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百五十三章李閥出擊,江都兵變進行時

  “父王。”

  “奪取太原郡的軍隊是從井陘出現的。”

  “駐守晉陽的裴仁基父子旬月前從洛陽前往魏郡,據說是為了躲避獨孤閥與王世充之爭。”

  “我們對于河北的局勢并不熟悉,很難確保這支軍隊究竟是什么人操縱。”

  “不過,我隱約覺得這件事跟江都發生的事情似有關聯。”

  李世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呵!”

  “二哥,江都跟太原幾千里。”

  “總不能是楊廣下了圣旨。”

  李元吉完全沒給李世民面子,嗤笑了聲,嘲諷道。

  李神通、李孝恭、劉文靜、裴寂等人沒有說話,這畢竟是李淵父子的交談。

  “世民。”

  “我知道你和秀寧一向關系好。”

  “江都之事,秀寧身陷危局,三百玄甲軍只剩下一百五十人撤出。”

  “若非宋閥搭救,恐怕秀寧能否全身而退都是個問題。”

  “待來日,由你親率大軍下江都,必報此仇。”

  端坐上首主位,李淵安撫道。

  “是。”

  李世民無奈的應聲。

  “唐王。”

  劉文靜突然出言:“裴仁基父子是當世少有名將,有他們鎮守晉陽,我們想要奪回太原郡無疑是難上加難。”

  “近來,朔方梁師都蠢蠢欲動,金城薛舉窺視天水。”

  “臣以為太原方面并非迫在眉睫之敵,梁師都、薛舉必須要先行征伐。”

  “不若遣一大將鎮守臨汾,監視太原郡,策應三小姐在弘農郡所為。”

  “集中兵力,先行對付梁師都、薛舉。”

  “臣附議!”

  裴寂贊同了劉文靜的看法。

  梁師都本是朔方郡豪族,先后攻占了朔方、雕陰、弘化、延安等郡,即皇帝位,國號為梁,建元永隆,又得到了東突厥始畢可汗送以狼頭大旗,并贈以‘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的稱號,為了回報始畢可汗,不惜引突厥狼兵入寇河南地,侵占了五原郡、靈武郡、鹽川郡,互為犄角,虎瞰關中。

  薛舉出身河東裴氏,其父為金城校尉薛汪,父子兩代經營金城郡,家財巨萬,喜好交結邊地豪杰,其人容貌魁梧雄壯,驍勇善射,其子薛仁杲有萬夫不當之勇。

  正因如此,大業十三年初,薛舉起兵,自稱西秦霸王,建年號為秦興,便有宗羅睺率眾歸附,招附群盜,劫掠官馬,兵鋒甚銳,不過十天,盡據隴西之地,擁兵十三萬人,現已在蘭州稱帝,封妻子鞠氏為皇后,兒子薛仁杲為太子,尊母親為皇太后,野心勃勃。

  不管是梁師都,還是薛舉,對關中的威脅無疑是最直接,哪一個都不好對付。

  “父王。”

  “兒臣和元吉愿北擊梁師都,收復朔方等郡。”

  身為唐王世子的李建成站了出來,義正言辭道。

  “請父王允準。”

  李元吉收到了李建成的召喚,立馬起身道。

  “可。”

  李淵點了點頭,吩咐道:“建成、元吉領兵五萬,北擊梁師都,孝恭,你為副將。”

  “是。”

  李閥第四高手李孝恭欣然應聲。

  “神通。”

  “你去臨汾坐鎮。”

  “好。”

  李神通心領神會。

  最后還剩一個硬茬子,李淵看向了自己的二子李世民:“世民,允你十萬大軍,天水不容有失。”

  “是。”

  李世民鄭重起身,大聲回道:“父王放心,兒臣定取薛舉父子首級。”

  就這樣,李閥定下了進一步擴張勢力的計劃,暫時不予理會河東之變,集中精力開拓關中周圍,剪除敵人。

  大業十三年,七月,盛夏之交,江都宮東側軍營備身府。

  一則流言蜚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驍果軍中傳揚開來,驍果統領司馬德戡派直長許弘仁、醫正張愷散布:‘陛下聽說驍果叛變,備下毒酒,意欲鴆殺驍果,只與南方人留在這里。’

  這一消息在驍果軍中引起了軒然大波,驍果軍人人自危,壓抑的情緒不斷積壓,就像是即將爆發的火山。

  “諸位,我等都是關中兒郎,江南水鄉如何是家?”

