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千七百一十九章 苦難之基

  陳俊鑫現在這個情況如果不被陳曦吸收掉,遲早會被潁川陳氏吸收。

  陳俊鑫縱然是離家出走了,外加他父親再怎么不當人,以漢代當前的孝悌觀念,陳俊鑫給他爹養老送終也是應該的事情。

  更何況這后面還有一個潁川陳氏,哪怕陳曦再怎么說陳俊鑫不受重視,站在劉備的立場上,識字,懂兵法,這些可不是普通人想要掌握就能掌握的東西。

  要知道這世間有很多個體認為尋常,甚至是理所當然的東西,換個地方那就是根本接觸不到的玩意兒。

  潁川陳氏最有名的是什么,是家學,這家族對后代會進行強制教育,老子不求你們學出什么名堂,要的是你們知道最起碼的仁義禮智信,做一個能養活自己,對社會有點用處的正常人。

  早先陳寔還活著的時候,是真的不在乎學生的出身,你是普通老農也罷,過路人也罷,甚至是梁上君子,宦官之后,罪臣后裔,只要你自身有向善之心,知道錯誤,愿意學習,他就會教,甚至愿意倒貼東西教這些人,所以陳寔那個時期,陳家人整體道德是向上的。

  哪怕是陳曦如果處于陳寔的那個時代,他給陳家的面子會比現在大很多很多,因為陳寔是真的按照圣人的德行約束自己,然后用普通人的道義去勸說教授別人,然后真正帶動了德育。

  這是陳寔能在黨錮時庇護別人,在死的時候,有天下數萬學子送行的關鍵,這是真的有道德,你可以說他迂腐,但這種人真出現在眼前,也確實是要說一聲世間的清流。

  到陳紀的時候,開始追逐圣哲,雖說真的做到了“言不務華,事不虛飾”,但不再廣播圣人之道,教育的核心也和陳寔當年那套治學以良心本心為初衷,所有人都有受到教育的權力發生了偏移。

  但陳紀自身的道德水平很高,縱然是發生了偏移,也能維持本心,不會受到太多的外界影響,這也是在面對陳紀的時候,陳曦還是愿意給面子的原因,因為對方在不涉及某些事情的時候,確實是道德君子。

  至于陳群,在這一方面就更下了一等,從陳群治家開始,陳家的聲威上漲了,但陳家的道德是日漸下滑的。

  陳曦以前不太關注這些,但今日劉備提了陳俊鑫,陳曦就意識到,為什么史書上對于從陳寔到陳泰這一百年間的幾代人為何是“公慚卿,卿慚長”,官是越來越高了,聲威是越來越重了,但道德確實是日漸下滑的。

  陳寔死的時候,天下能來的都來了,陳紀死的時候,潁川文人來送的不在少數,到陳群死的時候,只有朋友、官僚來送,曹魏的追贈,到陳泰死的時候,朋友都寥寥了,更多的記錄是官方厚葬。

  很多時候,一個人只有死亡的那一刻,你做的一切,到底被人認同,還是不被人認同才能看清楚。

  很明顯,越往后,陳家的官聲越來越大,但所行之事,認同之人越發稀少,甚至就連九品中正制,也并非各個世家都認同的。

  這玩意兒確實是對于世家鞏固權勢有利,但有遠見的世家真的看不出來弊端嗎?真的看不到崩塌的可能嗎?

  大家可都是經歷了漢末的動亂,能不明白了沒有了上進之路會造成多大的反噬嗎?只是有些話不能說的那么明白罷了。

  “多少有些明白為什么治學要離官場遠一些。”陳曦輕嘆道。

  “若是那位伯祖還活著,其實很多事都沒有發生的基礎,縱然是發生了,后續該彌補的也會彌補的極好。”陳曦望著陳俊鑫,心知若是陳寔掌家的時候,大概率都出不了這種偶遇村婦,一夜春風之事,換成陳紀掌家,既然出了這種事情,陳俊鑫的父親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孩子該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

  如此一來,陳俊鑫就算知道了自己母親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沒有叱責家族的余地,因為家族按照律法,道德,將該做的都做了,對他也將該教的都教了,后續知道了又能如何?

  會反復嗎?不會,還是陳家子。

  “也會比現在更強。”劉備隨口說道。

  正確時段的正確教育非常重要,甚至該說是極為重要,陳俊鑫明顯錯過了正確時段,能靠著早先的教育以及自己后天的努力,社會的實踐,走到這一步,已經屬于大型家族需要的骨干了。

  “不過這天下這么大,有一二浪費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陳曦神色平淡的說道,“出身,后天的努力,機緣和運氣都有自身的意義,比方說我,假如當年駕車來投的時候,被車創了,這不也就完了?”

