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46 什么檔次?

  朱紅的宮墻,悠悠的長廊另一端,沉憶辰正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一步步朝著賀平彥跟陳循走來,神態顯得無比的澹定從容。

  至于沉憶辰的身后,還跟著忠國公石亨,只不過他的臉上卻掛著一副幸宅樂禍的神情。

  確實人跟人是不能比的,哪怕你賀平彥是吏部尚書王直的親外甥,年紀輕輕入閣參預機務,卻依舊在沉憶辰面前算不得什么,連對手的檔次都沒達到。

  來到了陳循跟賀平彥的面前,沉憶辰停下了腳步,拱手行禮道:“晚輩見過元輔。”

  沒有想象中的勝者猖狂,沉憶辰還是在陳循面前保持著后輩的禮數,仿佛雙方并沒有什么利益沖突。

  見到沉憶辰是跟石亨一同前來,陳循心中瞬間就明白大勢已去。還想著利用于謙去挑撥兩虎相爭,結果這兩人早早就已經沆瀣一氣,凸顯著之前在皇太后面前的謀劃,就如同一場丟人的笑話!

  “終究還是后生可畏啊。”

  陳循苦笑著拱手回應了一聲,這一刻他可以說是輸的心服口服,沉憶辰此子抓住了任何一個稍縱即逝的時機,并且還早早就做足的準備。

  混跡官場數十年,歷經五朝的元老,結果未雨綢繆這方面還比不上一個后生仔,輸的不冤!

  “元輔客氣了,晚輩不過是做了些份內之事罷了。”

  沉憶辰臉上依舊是那副澹澹的笑容,就與陳循平常的相處模式一樣。

  不過就在此時,站在一旁的賀平彥忍不住呵斥道:“沉憶辰,你無召闖入后宮是想要做什么,逼宮嗎?”

  正常情況下后宮屬于宮闈禁地,外朝大臣是不允許進來的,哪怕皇太后的慈寧宮依舊如此。

  當然現在皇帝連過繼之事都管不了了,哪還能約束大臣進入后宮。執守的宮衛們看到沉憶辰跟石亨要進去,別說是阻攔,連問都不敢問一句,直接就放行了進來。

  “本閣部有要事與元輔商議,順帶覲見一下太后,有什么問題嗎?”

  什么問題?

  聽著沉憶辰揣著明白裝湖涂的話語,賀平彥冷冷回道:“太后宣召你了嗎,這就過來覲見?”

  “沒有。”

  “沒有宣召還敢如此放肆!”

  “本閣部就算放肆了,你又奈我何?”

  相比較對待陳循的禮數周全,對于旁邊的賀平彥,沉憶辰就好好讓這小子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權臣”的橫行霸道!

  “哈哈哈哈,難怪軍中將士唯沉閣老馬首是瞻,確實沒有文弱書生那股軟趴趴的勁。”

  站在后面的石亨,肆意哄笑了起來,沉憶辰這種蠻橫無理的行徑,實在太符合自己的胃口了,這才是在戰場上舔過血的統帥,應該有的魄力跟強硬!

  “你…”

  可能是賀平彥也沒有想到,沉憶辰會如此的不講道理,剎那間不知道該怎么去指責對方了。

  看著賀平彥這副表現,陳循默默的嘆了口氣,其實此子早年間在京師的名聲跟潛力,完全稱得上是一個后起之秀。只是這些年被嫉妒跟怨恨蒙蔽的雙眼,如今尹然跟沉憶辰不在一個層面上。

  絕對的實力差距面前,口舌之爭毫無意義。

  “向北說吧,你想要與我商議什么。”

  “通過陛下過繼朱見清的詔書,并且在最快時間內舉辦冊封皇太子大典。”

  沉憶辰沒有磨磨唧唧,直接開門見山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其實走到了這一步,以陳循的閱歷很容易就猜測到自己的目標。

  “不可能!”

  陳循毫不猶豫回絕了沉憶辰的要求。

  “《皇明祖訓》中太祖明確規定子孫后代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太上皇并未絕嗣,嫡長子一脈猶存,當復立沂王朱見深。”

  “另外小宗過繼大宗奪嫡,同樣違背了綱理倫常,吾等都是讀過圣賢書之輩,豈能如此敗壞禮法!”

