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公真神人也”

  拜眼見慶王被逼迫答應稱帝,這才露出一絲笑容。

  “老臣拜,拜見皇帝陛下!”

  拜立刻起身,對慶王行禮。承恩等蒙古將領也笑嘻嘻的對慶王行禮,口稱“皇上”。

  “這是陛下,你們嚴肅些!”拜呵斥道,“從今天起,大王就是大明正統!”

  慶王木偶般坐在那里,似乎心如死灰。可是偏偏那槁木般的心中,卻又燃燒著一種小火苗。

  拜當即召開軍議告訴諸將,慶王大明親藩,天潢貴胄,應該被擁立為帝,建國河西,到時大家都有封賞。

  叛軍將士們聽到這個消息,原本低落的士氣,頓時高漲起來。

  人就怕沒有盼頭,目標、方向。一旦有了,精氣神就不同了。

  拜等人之所以強迫慶王稱帝,既是窮途末路之際的豪賭,也是為了提振叛軍士氣,凝聚軍心。

  蒙古四分五裂,各自為政,沒有合適的旗幟了。反倒是大明親王能成為他的一桿旗幟!

  就算當年英宗被俘入蒙古,也會受到蒙古勇士的敬重,甚至有蒙古部落愿意臣服效力。

  果然,如今將士們聽到要擁護慶王稱帝,又再次充滿了斗志。

  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造反都干了,反正都是死罪,不如干脆擁立親王稱帝,或許還能死中求活!

  “萬歲!萬歲!“

  三千已被漢化的蒙古叛軍,齊聲高呼,很多人主動對著慶王下跪。

  “大明汗!”

  “萬歲!”

  精神恍惚,宛在夢中的慶王,聽到將士們的呼喊忍不住又是驚恐又是...驚喜!

  這種巨大恐懼交織巨大喜悅的情緒,簡直無法言喻。

  他滿臉潮紅,如飲美酒,渾身打擺子般的顫抖不已,一雙眼睛亮的怕人。

  “大王…”慶王妃花容慘變,兩腿發軟,一雙小腳再也站不穩的委頓在地,痛哭流涕,“這怎么得了,怎么得了啊。嗚嗚嗚...”

  一群王子、郡主們也是呆若木雞。

  年僅十五的世子,此刻一張俊美的臉蛋也漲得通紅。他站在父親身后,雙拳捏的緊緊的,忽然大聲喝道:

  “朱棣是篡位!他有什么資格稱帝!當今皇帝也不算數,父王就是正統!”

  “父王!就連蒙古勇士都擁護父王,遑論漢家百姓!當今皇帝幾年不上朝,大明沒有這樣的昏君!”

  王妃如遭雷擊,不敢相信的看著自己的長子,目中滿是驚駭之色。

  “帥鋅...你,你好大的膽子...你...”慶王哆哆嗦嗦的指著自己的兒子,忽然感覺自己的兒子是那么陌生。

  “父王!母妃!”身材挺拔的朱帥鋅此刻站的筆直,簡直是在嘶吼,“我們過的什么日子!是豬圈里的豬!羊圈里的羊!是朝廷的囚犯!這就是朱家子孫嗎!”

  “爹!娘!我們沒有自由!除了吃穿用度,我們不如普通百姓!是誰讓我們變成這樣是誰!是朱棣和他的子孫!”

  “憑什么!憑什么他朱棣能篡位,奪取長房的地位,享受天子尊榮,卻讓我們這些藩王承受苦果!太祖是讓藩王當塞王,為國家長城,不是豬羊!不是酒囊飯袋!更不是被軟禁在王府的囚犯!”

  “就連當地的小官兒,都敢欺負我們堂堂王府!我們請府外的郎中抓藥,都要低聲下氣的賄賂官員!這還是大明親王的禮遇嗎!”

  “我不服!我是世子,可我不愿當這樣的親王!朱棣能反,我們反不得!”

  “今日有拜老將軍擁護,比朱棣的朵顏三衛強多了!這是天意啊父王!”

  拜深深看了朱帥鋅一眼,目光不加掩飾的欣賞。想不到之前不吭不響的慶王世子,居然比他爹強多了。

  慶王就像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兒子,他忍不住厲聲喝道:

  “放肆!你放肆!你...你忘了寧王和安化王的下場了嗎”

  “父王,無非是成王敗寇而已!”朱帥鋅咬牙說道,一雙眼睛充滿著戾氣,“他們輸了,就是亂臣賊子!朱棣只不過是贏了!”

  “如今我們慶王府,哪里還有退路父王,將士們在看著父王,還請父王說句話,以慰將士之心!”

