是。”

半個月后,林天帥再次抵達漢城,入住漢城西大門敦義門外的慕華館。

負責接待林天帥的接伴使乃是一位老熟人,朝鮮國的吏曹判書李德馨,也是少有的與林天帥打過交道又沒被砍死的朝鮮國高官。

林天帥不滿的說:“本帥上次到漢城時,入住的可是西闕,這次卻只讓我住慕華館?”

李德馨心累的答道:“敝國王京三宮盡毀,故而西闕已經被改為了別宮,目前由敝國王上所居,實在不便再請天帥入住。”

林天帥非常大度的說:“本帥也不是講究排場的人,就住在慕華館也好。

聽說這里住過好幾個大明狀元使節,也不算辱沒了我。”

見林天帥這次居然如此好說話,李德馨稍稍松了口氣。

隨即又聽到天帥說:“但是,并非我一定要挑理,貴國大王居然不出面來勞軍,這就說不過去了吧?

須知我們天兵剛剛幫助貴國擊敗了倭寇,對你們李朝來說,堪稱挽狂瀾于將倒,有再造貴國之恩德!

可貴國大王的態度居然如此冷淡,實在叫官軍寒心!”

李德馨:“.”

你林天帥所謂的再造恩德,就是將北方一半國土分走么?聽說還要占幾個港口?

至于其他諸如屠殺朝鮮國文武官員之類的劣跡就不說了,就算好意思說也不好意思往史書上寫!

林天帥抱怨完了后,才說:“算了,我也不稀罕貴國君臣幾句口頭感謝。

明天還是讓一個能做主的過來,談談租借港口的事情。”

聽到這里,李德馨趕緊溜了,與天帥打交道的危險系數實在太踏馬的高了。

及到次日,朝鮮國如今的領議政鄭澈一大早親自來到慕華館,拜訪林天帥。

這也是個與林天帥有過一面之緣的人物,也是朝鮮國當代最著名的詩人,作品號稱朝鮮國離騷的。

林天帥一邊吃著早餐,一邊對鄭澈說:“怎么?貴國小朝廷沒別人了,還是把你這老人家派來了?”

領議政在朝鮮國的地位類似于首輔,確實也是最適合背鍋的人選了。

鄭澈氣呼呼的說:“敝國夠分量的人都死光了,我這歲數離死也不遠,所以是我來!”

西人黨尹斗壽在鴨綠江邊被打死了,南人黨領袖柳成龍因為在平壤城“叛變”被殺了,北人黨因為尹卓然“叛國”不被信任。

還能背得動黑鍋的人,真沒幾個了。

林天帥很寬容的說:“我也不為難你,就租借三個港口,具體勘界待定,以及大明在租界享有駐軍、司法之權,你同意了就走吧!”

鄭澈又問了句:“租金幾何?”

林天帥瞪著眼斥道:“貴國居然還想要租金?每個港口每年一百兩,再多沒有,不要就滾!”

雖然最后還是達成了租界港口的協議,但是天帥在漢城始終沒有感受到來自友邦的感激之情。

體驗不佳的林天帥一天也不想多留,談完租借港口的事宜后,就罵罵咧咧的走了。

一路向北,過了開城進入樂浪公領地后,林天帥才感受到了來自友邦的熱情。

這種熱情在平壤城達到了高峰,八月底林天帥重新駕臨平壤城時,數千人在城門夾道歡迎!

這座多災多難的城市近一年多歷經了倭寇占領、天火焚城、大王子叛亂后,也不知道換了幾茬城市居民了。

想至此處,林天帥心中憐憫,口占一首道:“平壤城邊戰骨叢,更聞麗婦哭征東。熙寧雅樂今須訪,又采夷歌備國風。”

大明今年新冊封的樂浪公雖然年少,但禮數上比朝鮮國王更周到,努力做到賓至如歸,邀請天帥下榻公爵府。

在這種熱情感染下,林天帥在平壤城逗留了十來天。

期間林天帥視察了箕子廟工地,并且欣然提筆留了一篇幾百字賦文。

“夫何明宮之岌嶪兮,耀朝暉而色鮮。肅將禮而敷衽兮,人文之始宣一葦兮泛泛渡海,敢辭夫投荒而跡孤.畫朝鮮而建國兮,夫惟不臣之故也嗟漢使之揭誠兮,導邦人以益虔。永世相傳而不忘兮”

這箕子廟可是樂浪國當前的頭號重點工程,規制十分宏大,預計到明年才能建成,配得上林天帥寫這么多字。

在平壤城呆夠了后,林天帥本來還尋思著去咸鏡道甲山郡礦山視察,然后繞個遠路回國。

不過考慮到距離年底沒多久了,怕年內來不及辦獻俘大典,就打消了繞路咸鏡道的想法。

九月上旬,林天帥抵達義州,然后過鴨綠江來到九連城,重新踏上了大明本土。

距離去年十月初渡江入朝,正好十一個月時間。

其實真正作戰的時間段,也就是從萬歷二十年十月到萬歷二十一年四月,差不多七個月而已。

比起原本歷史上前前后后的拖延七八年的援朝抗倭戰爭,林天帥的效率可謂高了十倍以上。

請:m.minguoqiren.la

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五十三章 重塑國際秩序

上一章  |  大明話事人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