  “你這家伙。”劉備笑罵道。

  劉備之后也未再多言此事,跟著陳曦將大演武的預選賽看完,然后才從軍營這邊離開,而這個時候,天已經因為暴雪而有些昏黃。

  “怪不得,你這幾年搞了不少的封閉式的會堂和地下演武廳,這幾年這個雪,確實有些超乎想象了。”劉備接住一片雪花,看著那快有自己一個指節大小的雪片,神色凝重。

  “搞地下演武廳主要是為了保暖,而且減少地上建筑,當然最重要的是某些地方確實是適合修建這種地下建筑。”陳曦一邊登車一邊對著劉備開口說道,“至于這個氣候,沒辦法,明年,后年不出意外還是這樣,現在是小冰河期疊加熾天環的氣候異常,真要說其實非常要命了。”

  “還好吧,我之前去了北方,在咱們這邊還沒有下暴雪的時候,那邊已經有一兩米的積雪了,說實話,也就多虧了咱們當年強制集村并寨,并且分配磚瓦房,否則真要是按照以前那種,都被雪埋了。”劉備帶著幾分感慨說道,集村并寨這個陳曦當年仔細的進行過闡述,但執行的時候是真的沒少出幺蛾子,暴力執法這種事情別古代了,當代都不可避免。

  所以當年劉備也聽了很多的私底下的告狀,也就多虧陳曦的房是真的給分,外加供銷社,公共水井,垃圾處理,道路建設,蒙學教育這些都一一兌現了,否則真的會出大亂子的。

  當然,能快刀斬亂麻的執行集村并寨最主要的一點在于之前漢末的各種苛捐雜稅,搞得很多百姓都去當賊匪,逃民了,又梆梆挨了黃巾兩拳直接天下大亂,陳曦收攏民心進行安定的成本比較低。

  畢竟正史曹操抓良民搞屯田,強行五五分成,最后都成了善政,足可見當年的政府和地方到底有多不做人。

  也正因為這種逆天的騷操作太多,陳曦集村并寨的行為在百姓嘴里罵著罵著也就沒聲了——不是,哥們,你們真不是抓我們去當奴隸的啊,是玄德公覺得我們生活太差,連茅屋都沒有,于是給我們分房,給我們打水井,發水缸,修道路,搞齊民編戶統一稅收,開辦教育的?

  日你媽,原來你們才是政府,合著之前府衙是地方黑惡勢力開的!

  所以到后面劉備基本就聽不到罵集村并寨的,因為陳曦開始拿那些安定下來的本地人去誘捕還住在茅屋之中的鄉親——你們拿事實去宣貫,之前的黑惡地方勢力倒臺了,政府在搞集村并寨,條件就是你們之前享受的那些條件,你們現身說法一天,發三十文,速去。

  “當年其實就沒考慮這些,而是純粹為了便于管理,甚至房都是樣板,為了好建設。”陳曦搖了搖頭說道,“實際上后面建筑隊將通用的樣板間建多了之后,效率其實非常高。”

  實際上到后期,陳曦都不再讓非專業人員加入孫乾的專業建筑隊了,因為那些人進去反倒會降低效率。

  一套完整的磚混小樓,兩層的那種,孫乾一隊建筑隊,在老天爺給臉的情況下,只需要一個月就能建設完畢。

  而一個村子,四五百戶的磚混小樓,在家家戶戶一模一樣的情況下,只需要分配各個環節的的進度,保證各個地方的料按時抵達,一個四五百戶的村子,將房屋修完,公共吃水井挖好,道路鋪設完畢,用不了倆月的,這也是孫乾麾下的老兵工資很高的重要原因。

  那效率高的讓人頭皮發麻,全都是熟練工,甚至每個人不需要指揮就知道自己在什么時間點該在什么位置,同樣這樣的隊伍,少一個專業的工匠,在某一環上可能就會直接停下來。

  倒不是其他人不能做,而是不管是施工質量,還是施工效率,其他人替換,都不如專人專崗。

  “這個我知道,不過有件事我得提一下,兩件事,一件事當年你設計主宅的時候確實有合理性,但這兩年我去地方,發現你當年設計的一戶居住的二層小樓,現在已經有些擁擠了。”劉備在車架發動之后,豎起拇指對著陳曦很是認真的說道,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陳曦緩緩開口說道。