  “你...你...”慶王指著自己的嫡長子,再也說不出來話來。

  朱帥鋅眼見父親如此怯懦,干脆心一橫,直接站出來大聲喊道:

  “諸位將士!等我父王登基為帝,諸位皆有封賞!寧夏、甘涼,有很多軍民心向慶府!若在甘涼稱帝建國,民心必然歸附,事情大有可為!涼州易守難攻,實為王霸之基!”

  “退一萬步,就算我們打不下甘涼,也可去西域建國!聽說那里也有水草豐茂、物阜民豐的好地方!也曾是漢唐故地!有商人告訴我,那里互不統屬,相互征戰,肯定不是我們的敵手!我們橫豎有退路!”

  “總之,進可席卷關中,爭霸天下,退可割據西域,自成一國,人人皆有莊園、奴隸!”

  不少被漢化的叛軍將士,聽到這里忍不住下拜。

  “太子殿下!”

  “大明汗!萬歲!萬歲!”

  拜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好好!這才是太子殿下的豪邁之氣啊!不愧是明太祖的子孫!”

  “傳令,給陛下披上黃袍,今日就擁護陛下稱帝!”

  “等到陛下稱帝,或許就有人來投奔了。”

  很快,慶王就被趕鴨子上架般,被拜等于擁到星湖海邊上的高坡,簡單的祭告天地和太祖,然后三千多人一起行叩拜禮。

  當晚,星湖海畔一片歡騰,呼聲動天。

  慶王在叛軍的安排下,封拜為蒙古人最喜歡當的太師,封拜之子承恩為冠軍侯、驃騎大將軍。其他蒙古諸將,皆有封賞。

  然后封王妃為皇后,世子為太子。

  拜連夜派人去周圍傳檄,說慶王已經稱帝,愿意投靠的,盡快來投。

  萬歷二十年四月二十,慶王在賀蘭山下的星湖海稱帝。

  消息傳出,在附房千戶所軍屯的上千軍戶連夜來投。這些軍戶就是軍官的奴隸,早就忍無可忍。此時聽到慶王稱帝,毫不猶豫就來跟隨。

  整個天下,都將被慶王稱帝震動。很多對朝廷不滿的人,都會暗中前往西北,投奔慶王!

  “什么慶王稱帝!”

  得到消息的朱寅,終于聽到了最不想聽的事情。

  從拜帶走慶王的那一刻起,朱寅就隱隱擔心拜會立慶王為帝。

  那意味著,他作為明軍統帥,就必須要消滅慶王,給朝廷一個交代。

  滅了慶王,就是大功在手。若是滅不了慶王,他不但沒有功勞,還可能被治罪,貶官是最輕的。

  李如松等人也都是神色難看。慶王稱帝是天下大事,要是不能盡快消滅稱帝的慶王,他們都是罪無可綰!

  從監軍到將領,都會追責!

  “主公,”商陽低聲說道,手中折扇一合,“事不宜遲,請主公立刻上奏,就說拜早有立慶王為帝之心,此次王師前來,拜挾慶王倉皇逃走,仍然不忘立慶王為偽帝....”

  朱寅聽的連連點頭,不禁夸贊道:“晝明不愧是當年浙直總督的幕僚,深知朝堂情弊啊。有晝明在,吾無憂矣。’

  “還請晝明立刻為我起草奏疏。”

  “好。”商陽立刻為朱寅草擬題本。

  朱寅都有點自閉了。好好的寧夏之亂,搞出個慶王稱帝,全亂套了,全變了!

  情報也不是萬能的啊。

  果然,歷史不是自己能玩弄的!

  搞不好,自己會栽在西北,再也爬不起來。

  朱寅的奏疏寫完之后,還將奏疏的內容告訴李如松等人。

  李如松也趕緊上奏。

  隱藏的意思都是:拜立慶王為帝早有圖謀!絕非被逼之下的臨時起意。

  奏疏寫完之后,朱寅親自下令:“蓋我欽差關防!速速將軍情送到提塘處,讓塘官盡出塘馬六百里加急!京城、大同、涼州、延緩、甘肅,塘報都要送到!”

  按制,六百里加急只能用來傳送最緊急的軍情、大事。

  慶王稱帝這么大的事,當然要用最快的塘報。

  朱寅寫奏疏的同時,虎牙特務們也趕緊行動起來,去寧夏城制造拜早就想立慶王為帝的證據。

  朝廷拿到這些證據,就會堅定的認定:拜一開始就想立慶王為帝,造反的主要目的就是擁立慶王,希圖擁立大功。

  朱寅和商陽這么干也是無奈。因為他們很清楚萬歷和那些大臣的尿性:凡事喜歡找人背鍋,屁大的事都擔不起,雞蛋里挑骨頭,誰做誰錯。

  倘若不這么干,朝中就會有人認為,拜之所以能立慶王為帝,是因為自己殺不力,追擊失利,給了叛軍機會,逼的叛軍搞出擁立慶王的把戲。

  那么自己就要背黑鍋!有功變成有過!

