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不夜侯 第763章 快去請妹夫楊沅
第763章快去請妹夫楊沅
第二日,楊沅在敘州再次接見了當地官員。
這些官員能力還是有的,他們在當地任職多年,楊沅既然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如何解決這些困難,這些官員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楊沅彈了彈他們寫的條陳,付之一笑。
你看,這不是人人都知道敘州現在存在哪些弊端嗎?
他們就連用什么辦法能夠解決這些矛盾和困難其實都很清楚。
懶政、怠政、不做為,這其中固然有正印官的問題,可是這些屬官各自負責一攤,如果真有心,在自己職權范圍內的事總該做好吧,結果呢?
現在,他們是畏懼我找他們算賬,急于戴罪立功,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思量片刻,楊沅便有了定計,眾官員所上條陳中,以他的見識,認為不當施行的或者可以優化的,全都加了批注。
隨后,他把這些官員召到大堂上,宣布了他的績效考核標準。
現在,他沒有能力在整個大宋甚至是川峽四路去發動大的變革,但是在潼川路,他還是有這個能力的。
敘州的條件確實比起一些漢化程度高的州府艱苦了許多,這是客觀事實。
所以,派駐到這里的官員,干的比別處的官員辛苦,卻又很難出政績。
沒有政績,就不能升遷,升遷無望,就開始混日子,如此往復,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楊沅在他的職權范圍內,在川中地區率先推行了“卷起來”的政策。
他明確規定,艱苦地區的官員,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在這兒做事了,這苦勞就是功。
只要沒有大的過錯,考功就按應得標準再提一級,三年任期滿了,必定調任上州中州。
如果在此地政績卓越,必赴上州任職,必然升官。
人都是有欲望的,不能讓人家毫無回報地無私奉獻,那不符合人性。
付出了,就該有所得。
楊沅的這條政策一出,那些只是因為對他的恐懼才使盡渾身解數的官員,眼睛里頓時迸發出了希望的光芒。
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那才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率的。
只靠威權恫嚇,他們只會更加“不作為”,只有你點到了什么,他在你點到的地方不出紕漏。
可是那樣的話,楊沅還能忙得過來么?
豈不是他自己兼任了敘州大小官吏的差使。
如今則不同了,不管是郵驛的建立,道路的修建,趁著土著嚇破了膽,遷他們出山為民也容易。
諸多方面,各方官員全都親力親為,干的熱火朝天。
這些部落首領平時干的活兒,其實就和一個生產大隊長差不多。
他們維持本部落的正常運作,處理部落、部族之間的矛盾糾紛,安排采擷、捕獵、種植、加工業的人員分配和對外的統一貿易。
因為生產力的極其落后,雖然他們對本部落擁有著絕對統治權,可也真沒有更多可以施展權力的地方。
這倒是讓楊沅把他們遷出山來,在已經有了武力支持的基礎上,沒有遭遇太大阻礙。
他們帶領族人出山之后,所負責的事情和原來差不多,只是失去了司法權和調兵權。
可調兵是為了什么?為了和其他部族搶地盤。
打仗就要死人,不是萬不得已,誰又愿意打仗。
現在這方面的事,由大宋朝廷負責了。
楊沅在當地直接留下了兩支駐軍。
另一方面就是司法權,這的確是削弱了大鬼頭、小鬼頭們的權力。
可是一方面,他們剛被楊沅的鋼刀殺怕了。
那些會發光、會冒煙、像打雷一樣的武器,他們看見就渾身發抖。
那些瘋子一般嗜血、殘暴的、比他們還擅長叢林作戰的兵,他們更是連看都不敢看。
所以,對這一點,他們不情愿也只能忍了。
而且,當郵驛、運輸、耕種、挖礦這些事情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相信他們這點不平之氣,也會漸漸平息。
因為他們做為各個產業的管事,所獲得的豐厚經濟回報,是他們做一個說一不二的鬼頭的時候,也得不到的。
一個原始部落的村長,和一個百貨公司總經理,你看他會選擇哪個?
楊沅只是為敘州今后的建設和發展指明了道路,又為敘州設定好了激勵獎罰政策,然后他就放手讓這些地方官去做了。
楊沅自己,則在這段時間,陪著刀妃和梵清游山玩水。
他沒讓梵清繼續隱在暗處,陪在身邊和暗中照拂,那是不一樣的。
梵清性情恬淡,不爭不搶,但楊沅不會忽略她的感受。
陪在他身邊,和他一起游山,和他一起釣魚,和他席上并坐,聽他蜜語甜言……
梵清的禪心完全被蜜灌滿了,她正在一天天變成吳幼瑤,漸漸忘卻梵清這個法號。
至于鳳娘和泰熙,也是跟在他們身邊一起游山玩水的兩個小跟屁蟲。
她們畢竟情竇初開,有些事情尚未嘗過滋味兒,所以念想也就不重。
每天和她們崇拜、愛慕的人在一起,她們就一天到晚都充滿了歡樂。
愛情之甜美,本就是方方方面,并非只有床笫之歡。
甚至很多時候,那種情感的試探、交流、領會的過程,有著床笫之歡不能取代的美妙。尤其是,鳳娘和泰熙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她們當然知道,以楊沅的身份,每天里會有多忙。
可是,現在楊沅每天陪著她們游山玩水,這難道不是因為對她們的偏愛和照顧嗎?
