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六十八章 凡人工匠與凡人雨師

  張清川所指的,便是工匠學院中的多位身穿法衣的工匠,他們的法衣上,或多或少皆繡有丹紋或符紋,正是通過各大工匠聯盟的考核,得到正式認證的一階工匠。

  像一階煉丹師許蝶青、一階煉器師李鐵花、一階符箓師馬浩南等皆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們此前是由于無靈根,無法汲取靈氣來提升修為和使用法術,自然無法展現此方面的天賦。

  如今有了外置靈根,他們眼前緊閉的大門被打開后,便可走上康莊大道!

  像馬浩南浸淫多年的書法技藝,讓他在符箓一道上飛速成長,短短時間內,便已成為一階符箓師,還掌握了山紋水篆的技巧。

  以他的經驗,等突破至筑基期,便可掌握云紋雨篆境界,成為二階符箓師那是十分輕松之事。

  荒砂域的凡人已有七十余萬人,從中即便是萬里挑一,也能挑出一大批適合當工匠之人。

  凡人工匠計劃,便可大大補充荒砂域的工匠數量,這便是名匠計劃的基礎之一,畢竟四階工匠,便是從一階工匠成長起來的。

  若一千位工匠中,能培養出一位四階工匠,張清川便一定會先培養一千位正式工匠出來!

  見到張清川的魄力,敖鎮海也是心頭微動:“張大人,你此等手筆,真是極為不凡,難怪黃沙域的月貢漲幅如此驚人。”

  身為大祭司,敖鎮海從未見過一座域城能有此等手筆,而工匠道院設在神匠縣,而不是身為域城的暗沙縣,也讓敖鎮海有些訝異。

  張清川并未解釋,如今洛水柔已滿十八歲,她的天道印記已然徹底覺醒,展現了非同一般的功能。

  她的天道印記乃是一本紫色書冊,被其命名為紫薇玄冊,功效是用于傳播法術及工匠技藝,具體效果便是在她所轄的神匠縣登冊入籍的凡人、修士,在法術境界突破或是工匠境界突破后,便可為洛水柔提供紫薇靈光。

  這些靈光,可助長洛水柔拔升法術境界及工匠技藝,比如一小團紫薇靈光便可抵洛水柔修煉某種法術半個月,這讓她的法術境界或工匠技藝飛速拔升。

  在馬浩南等凡人工匠入籍后,這七八人通過考核,成為一階工匠后,洛水柔借助紫薇靈光,便掌握了山紋水篆的技巧。

  而她每個大境界可激活一張天道金頁,將自身對某種道則的領悟傳遞給入籍修士及凡人。

  譬如她如今是煉氣九重,紫薇玄冊中便有一張天道金頁,她錄入自身在符箓一道上的山紋水篆感悟后,修習符箓之術的修士,便能得到約莫三成的山紋水篆層次。

  日后若是她在符箓一道上的境界達到云紋雨篆層次,那錄入天道金頁之后,其他符箓師相當于便能擁有山紋水篆境界的符箓境界,對于符箓師學徒和一階符箓師來說都助力極大!

  而若是洛水柔突破至筑基期,那便可擁有第二張天道金頁,如此便可錄入洛水柔對其他工匠技藝的心得。

  但這便要求洛水柔自身要有高超的工匠造詣,如今洛水柔便是在主修符箓和煉丹,等她突破至金丹期,可能還會浸淫其他的工匠之道,譬如農師、機關師之類。

  由于紫薇玄冊的存在,張清川便將諸多凡人工匠及符箓師皆移至神匠縣,讓他們登冊入籍,從而享受天道金頁的加持。

  張清川便也是在此等情況下,發動了工匠之鄉計劃,也就是計劃將神匠縣打造為名望縣!

  按目前的架勢,神匠縣未來遲早也能成為上等縣,沖擊工匠之鄉這一名望縣,便至少要誕生過十名三階工匠,且要工匠數量超過千人才行。

  神匠縣目前還差得遠,但可照此努力,提前布局,有洛水柔的紫薇玄冊,這也并非不可能。

  洛水柔也在陪同張清川與敖鎮海觀摩工匠道院,她笑道:“兩位大人,正好今日有五名凡人符箓師參與了天符道的考核,他們應當要出結果了。”

  話音剛落,在道院的一座大堂內,走出三位符箓師,他們換上了嶄新的法衣,竟已是通過了考核!

