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五章 賃房

  沒有房產的人,只能賃房和典房。

  賃房和典房都是住別人房子,區別卻很大。

  賃房是租,按月季年付房租,一般租住數月或者數年。

  典房則是典入房主典出的房子。

  房主需要錢,就將房子典當出去,典客一次性付清典金,可以入住,只是沒有房契。2

  房主何時贖回來,就將典金全部還給典客,典客再搬走。

  假如房子典了三年,那一旦贖回,典客就是白住了三年。

  典房的本質其實是借款交易,屬于金融范疇了。4

  典客看似是白住,最后會拿回典金。可是將典金一次性借給房主使喚,卻也不能收利息。

  哪種法子合算,就看你的錢是不是閑錢。

  你的錢很閑,那當然是典房劃算啊,反正白住。

  但你的錢要是不閑,那就只能租賃了。

  “租賃。”寧采薇聽完朱寅的解釋,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租房。

  典房是白住不假,可她的錢都是錢母子,不可能閑。

  租房,能盡量少占她的流動資金。

  她管著錢,比誰都清楚,錢其實很緊。

  人販子留在船上的錢,折銀大概七千兩。義父只要了兩千,留了五千給他的寶貝義子。

  至于從雙嶼島上得到的倭寇金銀,那是岱山軍的公產,朱寅和戚繼光沒有拿一兩。1

  那么,如今她手里的銀錢,加上從遼東帶來的,除去所有的開銷,現在還剩五千兩多點。2

  也就是說,從遼東帶來的銀子,已經花光了。

  這剩下的五千兩銀子,還要解決十幾個人的衣食住行、幾匹馬的馬料。

  然后要開辦商號、買貨、雇人、打點各方等等支出。

  還沒有掙錢,就先要大筆投入。她的很多商業計劃,都指著這點錢母子呢。

  不省著花怎么行?

  可有的錢,卻又萬萬不能省。比如:形象包裝。

  經濟上的事情,朱寅向來聽寧采薇的,根本懶得動腦子。

  寧采薇說租房,他就直接翻開地圖,找了一會兒說道:

  “武定橋南的大油坊巷,就有一個大牙行,我們去那看看。”4

  當下一行人出了縣前街,沿著花市大街往南,往左進入小油坊巷子。

  頓時,一股濃郁的化不開的榨油香氣,就包裹住了每一個行人。

  拉車的馬,鼻子都有點貪婪的翕動起來,馬車中的小狗黑虎探出小腦袋,狗鼻子只咻咻。1

  好香啊。

  朱寅等人左顧右看,只見街邊都是挑著各種門臉字號的油鋪。

  夕陽西下,城池上空一片炊煙,家家戶戶飯菜飄香,街道上滿是人間煙火氣。

  街上行人的影子,被夕陽拉的很長。他們腳步匆匆,已經不再從容了。

  家中的娘子或老母,已經做好了飯菜,可要趕緊家去了。

  可是偏偏一個俏生生的女子,身穿襦裙,挽著嬛髻,手中拿著油勺子,輕揚皓腕的悠悠喊道:

  “各位客官慢點走,進來看看可好呀?”

  “剛榨出來的新油嘞!”1

  “今秋剛收獲的黃豆、胡麻、菘菜子,上午才送進城的,下午就榨油了,好香的呀!”

  “各位客官,進來看看油水?反正路過不要錯過,順便打一壺回去如何?”

  “唉,那位小弟弟,小妹妹,打壺油回去呀?大人會夸你懂事的呀。”1

  朱寅和寧采薇一起笑著搖頭,“下次吧。”1

  那小油娘子嘻嘻一笑,舉起油勺子指指門口的招牌,“那你們記得哦,莫要忘記呀,顧家油坊!”1

  朱寅揮揮小手,頭也不回的說:“記住了!”1

  小油娘掩口彎眉,輕笑如鈴,“追太陽呀,走的這么急切。”

  朱寅等人又到了大油坊巷,發現又是賣桐油、清油、蠟油的居多。

  味道就有點嗆鼻子了。

  很多買油者是城中的工匠,大桶大桶的買。

  就在大油坊巷的盡頭,終于找到了‘油巷牙行’。

  這個牙行很大,三間的門面,很多人進進出出。

  大門口蹲著一只石雕神獸,正是招財進寶的貔貅,令人想起后世的招財貓。

  朱寅將馬車直接停在路邊,帶著寧采薇進入牙行,發現里面是一個L型的案桌,很長。

  就像后世的銀行業務,里面一溜兒的坐了十幾個身穿青色褙子,頭戴一統六合帽的男子。

  每個人的面前,都擺著燈盞、算盤、戥子、夾剪、賬本、茶壺、印章等物。

  里面的客人有租房買地的、租車船的、雇人雇馬的…新形形色色。

  朱寅直接上前,找到一個空位坐下,還沒有開口,對面柜臺后面的牙子就堆起一臉笑容。

  他一邊給朱寅斟茶,一邊問道:“小客官,可要問什么買賣?”

