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
太極宮,甘露殿。
李淵,李世民,李秀家,李超。
老李家的四個人坐在那里,氣氛有些尷尬。李世民怒瞪著李超,李秀寧則有些幽怨的望著李超,至于李淵,則抱了把琵琶有些不屑的偶爾瞧一眼李超,不時的拔弄一下琴弦。
李超微笑著。
實際上不微笑也沒辦法,總不能哭吧。
其實他還真想哭。
老李家欺負人。
“太上皇、陛下、長公主,吃點青團吧,剛做的,味道很好呢。”李超把青團子推了一下。
宮外來的食物,已經經過宮里內侍的重重檢查,銀針探毒,專門的人試吃。
李淵拿起一個,吃了一口,味道居然意外的好吃。
李世民卻沒心情吃,為了一點破事,屢次三番,三番五次,今天李三必須給個交代。
李秀寧也沒去拿青團。
李超望著平陽,你倒是說句話啊,好歹解釋一句啊。當你爹你弟的面,說清楚,咱們雖然有過曖昧,但沒啥實際的,咱們還是清白的啊。
李秀寧嘆氣一聲。
“父皇,陛下,我要跟嗣昌和離!”
李秀寧終于開口了,可一開口,卻讓李淵噎著了,李三連忙上前又是拍又是揉的,終于好了。
李淵面色脹的通紅,顧不得難受,抬頭望著李秀寧。
“三娘,你說啥?”
“我不想跟柴紹過下去了,我要和離。”
李世民臉色也很難看,不過他沒去說李秀寧,而是狠狠的又瞪向李超。
李淵抓過女兒的手,“三娘啊,你怎么會這樣想呢?你們不是過的挺好的嗎,還有兩個兒子呢。”
“成親是好些年了,可談不上過的很好,兩個人早就同床異夢了,這樣的生活我不想要。我想好了,我要和離。”
李淵頭痛,沒料到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
李淵五個成年的女兒,四女和五女都已經是二嫁過了,四女高密公主先是嫁的長孫孝政,后改嫁段綸,長廣公主先是嫁的趙慈景,后來改嫁秦叔寶。
可是這兩個女兒改嫁,那是因為前夫死了。
三娘可不一樣啊。
柴紹還活的好好的呢,三娘卻要改嫁。
“三娘,李三還有妻子呢,你怎么改嫁給他?這不是胡鬧嗎?”
李秀寧低下頭,“我沒說改嫁,我只是說和離。”
“這不是一個意思嗎?先和柴紹和離,再改嫁給李三。你要不是想跟李三過,你跟柴紹離什么?”李淵一口咬定,肯定是女兒不想再繼續跟李三偷偷摸摸,沒名沒份的了。
這個女兒是嫡女,向來脾氣硬,跟一般人不一樣。
不過就算是長公主,可李秀寧這樣做也太過驚世駭俗了啊。休掉大將軍丈夫,不顧兩個年幼兒子,還要改嫁給一個有妻子的朝廷重臣,這個事情是真的驚世駭俗。
李淵目光瞪向李超。
“李超,你是男人,得有擔當,現在這事,你說怎么辦吧?”
李超不想理李淵,這是不講道理啊,他望向李世民,結果李世民也一樣瞪著他。
我擦,你們不是太上皇不是皇帝,合著今天都只是長公主的父親和兄弟是吧。
“太上皇,陛下,長公主想和離,那是長公主自己的感情生活,感情這個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清官還難斷家務事,這個事情別人不好插手,我這個外人就更不好插手了。”
“放屁,你是外人?你是當事人,要不是你,三娘為什么要跟柴紹和離?不要臉,既然你現在慫了,那你當初為何勾引公主!”李淵一掌拍在桌上。
李超沒想到他連勾引二字都說出來了。
“你馬上寫封休書,就在這里寫,把崔氏休了,娶三娘!”李淵非常霸道的說道。
李超臉色變了。
“這不可能!”
“你要抗旨?”李淵怒瞪著他。
“讓我寫休書休十三娘,這是不可能的。休妻,得犯有七出之條才能休書,況且還有個七出三不去呢。十三娘入我家門,未有任何不當之處,我不能休她,也不想休她,我們夫妻感情很好。”
“放肆,大膽!好你個李三,竟然敢抗旨,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拉出去,砍了!”
“不要!”李秀寧出聲勸說。
李世民也出聲,“陛下息怒!”
“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李淵恨聲,一把將李超送來的青團給掃了一地。
李超望向李秀寧,臉色不好。今天這一出,他心里不愿意相信是李秀寧在告狀,可現在發生的這一切,真是他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文遠,我真沒想到會牽扯到你,我想跟柴紹和離,跟你沒有關系,真的。”公主道。
李淵來了硬的,演的白臉。
李世民便接著來軟的,扮演紅臉。不過就算李世民臉皮也厚,可也沒法勸李超去休掉自己的妻子,然后娶跟丈夫和離的三娘。
這事就跟一鍋粥樣的亂。
最后,不歡而散。
李世民向李淵保證,一定會好好收拾李超,為自己的姐姐找回公道,然后領著李三回東宮了。
“文遠啊,你們怎么就鬧出這事了。其實你跟三姐的事情,可謂是滿長安皆知了,我們都知道,可不好說什么。你說你們就做對情人不好嗎?反正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連柴紹都是知情的,可也睜只眼閉只眼的,你說為什么現在非要鬧成這樣?”