光是這一點,就讓她們心滿意足了。
楊沅把改造敘州的細務,完全下放給了當地官員。
一口屠刀,一根胡羅卜,還有空懸的知州之位,足以讓他們頭拱地的去做事。
而楊沅始終沒有前往烏蒙的原因是,他要等烏蒙七蠻主動來求他。
敘州三蠻被打的落流水的消息,蔓延到烏蒙需要時間。
涼山土兵對烏蒙的破壞,其影響力的擴散也需要時間。
所以,楊沅充分尊重烏蒙七蠻的自治權力,他們不派人乞求,楊沅就是不前進一步!
楊連高順利登上了皇位,成為了大理國皇帝。
為了徹底抹去段氏皇朝的痕跡,他登基當天,就改大理為大興了。
其實,楊連高是想攀上隋文帝,改大理國號為隋的。
但“隋”這個國號太大了,他擔心引來大宋的忌憚。
于是,他起了兩個名字,一個叫六茹,一個叫大興,讓群臣選擇。
隋文帝楊堅是漢太尉楊震第十四世孫,但是在北周鮮卑王朝時,改了鮮卑姓氏為普六茹,掌權后才改回祖姓的。
大興則是楊堅建立隋朝時定都城池的名字。
最終,群臣選擇了“大興”。
楊連高的野心著實不小,又豈在區區一個大理?
只可惜,就只是一個大理,他也搞不定。
楊連高登基稱帝,詔命四方歸順,詔令相國高貞壽還朝。
結果詔書一出,八方反對。
高家曾經有人短暫稱帝,但高家在大理國擁有輾壓各方的實力。
饒是如此,只做了兩年皇帝,高家還是把皇位還給了段氏。
楊家可沒有高家那么強大的實力。
不僅如此,高家實力強大,是因為高家獨占八州之地。
可楊家的實力,卻是寄生在其他貴族勢力身上的。
這種情況下,楊氏稱帝,也就意味著,楊家要從其他各部落大量吸血。
大理皇宮之所以那么快被攻陷,是因為禁衛軍中就有楊家的信徒。
這件事引起了各個部族的忌憚,誰也不想重蹈段氏后轍。
楊家在各個貴族勢力地盤上的寺院,開始受到了當地政權的抵制和排擠。
各地貴族一面打壓由楊氏控制的寺院,一面密切聯絡吐蕃密宗高僧,想讓他們取代楊家出身的方丈和住持。
烏蠻三十七部做的更加徹底,他們直接調集族兵,殺進寺院,把由楊家控制的僧侶殺了個精光。
烏蠻三十七部屬于半開化的部落,不管是段氏皇朝還是宗教力量,對他們的控制力本來就有限。
楊連高這才發現,吐蕃密宗不遺余力地幫助他,竟然是包藏了禍心。
密宗不想通過楊家間接影響大理,而是想取代楊家!
一想到這一點,楊連高便不寒而栗。
幸好,他還有后手,他還有國相和楊沅。
只要國相還朝,楊沅入境,他才不擔心密宗在背后搞的這些小把戲。
可是,國相高貞壽馬上又給了他當頭一棒。
國相病了,病在麗江,所以一時半晌兒的,無法舟車勞頓返回大理。
這時候,段正興被他送進了崇圣寺,親眼看著剃度出家了。
可是稱帝的不是姓段的,段氏皇族豈肯善罷甘休。
在見到各地權貴抵制楊家的現狀后,段氏皇族重新萌生了希望。
段氏皇族馬上派人,與一都九府四郡三十七蠻部的頭人首領們開始進行秘密接觸。
這對志向高遠的楊連高來說,實在是一個沉重打擊。
他登基之初,本打算的是用三年時間秣馬厲兵,統合大理,主要是統合一向不怎么聽話的烏蠻三十七部。
然后他再用兩年時間把已經散了架的吐蕃各方勢力團結過來,隨后……
可是現在,他忽然發現,就連他認為一登皇位,就能迅速掌握的一都九府四郡,都很難掌握。
怎么會這樣?
明明……段氏為皇時,他們楊家散布在這些地區的傳教者,擁有著極大的號召力。
現在楊家人做了皇帝,這些地區的權貴首領們,不是該更加聽話嗎?
為什么反了過來?
楊連高慌了,于是,在拜會了相國高貞壽的弟弟高貞明后,他立即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加封相國、“中國公”高貞壽,為中國王。
第二件:向高氏下聘,他要迎娶高舒窈為大興國皇后,并提前指定,來日繼其位者,必為高舒窈所出。
第三件:派人快馬赴宋,請表妹夫楊沅立即兵發大興,以為奧援。
(本章完)
臨安不夜侯 第763章 快去請妹夫楊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