  “當時設計的時候就是以一戶四人來設計的,考慮到冗余,所以是四個房間,一個位于客廳的炕,畢竟是普通人家并不需要那種繁瑣的設計,直接使用這種最簡單的方案就是了,有需要加屏風就是了。”陳曦點了點頭說道,順帶這也是帶印刷圖案文字的草席屏風賣的好的重要原因。

  早先沒錢的時候,客廳那個炕進門就能看到,后來有錢了,自然就往那里加了一個屏風,而屏風算個大件了。

  尤其是使用了某種特殊調配出來的金漆,印刷上了某種圖案,先割了一遍世家之后,又走入了尋常百姓家,至于成本,草反正是在北疆某片合適的地方專門種的。

  哦,割世家的時候,印刷的圖案是造幾個將模具一砸,所以同樣的數量比較稀少,進普通百姓家的時候,就沒這個講究了,印,狠狠地印,今年這個,明年那個,甚至專門造了可拆卸的,屏風中間的那個帶圖案的席直接是可以卸下來換新的,這玩意相對便宜,不正好每年買新的?

  “嗯,現在孩子比較多的家庭,感覺已經有些住不下了。”劉備想了想說道,“我見過一家有七八個孩子的,雖說比起以前居住的條件好了很多,但多少還是有些伸展不開,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真的住不下。”

  “哦,第二個應該就是這個問題延續出來田畝不夠的問題了是吧。”陳曦想了想說道,“當年是按照戶分的田畝,一戶五十畝,不管一戶的人口數量到底是多少,本身就是為了逼迫大戶分家。”

  分家之后,雖說還是一個宗族,但還是那句話,只要分家了,就必然會有各自家庭的考慮,這種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所以一個幾百人的大戶,分成了幾百個家庭,哪怕還有祠堂,還會一起祭祖,只要時間稍微久一些,再想要齊心協力就非常困難了,哪怕是親兄弟,只要分家了,難免也會說兩家話。

  尤其是當老人走了之后,那極有可能會因為一些矛盾徹底分開。

  所以在集村并寨的時候,用田畝順手拆分一下這種地方沒有實力的宗族,也是陳曦的一種習慣。

  當然,陳曦搞這個,本身也是為后續地方作坊,工坊,鄉村企業等等做準備,從地里面刨食是有上限的,尤其是陳曦為了糧食安全考慮,主動限制糧價的情況下,想要過的更好,靠種田是沒有什么未來的。

  劉備也清楚這些,陳曦不喜歡強行推動某些事情,而是喜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授之以漁,誘之以利,脅之以威,基本上是按照幾步走的方式,能不用官方的暴力手段,陳曦還是盡量不會去使用的。

  只是現在這個情況啊…

  “一家有七八個孩子,還有父母,全靠五十畝地,住的也是以前的二層小樓,確實有些不夠,哪怕父親努力種田,母親還日夜紡織,也多少不夠家用。”劉備嘆了口氣說道。

  “分家啊,將七八個孩子分出去幾個啊,多出來的新戶,我們也會給五十畝的田,等這一戶消亡了,然后收回這五十畝。”陳曦嘆了口氣說道,你不分家,又不去建立軍功,還不去參與陳曦的產業,陳曦能有什么辦法,我將飯喂到嘴邊,你不吃,我能咋?我有時間給你喂飯嗎?

  “問題是孩子也都年幼,現在大的不過十歲。”劉備無奈的說道,“你那種新戶,可是會抽到一起組成新的村寨的,哪怕不是很遠。”

  “我那是為了遏制地方宗族,以及保證本地人有足夠的田畝使用。”陳曦無語的說道,唐代的授田為啥停止了,不就是本地沒辦法授了嗎?陳曦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直接將村寨里面新增加的戶口匯總起來,達到一定數量之后,抽調到一起,組成新的村寨。

  畢竟每一個村寨所擁有的田畝規模是有限的,就算是墾荒也會是有限的,一旦本村寨的戶口太多,就必然會擠壓現有的每戶五十畝的底線。

  至于說再繼續擴大墾荒規模,怎么說呢,兩百戶到四百戶,合計一萬畝到兩萬畝的規模,放在平原也就是三四公里方圓。

  這個范圍還算正常農業生產可以接受的范圍,再繼續擴大,怎么說呢,你走的距離就太遠了,總不能真出那種開玩笑的段子,騎馬駕車去地里面耕田吧,那得是什么級別的家庭。

  說句過分的話,老陳家的那幾十萬畝地,也是很多地方村寨加起來的,整體呈星羅棋布的模式。

  換句話說就是是這個村寨幾乎所有人都是陳家的佃戶,有個幾千畝,占個方圓幾里的地兒,那個村寨幾千畝方,占個方圓幾里的地兒,而不是所謂的一個核心,方圓幾十里,那樣在非機械化時代是沒辦法種田的。

