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 第一百二十二章 百日攻勢
受益于購置稅減半以及農歷新年添置大件商品回家帶來的購車需求釋放,國汽車消費市場走出了一波大陽線,銷量直線拉升為廠家清理了諸多庫存。看書海手機端..
但熱鬧的滬江車展一結束,國內許多小車企發現農歷新年帶來的小陽春也到了尾聲,寒冬的風聲又在工廠大門外面呼呼刮響。
華晨汽車這些年,自換了主人之后,從富農變成了貧農,一直在溫飽線掙扎。無論是尊馳,還是被寄予厚望的駿捷,都在國內汽車市場屬于自個吆喝半天結果消費者紛紛不買賬,被動演變為受困一隅的地方車型。如果沒有華晨金杯在苦苦支撐,以及地方政府不斷輸血,華晨汽車早破產了。
華晨汽車剛打算趁著這一波好行情回血賺一波,沒想到旗下4S店在五一節前又拒絕提車了,因為經銷商們發現自己的庫存又滿了。
為何國家權威部門公布汽車銷量當前屢創新高,銷量動輒增長30以,結果華晨汽車賣不動了呢?
“一輛華晨金杯縫縫補補賣了10多年,消費者早看膩了。還有尊馳和駿捷小毛病太多,市場口碑不行,當初競爭不激烈還能混下。現在瞧瞧華集團和一大批合資品牌推出的新車,我如果是消費者看到咱們店里這些車,同樣也扭頭走。”
面對廠家派來的調查人員,一家華晨汽車4S店的老板毫無遮掩的回答。
“產品是1,營銷、售后、服務等都是0,1不行站不住的話,0加再多也都是0。
不瞞你們,啥法子我們都試過了,但倉庫是堆滿了車,連銷售人員都走馬觀花換了一批又一批。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反正不在我們4S店,而是應該在你們主機廠找原因。
你們也不用威脅我,再堅持半年時間,不行的話我關門改投別家了。”
算下來這些年都沒掙到啥錢,這家華晨4S店的老板肚里滿是牢騷。
如此類似情況同樣發生在江淮、力帆、眾泰等新加入轎車領域的國產自主廠家身,他們的車型由于缺乏競爭力也都賣不動了。
首個提出汽車也要像摩托車般論斤賣的力帆老總尹名山,發現算自己將力帆轎車降價到只摩托車貴一些,已經是論斤賣之最便宜的汽車,但銷量依舊在不斷下滑。
“為什么我們的力帆汽車沒有消費者購買?明明都已經是出廠價了還是賣不掉!”
實際力帆汽車前不久剛在全國人民面前露臉了一大把,不過卻不是因為自家汽車表現如何,而是尹名山親生兒子購買了一輛3000萬售價的布加迪威龍跑車。
布加迪威龍號稱地球跑得最快的汽車,3000萬的售價讓人望而止步,但力帆30多歲的公子哥還是豪擲大手筆將其買了下來,頓時在全國富二代范圍內名聲四起。
摩托車業務一直萎縮,汽車業務開展也不盡人意,之前力帆集團頻頻被傳資金鏈緊張。不過4萬億的拉動效應,讓力帆暫時度過了難關。
有人計算過,一輛3000萬的布加迪威龍跑車,力帆至少要賣出去3000輛力帆520轎車才能賺回來。而3000輛銷量,幾乎是力帆520轎車當前兩個月的銷售成績。
年紀相當,力帆公子哥擁有一輛國最貴的汽車,而同為70年代生之人韓皓卻不看價格只坐自己集團名下的汽車,對自家汽車品牌影響高低立見。
為什么一向來屢試不爽的價格牌卻打不動了呢?到底市場增量的紅利去了哪里?明明汽車整體銷量在不斷攀升,為何許多小車企又陷入了困境呢?
