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修改版 回到宿舍,吳浩沒有立刻躺下,而是走到書桌前,翻開了那本記錄著“沙暴”炮研發歷程的記事本。他在扉頁上寫下:“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卻用它尋找光明。”寫完,他合上記事本,望向窗外。晨光已經灑滿大地,照亮了基地的每一個角落,也照亮了“沙暴”炮那冰冷而堅毅的身影。
在這片神奇的戈壁上,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挑戰也即將拉開序幕。但吳浩知道,只要這群像胡楊一樣的人在,只要這股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因為他們堅信,黑夜再長,也擋不住天亮;風沙再大,也吹不倒扎根大地的胡楊。
晨光漫過書桌時,吳浩的指尖還停留在記事本的字跡上。墨跡未干的句子洇開淡淡的暈,像極了靶場邊被晨露打濕的胡楊葉片。他忽然想起林宇說過的話,起身從書架上抽出那本泛黃的《稀土材料手冊》,扉頁上有行娟秀的批注:“每一種金屬都有靈魂,等待被喚醒。”這是材料所老所長退休前送他的,如今書頁間還夾著片干枯的胡楊葉。
樓下傳來清脆的自行車鈴聲,吳浩走到窗邊,看見張小蕾騎著輛半舊的山地車從樓下經過,車筐里裝著個保溫桶,想必是給靶場的李超他們送早餐。她的頭發扎成利落的馬尾,工裝褲的褲腳卷起,露出腳踝上那道在沙漠徒步時被尖石劃破的疤痕——那是去年為了測試“沙暴”炮的野外機動性能,他們在無人區迷路時留下的紀念。
通信樓的門被推開,陳磊打著哈欠走出來,手里還攥著張寫滿公式的草稿紙。他抬頭看見吳浩的窗戶亮著燈,抬手比劃了個“OK”的手勢,然后轉身往食堂跑,拖鞋在石板路上蹭出拖沓的聲響。吳浩認出他身上那件印著基地標志的T恤,領口已經洗得發白,還是去年項目組聚餐時發的紀念品。
蘇荷端著咖啡走進來,看見吳浩望著窗外出神,輕聲道:“蒙區的稀土廠發來了新的材料樣本,說是純度又提高了0.001。”她把檢測報告放在桌上,晨光透過咖啡杯的玻璃壁,在紙上投下圈晃動的光斑,然后繼續說道:“還有,張野剛才來電話,說哨所的老兵想親眼看看‘沙暴’炮,問能不能安排下個月的觀摩活動。”
吳浩拿起檢測報告,指尖在“99.994”的數字上輕輕敲擊。這串小數點后的數字,凝聚著多少個日夜的反復試驗,他比誰都清楚。“讓林宇他們先做疲勞測試,”他合上報告,目光落在墻上的世界地圖上,“觀摩活動定在十五號吧,那天正好是老兵們當年戍邊的紀念日。”
正說著,走廊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陳磊推門而入,手里揮舞著平板電腦:“吳總!我們做到了!”屏幕上的彈道模型里,彈頭軌跡與衛星定位的誤差線緊緊重合,末端精度赫然顯示0.19米。他的眼鏡片上還沾著早餐的牛奶漬,興奮得語無倫次:“凌晨三點突然想通了,用卡爾曼濾波算法補償電離層延遲,試了八組數據都穩定在0.2米以內!”
吳浩接過平板,指尖在屏幕上滑動,模型里的無人機與“沙暴”炮像兩只配合默契的獵鷹,在虛擬的戈壁上空盤旋。“把算法封裝成模塊,”他抬頭看向陳磊,眼底的紅血絲比昨天更重了,“然后立刻去睡覺,下午兩點開會討論應用方案,不許遲到。”
陳磊剛跑出去,李超又喘著氣闖進來,手里舉著塊金屬薄片:“吳總您看!這是加了納米涂層的軌道樣本,磨損率真的降了0.01!”薄片在晨光中泛著奇異的藍光,那是鈮鎢合金與石墨烯結合后特有的光澤。他的指甲縫里還嵌著油污,工裝袖口沾著的沙粒簌簌落在地毯上。
“拿去給林宇做低溫測試,”吳浩接過樣本,對著光看了看,“如果能通過 40℃的冷凍試驗,就可以批量生產了。”他忽然注意到李超手腕上的護腕,還是去年冬天在靶場凍傷后留下的病根,“讓醫務室給你開點凍瘡膏,別硬扛著。”
李超撓撓頭正要走,張小蕾又端著空保溫桶回來,進門就喊:“吳總!靶場的土壤檢測報告出來了,沙粒中的硅含量比預期高,可能會影響軌道壽命,我們得加一層陶瓷防護膜。”她的臉頰被晨風吹得通紅,額前的碎發粘在汗珠上,像剛從靶場跑回來。
吳浩看著眼前這群眼睛發亮的年輕人,忽然想起昨天夜里那片亮著燈的科研樓。原來所謂的奇跡,不過是無數個平凡的夜晚,有人在實驗室里校準數據,有人在靶場上打磨零件,有人在會議室里爭論方案,像胡楊的根系在地下悄悄蔓延,終有一天會撐起一片綠蔭。
中午的食堂里,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著各自的進展。林宇說新材料的低溫性能超出預期,陳磊炫耀著他的算法精度,李超則在研究陶瓷防護膜的粘合工藝,張小蕾在一旁記錄著每個人的需求,蘇荷默默給大家添著茶水。吳浩坐在主位上,聽著他們熱烈的討論,偶爾插一兩句,目光落在窗外那片正在抽新芽的胡楊林上。
飯后,吳浩獨自一人來到靶場。“沙暴”炮靜靜地矗立在陽光下,炮身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像披著一身星光。他走到炮尾的供彈機構旁,看著那些泛著冷光的鎢合金彈頭,忽然想起張野的狼牙,想起老兵們戍邊的故事,想起林宇說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誓言。
風穿過炮管,發出低沉的嗡鳴,像是在回應他的思緒。吳浩知道,“沙暴”炮不僅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是無數科研人員用青春和汗水鑄就的鋼鐵長城。它將像那些胡楊一樣,扎根在祖國的邊疆,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與祥和。
夕陽西下時,吳浩站在觀測塔上,看著“沙暴”炮進行當天的最后一次試射。淡藍色的電弧劃破天空,彈頭在靶標上炸開一團火光,像一顆流星墜落。他拿出手機,給遠方的老所長發了條信息:“‘沙暴’已醒,邊疆無憂。”
很快,老所長回復了一張照片:那是片郁郁蔥蔥的胡楊林,最粗的那棵樹干上,刻著一行小字:“為人民服務。”照片的背景里,隱約能看見一座現代化的哨所,鮮艷的旗幟在夕陽下迎風飄揚。
天才一秒: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