  “當今陛下昏聵,留戀江南繁華,殘暴不仁,倒行逆施,我不愿束手就擒。”

  “許國公、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德高望重,我意尊奉其為首,兵諫江都宮,撥亂反正。”

  驍果軍大帳中,司馬德戡擲地有聲的話語不斷回響。

  “唯將軍是命!”

  一眾驍果軍將領心中驚懼,只得單膝跪地,附從叛亂。

  “今夜,我們值守宮中,一應諸門皆不上鎖。”

  虎賁郎將元禮、直閣裴虔通站出身來,嚴肅道。

  “我會先關閉宮城城門,等到你們來,再行打開。”

  城門郎唐奉義同樣表態。

  “好。”

  司馬德戡正色道:“趙行樞、陣秉,你們負責從御廄偷馬,其余人等召集驍果,準備動手。”

  “是。”

  虎牙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陣秉大聲應道。

  在場其它人不假思索的點頭,加入了這一場浩大的叛亂。

  同一時間,宇文閥召集了一千死士,宇文化及換上了一身甲胄,宇文智及、宇文成都、宇文無敵各持兵刃,準備策應驍果。

  “呼!呼!呼!”

  傍晚時分,江都驟起大風,天昏地暗,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驍果軍的動靜。

  “快!快!快!”

  虎牙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陣秉領著一干驍果禁衛進入了御廄,悄悄地牽出了一匹匹膘肥體壯的戰馬。

  不多時,上千驍果禁衛恢復了完整的戰力,人馬具甲,著素櫻拂,身上的甲胄隱隱泛起陣陣銀芒,正是白絲連明光甲。

  “走!!!”

  趙行樞策馬前驅,一行驍果禁衛朝著江都宮方向馳騁而去。

  “漢王、虞王。”

  “驍果軍動了。”

  東廠大檔頭辰龍出現在了西苑深處,輕聲匯報道。

  “終于來了。”

  李恪、李愔對視了一眼,心中一片熱忱。

  從大唐主世界來到這里,足足數月,這么長時間的蹉跎,他們沒有做任何一件事,只是在等待。

  夏洲諸王已經殺穿了整個中亞,薩珊波斯、身毒遭受到了凌虐,縱橫萬里,所向披靡,哪怕只是一個子國,控制下的人口至少數十萬,掠奪的資源更是不計其數。

  試問,他們如何能不著急呢?

  “大兄在什么地方?”

  李恪迫不及待的問道。

  “陛下正在前往宇文閥。”

  辰龍的一句話讓李恪兄弟更加有信心,只要宇文閥之主宇文傷不出面,區區宇文化及,何足掛齒!

  子時,夜半三更,江都宮一片靜謐,隋煬帝都進入了夢鄉。

  “點火!”

  司馬德戡大手一揮。

  “轟!!!”

  早已準備好的引火之物瞬間爆燃,江都東城出現了沖天的火光,引起了巨大的反應。

  “著火了!”

  “快救火!”

  江都百姓無一不是驚慌失措,衙役們紛紛朝著火光處趕去。

  “攻!”

  數萬驍果禁衛在司馬德戡的率領下紛紛朝著江都宮挺進。

  “怎么回事?如此喧囂?”

  睡夢中的楊廣被嘈雜聲驚醒,一身明黃絲綢內衫,赤足出現在殿門口。

  “陛下。”

  “草坊被燒,外面的人正在撲救。”

  直閣裴虔通故作鎮定的回答道。

  “嗯。”

  隋煬帝看了他一眼,信以為真,沒有多說什么,回到了寢殿。

  “呼!”

  等他走后,直閣裴虔通松了一口氣,拍了拍胸脯,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濕。

  “宇文少監,你們要做什么?”

  候衛虎賁馮普樂怒視宇文智及,他本來在巡夜,沒想到會被偷襲,

  “踏踏..”

  鷹揚郎將陣秉領著一千多名驍果軍急忙趕來。

  “抱歉了,我要造反。”

  宇文智及手中的橫刀輕輕一劃,馮普樂的脖頸出現了一道血淋淋的大口子,鮮血噴涌而出,濺了宇文智及一身,他的表情變得愈發猙獰,連忙安排鷹揚郎將陣秉:“馬上帶人把守各個街巷。”

  “好。”

  鷹揚郎將陣秉知曉厲害,連忙安排手下這些驍果軍分兵把守宮城四周的大街小巷,嚴防有變,一切都在按照他們謀劃的步驟來,數萬驍果軍、宇文閥死士抓緊趕往各處,控制要害地方。

  沒有人知道隋煬帝楊廣最信任的孫子燕王楊倓出現在了左右翊衛駐地,喚醒了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右翊衛將軍宇文協。

  “燕王殿下。”

  來護兒、宇文協有些懵,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

  “二位,城中喧囂你們都聽見了,孤就不遮掩了。”

  “宇文化及勾結司馬德戡等人造反,數萬驍果軍正在城中作亂。”

  “孤只問二位將軍一句話,大隋臣子否?”