韓皓此時身處武江市生產基地視察,這里當前已是年生產能力突破60萬輛的大工廠,第四條生產線項目已經批準馬,很快生產規模又要進一步擴大。
“依靠現代化的全自動生產裝備,我們當前一輛車的生產節拍可以控制在68秒。可以說,這里匯集了世界一流的精益生產和精益管理體系,是一座集精益化、敏捷化、柔性化、模塊化于一體的綠色環保工廠。”
韓皓指著生產線源源不斷下來的新車,對在身邊視察的武江市一把手介紹道。
華集團一進來,發展迅速,成為能跟二汽媲美的大型工業基地,這讓武江市下將其視為招商引資重點關注工程。難得韓皓到訪,自然武江市乃至鄂北省都高度重視,領導們現身陪同。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現任工信部副部長苗于瑋將華集團引入武江市,當初一大幫人都認為此是引狼入室之舉,但華集團的崛起風頭一時蓋過地頭蛇二汽,這讓大家都服氣承認自己眼光看得還是沒有央部委領導遠。
今年武江市GP大幅度增長,其貢獻最大者是華集團位于武江市的生產基地。每天都有源源不斷印著華集團車標的新車,從武江市發往全國各地。
“韓總,你們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可以隨時聯系我們。未來三年能在武江市突破百萬產能,那可真是再造了一個汽車城。”
武江市新任的一把手,滿臉笑容地打包票要做好為華集團服務的各項工作。
逆周期投資初見成效。
當年行情不好時其他車企包括大眾、豐田都推遲削減了在國投資計劃,只有華集團繼續高歌猛進擴大產能。現在市場行情突然轉好,反倒是華集團成為了大贏家。不但可以憑借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搶占市場,還能盡力攫取市場份額。
大眾汽車賣得再好,南北大眾在國內生產能力不超過160萬輛;而豐田汽車由于進入較晚,南北豐田共計只有86萬輛產能;剩下的合資強者生產能力依次為:汽通用76萬輛、現代起亞80萬輛、東風日產55萬輛、本田50萬輛、標致雪鐵龍45萬輛……
而華集團當前的生產能力在武江基地和南沙基地大規模投產后,再加其他基地生產線順利改造,國內整體生產能力達到了380萬輛的驚人數字。也是說,光憑華集團一家的生產能力,幾乎能單抗那些進入國的主流合資汽車品牌們聯合在一起。
汽車賣得再好,但生產不出來也是白搭,消費者總不能等明年再來提車吧。因此大眾、豐田的4S店銷售們,時常望著店里沒有現車而興嘆,顧客算下訂也交不了車。
而華集團卻能實現滿負荷生產,市場新增加的需求有相當大部分被他們搶了過去。算各大合資品牌紛紛掀起擴張步伐,要見效也得是3年時間后的事情。
在這3年時間當,足夠華集團做許多事情了。
從農歷新年后掀起的百日攻勢至今,華集團的生產線開啟了三班倒模式,而各大經銷商4S店內也是顧客盈門,看車訂車的人絡繹不絕。
為何華晨、力帆、江淮等小自主品牌都賣不動呢?
因為華集團旗下的產品將他們的顧客都搶了過來,對標車型外觀你漂亮,內飾你豪華,動力三大件更是遙遙領先,還有入門自動擋選擇,算是價格也你們要有性價。
這還怎么樣競爭?
根本不是同一個緯度的競爭對手!
只要看過華集團旗下車型的外觀配置,再去看華晨、力帆這樣自主品牌的汽車,好是落后10年的產品。
確實也是落后10年,畢竟光是自動變速器和缸內直噴帶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國內這些小自主車企都做不出來。
洗牌大局已經開始,華集團不再給沒有研發能力的小車企們機會,它們該到跟時代說再見的時候,準備安靜走進歷史博物館。
不光是自主品牌小車企,連那些忽視國市場出工不出力的合資品牌,也明顯感到身傳來陣陣寒意。有了自主的華集團做對,國消費者不再迷信國外汽車品牌,對合資車的購買顯得更加理性。
首當其沖的是鈴木品牌,依靠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主打微型車市場,但市場表現卻很不盡如人意。
要知道華集團既然能遠征印度跟鈴木汽車打得有來有回,在自己的主場更是驍勇善戰,擅長微車領域的華夏汽車憑借超強市場感不斷研發出新品,打得兩大鈴木合資公司銷量屢創新低。
要知道國消費者喜歡“大”,但鈴木汽車卻鐘愛局限于“小”,而華夏汽車同時擁有“大”和“小”車型,兩者夾擊下鈴木汽車的日子更是難過。
由此還導致了長安汽車日子不好過,如果不是長安福特力挽狂瀾,長安集團的日子估計快跟華晨等相伴了。
另一家較難受的是三菱汽車,他們跟東南汽車合資推出了一系列產品,包括緊湊級、級轎車和P。
但三菱由于自身混亂丑聞頻出,當年還差點被華集團收購,如果不是三菱財團出手相助,三菱汽車估計都改姓了。
有這樣不靠譜的合資伙伴,東南汽車也愛莫能助,三菱車標在國內都快不五菱車標了。
三菱第二個合資伙伴長豐三菱,由于帕杰羅的口碑滑坡,在SU領域也是江河日下,早處于生產停滯狀態了。
只有潮水退去,才會知道誰在裸游。
在華集團發起的百日攻勢下,依靠新車多市、降價大促銷、增配不增價、信貸優惠購車等組合拳,將國汽車市場桌布掀了起來,露出諸多車企的真實底牌能力。
毫無疑問,華集團是其籌碼最多的玩家之一。
造車 第一百二十二章 百日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