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86章 黃飛鴻內地首映

  1985年,9月1日。

  九一娛樂象征九九歸一的logo,第一次正式出現在內地電影院里。

  燈光暗下。

  銀幕亮起。

  伴隨著一段恢宏的鼓點聲。

  九團火焰在銀幕上亮起,最后聚攏化作黑黃相間的文字。

  “這個片頭有意思,有點兒像東洋的株式映畫。”

  “九一娛樂是哪兒的公司?不像國營廠的名字。”

  “香江的唄,海報上都說了演員是香江巨星,不過主角是李聯杰,估計合拍片吧…”

  影院觀眾小聲議論,夾雜著嗑瓜子、啃爆米花的窸窣聲。

  翟遠也抱著袋爆米花,大號的塑料口袋里裝的鼓鼓囊囊,引來周圍不少觀眾詫異的目光。

  沒轍,門口轉動爆米花爐子的大爺賊實誠,給了五塊錢就直接把剩下的玉米粒全倒進爐子里,伴隨著嘭一聲震耳巨響,翟遠再想說吃不下,大爺生怕他退錢,扛著爐子一溜煙就沒影兒了。

  “吃點嗎?純天然的。”

  翟遠舉著塑料袋跟周圍人推銷了一圈,大家都很給面子的抓了兩把捧在手里。

  關芝琳也伸手去接,纖細手指不經意的在翟遠手背上掠過,又觸電般縮回去,仰起臉沖翟遠不好意思的笑笑。

  后排的王小鳳看到這一幕,從鼻孔里發出聲嗤笑。

  翁美玲戴了副口罩,問:“怎么了?”

  王小鳳搖頭嘀咕:“冇,見到只金雞扮純情。”

  九一娛樂的片頭結束,銀幕短暫黑屏兩秒,響起敲鑼打鼓的喧鬧聲。

  旋即亮起畫面,一艘大船之上,正上演一場舞獅慶典,桅桿頂端掛著繡球捆青菜,意為舞獅當中的采青。

  燕京城沒有海港,拍這場電影開場的海上航船戲份時,反而是在電影即將殺青時的最后一場戲。

  徐勀和李聯杰隨劇組一同乘坐綠皮火車,走走停停,兩個小時方才抵達津門港口。

  津門船廠仍保留不少舊式輪渡,掛上龍旗時代感立刻凸顯出來,只是這年頭再想找到船上的火炮炮筒不大可能,道具組最后搞來硬紙板和塑料泡沫卷吧卷吧,再涂上層黑漆,呈現出的效果倒也似模似樣。

  畫面里。

  李聯杰的黃飛鴻一襲白衣。

  而坐在當中的黑旗軍領袖劉永福,則是導演徐勀親自上陣客串。

  其實徐老怪也是港片的專業客串配角了,甚至在《最后勝利》那部戲里拿過最佳男配角提名。

  只是他導演名氣太大,反而讓人忽略掉他演員身份。

  徐勀扮演的劉永福頭戴官帽,后插孔雀翎羽:“黃飛鴻,你看看!現在西洋戰艦都滿滿的停進了我們的港口,香江給了英國,馬交給了葡萄牙,俄國占了黑瀧江,連自己的祖宗都保不住了,還派我劉永福去安南,到人家的地方去跟法蘭西交戰…”

  電影是上譯廠請來的配音員重新配音,講這種臺詞時語氣掌握的爐火純青,以至于徐勀原本有些冷峻甚至帶點兇狠的長相,也被配音襯托的大義凜然、憂國憂民。

  底下觀眾里知識分子不少,或是炫耀或是科普,跟身邊人低聲說著劉永福這個歷史人物。

  黃飛鴻拱手:“劉大人,現在朝廷朝令夕改,說不定你很快就能調回來。”

  劉永福唏噓不已:“朝廷派我打仗又怕我兵力太多,這班水師一定會被解散。黃飛鴻,你是我們黑旗軍的教頭,你收編他們做民團繼續操練,一旦有強敵打來的時候,他們就可以保家衛國!”

