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黃金年代 第六十七章 多倫多電影節
斯嘉麗約翰遜有點微胖。
這個很多人都知道,為了讓她在電影中的形象變得干練,三個星期前,沈臨要求她減肥十公斤以上,至少不要顯得身材臃腫。
斯嘉麗畢竟是專業演員,減肥很成功,雖然胸前的碩大依舊很明顯,但整個腰身確實瘦削了不少。
按照沈臨的要求,她還剪了短發。
航天服由nasa親自打造,當然跟真正的航天服沒法比,至少在重量上肯定需要削減一部分——畢竟真正的航天服重達7kg左右,中國的航天服更重,達到15kg!
讓演員穿著這么厚重的衣服進行表演,實在有些難為他們,所以,nasa特意打造的航天服只有3kg左右,雖然看起來很先進,可實際上只有兩層羽絨,不怎么保暖。
要知道拍攝地可是冰島!
布魯納仙度瀉湖從遠處看起來很深,但實際上很淺,只有幾十厘米的水深,完全可以作為電影中在水星球的降落區進行水上實景拍攝。
為了這次拍攝,沈臨特意要求演員們做好保暖措施,畢竟是氣溫零下的冰島,完全泡在水里,身體很容易就失去知覺!
盡管各種強調,斯嘉麗約翰遜還是在拍攝時候差點感覺不到自己的腳趾頭,甚至產生了低溫癥狀。
老實說,沈臨也夠狠的,即使察覺到了姑娘的不正常也沒顧得上搭理,畢竟所有工作人員、汽車、大物件們都泡在汪洋大海里。
因為一個人耽誤了拍攝,實在得不償失,而且斯嘉麗的低溫狀態很符合劇中人物形象!
等到拍攝完成,沈臨才命令幾個助理將斯嘉麗連夜打包送到加州。
補充一下,是加州的醫院。
當然,作為導演,沈臨肯定安慰了幾句,僅僅只是口頭上安慰,身體并沒有做出什么行動,作為亞洲人,沈臨的審美很正常!
搞不懂為什么很多人覺得斯嘉麗約翰遜漂亮,腿那么短,明顯的5:5身材,如果不是雙唇和大兇加分,估摸著也就是倉老師水準!
其實,好萊塢的導演跟演員發生關系是很正常的事情,最明顯的例子,當初《變形金剛3》到中國做宣傳的時候,羅茜·漢丁頓惠特莉在飛機上好好伺候了一把導演邁克爾貝,很多人親眼目睹!
大嘴甜心茱莉亞羅伯茨當初為了出演《風月俏佳人》更是從副導演一路睡到制片人!
沈臨若是想跟寡姐發生什么超越正常的關系,寡姐應該不會拒絕!
等到冰島的場景結束,已經是九月上旬了!
一切回到正軌,整個劇組移師加州,然后,沈臨帶著馬修當天趕往加拿大多倫多!
因為第三十八屆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開幕了。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能否一炮打響,就靠這次的電影節了!
整個北美范圍,馬修的知名度遠超沈臨這個導演,所以,叫上馬修是很正確的選擇!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名號逐漸響亮,其影響力越來越大,每年都有超過幾百部的電影在此放映,交易,很多好萊塢的大片商也會應邀前來淘寶。
比起老大哥威尼斯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是不折不扣的小弟,可現如今,老大哥的影響力越來越弱,原來還有很多第三國家將參加威尼斯當成一種榮譽,隨著其地位的下降,更多人把目光聚焦到了背靠北美大市場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依舊堅持自己的‘新現實主義’風格,曲高和寡!
可是世界已經變了,逼格過高的藝術片,真的很難讓人欣賞起來。
再加上最近幾年,多倫多電影節似乎成了‘沖奧’電影的先前站點,《美國麗人》《平民窟的百萬富翁》《斷背山》《國王的演講》《逃離德煙蘭》,幾乎每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都曾經在多倫多電影節大放異彩,這就導致了更多的導演、制片人更愿意將自己的電影帶到多倫多電影節!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么奧斯卡還有全世界大部分的電影節都不怎么待見票房那個大賣的喜劇片或者科幻片,廢話,你都票房大賣了,還想著拿獎,要不要臉?
沈臨一伙人的到來受到主辦方的熱烈歡迎。
好萊塢沒有絕對的秘密,沈臨花費不到二十天拍攝完成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早就成為秘而不宣的事情。
很多人都聽誰這部電影會是試金石今年主推的沖奧電影。
一直只聞其聲,從未親眼見過,如今沈臨帶著《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出現在了多倫多電影節。
毫無疑問,他是沖著最大的獎項——人民選擇獎而來!
人們有理由期待這個不到二十五歲的年輕導演。
之所以尚未上映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會有這么大的名頭,得益于試金石方面的宣傳,以及杰瑞德的強大粉絲數量。
很多人知道了馬修還有杰瑞德減肥幾十斤完成影片拍攝!
作為影片的發行方,試金石方面總共為《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在多倫多電影節安排了十個場次的放映,從放映的第一場起,就場場爆滿,即便沈臨和馬修沒有出現的后面幾場,上座率也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多倫多電影節的第一天,《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總計放映了三個場次,即便是開幕影片《第五階層》也在同期放映,口碑似乎也很不錯,但是媒體、專業和觀眾的口碑上面,都完全被壓了下去。
尤其是北美的主流媒體,似乎被《為奴十二年》太過正確的政治性質給惡心到了,一個個的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興奮,爭先恐后的站出來力捧這部影片。
所以說老美的媒體真尼瑪蛋疼,政治正確他要罵你諂媚,政治不正確他又說你賣國!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如果換一個導演,這個故事也許會被拍成個人英雄主義的故事,但在年輕導演沈臨手中,偉業被做了減法,這是一部類似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幾乎沒有任何的戲劇加持,故事和人物才是電影的主角,這是一部沒有炫技的影片,剔除繁雜的拍攝技巧,配樂也基本只有鋼琴曲。這種冷峻克制的表達,更具有無聲處聽驚雷的震撼效果!”
——《洛杉磯時報》
“能出產這樣的電影,我覺得是好萊塢的幸事,因為如果遇見庸俗的導演,整部電影必會增加許多戲劇性橋段,電影恐怕也變成另外一種基調。所幸這是一部出自一位有思想的導演手中,沈臨很明顯的壓抑自己的表達,沒有過分的煽情,將真部電影的節奏鋪墊的十分平緩。”
——《紐約時報》
華娛之黃金年代 第六十七章 多倫多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