  好吧,就算是是星羅棋布的分布方式,到農忙的時候,老陳家的人也是要騎著馬到這個村寨看看,那個村寨看看,真要是下面的人種個田,需要跑幾十里遠的話,那還不如直接在地頭蓋個小茅屋,住在那里就是了。

  都不說古代那種行動力低下的時代,八九十年代只要居住地距離自家農田超過十里,都有不少家庭在農田那里蓋一個暫住的小土樓,為的就是在播種,鋤地的時候能省點時間,畢竟農業這玩意兒是真的嬌貴,一個照顧不好,就會減產,根本不帶一點客氣的。

  故而陳曦集村并寨的時候,所組建的村寨規模是有明確上限的,而這個上限明確點講就是一個普通人帶著農具,步行抵達田間地頭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個時辰。

  當然目前的村寨距離這個極限還有大半時辰的時間,也就是說村寨要擴張還是能偷偷擴張的,但陳曦留下來的這些空余設計,真要說其實是為了未來所準備的,不管是廠礦,還是鄉村企業,亦或者在后期制度敗壞時,村寨想要擴展的需求等等。

  這些設計余量可以保證國家制度在日漸瓦解的階段,靠著社會慣性,維持一段不算短的和平繁榮的時間,這段時間也算是陳曦給后人預留下來的,最后調整時間。

  當然按照陳曦估計,真到了那個時候,那些后輩大概率都不會在這一方面進行改良,但就算什么不做,多享受一段繁榮與和平,也是一種仁善,所以在一開始處理的時候,就留下了這種設計余量。

  “總之就是出現了我說的那種情況。”劉備輕咳了一下,他知道陳曦肯定有自己長遠的謀劃,而且陳曦也給自己講解過,只是劉備自己看不到那么遠罷了,所以現如今出現了問題,最簡單的還是直接找陳曦要方案。

  “問題不大,能養活的起。”陳曦神色平穩的說道,“最多就是受點累,但這個沒什么好說的,確實是孩子太多,負擔太重,正常其實不應該有那么多的孩子,不過縱然如此,按照當年我設計這套的時候,只要頂梁柱不得病,其實也還好了。”

  “你設計這套?”劉備皺眉看著陳曦詢問道,他不知道陳曦設計的是什么,有些跟不上陳曦的想法了。

  “我當年的設計村寨承載上限的時候,參考了一些別的東西,本身也是有考慮過成年男性的單人勞動供養率的。”陳曦回憶了一下,然后笑著說道,“當時計算的時候,農業加工具加打一些短工的情況下,正常的成年男性單人勞動供養率可以達到七。”

  這個數據是非常離譜的,這意味著,一個身體健康的男性,在自己愿意工作的情況下,一個人上班,可以養完全不工作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加自己,還能存一份錢。

  反過來講,在這種大環境下,只要還在工作的單身青年,都是搶手貨,因為這是天生的家庭支柱。

  簡單來講,在純粹理智的社會環境下,一個成年男性的單人勞動供養率能達到二,他就能找人結婚,因為他已經無所謂老婆工作不工作,反正只要自己不出問題,就能養得起,選擇面會很大。

  達到三,就意味著他結婚之后,只要愿意,就可以自己上班,老婆全職帶娃,家庭美滿,如果能達到五,算上父母都能家庭和諧運轉。

  在曾經某個階段,中國成年男性的平均勞動供養率接近四,但后來普通人回落到了1.1,這也是很多問題直接無解的核心。

  陳曦在當年集村并寨進行設計的時候,就考慮過這個東西了,而且強堆了這個數據,使得這個比率的極限達到了1:7,可以說這是陳曦給普通人在這個時代留下的最大的無形禮物。

  這也是劉備經常看到,一些老兵家庭,只有一個成年勞力種種田,然后養一家六七八口,沒有絲毫的生活壓力,這事的達成,可沒劉備想的那么理所當然。

不敢亂說話,裝死中,一動不動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神話版三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