  鏡頭給到船上的水手們,紛紛朝黃飛鴻下跪:“黃師傅!”

  緊接著,劉永福拿出了電影里最重要的道具——折扇。

  “黃飛鴻,這扇子上寫的是我們和洋人所簽下的不平等條約,見扇如見人,希望我回來的時候,這些條約已經一筆勾銷!”

  伴隨著黃飛鴻打開折扇,扇面上的‘不平等條約’鋪滿整個屏幕,當中印制的一塊中國地圖,上面寫滿條約細則。

  鼓聲漸起,由低沉轉為高亢,繼而響起古箏彈奏聲。

  咚!咚!咚!咚!噔噔噔噔噔噔噔——

  音樂響起的同時,畫面一轉,旭日東升的海面上出現‘黃飛鴻’的片名,側面一行小字‘之壯志凌云’。

  海浪翻涌之間,陳仕龍獨特的京劇式唱腔唱響:“傲氣面對萬沖浪,熱血像那紅日光…”

  海灘上,黃飛鴻帶領一群精神十足的青年奔走習武。

  畫面里顯現出電影的主創人員:

制片人:翟遠監制:翟遠編劇:翟遠音樂:翟遠,陳仕龍導演:徐勀主演:李聯杰  這次的主演名單里沒有排在前面的元標兩個字,成了李聯杰的大男主戲。

  觀眾席位里竊竊私語。

  “什么是制片人?”

  “好像是給電影投資的個體戶,我們是制片廠制度,沒有制片人這一說。”

  “那這個叫翟遠的挺厲害,難怪監制、編劇、音樂這一長串都有他的名字,估計沒少花錢…”

  徐勀看著銀幕上自己拍攝的畫面,滿意的點點頭。

  聽到陳仕龍的歌聲時,又輕輕皺眉,悄聲說:“我覺得陳仕龍的聲音有點怪,不如黃沾聽起來有味道,或者換林子祥也不錯。”

  翟遠笑著問:“陳仕龍能幫你這部戲在東洋賣座,其他人做得到?”

  徐勀一聲嘆息。

  銀幕上的故事仍在繼續。

  關芝琳的十三姨出場,西式裝扮在一群民初服化道里讓人眼前一亮。

  觀眾席男同胞全支棱起來。

  與十三姨同場出現的還有個外國鬼婆閨蜜,十幾秒的鏡頭,演員是從外賓酒店拉來個白俄女人客串,正宗大洋馬。

  十三姨:“飛鴻,我跟你介紹,她叫joanna。”

  大洋馬:“Howdoyoudo?”

  黃飛鴻:“嘟?什么嘟?”

  羅嘉英飾演的干舅公提醒道:“她問候你呢,快點說‘鮮扣肉’。”

  黃飛鴻:“噢,扣肉!扣肉!”

  觀眾一陣輕笑聲。

  而隨著下一個鏡頭,十三姨給黃飛鴻拍照,放多了鎂粉的相機直接冒煙,將正前方籠子里的金絲雀燒熟。

  觀眾笑聲愈發歡快。

  翟遠環顧周圍,看著一張張洋溢笑容的面孔,心中慶幸還好現在沒有動保組織,否則這個鏡頭高低得經歷一場網暴。

  “十三姨演得很好。”

  翟遠主動跟關芝琳說了一句。

  關芝琳第一次做女主角,嘴角止不住上揚,矜持道:“翟先生給機會。”

  影片接下來,輪到梁嘉輝的牙擦蘇,惠天賜的梁寬登場。

  實話實講,惠天賜的演技相比元標少了幾分靈動,在徐勀的調教下依然有些沉悶,有時候演員能不能紅雖然主要看運氣和資源,但多少也得看實力。

  好在這一版里,梁寬戲份被刪減了許多,并不影響觀感,反而是梁嘉輝的牙擦蘇更出彩。

  戲班里,十三姨換衣服那場戲繼續保留。

  但將梁寬偷看,改成了他攔住想要偷看的戲班老板,也因此得罪對方,讓后續的劇情邏輯更順暢。

  十三姨款款除衫,身上只剩下一件吊帶。

  觀眾的議論聲全部停止,直勾勾盯著銀幕上關芝琳露在外面的手臂,以及胸前的一片白皙。

  尺度太大了!

