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鎮上吃完‘三寶烤鴨店’的開張酒席回來后,一轉眼又過去了小十來天。
‘三寶烤鴨店’的生意如何,雖然大家伙兒沒有專門去瓦市那邊查看情況,但是大家坐在家里都一清二楚。
為啥呢?
因為老楊頭是每天夜里都雷打不動要去一趟村口的康小子和劉金釧那邊,托他們兩個留意,關注。
所以康小子每天都能帶回烤鴨店的最新消息。
“今個我是晌午時候過去的,姑父在烤第二爐。”
“今個我是下晝手工的時候過去轉一下的,姑父說今個運氣好碰到了一個大戶,一口氣賣掉了五爐!”
“今個下雨,生意有點清淡,不過一爐也是穩穩當當能賣掉的。”
“啊?我姑在不在店里忙?當然在啊,一個人忙不過來,尤其是早上那個把時辰,是瓦市人最多的時候。”
“等到半上晝,我姑就要回去一趟,給三娃喂食,然后把她和我姑父的晌午飯帶到店里來兩個人一塊兒吃。”
“…爺,這是我姑托我捎帶給你的鴨貨,讓你下酒。”
這一日,老楊頭再去村口四房聽康小子他們分享的消息,沒想到康小子竟然帶出來一只油紙包,油紙包里包了將近三斤的鴨貨。
“這是…鴨頭?鴨脖子,鴨掌?”
老楊頭捧著手里沉甸甸,泛著紅油,香辣撲鼻的鴨貨,眼睛里都是光。
但隨即,老漢就把油紙包合攏,塞還給康小子,“這個我不要,你明日一早給帶回去。”
“告訴你姑他們,叫他們安心做生意,用不著給我捎這些吃食,他們做生意是賺錢的,都給我了,他們賺個啥?”
“爺,我姑就料到了你定然要這么說。”康小子笑了,將鴨貨包重新塞回到老楊頭的手里:“我姑說,這些東西,是有些顧客不要的,他們再把沒賣出去的幾只鴨掌湊在一塊兒,讓你掃尾,不耽誤賺錢。”
“就算不賺錢,也犯不著捎給我啊,讓他們自個留著吃嘛!”老楊頭雖然伸手再次接過了鴨貨包,但嘴上還是在喋喋不休的反復強調自己:“我在家里不缺吃不缺喝,你回頭叫他們不要再捎了,僅此一次,記住了嗎?”
康小子哭笑不得,“放心吧,記住了,我明日一定把話帶到!”
至此,老楊頭這才放下心,臨走前,他拿出一根鴨脖子塞給亮亮,“啃不?”
亮亮方才就一直在旁邊看著,這會子好奇的舔了一下,立馬小舌頭就給辣麻了。
旁邊幾個大人都看笑了,劉金釧趕緊抱起他帶回屋里拿糖果哄了。
康小子送老楊頭出門,老楊頭懷抱鴨貨包心滿意足的離開。
打從三房門口經過,老楊頭拐了個彎進了三房。
堂屋里沒人,后院的庫房傳來動靜。
老楊頭懷抱鴨貨包又循著聲音找來了后院的庫房,庫房的門敞開著,楊華忠和駱風棠這翁婿里正在庫房里稱量米糧麥子粉芝麻花生這類五谷雜糧。
孫氏和楊若晴在旁邊搭下手,四人說說笑笑,有商有量。
“你們在忙啥呢?這是要去…走親訪友?”
老楊頭看到眼前這一幕幕,很明顯就是楊華忠在將家里的這些東西,每樣都拿一部分出來稱量,然后封裝,放到一旁。
孫氏負責把一張張紅紙剪成的‘壽’‘福’等字貼到那些麻線袋子上。
聽到老楊頭的問,楊華忠抽空朝老漢這里扭頭呵呵一笑,“爹,還真被你說中了,我們在裝賀壽的東西吶!”
孫氏微笑著點頭。
老楊頭看著他們倆忙得興起,把家里庫房里的東西,這樣大手大腳的往外送,手上一點兒都不手軟。
明明過程的時候是一百斤,可楊華忠總會在封袋的時候再往里面舀半瓢啥的來做點添頭。
“老三,一百斤不是到了嗎?你為啥還要再添半瓢?”老楊頭被楊華忠這個在他看來完全就是畫蛇添足的動作弄得看不懂了。
這么大手大腳?日子還過不過了?就算家里坐擁百來畝田地,就算兒子是長淮州一把手,就算閨女是大商人,就算女婿是大將軍…也不能這樣嚯嚯啊!
還有,這到底是哪里的親戚做壽?送這么多東西?
老楊家絞盡腦汁,也沒能想出近期老楊家的親戚朋友圈子里有誰家要操辦這樣的…誒,五房?
五房好像說這兩天要在縣城大擺宴席來為五房的孫子做周歲!
“老三,你們這樣往五房送厚禮,會搞得我們老楊家其他房,很難辦啊,要不…”
“爺,你說啥呢?這些東西是壽禮,我們是要往湖光縣的左老夫人那里送的,可不是給五房的小輩!”
長輩給小輩送壽禮,天哪,快別說了,折煞了孩子就不好了!
楊華忠這時也反應過來老漢這是誤解了,于是也順著楊若晴的話說:“爹,這批壽禮是要送去湖光縣的,一路車馬,幾十里地,多少會有點損耗,所以我多舀半瓢就是為了應對損耗的。”
總不能家里稱量是剛剛好的一百斤,到了人家那里一上稱,得,九十四五斤,像什么樣?就算人家理解這一路的損耗,也不計較那些,但作為送出禮品的一方,楊華忠需要做到盡善盡美,如此,老實人的他,心里才舒坦,踏實。
老楊頭聽到是往湖光縣的左家送賀禮,就啥都不再多說了,也不會再說送的東西太大手大腳,嚯嚯啊,日子不過了這類話了。
三個原因讓老楊頭選擇沉默。
其一:那就是左家人大氣,豁達,家境殷實不在三房之下。
三房這樣的厚禮送出去,對方到時候還回來的,只多不少。
其二:雖然眼前這些壽禮看似是從三房的庫房里搬出去的,但是楊若晴卻是拿著賬簿站在一旁一筆一劃的記著賬呢!
這丫頭,對娘家還是很顧的,跟左家那邊的交情主要是她和駱風棠,從娘家庫房調東西出去,必定是相中了這些土貨和特產。
相信這丫頭心里有數,賬簿里更有數,不可能讓娘家爹媽吃虧,稍后搬運了多少走了,這丫頭必定也會給娘家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