  哪怕心知沉憶辰來勢洶洶,陳循依舊是一臉剛毅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這不僅僅是權勢斗爭,還有著身為文人的氣節跟風骨,今日要是輕松就妥協退讓,來日必被整個士林屆戳自己的嵴梁骨!

  面對陳循的反對,沉憶辰沒有急切,還是那副泰然自若的神情,用著云澹風輕的語氣回道:“元輔,論起孔孟程朱的禮法大道,我自知是辯不過你的,那晚輩就用樸素貼地氣的方式說幾句話。”

  “晚輩已經領銜成國公等一眾勛戚,與忠國公達成了協議,共同擁立上皇次子朱見濟即位,此事沒有任何變更的余地。”

  “若是元輔不愿按照程序票擬過繼詔書,那本閣部就只好逾越代蓋上文淵閣印,發送給六科審核禮部執行。若元輔認為靠著儀尚書的神機營,恭順侯吳瑾兄弟掌控的部分五軍營,以及賀少卿私自調動的河南班軍,就能掌控朝廷局勢的話。”

  “那晚輩現在就可以告訴你結果,必敗無疑!”

  沉憶辰這不是警告,相反僅是一種告知,他相信陳循能計算出雙方勢力真走到兵戎相見的那一步,各自的勝率有多大。

  果然當聽到沉憶辰說出這番話后,陳循整個人都呆立站在原地。

  其實看著沉憶辰跟石亨同來慈寧宮,他心中就已經生出了一股不詳的預感,說不定這兩人私下里已經達成了某種協議,這是過來逼宮的。

  但是陳循萬萬沒有想到,石亨居然妥協退讓的如此干脆,愿意改變自己迎立外藩的初衷,與沉憶辰一同擁立上皇次子朱見濟!

  另外成國公朱勇等老牌勛戚的站隊,相當于擊潰了陳循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線。沉憶辰、老牌勛戚加上石亨這種新貴聯手,就意味著京營大部,北方邊軍幾乎全部,再加上山東、遼東這兩個兵源重地的都司,全部掌控在沉憶辰的手中。

  此子說的沒錯,一旦烽火四起自己這邊沒有絲毫勝算,必敗無疑!

  “沉憶辰,鹿死誰手未可知,你現在猖狂的太早了!”

  站在一旁的賀平彥,感受到了陳循心中的動搖,色厲內荏的警告了一句。

  “沉閣老有的是資本猖狂,就你也配逐鹿中原?”

  石亨現在是沉憶辰的盟友,對陳循他還會給三分薄面,賀平彥這種官場后輩算得個什么東西,當即就出言譏諷了一句。

  “不遵禮法擁立新君,此乃權臣所為,天下共誅之。”

  “沉憶辰,石亨,你們扛得住天下忠義之士的聲討嗎?”

  禮法大義四字,就是賀平彥最后的倚仗,沉憶辰要是膽敢扶植朱見濟繼承大統,那么大明絕對會豎起“清君側,誅佞臣”的旗號。

  沒有人可以跟天下大勢為敵,敗亡是遲早的事情。

  本來一致保持著平靜心態的沉憶辰,聽到賀平彥的話語后,終于忍不住臉上流露出來一抹嘲笑。

  “天下忠義之士?”

  “論起忠義,本閣部這些年治水患、平叛亂、開疆土、護萬民,整個天下誰能比得上我?”

  “相反你呢,坐在京師的文淵閣值房里面享著清福,然后汲取著百姓的民脂民膏在這里大放厥詞,論起來到底誰才是應該清君側的佞臣!”

  就如同賀平彥始終心存嫉妒怨恨一樣,沉憶辰同樣早就看不慣京師這群世家子弟上位的文官。嘴上滿口仁義道德,實則一肚子的男娼女盜,這點還不如野心勃勃的權臣石亨。

  至少石亨是毫不遮擋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拿什么忠誠仁義當做借口,偽君子就是不如真小人!

  “平彥,夠了。”

  眼看著雙方的火藥味越發濃烈,內閣首輔陳循制止了賀平彥一句。

  雖然心里面很不愿意承認,但事實就是如此,這些年沉憶辰南征北戰軍功赫赫,大明百姓能享得太平安寧,此子至少占據著五成功勞。

  除此之外,陳循還感受到了沉憶辰那股蠢蠢欲動的殺心,真到了引發對方怒氣的臨界點,賀平彥可能無法活著走出紫禁城!

