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的話,翟遠還是想拿到黎志鷹手里那些股份。
采編部門的人才倒是其次。
將軍澳工業邨,原《禁果日報》三間滿設備的印刷廠和辦公樓能做的事可太多了。
黎志鷹生前財大氣粗,禁果開業便向全港第一大報的方向奮斗,進口的全是嶄新機器,場地租期二十年起步,兩家報紙合并全攏在一起。
倘若拿不回股份,這些東西都將被港府拿去拍賣。
那他豈不是白死了?
“你是不是拿著港府高官的把柄?又或者出盤外招?”
何世柱又一次以股東當事人的身份參加完庭辯。
難以置信的打電話給翟遠:“頂你個肺,今天庭上的法官、議員包括基金會的負責人突然換了副面孔,居然同意你提出的要求,300萬港幣都不必付,象征性拿一塊錢存進基金會,黎志鷹那50的無主遺產就全部歸你所有。”
涉及到港府部門,庭辯不對外公開。
翟遠自己又懶得出庭,突然聽到這個消息時也愣了下。
旋即反應了過來,果然是怕我另起爐灶,失去這個日銷20萬份的輿論喉舌。
這樣看來那條黑金線還沒斷,依舊有人在密切關注動向。
翟遠握著電話微笑道:“可能看我生得靚仔。”
“是就最好。”何世柱呵呵笑聲透過聽筒,飽含深意道:“不過要小心被人家當做刀來用。”
《九一日報》保留了禁果原班底,群魔亂舞,在親內地的人看來臭名昭著。
何世柱已經算是中間派,此時仍忍不住提醒。
“放心何伯,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翟遠笑著回一句,掛斷電話,扭過臉望向身邊二十一歲女大學生周海玫。
女大生剛適應大學生活,今天來九一文化探班。
“九一文化你隨時過來都沒問題。”
翟遠坐在辦公桌,招呼周海玫跨坐在腿上,一副為你找想的口吻:“但是九一娛樂就不要隨便過去。”
周海玫不滿道:“為什么?”
翟遠哼了聲:“女明星太多,怕你又呷飛醋不開心。”
“我都向你道歉了,真小氣!”周海玫噘起嘴說著,捏著翟遠嘴角往上提:“不去就不去嘍,笑一個。”
翟遠敷衍的擠個笑臉,從抽屜里取出幾盒錄音帶。
“有幾段錄音非常重要,關乎到你表哥我的身家性命,所以我只敢拿給你聽。”
翟遠說著又取過一部Walkman的隨身聽,插入盒帶將耳機遞給周海玫:“你高材生來的嘛,聽完告訴里面的人我講了什么。”
畢竟不是母語,英語這玩意兒應試考分再高,實際交流起來依舊費勁。
翟家門上唯一的高材生周海玫戴上耳機,聽得認真,不時還要反復倒帶勾連語義。
一盒錄音帶聽完,表妹臉色變的越來越嚴肅。
終于知道翟遠所說的‘身家性命’是什么意思。
“聽完了?里面講咩?”
“里面的人一個叫黎,另一個叫西蒙。”
周海玫深吸口氣,聲音發沉道:“講的是七月份連續三宗串聯炸彈案,通過恐怖分子在香江制造恐慌情緒,會有金主提供支持。”
翟遠輕一點頭表示了解。
其實從當初提到這件事時,黎志鷹的反應已經能判斷出大概,如今這盒錄音帶才算坐實這件事。
其他帶子里叫什么司徒、森哥、安生和紅衣主教的名字,翟遠七七八八都能對上身份。
唯獨這位西蒙不知什么來頭,聽起來像個鬼佬。
也只有鬼佬才敢搞出爆炸案這么大的動靜。
周海玫見翟遠沉吟不語,蹙眉擔憂的說:“很危險呀,不如把帶子交給差佬去調查?”
翟遠聽她說的天真,不禁莞爾:“這件事你知我知,如果有第三個人知道,下次炸彈可能就擺在我辦公室里。”
周海玫頓時被嚇得小臉發白,緊緊抱住翟遠,搞不懂他怎么卷進這種事里。
“所以要守口如瓶,明白?”
“嗯!”