  內地的觀眾哪里受過這種刺激,這年頭稍微有點香艷鏡頭的電影都是內參片,正經在影院放映時出現這種鏡頭少之又少。

  下一秒。

  銀幕上出現一只手掌的陰影,越來越大,最后覆蓋住整個畫面。

  觀眾席里瞬間罵聲一片。

  李賽鳳不解問道:“怎么回事?”

  翟遠轉頭看向周學軍:“你給解釋解釋。”

  周學軍尷尬一笑:“可能放映員覺得這種鏡頭不合適,用手擋住了放映機鏡頭…”

  簡單粗暴的物理刪減。

  等畫面再次亮起時,已經是梁寬追出戲班給關芝琳送傘,并在這里見到了嚴振東。

  暴雨傾盆的長街之上。

  梁曉龍飾演的鐵布衫嚴振東出場。

  長街賣藝的嚴振東赤著上身、肌肉虬結,喉嚨頂著兩桿紅纓槍,猛一發力槍桿就寸寸斷裂。

  這是電影開場至此,第一次展現武術動作。

  剛才還因為物理刪減而不忿的觀眾,看到這一幕紛紛低呼。

  此時的觀眾大多很質樸,他們真的肯相信現實中有這種真功夫,以至于李聯杰拍完《少林寺》,無數人懷揣武俠夢,坐上綠皮火車直奔少室山。

  “陳真!”

  “我操真的是陳真!”

  “他不是跟東洋人佐藤同歸于盡了嗎?”

  雖然梁曉龍在片子里戴了個假辮子,卻仍被熱心觀眾認出,陳真這個形象太過深入人心,影院里頓時一陣嘈雜聲響起。

  坐在角落的梁曉龍壓了壓帽檐,默默挺直了背脊。

  哼!什么是真正的巨星啊?

  電影從嚴振東出場以后,敘事風格就沒有之前那么輕松。

  寶芝林的醫館里,黃飛鴻替一個菜販子治療槍傷。

  “現在港口這么多洋船的旗幟五花八門,這個菜販就是分不清美利堅旗和英國旗,所以上錯船被洋人誤會打傷了。京城搞洋務運動,這種糾紛,吃虧的還是我們唐人。”

  飾演豬肉榮的是肥貓鄭則士,他剛轉型做導演,這次為了跟1024搞好關系,特意跑來內地客串。

  聽師父黃飛鴻講完菜販的經歷,豬肉榮大怒拿起一根三戟叉:“民團弟兄們,我們去把洋人的船拆了!”

  演到這里,徐勀又湊近翟遠悄聲說:“這段臺詞我記得不是這樣的,是不是有刪減?”

  翟遠嗯了一聲:“好好看戲。”

  原片臺詞的確不是這樣,本該是豬肉榮大罵‘滿洲狗霸占我們中原,現在又勾結紅毛鬼出賣大好河山’云云。

  但這是不能碰的話題。

  燕京城現在至少四十多萬滿人同胞,倘若把這句臺詞講出來,翟遠擔心劇組回不了香江。

  況且上譯廠的配音員也不會這樣配臺詞,干脆自覺點提前刪掉。

  黃飛鴻攔住暴怒的豬肉榮,這個角色現在還很理想主義,也有些迂腐:“豬肉榮,不準你插手,我們要找洋人澄清這件事情,否則我們唐人以后怎么在佛山住下去?”

  黃飛鴻見洋人的這場戲,取景地是在燕京飯店。

  飯桌上,負責調和中英關系的滿清提督,找來剛演完《賭神2》仇笑癡這一角色的林國兵來客串。

  提督:“黃飛鴻,這位是威格斯將軍,這位是大商人積善先生,他們都很寬宏大量,不再追究菜販上錯船的事,你也就別再堅持給他要賠償了。”

  黃飛鴻:“提督大人,這樣何以平息民憤?”

