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一諾必達

北京日報報導一諾必達等作品

更新時間:2020-07-03  作者:夢風
一諾必達 北京日報報導一諾必達等作品
原標題:12000名作者參與,4000部抗疫題材網絡文學為武漢加油

北京日報客戶端

02-24 17:59 北京日報報業集團

****疫情來襲,許多網文作家日日更新的是與疫情相關的故事,他們用文字創作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4000部網絡文學作品上線

閱文集團“我們的力量”主題征文大賽是從2月9日正式上線的,起點中文網副總編輯李曉亮說,截至目前,閱文后臺涌入12000多名作者報名參加,已有4000多部作品審核上線。

各路作者創作熱情高漲,提交的書名中有武漢我為你加油武漢加油在前線奮斗這種直白表達的現實主義題材,有急診科的夜班故事宅在家里的100天等都市題材,也有遇見未來拯救當下這類的幻想題材小說。“這些作品風格,跟起點作品原有的風格區別明顯,更貼近現實,更接地氣”,李曉亮說。

參賽作者來自全國各地,既有大量的新生力量,也有成名獲獎作者,如李開云曾憑借作品二胎囧爸獲閱文第一屆網絡原創文學現實主義題材征文大賽二等獎,還有包子二爺等已有一定影響力的成熟作家。李曉亮說,一些傳統作家也開始投身網站,寫抗疫題材網文。

不少網文受到了熱切關注。包子二爺的你好普通人致敬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每一個貢獻力量的普通人。李開云的國家戰疫寫的是在口罩廠打工的王大強,無奈拿著老板給的用來抵工資的3萬個口罩,踏上了一場嘀笑皆非的人間旅途。夢風的一諾必達寫的是快遞員為抗疫前線運送緊急物資的故事。

快速反應“挖坑”又“填坑”

面對疫情,網絡作家做出如此快速的反應,這在以往還很鮮見。

網絡作家夢風和妻子都是在上海工作的湖北人。“往年我們都回武漢,今年由于妻子在上海待產,所以沒有回去。”夢風說,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我的父親在武漢去世。他第二個孩子出生時,家鄉有很多人失去生命。這對他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事情,也對他造成了巨大沖擊。于是他一方面寫文,一方面和朋友一起募捐、尋找口罩,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家鄉。

夢風是上海一家快遞公司的管理人員,他所在的公司在這次疫情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將各地的物資第一時間發住疫區。“和一線的醫護人員相比,我們只是后勤保障人員,但是后勤保障成功與否也關系到前線的戰士能否打勝仗。這激發了我以配送緊急物資為主線的創作靈感。”他說,一線員工每天都在路上跑,接觸大量人群,尤其是武漢快遞員,危險系數太大了,他們是用生命在搏一份職業。

這是一次從未有過的艱難寫作。夢風從小區找家政人員,聽說他是武漢人,誰也不敢來了。他只能奶爸月嫂作者一肩挑,一手抱著小嬰兒,一手拿著手機寫文,然后等兩個孩子睡下再在電腦里更文。他說,創作過程中面臨著痛楚,經常想喊兩嗓子,但是又不敢喊。

身在山東聊城的包子二爺,和無數網絡作家一樣,每天刷微博微信關注疫情。征文啟動后,包子二爺立刻與編輯討論人設設定和故事大綱。這些天來,每天都更文6000字,至今已寫完7萬多字。她說,自己寫了個普通人因為疫情而聚在一起的故事。包子二爺擅長故事鋪墊和后期填坑,她前五章“挖坑”,到了5萬字至10字,有一個小高潮,10萬至15萬字大高潮,15萬字后則“填坑”。

網絡作家李開云最多的時候日更8000字,他希望用喜劇的展現手法,來展現小人物之間的無助、無奈、溫暖和力量。“小人物感受到的可能更多的是啼笑皆非、哭笑不得,我想記錄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他們沒有那么多口號,沒有那么多高尚,他們的初衷就是想活下去。”

“我只能描寫親歷者1%的傷痛”

“新聞、信息有點像調色盤的顏料,我是選取一些顏色進行融合。”夢風說,自己的東西可能不那么美,但相信會得到一些人的喜愛。

網絡作家們坦言,新聞比小說更精彩,這對寫作是個挑戰。湖南農民郝進捐出15000只口罩,這是他去年在一家口罩廠務工,老板抵發成工資給他的。疫情爆發,他沒有賣一個來換取自己的生活費。這個新聞深深觸動了李開云,他虛構了王大強這個人物,“我發現了人物的閃光點,恨不得一口氣,不停地把小說寫完。”

“但我用盡百分之百的努力,也只能描寫出親歷者百分之一的傷痛。”電話中,李開云的聲音顯得沉痛,他說想去采訪一些人,充實寫作素材,增強真實感,但又不忍心去揭開他們的傷疤。“這是我在寫作過程中最大的矛盾。”

“硬往上拔高,脫離現實不行。”李開云說,因此他在文字的掌控上會很用心,每天要更文的時候,還會從頭到尾捋一遍,把節奏把控好。“把人寫哭容易,但是讓人笑中帶淚不容易。”

和李開云一樣,夢風也寫了很多幽默元素。但他認為,創作的度很難把握,既要給大家安慰、鼓勁,還不能玩笑開得太夸張。

網絡作家們感到,和粉絲的互動,在寫作中依然起著巨大作用。“80 %情節按自己思路走,20%根據網友反饋。”夢風說,有一位網友閱文無數,他認為作品沒有反派人物肯定不行。對于網友的建議,夢風很糾結,但他說,第七、第八章會適當針對網友意見進行修改。李開云也聽取了網友的意見,原本一條線,變成了兩條線,新增加的醫生線索就是網友提出來的。

一次救贖和自我救贖的旅程

“創作寫作是一場救贖與自我救贖的旅程。”李開云說,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溫暖別人,給人以力量。

李開云的寫作比征文啟動得更早,****疫情剛一發生,他就決定要寫點什么了,他是媒體記者出身,對新聞一向敏感。他說,在每天的寫作過程中,與作品中的人物打交道,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自己的壓力、憂慮、悲傷、感動,也在作品中得到了呈現。“人生艱難,唯愛救贖。”

文學評論家們對于眾多網絡作家此次的積極反應,心生感慨。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研究員及首席專家肖驚鴻認為,****疫情不要說作家,全體中國人民、甚至國際社會都在關注。那么對于網絡作家而言,寫下眼前發生的事件、寫一寫那些讓人或感動、或唾棄的人物,就是非常自然的了。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歐陽友權認為,網絡文學作家不僅人數眾多,而且分布在社會的各個行業,他們最了解民眾的疾苦,最關注社會的變化。這次疫情,他們及時、敏銳的反應是其社會責任感很強的一種表現,是其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的一種體現,這是令人感到欣慰和鼓舞的事情。

肖驚鴻還對此現象分析道,網絡文學由民間性、草根性一路走來,無論是多達1400萬的作者,還是4億多的讀者,網絡文學匯聚了最廣大的人民性。而網絡作者在社會生活中,觸角敏銳,想象豐富,復雜而廣泛的社會生活會全景式地體現在他們的創作中。歷經這次磨練,網絡文學已當之無愧地成為當代文學的先鋒,他們對信息掌握的即時性、廣泛性、全面性都是過去時代的作家所不可比擬的。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路艷霞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王夢瑩

一諾必達 北京日報報導一諾必達等作品

上一章  |  一諾必達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