“乖啦來,這里還有幾卷英文帶子,一并幫我聽完。”
一鋪搞定《九一日報》剩余的股份。
如今公司兩大股東,翟遠持股90,何世柱原本那部分被稀釋的只剩10。
翟遠在表妹的翻譯下,對歐西老板的行情價格有個初步了解。
相較之下,黎志鷹開出每月100萬美金的價碼,簡直是蚊子腿相仿。
錄音里鬼佬不單是出錢,還能提供給大把資源,承諾將來會讓東亞的小弟國家一路綠燈,分分鐘讓報紙四處開花。
老實講,翟遠很心動。
但卻依舊遲遲不見有人聯系自己。
“《內地往事》專欄照舊,其他禁果過來的那批主筆,涉及到敏感言論的版面先停一停。”
翟遠琢磨了兩天,決定試探一下。
先砍掉禁果原本用來帶節奏的幾個版面,換上中規中矩的本港新聞。
接著又吩咐潘永強:“禁果來的班底是以前《天天日報》的人,你看著處理就好,不過連載版面的倪誆我不中意,通知他不用再寄稿件過來。”
“倪先生是目前香江最暢銷的作家,金良庸寫武俠,他寫科幻,不少讀者都是沖著他的連載才買報紙,趕他走我怕會降低銷量。”
潘永強聞言躊躇道:“就算換人也需要時間約稿,況且現在香江作家很少了。”
香江的文學種子,與娛樂圈明星差不多,向來是靠南下的人才支撐。
從抗日戰爭時期的巴金、茅盾南下,到郭沫若、林語堂、臧克家,先后兩次成為香江文學史上的中堅力量。
五十年代又有第三次作家南下,即是現在的張愛玲、金良庸、梁羽生、倪誆這些人。
第四次則集中在最近些年,出現了東瑞、巴桐、顏純鉤等新生代作家。
看起來的確有些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
也無怪乎潘永強會有些擔憂,倪誆如今炙手可熱,能帶動不少報紙銷量,否則也拿不到那么高的價格。
翟遠搖搖頭,依舊堅持道:“換!”
潘永強見狀嘆口氣,只得同意:“那我盡快去外邊找其他人約稿。”
“不必那么麻煩。”翟遠瞥了他一眼,指了指自己:“未來文壇新星就坐在你面前,還用得著去外面約稿?”
潘永強:“啊?”
“這是什么意思?”
司徒銘柱手里拿一份改版后的《九一日報》,面帶不解:“大刀闊斧砍掉原本禁果的版面,但又保留了《內地往事》的專欄,開除倪誆,停掉他用天外邪魔來映射內地的,偏偏又換上一本更露骨的連載。”
反復橫跳?
司徒銘柱摸不清翟遠想干什么。
楊森卻看得透徹,笑道:“這是在試探我們的反應,黎志鷹這個中間人掛掉,《大公報》批的他回不去左邊陣營,所以用這種方式釋放訊號。”
楊森扶了下金絲眼鏡,端詳起桌上新開的連載版面。
‘今日起本報將中止與倪誆先生的一切合作,其中原因不足為外人道也。同時,神秘作家攜新作品《三體》正式與廣大讀者見面。一直以來,香江科幻模仿西方文學影視作品頗多,亦或者假借懸念冠以科幻之名,一味求快舍棄質量,終究難以擺脫虎頭蛇尾的武俠風格,相信《三體》的出現會開啟科幻作品之新時代,引領新的文學浪潮…’
單一則寫在前面的聲明預告,便足夠引人遐想。
中止合作,原因不足為外人道也?
怎么聽都像是將矛頭對準倪誆,一副他做錯事但我不能說的白蓮花口吻。
如果這還算不上什么,后面一串則屬于明著向倪誆開炮了。
香江有幾個寫科幻的作家?用一只手數都嫌多余,模仿西方作品、虎頭蛇尾、假借科幻寫武俠,作品一味求快舍棄質量…
你不妨把話說的再明顯一些。
聲明之后,是三千字左右的正文,恰好占了兩個版面。
彼時金良庸在明報連載十四部天書,日常刊文兩千字左右。
倪誆供稿更快,號稱人肉印鈔機,出道至今已經寫了近八千萬字,但基本也維持著每份報紙兩千到四千字的排版。
楊森的目光落在正文上面。
開篇就是歐西老板最愛看的那段歷史。
迅速掃完全文。
楊森又覺得平平無奇。
文筆普普通通,單論開頭也看不出什么情節。
他又將目光落在開篇部分。
《三體》
余則成。
楊森收回目光,扭過臉望向司徒銘柱,問:“不講報紙,你覺得這個翟遠怎么樣?”
司徒銘柱略作沉吟:“黎志鷹這件事做的太盡,我其實并不太滿意。”
“為了利益不擇手段,我倒是覺得這種人不錯,只要喂飽他就好,他一個人吃得了多少?就怕滿口仁義道理。”
楊森笑著摘下眼鏡:“我收到風又快要增設議員席位,能安排多少自己人參與立法就在這幾年,時間緊迫啊司徒!那句話怎么講?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即是好貓,既然這位翟老板還在搖擺不定,我們就幫他定下來。他不是和寶島關系很差?只要肯合作,《九一日報》明年就可以去寶島駐設機構,保證他一路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