  其他兩人雖有些垂頭喪氣,但他們也積累了經驗,日后再試,通過考核的幾率應當會大上不少。

  新增三位一階符箓師,張清川心情很是不錯,他揮揮手:“新晉符箓師,也可得到工匠補貼,如今工匠補貼提檔升級,比此前略有提升。”

  “一階工匠每月四枚下品靈石,二階工匠每月二十枚下品靈石,凡人工匠也可享受同等補貼!”

  “同時,初次通過考核,也可得到丹藥獎勵,初入一階工匠獎勵三枚無暇凝魄丹,初入二階工匠獎勵三枚無暇玄元靈丹!”

  張清川宣布的工匠補貼,也是名匠計劃的一部分,這是內培外招一齊推行,不斷增加荒砂域的工匠數量。

  有了這三位新晉的一階符箓師,凡人工匠計劃,便已培養出十位以上的一階工匠,其效果已逐步展現,日后多獲取些外置靈根,便能持續擴大凡人工匠的數量。

  或許,他也可推演一番外置靈根的煉制方法,日后若是能穩定量產外置靈根,這一計劃才能更大范圍推廣。

  張清川心中閃過諸多念頭,他看向敖鎮海:“大祭司,我們還推出了凡人雨師計劃,這是綠洲計劃的組成部分之一。”

  “未來各座大鎮,皆會有三位以上的凡人雨師,他們會共用外置靈根,專門為各鎮求雨,此計劃已初步在暗沙縣施行。”

  此話一出,敖鎮海很是詫異:“張大人,外置靈根價格不菲,如今外置靈根皆需三階乃至三階以上的靈植及天材地寶進行煉制,且其煉制之法,皆是各大勢力的重大秘密。”

  “便是中品外置靈根,都價值千枚下品靈石,你竟購置了如此多的外置靈根用于培養凡人,真是極大的魄力。”

  外置靈根是近些年來才逐步推廣的玩意,耗費大量三階天材地寶和靈物來煉制助凡人修煉的玩意,代價實在太大,也就是不少修士子嗣、天官子嗣因無靈根而對此有迫切需求,外置靈根方才有人煉制。

  這也讓外置靈根價格居高不下,往往便是仙二代、官二代在買,還有便是四大世家這種大家族子弟為天官集訓而提前購置外置靈根。

  像張清川這般,大規模推行凡人工匠計劃和凡人雨師計劃的天官,實在是太少了一些,這怕是要砸下一座大山般的靈石,才能推行得下去吧。

  張清川有道果獲取外置靈根,自然無敖鎮海想的那么難,他便是想此計劃得到天龍雨師廟的支持。

  正想著,敖鎮海便主動提道:“張大人,不如我們去暗沙縣瞧瞧,看你推行的凡人雨師計劃效果如何…”

  張清川自是欣然答應,兩人的四階戰船和樓船便隨之起航,一炷香左右時間,便從神匠縣殺到了暗沙縣。

  “就在綠洲鎮降落,此鎮便有五位凡人雨師…”張清川微微一笑,便是引導戰船落下。

  當一行人走下戰船,便正好見到一批農師正在指導農戶們在良田中種下云韻稻,一位農師介紹道:“此乃云韻稻,乃是大人親自改良出的靈稻,在尋常良田中便可種活。”

  “但這靈稻相對嬌貴,需時常降下甘霖方能茁壯成長,這荒砂界缺雨水,便只能靠修士來降雨了…”

  圍在田間的農戶們聽聞此言,他們議論紛紛:“這便是勞什子靈稻?聽說長成熟后一株便有一兩丈高,真是稀罕玩意!”

  “這靈稻一株便能產千斤稻谷呢!若不高大些,怎能承載如此多的稻谷!我弟弟在神武堂就領了一石云韻稻米回家,其一顆便有一碗米飯大小,吃起來老香了!”

  “這么霸道?一株產千斤稻谷,便是一畝只種五株,那也比我們種麥子要高產得多!我家那飯桶不就能吃飽吃好了!”

  “仙師不也說了,這云韻稻嬌貴的很,我們又不是仙師,怎么每日降雨?”

  正議論著,已有人高喊道:“快!我們不也有雨師么!快把老張家的張鴻請來,他不就是仙師說的雨師么!他正好負責我們這一片良田!”