  制造這些證據,證明拜立慶王是早有預謀,甚至是造反目的,自己就能搞清干系了,那些人也就沒了借口。

  既然拜擁立慶王是早有預謀,為此不惜謀反,那他何時擁立,什么情況下擁立都正常,也就和朱寅的作為扯不上關系。

  如此一來,朱寅平叛之后功勞就更大。就算不能平叛,最多也只是貶官。

  政治的微妙和兇險,可見一斑。

  朱寅安排好這些,才率軍繼續追擊叛軍。

  六千騎兵洪流一般前進,激起漫天塵土。不遠處的民戶和軍戶都不禁駐足而望。

  等到大軍走遠,不少百姓就趕緊沖到官道上拾馬糞。大軍所過一路馬糞,可不能浪費了。

  四月二十一,辰時初刻。

  朱寅率軍來到了賀蘭口,忽然想起賀蘭山巖畫就在附近啊。

  要說賀蘭山的神秘巖畫,并非后世考古發現,而是早在南北朝就為世人所知的存在。

  酈道元《水經注》就曾經有過記載。

  朱寅舉起望遠鏡,果然見到山口的北山壁上,那個后世著名的“太陽神巖畫”。

  這是一副太陽人臉。后世考古學家說,有五千年的歷史了。

  附近的石壁上,還有成千上萬的巖畫。都是賀蘭山先民的杰作,有祭祀、戰爭、鳥獸、圖騰、交媾等等主題,古樸大氣、造型優美,又充滿著古老幽遠的神秘氣息。

  朱寅有點恍惚。這是他第二次看到賀蘭山巖畫。第一次已經隔了四百多年的時光了。

  記得他還在巖畫前,和小黑留過影。就在那著名的太陽神巖畫之下。

  小黑看到這熟悉的一幕,忽然豎起耳朵,盯著那幅巖畫。

  它肯定見過,來過!

  可周圍的一切卻又不同了。究竟為何不同,它也不知道。

  直到走出好遠,朱寅和小黑還一起回頭,看向那個曾經拍照的地方。

  朱寅眸中滿是感慨。小黑眼中卻滿是迷惘。

  當天午時初刻,朱寅追到了鎮遠關所在的舊北長城。

  朱寅等人看兵部繪制的《九邊圖》,知道賀蘭山從南到北一共有三十六處“寇路”,也就是東西通向的山口。

  自古以來,西北游牧民族就是通過這三十六條天然山口峽谷,侵入寧夏。

  鎮遠關之北,有大武口、紅口子、王口、歸德口、韭菜口,汝萁口等十幾個山口。

  根據情報,叛軍是從大武口進山。

  明軍過了鎮遠關,又奔馳數十里終于到了石嘴山的星湖海。

  但見美麗的星湖海邊,滿是凌亂的腳印和戰馬的糞便。

  湖邊的青草光禿禿的,全部被叛軍的戰馬啃得精光。

  昨晚,叛軍就扎營在此。

  朱寅不禁勒馬,舉起望遠鏡看向湖畔的一座小山坡。但見小山坡之上,還有臨時搭建的石頭“寶座”。

  可見,昨夜慶王就是坐在那個小山坡的石頭”寶座”上,接受叛軍叩拜登基的。

  雖然作為親王,不是沒有當大明皇帝的資格,可這也太馬虎了吧。好歹打下一座城池稱帝啊。

  太急切了。

  “暫歇半個時辰,湖中飲馬!”朱寅當即下令道。

  明軍騎兵一人雙馬,可連續奔馳百余里,也該讓戰馬喝水吃料,歇息一會兒散散體熱。

  明軍歇息間,前方斥候來報,今日上午辰時四刻左右,叛軍已經從大武口入山。

  隨叛軍一起入山的,還有一些投靠慶王的軍戶、牧民、黃河漁民。

  朱寅聞言,毫不奇怪。

  那些邊民飽受貪官污吏和軍官欺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他們跟著慶王走,可能還會好過一些。

  明中期以來,屢次發生邊兵邊民叛亂、叛逃事件,這絕非個案,而是愈演愈烈。

  大武口入山雖然比其他山口好走,卻比官道慢多了,一人一馬的叛軍要穿越出山,怎么也要三天。

  也就是說,叛軍最少要在山中過兩個夜。

  完全追得上!

  兩三天的工夫,擅長山地戰的白桿兵怎么也能趕上騎兵,一起參戰。

  “走!”朱寅首先跨上戰馬,“未時初刻之前,必須趕到大武口!”

