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邦山,熙河路,乃至于整個西北地區,所有漢蕃百姓的圣山與精神皈依之處。
因為,這里有著一座,由漢蕃各民族百姓共建的皇家敕建寺廟——資圣禪院。
禪院中的七寶佛塔,供奉著當今世界最珍貴的佛寶之一——釋迦摩尼佛的佛牙舍利。
不止如此,資圣禪院中的御賜紫衣普濟懷恩法師,還是西北藩漢信眾眼中的活佛。
是修得大智慧,成就大覺悟,可以飛升西天極樂世界的在世活佛。
這位活佛的地位,不止得到了漢蕃各族的大首領、官員的認可。
還是靠著,在辯經中,以無比雄辯的姿態,讓數百名高僧大德頂禮膜拜而來的。
信眾、官府、宗教界,三方共認。
于是,這位活佛的地位,超然于外。
何況,他還公開許諾——圓寂后,將轉世于邈川信眾之家,繼續以佛法為信眾消災解厄,超度亡魂,直到邈川之地,再無災厄,直至邈川百姓,再無戾氣,直到邈川眾生,各安其所。
如此慈悲心腸,如此宏愿。
不是在世活佛是什么?
反正,這位普濟懷恩大師,現在在西北地區的號召力,正在與日俱增。
尤其是,在底層的牧民/雇工群體中。
這位大和尚的地位,已經能和當年入藏傳法的蓮花生大師相當了。
主要是,這位昔年法號智緣的大和尚,雖然年已將近七十。
但,精力卻依舊充沛的不像話。
依舊能健步如飛,到處賜福、講法、辯經。
僅僅是去年一年,這位大師就與人辯經三十二場,巡禮熙、蘭、河、洮、岷五州,接見信眾數以萬計,賜福、摩頂者不計其數。
此外,還講經數十場,吸引僧眾聽法人數以千計。
真.佛教超人!
如此親民,佛法修為又如此深厚的高僧。
哪能降服不了西北蕃漢信眾。
其影響力,甚至已經傳播到了河西、西域。
有敦煌僧眾、于闐僧人,紛紛來朝拜。
當然了,這些當年西域佛國的遺老遺少來此的目的,并不單純。
但不要緊!
深諳佛教贏學的智緣,很輕易的就通過舌燦蓮花,將這些僧人的來訪與朝拜,變成了自己金身上的金粉。
此刻,這位在整個西北,都被信眾視為在世菩薩、佛陀的高僧。
親自從抹邦山上的禪房中走下來,走到官道上。
并且鄭重的穿上了那件,他輕易不穿的御賜紫衣袈裟,還拿上了當今天子命內侍省為他特制的御造禪杖,手里更是捧著一件,同樣是大內御造的缽盂。
他靜靜的看向前方的官道。
煙塵滾滾,騎兵烈烈。
“阿彌陀佛!”智緣僧合十禮贊:“善哉!善哉!”
“我熙河路的護法金剛至矣!”
智緣僧身后的僧眾、蕃部武士們,紛紛合十禮贊:“善哉!善哉!”
“禮贊護法金剛!”
“禮贊南無大日如來佛!”
智緣,自奉詔旨,來到這抹邦山,傳法、弘法以來。
他就一直,對外打造著自己乃是釋迦摩尼佛座下弟子轉世的形象。
同時,將汴京城的趙官家,宣揚為大日如來佛的化身。
自然的,官家派來熙河,治理百姓,安撫蕃部的經略使,就是護法金剛、羅漢。
所以,在資圣禪院的壁畫中,大日如來佛,始終居于諸佛菩薩之上,其身邊總是環繞著許多護法金剛、羅漢。
而其他諸佛菩薩,則始終被大日如來的光明與照耀。
呂惠卿遠遠的就看到了智緣僧的身影。
他和智緣僧可是老朋友了!
在熙寧變法之初,智緣僧就是王安石的座上賓。
王雱對這個大和尚,更是非常喜歡,經常拉著他談天說地。
彼時的呂惠卿,剛剛經人引薦給王安石,還未展露頭角,并非是后來的那位護法善神。
所以,當時的呂惠卿,還花了許多心思,刻意接近、討好過智緣。
甚至送過智緣不少財帛。
等到呂惠卿開始在新黨集團中平步青云的時候,智緣早就跟著王韶來了熙河路建功立業。
不意,兜兜轉轉十幾年。
兩人居然在熙河路重逢!
而且,這智緣僧還在這熙河,做下了好大的事業!
論地位,甚至不比他這個執政出判的經略安撫使低多少——反正,呂惠卿知道,智緣是有直奏的特權的。
官家曾與他說過的——熙河僧事,相公當多詢普濟懷恩大師。
而這大和尚,也確實是很有意思。
呂惠卿到任后,雖沒有來看過他。
但,智緣卻多次寫信給他,向他報告、介紹熙河甚至是青唐的僧眾首領的情況。
還曾派人到蘭州,主動的向他輸誠,直言——熙河僧眾之事,相公旦有差遣,萬死不辭!
這確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和尚!
呂惠卿翻身下馬,疾步來到智緣僧面前。
智緣僧合十一禮:“多年未見,經略相公風采依舊,貧僧甚為歡喜!”
呂惠卿上前,還了一禮:“熙河眾生,多賴大師教化、指點,吾本當早來拜謁大師,奈何…”
他回頭看向那些懵懵懂懂的歸義軍后人們:“皇命在身,拖延至今,望大師見諒!”
“阿彌陀佛!”智緣稽首道:“相公言重了!”
說著他也看向了那些膚色與容貌,都已和中原漢人迥異的歸義軍后人。
他想起了,從汴京發來的詔旨內容,臉上露出笑容來。
于是,這位高僧的神色,頓時變得寶相莊嚴,慈悲萬分。
他拄著御賜的禪杖,拿著御造的缽盂,走上前去。
沿路的漢蕃官兵,紛紛恭敬的讓開一條道路。
他緩緩走到那些眼中依舊有著不安與惶恐的老幼婦孺們面前,用著標準的甘州回鶻話說道:“諸位施主,不必驚慌!”
“老衲普濟懷恩,乃是這抹邦山上資圣禪院主持!”
“施主們既來了抹邦山,便是回家了!”
“老衲定會好生安置諸位施主!”
汴京的旨意是——命他配合呂惠卿,摸清楚這些歸義軍后人的底。
并詳細打探,他們所知的河西地理、地貌、勢力以及兵馬駐扎情況。
若有可能,最好繪制輿圖,制作成沙盤,呈與汴京。
對此,智緣當然是會全力配合的。
因為,他當年跟著王韶開邊的時候,曾聽說過,河西的敦煌,曾有無數寺廟。
這些寺廟在毀滅前,曾將大量的佛教經文、文書、珍寶,藏到了一些隱蔽之地。
若能將這些敦煌遺經,重新發掘出來。
對他和他的教派,都是有莫大的好處。
更不要說,若將來大宋朝能恢復河西甚至西域…
那他的教派,能得到的利益和好處,該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