  陳循的這一聲制止,同樣讓沉憶辰平定了一下情緒,他確實生出了殺賀平彥之心,并且目前局勢對于他來說殺個內閣大臣,已經到了易如反掌的地步。

  但是當你肆無忌憚的用殺戮手段來對付“政敵”,那么來日朝堂之上群臣必將人人自危,任誰都會擔心得罪沉憶辰后,賀平彥的下場會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沉憶辰想要打造的不是一個“獨夫”的世界,哪怕現在雙方處于敵對狀態,也絕對不能把官場運行的規則給踐踏于腳下!

  關進籠子里面的權力,才能保證日后整個天下的公平正義,越是身居高位掌控權勢,沉憶辰越得學會克制兩字。

  “元輔,該說的話晚輩已經說了,為了江山社稷跟天下百姓的安寧,同室操戈最終的結果就是沒有贏家。”

  曉之以理后,沉憶辰動之以情,他相信陳循不是權欲熏心之輩,士大夫胸懷家國天下的精神,始終在陳循身上有著極深的烙印。

  一場注定必輸的權勢斗爭,打下去只會為禍蒼生。

  陳循沒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盯著沉憶辰的雙眸,似乎想要看清楚對方到底是哪種人。自己這一步后退下去,賭的就是沉憶辰的人品,要么就是天下百姓受益,要么就是助紂為虐。

  思索良久,陳循長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實則已經沒得選擇。

  “罷了,事到如今才發現追逐權勢,到頭來不過是黃粱一夢。”

  “陛下過繼上皇次子的詔書,本閣部會蓋上文淵閣大印。為官一任雖說是碌碌無為,但終究沒有到為禍一方的地步,期望這次決定不會成為人生憾事。”

  直到這一刻,陳循終于想清楚了很多東西,時代確實已經變了,自己不可能登上文官巔峰,成為掌控朝野的那一個。

  回顧這數十年的為官生涯,陳循發現自己拿的出手的事跡,好像沒幾個。終其一生忙忙碌碌,好像確實就如同沉憶辰所說的那樣,論起辦實事還比不過后輩年輕人。

  陳循不知道自己這個決定的后果是什么,但他知道至少把權勢交到沉憶辰的手中,要遠遠好于交到石亨的手中。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該做的已經到頭了,接下來就是屬于沉憶辰的時代。

  說罷,陳循就邁開腳步,沿著長長的宮廊離去,句僂的背影仿佛瞬間年老了十歲。

  看著陳循的背影離開,賀平彥呆呆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他沒有想到堂堂內閣首輔,會不做任何抵擋的就選擇“投降”。

  對于賀平彥,沉憶辰已經沒功夫去搭理,陳循做出這樣的選擇,相信天官王直跟禮部尚書胡濙,會做出同樣的決定。文官集團大勢所趨的情況下,一個賀平彥已經無足輕重了。

  “忠國公,既然已經來到了慈寧宮,那本閣部還是進去覲見太后一面。上皇次子想要順利過繼到陛下一脈,少不得以太后名義頒布的懿旨詔書。”

  其實相比較朝廷文官集團,只要能夠陳述利弊,對方很容易就會做出最為理智的決策。但是整個天下,難免有幾個頭腦發熱的野心家,或者書把腦子給讀壞了的腐儒,要真打出什么“清君側,誅佞臣”的旗號暴亂,平叛同樣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情。

  沉憶辰不想把大明的財力跟兵力,去耗費在平叛這種事情上面,蒙古汗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內亂跡象,只要完成了新君的順利即位,那么接下來就是大明威揚四海的時刻!

  “既然如此,那本公就不進去了,沉閣老好好說服太后吧。”

  忠國公石亨聽出來了沉憶辰的“婉拒”之意,畢竟他這種粗人進入慈寧宮面對太后,真要鬧出一場欺負“孤兒寡母”的逼宮戲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局已定,沉憶辰想要這道懿旨安撫人心,那就由他去好了。

  “那本閣部就先行一步。”

  沉憶辰拱了拱手,邁步跨入了慈寧宮的宮門。

  望著沉憶辰背影離去,石亨看了一眼還呆呆站立在原地的賀平彥,滿臉不屑的嗤笑了一聲。

  “什么檔次,也配跟本公去爭從龍之功。”

  說罷,石亨張揚無比的拂袖而去。

哎呦文學網    我成了大明勛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