  在農師播種下云韻稻后,便已有人去喊正在組織人手開荒新田的張鴻,因有竹木青牛和青銅夔牛負責翻耕,張鴻也不用留下來盯著,他便急匆匆趕到了田間。

  這位被毒辣的日頭曬得宛如黑炭的中年漢子就是尋常的農戶,根本看不出修士的仙風道骨。

  而他聽聞鄉親們的話后,憨厚笑道:“鄉親們放心,我如今雖修為淺薄,可每日能施法三至五次,定能好好養活這些云韻稻。”

  “何況我們還有白玉掌的靈液,也可用來澆灌云韻稻,大家請放心!”

  說罷,張鴻便熟練的施法,他伸手一指,便有一朵龍息雨云成型,為剛種下的百余畝云韻稻降下靈雨。

  這讓云韻稻十分順利的生根發芽,在這良田內成活是毫無問題的。

  日后其按時來澆灌即可,張鴻身為綠洲鎮的雨師,便是負責這百畝云韻稻以及兩千畝的其他良田。

  見云韻稻長勢極好,圍在一旁的農戶們嘖嘖稱奇:“老張家真是走運,張鴻被選為這雨師后,據說能和仙師們一般修煉,說不得便可和仙師們一般長生了!”

  “咱們綠洲鎮有五個雨師名額,還分到了兩件外置靈根,這已是大人額外的恩典了,老徐家不也有個雨師么!大人也說了,雨師要根據我們的需求來降雨,咱們也能享受雨師的好處了!”

  “我從縣城里的天龍雨師廟請了一尊龍王神龕回家,每日多多祭拜,希望我家兒子有一日也能成為雨師!”

  聽到田間農戶的議論,極少有機會在凡人中聽取意見的敖鎮海微微訝異:“張大人,這批凡人雨師,竟如此受凡人愛戴、尊崇,我天龍雨師廟,倒也沾了些光。”

  張清川指向綠洲鎮其他方向降下的靈雨道:“大祭司,我培養的這批凡人雨師,皆是長期駐守在各鎮,他們最清楚農戶的需求,及時、足量降雨,可讓各鎮農作物及靈植高效生長。”

  “我想讓這批凡人雨師也在天龍雨師廟供職,他們的俸祿由我來發放,只需雨師廟為他們提供法術指點及上升渠道…”

  天龍雨師廟中的諸多雨師,不少便是水靈根修士,他們加入雨師廟,便是由于神廟中有不少珍稀水系法術,還有香火洗禮等手段可助修士修行。

  雨師廟內,也為雨師們設計了晉升渠道,他們也為雨師廟傳播信仰,算是雙贏。

  凡人雨師,也能發揮和尋常雨師一樣的作用,大祭司稍微盤算一番,便答應下來:“暗沙縣目前共有十二座大鎮,每鎮至少有三位雨師,這便是四十人左右的雨師隊伍。”

  “我可下令讓他們皆獲得外聘雨師身份,只消其轄地有更多凡人信仰雨師廟,自可得到神廟獎勵。”

  敖鎮海倒也樂得如此,天龍雨師廟培養的祭司和雨師數量不足以覆蓋全縣,至多是在凡人們一齊求上神廟時,祭司和雨師們出動為凡人降雨。

  在紫宸仙朝不養閑神的情況下,業績做得少,信仰的凡人就少,天龍雨師廟在荒砂域有五座神廟了,但真正的信徒人數才堪堪破萬。

  如今有深入各鎮的凡人雨師,天龍雨師廟的信仰才能在荒砂域遍地開花!敖鎮海覺得這是張清川在為他們解救問題,又怎會拒絕!

  張清川便笑道:“如此甚好,大祭司,我便請你品嘗一下我荒砂域的特產…”

  說罷,張清川朝張鴻招了招手:“張鴻,隨我一同去張伯家中,我可是饞張伯釀的靈釀饞了三個月!”

  張鴻正是張柏林的大兒子,他在家里負責種田,老二張城是神武堂的破境武者,老三張俊已是蒼龍道院的親傳弟子。

  可以說,張柏林一家便是綠洲鎮中受益最大的農戶,見到是張清川與一位身份高貴的大人物,張鴻連忙上前應道:“大人,我爹正準備把新釀的金桂靈釀送到府衙去,我這便帶您過去!”