  提督:“民憤?哼!黃飛鴻,你只不過一介草民,有什么資格跟官府討論決策,現在京城搞洋務運動,跟洋人的關系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黃飛鴻拿起一塊面包:“這些面包是用我們的面粉做的。洋人在我們的地方劃出租界,還設了一個個禁區,如果我們國人還在處處忍讓,遲早我們連做饅頭的面粉都沒了!”

  觀眾們的臉色逐漸凝重,戲院恢復了剛才關芝琳脫衣服時的靜寂,不過這次則是完全被故事情節吸引。

  偌大的影院鴉雀無聲。

  同一時間,梁寬因為前面得罪戲班老板,被忽悠去對付來收保護費的沙河幫,被一群人追斬。

  慌不擇路逃跑之際,梁寬遇到仗義出頭的豬肉榮。

  翟遠的劇本里,這一版的沙河幫改的更霸道,沒有原片里為了給元標加戲,強行讓他在沙河幫示弱后又跳出去挑釁的情節,而是直接讓民團與沙河幫一言不合便展開混戰。

  飾演沙河幫幫主的,是此時九一娛樂的御用三級片演員,盧慧光。

  混戰當中。

  雙方人馬沖進洋人的飯店,打破了黃飛鴻與洋人在談判桌上的氣氛。

  接著是一場室內混戰,這時候就看出來袁家班動作調度,以及徐勀在拍攝時的控場能力。

  即便幾十人擠在一起拳來腿往,場面仍不見散亂,主次分明。

  牙擦蘇在混戰中不小心撞到洋人保鏢,被對方一通痛揍。

  觀眾也看到了黃飛鴻在這場戲里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出手。

  在略顯沉重的歷史背景下,打戲拍的并沒有后來幾部里那樣花哨,黃飛鴻三拳兩腳制服了洋人保鏢,對方撂下一句‘中國鬼’之后憤憤離去。

  畫面一轉,剛剛趁亂離開的提督帶兵包圍了飯店。

  提督:“把民團的人抓起來,誰反抗就斃了他!”

  民團的人正欲逃跑。

  黃飛鴻:“不準走!把兵器放下!這事衙門有權查辦…”

  觀眾看到這里都覺得太壓抑了,竊竊私語聲又起。

  “黃飛鴻有點窩囊啊。”

  “唉!沒辦法,衙門的人有槍。”

  “這個提督真氣人!最后肯定被黃飛鴻打死。”

  電影劇情調動起觀眾情緒,雖然沒有后來幾部打斗酣暢淋漓那般爽,但整體敘事卻相當穩。

  當十三姨深夜挑著油燈,找到黃飛鴻要給他量身體裁做一件西裝時。

  黃飛鴻疑惑問:“十三姨,外國真的那么好嗎?為什么我們什么都要向人家學呢?”

  十三姨:“人家發明了蒸汽機和好多東西,科學比我們發達,不學不就落后了?”

  黃飛鴻:“中國人根本就不該穿西裝,因為中國人就是中國人,洋人就是洋人。”

  十三姨:“這里很快就會修鐵路,開電報局,將來一切都會改變,中國也要跟著這個世界變得嘛。”

  黃飛鴻打開那把寫著不平等條約的折扇:“你說得對,現在洋人的槍炮和戰艦都進來了,一切都正在變,以后會變成什么樣誰都不知道,你的禮物我心領了,收起來吧,等將來中國人都要穿西裝的時候,我再穿吧。”

  反應慢點的觀眾,只覺得這段臺詞不明覺厲,隱隱抓住什么卻又說不出來。

  觀眾席里的知識分子們輕輕皺眉:“臺詞寫得好啊。”

  “是啊,時代在變,不知道黃飛鴻最后會不會變。”

  徐勀看著銀幕,聽著周圍觀眾的低聲討論,面露笑容。

  當初翟遠就是用這段臺詞,忽悠他進九一拍片,現在看來這個選擇沒錯。

哎呦文學網    1982從香江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