  凝視著二人,燕王楊倓面無表情道。

  ‘什么?’

  來護兒、宇文協臉色驟變,居然是宇文閥勾結驍果軍造反。

  “殿下說的哪里話,我等自然是大隋臣子,效忠陛下。”

  二人想也沒想,脫口而出。

  “好!”

  燕王楊倓從懷里取出了一方螭虎鈕白玉璽,鐫刻著‘皇后之印’四個字,高聲道:“奉皇后之命。”

  “詔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右翊衛將軍宇文協聽從燕王之令行事。”

  “遵命!”

  來護兒、宇文協在看見皇后印璽的剎那就做出了決定。

  隋煬帝沒有出面之前,蕭皇后做為一國之母,她的印璽自然是具備至高無上的權力。

  “榮國公。”

  “孤命你率左武衛、左騎衛一萬五千人即刻趕往臨江宮,一應龍船、戰艦不容有失。”

  “決不允許任何人無詔從臨江宮方向離開。”

  “是。”

  來護兒二話不說,轉身離去。

  臨江宮坐落在長江邊,建有高達三十丈的迷樓,可俯瞰江都、丹陽景象,更是扼守運河出河口的重要樞紐,隋軍所有的船只都停靠在臨江宮畔。

  “宇文將軍。”

  “我可以相信你嗎?”

  在他走后,燕王楊倓看向宇文協,面容凝重道。

  “殿下說的哪里話,梁公、舍弟自幼與殿下交好。”

  “皇后娘娘將印璽交予殿下,自是認定殿下可以力挽狂瀾。”

  “殿下吩咐,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右翊衛將軍宇文協大聲表態。

  “蜀王楊秀一家人被看押在驍果軍營中,還有秦王楊浩。”

  “十萬驍果軍,附逆者不過三、四萬,余者六、七萬,全都縮在了營地。”

  “孤予你右武衛、右騎衛一萬五千人趕往驍果軍營,接收剩下的驍果軍。”

  “能做到嗎?”

  深深地看了宇文協一眼,燕王楊倓詢問道。

  “末將領命。”

  宇文協明白了他的意思,蜀王楊秀一家、秦王楊浩一家必然會為叛軍所屠戮。

  九華宮中,蕭皇后一改往日雍容華貴姿態,換上了軟甲,手持寶劍,眉宇間透著女子剛毅。

  “母后。”

  “您這是?”

  齊王楊暕有些愣住了。

  昨夜,他,還有他的兩個兒子連同姬妾都被召入九華宮,同樣出現在這里的還有趙王楊杲及其母蕭嬪。

  “娘娘。”

  “十二名千牛備身,十二名掌供御弓箭備身,六十名宿衛侍從備身已經全部守候在外。”

  千牛宇文皛、梁公蕭鉅身著甲胄,面容肅穆的走了進來。

  “一切拜托二位了。”

  蕭皇后知道自己雖是先天武者,這么多年待在宮中,早已忘卻了廝殺,要想對付來襲的叛軍,必然要依靠宇文皛、蕭鉅二人。

  “臣一定護住娘娘、齊王殿下、趙王殿下。”

  千牛宇文皛、梁公蕭鉅對視了一眼,臉上露出了視死如歸的表情。

  下方的齊王楊暕看得一頭霧水,完全摸不著頭腦。

  反倒是十二歲的趙王楊杲意識到了什么,小臉繃緊,出聲道:“母后,大敵當前,兒臣是大隋親王,自當與梁公、千牛一并護衛九華宮。”

  “本宮允了。”

  “你且和他們一起去。”

  蕭皇后看著趙王楊杲,眼中浮現一抹欣慰之色。

  蕭嬪是她的族妹,趙王楊杲也算是她一手帶大,十二歲便已精通騎射,更重要的是他已經察覺到了一切,而自己的親子齊王楊暕還在愣神,兩相對比,何其唏噓!

  “是。”

  趙王楊杲從殿中兵器架上取過兩枚金瓜錘,小臉肅穆的跟在了宇文皛、蕭鉅身后。

  “你們且在這里安心待著,切勿多言。”

  環視殿內眾人,蕭皇后冷聲道。

  “是,娘娘/母后。”

  眾人紛紛應聲,就連齊王楊暕都只能閉上了嘴。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大唐:從太子李承乾到諸天圣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