  張鴻在前引路,張清川與敖鎮海有說有笑的來到了張家,得到消息的張柏林正讓婆娘趕緊去殺兩只雞做一頓好的。

  見到張清川踏入院子,張柏林連忙堆起笑容:“大人,您竟親自來了,您在府衙等著老頭子把靈釀送去即可…”

  張清川擺擺手:“我也有段時日未在你家蹭吃蹭喝了,也怪想念的,這位是天龍雨師廟的大祭司敖大人,我便請他來你家品嘗你釀出來的金桂靈釀…”

  張柏林聞言,連忙躬身道:“拜見敖大人,小的這便去取酒…”

  張鴻連忙跟上,他很快就搬了一壇十斤重的酒壇來,張柏林讓他將這壇靈釀放好后,便打開酒壇,一股清香混合著酒香便從中溢出。

  這股酒香別有風味,張柏林介紹道:“兩位大人,這是小的用金光靈桂的花瓣混入紅髓花、幽魂花等靈花后一同釀成。”

  “其味道醇厚,甜中帶有些許辣味,酒樓說這酒算得上是二階靈釀,我用的是土法,也不知兩位大人能不能喝的慣。”

  張清川便笑道:“大祭司,這金桂靈釀皆是用產自荒砂域的靈植釀造,真正的土生土長之物,其味道定然不如天心仙界的諸多靈釀。”

  “我等也只有用這類特產之物招待閣下了…”

  敖鎮海擺擺手:“張大人用心了,這已是荒砂域中的好東西,靈釀的味道不在于其用料,而在于其搭配和手法…”

  敖鎮海掃了一眼張柏林,便是端起碗來抿了一口,便贊嘆道:“果真是甜中帶有些辛辣,味道很合我胃口,這金桂靈釀一看就是老師傅釀造的…”

  張清川也已端起酒碗喝了一口,他只覺這金桂靈釀下肚后,便有股十分醇厚的甘甜之味,可下肚之時,又有股辛辣之感,在肚中暖洋洋的。

  張柏林是釀造了諸多土酒的老師傅,他釀造的金桂靈釀確實味道不錯,張清川輕輕頷首道:“張伯,那這批金桂靈釀,都送到我府上去。”

  “日后有貴客登門,我便用此靈釀來招待客人!”

  他還在回味金桂靈釀的余味,臉上也是微微泛紅:“張伯,我看你不如就在綠洲鎮開一家酒肆,如今云韻稻與焰心麥將在荒砂域擴種,額外多出的云韻稻、焰心麥也可釀酒。”

  “你開的酒肆,我定然常來光顧,從此以后,你們不用為糧食發愁了。”

  隨著綠洲計劃的推行,荒砂域的糧食產出定然會大幅度飆升,糧食盈余之后,也可拿來釀酒。

  張清川也是發現,這沙地種出來的糧食釀酒,便是格外醇厚。

  此前各家各戶的糧食,都囤起來以防萬一或為添丁進口做準備了,如今這方面需求完全能夠滿足,產出幾種荒砂域特產的佳釀也算是改善生活品質了。

  張柏林見張清川目光灼灼不似作偽,他便咬牙應下:“大人,既然你已開口,老頭子定會遵照去做。”

  “大人日后想喝什么酒,盡管跟老頭子說!”

  在美酒佳釀影響下,張柏林放開了不少,他在張清川的要求下,真和兩位大人一同上桌喝酒。

  喝到后來,張柏林更是說出了不少心里話:“大人來了之后,綠洲鎮完全變了樣,如今綠洲鎮都有良田兩萬畝!人口更是加了幾百,家家戶戶都在拼命造娃!”

  “大人對我等關愛有加,我等皆銘記于心!特別是我老張家,老頭子我都要響應大人號召,爭取今年再生一個大胖小子!”

  一向老實本分的張家婆娘都忍不住在外面罵了一句:“老不正經的,難道還想小兒子和小孫子一同降生不成?”

  張清川哈哈大笑起來:“張伯,那你可得加把勁,早日讓張嬸去福祿縣住著!”

  而張清川得到的回應,只有張柏林的腦袋磕在桌子上的響聲,這位老農,已是徹底醉倒了。

哎呦文學網    縣令起步,我在仙朝當天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