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五十二章 釜山條約

更新時間:2025-02-01  作者:隨輕風去
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五十二章 釜山條約
林天帥和德川家康達成共識后,便共同擬定了和約條文,然后各自報送給國內。

當和約條文內容傳到京師后,引起了朝廷上下的一片歡欣鼓舞。

主要是驚喜來的非常突然,君臣都沒想到,這樣大規模出兵還能掙錢,而且掙得不少。

按照和約規定,今年首期賠償這六十萬兩白銀,差不多就能覆蓋明面成本了。

而后每年流入的四十萬兩白銀基本就是純賺的,當今朝廷太倉庫白銀年收入大概是四百萬兩,每年四十萬兩相當于增收十分之一了。

這對連年虧空的國庫來說,堪稱是大補。

萬歷十八年西海甘肅用兵,萬歷十九年寧夏用兵,萬歷二十年又出兵朝鮮,萬歷二十一年繼續在朝鮮打,軍費開支始終居高不下。

林大帥四年來十二戰十二捷的赫赫武功,背后則是數以百萬計的成本。

因為國庫入不敷出而焦頭爛額的戶部尚書于慎行看到這個賠償條文,居然產生了喊林泰來“義父”的沖動。

要知道,雖然現在才五月份,太倉銀庫中就只有現銀五十多萬兩了,而老庫存銀也僅剩一百五十萬兩。

萬歷皇帝也很高興,一是戰事結束,還能有回頭錢,不用自己心痛的從內庫掏錢了。

二是甲山郡的臨江大銅礦那邊已經有了兩萬五千俘虜當礦工,據初步測算一年可以交納五十萬斤銅。

如果鑄造成銅錢,大約可以鑄造七千萬文,價值折合白銀十萬兩。

這不算少了,像那御馬監圈占了數十萬畝所謂草場,每年經營收入也不過幾萬兩子粒銀。

派礦監去各地開礦,往往折騰一年也沒幾千兩銀子。

況且這銅礦還只是初步開發,等礦工數目更多后,產量還可以繼續增加。

所以大明朝廷這邊喜聞樂見,對和約條文批準的很快。

但是倭國那邊明明距離釜山更近,但回饋則慢了很多。

林天帥對此表示理解,畢竟面對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完成心理建設也需要過程。

反正他也不著急,時間在大明天兵這邊,完全耗得起。

到了六月份的時候,倭國太閣豐臣秀吉的反饋終于傳達到釜山,準許了先前談成的和約條文。

被征朝大敗局搞得有點內外交困的豐臣秀吉,面對和約條文也沒得選。

他必須要把被圍困的剩余七萬五千兵將,以及被俘的那一堆親信解救回來。

有石見銀山在,分期賠付三百萬兩白銀還在承受范圍內。

而且西九州地方也不是豐臣勢力的核心區域,分封出去沒有那么心疼。

時間耗到六月中旬的時候,大明天帥林泰來和倭軍總大將德川家康在釜山城外正式訂約,并且互相交換國書,史稱《大明倭國釜山條約》。

條約涉及的方面看似很簡單,無非就是兩國誓約修好、賠償數目以及方式、九州問題、被俘將領問題等等。

但具體落實起來,卻又比較復雜了,很多細節都要梳理。

當第一批二十萬兩白銀從倭國送到經略幕府行轅后,林天帥便對左右感慨道:“戰爭終于要結束了。”

從老老實實送銀子來看,倭寇大概沒有反悔的意思。

既然就是“到此為止”,自己可能沒機會參觀一下那位老猴子了。

而后林天帥就先行放了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黑田長政各部回倭國。

等收到第二批白銀時,林天帥就送別了小西行長。

并且還派了三千水師、五千步騎護送小西行長回國,以確保為和平做出巨大貢獻的小西行長得到該有的待遇。

站在釜山浦的碼頭上,大明筑紫宣慰司宣慰使兼倭國西九州大名小西行長感恩戴德,在天帥面前哭成了淚人。

宇喜多家讓他從一介商人晉升為武士,太閣讓他從武士晉升為十四萬石大名。

而天帥則一口氣把他從階下囚變成了大明皇帝冊封的宣慰使以及百萬石大名、倭國第三人。

林泰來對小西行長鼓勵道:“去吧!來日方長!西九州百萬石或許只是一個起點!”

小西行長恭敬的答話道:“永世不忘在天帥身邊接受教誨的日子!”

站在岸邊目送小西行長的船只遠去后,林天帥在釜山浦參觀了一圈。

隨即對身邊的崔五魁說:“好像沒必要再租借釜山、仁川等港口了。”

“啊?為什么?”崔五魁愣了愣,下意識的反問道。天帥要是和朝鮮斷聯,那他這個朝鮮語通事作用豈不更小了。

林泰來解釋說:“戰爭剛開始時,一切前景都不明朗,所以要做最壞打算。

因為大明嚴禁對倭通商,考慮將來對倭國轉口走私的需要,所以才產生了在朝鮮國租借港口的想法,為的就是作為大明與倭國之間的中轉。

而現在有了占據西九州的小西行長,我大明可以直接和小西行長對接,不需要中轉,那么租借朝鮮國港口還有何意義?

再說朝鮮國如此貧窮,連白銀、銅錢都不用,實在沒多少油水。

若僅僅為了與朝鮮國通商而租借港口,只怕入不敷出。”

崔五魁也說不清楚門道,只能說:“當初天帥為了租借港口的事情,還是耗費了很多心思,如今放棄也是可惜了。

再說釜山這地方極為重要,是朝鮮國和倭國之間的樞紐。

占有了釜山,就可以阻擋倭寇入侵朝鮮國,也算是長治久安之法。”

林泰來想了想后,答道:“說得也有道理,不租白不租,先租了再說。

但也沒必要太多了,就暫定仁川、釜山兩處地方!

以后遼東、天津衛、山東的船只,可以沿著朝鮮海岸線,經過仁川和釜山航行。”

回到經略幕府,德川家康又派人過來傳話,想談一談釋放被俘倭兵的問題,為此可以補充條文。

但是這個提議被林天帥一口拒絕了,被俘倭兵需要進行勞動改造,所以不接受任何談判。

要是把兩萬五千礦工都釋放了,那生產怎么維持?一時間又能從哪里找來如此多優秀礦工?

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五十二章 釜山條約

上一章  |  大明話事人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