  “租房。”朱寅回答道。

  他嫌棄杯子不干凈,雖然客氣的端起茶杯,卻沒有喝。

  那牙子的笑容有點寡淡了,“小客官要租多大?住多少人?有馬騾沒有?價格呢?”

  他已經聽出,朱寅不是南京城的人,是外地的。

  朱寅也不管對方的態度變化,直接說道:

  “要住十幾人以上,馬最少要養五匹,在內城。”

  “價格么?一月租金不超過十兩。”

  他雖然落戶淳化鄉,卻不是一定要住在淳化鄉。

  “唉呀,不好租。”那牙子面有難色,“這需要八分以上的院子!一畝也不算大!”

  “南京城什么地方?小客官許是不知曉,那是曾經的天子腳下,洪武爺的京師,寸土寸金,比北京更貴!”

  “一月不超過十兩,哪里能在城中租到這么大的宅子?難!城郭都夠嗆。”

  “比北京更貴?”朱寅有點意外,“北京可是京師啊。”

  “北京?”旁邊另一個牙子冷笑,洪武正韻字正腔圓的說道:

  “北京比得上南京?怎么比?南京是國朝龍興之地!曉得吧,小客官。”

  “太祖爺在南京登基,君臨天下幾十年,永樂爺也在南京坐了二十多年大位子!”1

  “國朝兩位帶祖的大皇帝,全在南京登基坐的位。”5

  “太祖爺的孝陵,就在這南京!”

  “南京才是真正的京師,曉得吧,小客官。”

  “北京么,算個…哼。”7

去過一次北京,可惜了,胡腥味太重,滿清的影子隨處可見  之前接待朱寅的牙人道:“好了,你不要說了。”

  又對朱寅道:“南京城的宅子,十分緊俏。尤其是八分以上的院子,那就更緊俏了。”

  “租賃其實不劃算。你家中若是銀錢足夠,干脆買一個院子。一畝的院子,十年之內的房齡,二千兩就能到手!”

  “這可是南京啊,國朝房價最貴之地。二千兩拿下一畝宅子,真心劃算。”1

  朱寅又聊了幾句,了解的更多了。

  他很清楚,在古代最花錢的地方,不是買房置地,是打點衙門。

  越是用在灰色領域,銀子就越不值錢。1

  四百兩銀子,可以在寸金寸土的南京城,買一所兩分(132平)小院子,足夠一家五口住的舒舒服服。

  可見銀子的購買力,很強大。

  但要是在衙門打點一次,辦灰色業務,幾百兩銀子就是小錢,毛毛雨。

  比如他今日買戶口。這種灰色業務,銀子就很不值錢了。

  幾千兩的購買力很嚇人,可用來打點官府又不算什么。3

  最耗錢的打官司,富商們可以幾萬兩、十幾萬兩的砸錢。晚明豪商,很多都因為打官司砸錢,最后傾家蕩產。

  到了這時,數以萬計的銀子,也不值錢了。

  不過,銀子雖然正常使用起來很值錢,朱寅也沒打算買房。

  南京的房子比北京更貴也正常,畢竟人口更密集,商業更繁榮。

  可是要花這么錢買住宅,寧采薇肯定不同意。1

  “不買,還是租賃吧。”朱寅搖頭,拒絕了城中買房的建議。

  那牙人搖頭,“要是租賃,八分的宅子,內城每月最少二十兩,房齡還比較老。”

  “要是新一些,好一些,要二十五兩才能租下。而且南京的規矩,半畝以上的宅子,最少付一年租金,還收租金兩倍押金,防止失火損失。”1

  “你要租賃八分以上的宅子,租金加失火押金,差不多一次要付七百多兩。”

  七百多兩!朱寅聞言小臉有點陰郁。

  他沒想到,半畝以上的房子,最少要付一年房租,還有兩倍的失火押金!

  “那典房呢?”朱寅又問。

  “典房?”牙人笑了,“典房三年起,押金也是雙倍。沒辦法,南京城中的宅子,實在太緊俏了,比北京、揚州、蘇杭貴一大截。”

  “這還是不帶鋪面的。帶臨街鋪面的宅子,價格更要翻倍!”