馬車上,李世民拉著李超同輦而回。
有些痛心疾首,且苦口婆心的勸說著。
一個是自己的胞姐,一個呢是自己心腹重臣,還牽連到崔鄭兩家,以及柴紹,哪一個也不簡單啊。
簡單的事情,卻非弄的不簡單了。
李超和三娘的事情,本不合適,可既然發生了,李世民也就睜只眼閉只眼了。公主找個李三做了情人,只要崔氏和柴紹不鬧,大家也就假裝不知道。
可現在,要和離,這事情就不同了。
柴紹能對公主的事情睜只眼閉只眼,但鬧到要被休,豈能干休。還有,公主和要離,可李超卻不肯休妻,這事情就僵著了。
“長安你是不能再呆下去了。”李世民搖了搖頭。
“你提前出京吧,專心靈武戰事,就算打完戰,也暫時別回來,省的流言蜚語滿天飛。三娘我會讓她留在京的,這次她就不去靈武打仗了。”
想了想,李世民又道,“朕授你為朔方節度使,賜以旌節,駐地靈州,由你總領節制靈、鹽、夏、延、銀、綏、宥、勝、豐九州,兼領朔方支度營田使、朔方鹽鐵使、安撫招討使、監牧使、采訪處置使、轉運使,你帶去的兩萬兵,以后就常駐朔方,后續朕會再給你增添三萬兵馬。”
節度使這個名稱,和許多使職一樣,最早產生于漢代。但漢時的節度使是個沒怎么使用的臨時職,遠不是后來唐朝時的節度使那樣重要。
是在唐朝高宗時起,尤其是在玄宗時起,節度使才算真正的形成那種鎮守一方的重要職務。
節度使,本意是都督帶使持節者,不過不是一般的使持節,畢竟唐朝的都督都會加個使持節的銜。這里的使持節,就等于是賜旌節,有生殺大權的。相當于李超之前在洮州時的情況,但現在李超畢竟是堂堂平章事、兵部尚書、京兆尹,因此不稱都督,而稱節度使,算是表示特別之意。
至于統領的九個州,其實也不是李世民就有多信任李超。
完全就是因為這九個州,名義上是劃在關內道內,但實際上,現在卻是由梁師都和突厥人占據著呢。
李世民把李超的管轄地,全都是劃在了敵境,還得一州一州的去打下來。
給個統領九州節度使,不過是相當于一個戰區司令,方便李超調度而已。
“平章事、兵部尚書、京兆尹、太子少詹事你還擔任著。”
說是如此,但李超既然被外放鎮守朔方,那自然就不可能再履行幾個朝中職務,實際上保留職務不過是等于有了一個加銜而已,他根本不可能再管理原來的衙門事務了。兵部、京兆尹、東宮詹事府,事情都會交給其它衙內官員處置。
李超保留這幾個職務,只是讓他出鎮地方時,顯得特別牛逼一點。
世封豐州刺史、平章事、兵部尚書、京兆尹、太子少詹事、太子少保、開府儀司三司、上柱國、使持節、朔方節度使、朔方道行軍大總管、趙國公李超。
確實很拉風。
但實際上也很清楚明了,李超馬上要離開中樞,不是掛帥去打個仗,而是以后要常駐鎮守那邊了。
這個結果,有點出人意料。
但李超心里還挺高興,呆在京里挺無聊,出鎮地方更輕松些。況且,這次是出鎮靈武,李超有機會還能把自己的封州給收復,到時就能真的當上世封豐州刺史了。
統兵五萬,鎮守靈武,防御突厥。
“文遠,朕這不是貶斥你,而是對你委以重任。朕希望你能親自實施你之前提出的戰略防御計劃,甚至希望你能在朔方,重復你在隴西的那一套。五萬兵馬交給你,若是能收復靈武朔方,到時這些兵就移駐那邊,屯守耕戰,落地生根,永鎮邊疆!”
對李世民的這番話,李超選擇性的相信了部分。肯定有委以重任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李世民覺得李超手里權利過大,要收回部分的可能性。
畢竟帝王心術,誰能猜的著呢。
“文遠,朕在京中等候你的捷報佳音,希望朔方能成為下一個隴右!”
靈武可是個好地方,排除夏鹽幾州比較貧瘠外,靈豐等地可是黃套地區啊,這里最是富裕了。東套現在是突厥人占領著,暫且不奢望馬上能收復,但西套的靈武地區還是有望的。只要能收復靈武,在這塊地方屯田移民駐兵鎮守,并不是難事。
朔方節度使,也可以稱為靈武節度使,靈鹽節度使、靈州節度使,這算是大唐第一個正式的節度使,也成了大唐設立的第一個方鎮。
而這第一個方鎮的節度使,由李超擔任!(
唐朝好地主 第457章 龍武--父皇,我要和柴紹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