  明軍重新上馬,轟隆隆往北而去。

  又是三十余里,終于到了大武口。此時,叛軍已經進山兩個多時辰了。

  縱馬三十余里,朱寅已經一身是汗,可他還是第一時間整頓兵馬,組織進山追擊。

  六千騎兵在大武口外整隊,黑壓壓的一大片,鋪天蓋地一般。

  朱寅集合什長以上軍官,登高訓話道:

  “今日進山,我們要在賀蘭山中最少兩天兩夜!很多將士聽到傳說,以為山中有鬼怪陰兵,死人無數,都是心存畏懼!”

  “本官告訴你們,山中雖然的確地形險惡,卻沒有那么邪乎!豺狼虎豹、毒蛇猛獸自然是有,毒瘴迷霧也有,卻絕對沒有陰兵!”

  “就算有陰兵鬼怪,本官乃轉世星君,當年出生時紫氣滿室,香氣三日不散,自然也有幾分來歷,何懼鬼祟!有本官統兵,就算陰兵也要退避三舍!”

  “叛軍都敢入山,我等王師更是百無禁忌!”

  聽到朱寅的話,眾人都松了口氣。對啊,就算山中有陰兵,可有雅虎先生坐鎮,陰兵也不敢起勢啊。

  朱寅繼續道:“本官這番道理,你們回去后說與士卒們知曉,讓他們莫懼鬼神!今夜在山中扎營,聽到任何動靜都不要大驚小怪,謹防驚慌之下發生營嘯。哪支兵馬炸營,從管隊到什長,皆斬!”

  朱寅殺氣騰騰,臉上一片冷肅,“傳播鬼怪謠言者,以觸犯軍法論處!你們都是老軍務了,沒見過也該聽過,這夜中營嘯會是什么后果。萬一大軍在山中炸營,不但不能剿滅叛軍,我等還會死無葬身之地!”

  眾人一起領命道:“謹遵護軍相公軍令!”

  等到眾人回到軍中傳達朱寅的訓話后,便在各級將領的組織下,一起進入山中。

  此時已是未時二刻,天色忽然有點陰沉,陽光也不見了。

  山路很窄。大武口已經算是比較好的一條山谷了,可也只有一丈來寬,最多只能并行三騎。

  李如松的家丁在最前面開道,朱寅在最中間。等到六千騎兵全部進山,隊伍已經連綿十余里。

  兩邊要么是懸崖峭壁,要么是山巖陡坡,要么是密林荊棘。只有一條崎嶇的山道,蜿蜒延伸入大山深處。但見山勢險峻,峰巒如怒,云霧繚繞,好一處險惡所在。

  這是很危險的行軍隊形。不但要防范自然危險,還要防范敵軍的伏擊。

  可為了追擊叛軍,朱寅也無可奈何。提前入山的叛軍也算在前面開道,留下了一堆堆的馬糞。

  朱寅看看地圖,仔細計算路程。

  此處的賀蘭山,要說地理上的直線寬度,也就七八十里。

  奈何山谷不是直線,而是七彎八拐、高低起伏,最少也有一百五六十里路程。

  即便一人雙馬,也要在山里走三天。至于叛軍,最少要四天!

  這么長的時間,對缺乏深山行軍經驗的明軍來說,是個很大的考驗。

  算起來,秦良玉的白桿軍,明天大早肯定能進山。以白桿軍在山中的行軍速度,后天中午應該能趕得上自己。

那么,叛軍該如何阻止我軍追擊斷路扼守關隘放火燒山  朱寅正在思忖間,忽然前面傳來稟報道:

  “撫軍相公!前面通道燃起大火!叛軍將山路兩邊的密林用火油點燃,大火已經蔓延數里,熱浪逼人,李將軍無法再進軍了!”

  什么朱寅等人聞知,都是神色難看。

  “叛軍可惡!”毛文龍大罵道,“居然放火燒山!如此一來,我軍怕是要耽誤一天!”

  明軍將士都是頓足唾罵。

  朱寅心里很是憋悶,真是怕什么來什么。本來就擔心叛軍用大火阻止自己,誰知叛軍就這么干了。

  可惡!

  朱寅望向天空,眸子變成一片鉛灰色,就像此時的天空。

  然后就在這時,忽然天上閃電隱隱,隨即“轟隆”一聲雷霆。

  眾人驚愕之中,山風蕭蕭而起,幾滴雨水滑落天際。

  轟隆隆!又是一聲驚雷傳來。

  雷聲之中,朱寅仰天大笑。

  “哈哈哈!天助我也!”

  眾人短暫的愕然之下,忽然一起跪下,參差不齊的大喊道:

  “相公真神人也!”

哎呦文學網    嫡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