  朱寅很是頭疼,氣勢頓時弱了很多。他站起來,將位置讓給寧采薇。

  他不喜歡討價還價這種事,已經不耐煩了。1

  寧采薇一出現,牙行中的人都是紛紛看過來,實在是這個女孩兒長相氣質太出色了些。

  可是等看到她一雙足有六寸長的腳,就忍不住露出遺憾之色,又都懶得再看一眼了。

  嘉靖時起,纏足之風已成風尚,而且追求更小的三寸金蓮,女子三歲就開始纏足。13

  眼下,城中女子纏足者十之有九,城外鄉下纏足者也十之有五。只有偏遠的小地方,纏足者才更少一些。3

  如今,若是有雙沒有纏過的大腳,任你貌若天仙,那也一副賤相,給富家公子做妾都嫌丟人。

  十歲女子,腳美者最不過三寸,可是這個小女子,居然有六寸,大了一倍!

  就是現在再纏,也來不及了,竟是白長了這張臉蛋!

  寧采薇見到眾人開始目光有些驚艷,可是看了自己的腳就露出掩飾不住的鄙夷和惋惜,不禁心中惱怒。2

  媽蛋!1

  她實在是難以理解,為何自己會成為類似“丑八怪”般的存在。

  她不知道的是,晚明時期,“三寸金蓮”多么重要。

  是另外一張臉。

  兩張臉都要“美”,才是真的美。少一個,就是“殘次品”。4

  寧采薇壓抑自己心中的怒意,落落大方的說道:

  “那就在淳化鄉租房吧,離城近就行。從住宅到內城墻,不要超過十里。”

  對方點頭道:“那就是城郭鄉村了。嗯…我看看。”

  他翻了一些冊子,然后說道:“青橋里是在東山下,距離城墻最近的一個里了。”

  “那村中有周家的鄉間別院,占地一畝八分。距離淳化集鎮只有三里,距外城鳳臺門只有九里,距外城雙橋門更是只有六里。”

  “而且就在官道附近。”

  “無論走鳳臺門還是走雙橋門,騎馬趕路的話,三刻鐘的工夫必進內城。若是馬快,不超過兩刻鐘。”

  “當然,若是雨雪天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寧采薇沒有問租金,而是問道:“周家為何要出租?是不喜歡么?”

  那牙子一怔,隨即冷笑道:

  “為何?周家老爺去關中做官了,家屬也跟了去。別說鄉下別院,南京城中的宅院也租給別人了。你以為是兇宅,想要殺價?”

  明朝官員上任,本來不許帶家眷。可是現在又不同了,想帶就帶,皇帝也不管(管不了)。

  “一年租金多少?沒有押金吧?”寧采薇被這牙子打敗了。2

  牙子道:“押金也是兩倍。那么好的宅子,一旦失火,若是連住客也一起燒死,房主怎么追償?當然要收失火押金。”

  “租金每年一百二十兩,第一次要付三百六十兩。一畝八分的宅院啊,真很劃算。”

  “這是最合適的了。”

  寧采薇耐著性子討價還價,那牙子不但不還價,反而一副你愛租不租的神色。

  “這是周家定的價錢,講不了。”

  “你們不要,明天或者后天,或許就沒了。這些年,來南京的商戶很多,宅子太搶手。”

  “好吧。那我們明日需要去看看。”寧采薇說道,她發現自己的商業才能,在這種人面前沒有用武之地。

  他們就是明擺著拿捏你:愛租不租。

  這說明的確很搶手。根本不愁租。3

  寧采薇是商業談判專家,可是別人完全不談價。

  聽到寧采薇要看宅子,對方搖頭道:“這出城看房,一來一回要耽誤半天工夫。”

  “我等卻是沒空啊。”

  “這樣吧。你們明早自己去看。看完之后再回城簽下契約。依我看,根本沒必要看房,保管一眼相中。”

  “不過,我最多等你們到中午,中午不到,若有其他客人,就租給別人了。”

  說定了這些,朱寅就和寧采薇離開。

  等明天上午看完宅子再說。

  朱寅很想直接簽約。寧采薇卻是非要先看房不可。

  這是她的交易習慣,必須先看貨。

  兩人剛走到門口,迎面就走進來一個身穿華服的少年,身后跟著幾個人。

  這少年不過十七八歲,一臉酒色過度的樣子。他一見到寧采薇,目光就有點炙熱了。

  那是一種毫不掩飾的欲望。似乎忽略了寧采薇只有十歲。

  可是他的目光掃到寧采薇的腳,神色就忍不住一僵。

  他眨眨眼睛,又愕然看了寧采薇一眼,目中的那種炙熱,就消失的干干凈凈,反而有點鄙夷。

  然后,他就再也不看寧采薇一眼,直接擦身而過。

  朱寅忍不住小聲說道:“你想不到吧?不纏腳還有這種好處。”8

  寧采薇:“……”

  姐是該高興嗎?

  這狗屁的世道!

  PS:九月一號上架,蟹蟹,晚安。關于晚明對三寸金蓮的審美,絕非是我黑明朝,而是史實。參考三言兩拍和某某梅刪減版(我看的就是刪減版)30

哎呦文學網    嫡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