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雍正會心一笑,對弘歷說:“你能有這樣的認識,阿瑪很欣慰。”
說到這里。
雍正就看向弘歷,又說:“你八叔用心深遠,看似贈一寺產給你,方便你宣仁布恩,實則就是要離間我父子,在治國方略上產生分歧,他自己被江南的財富迷了眼,如今又要迷你的眼。”
“好在你還算明白,沒有被這么多香火錢給迷住了眼。”
雍正一時也更有心思整頓內政,所以就再次拿起了奏折來。
“阿瑪,先用膳吧。”
弘歷則因為看見雍正面前還擺著一碗粥,就把這碗粥遞了來。
雍正這才放下奏折,接了過來:“倒忘了吃。”
弘歷見此微微笑了笑。
接下來,弘歷就去了東暖閣,也看起雍正給他的奏折來。
自從雍正順著老八的意思,下旨將京師各八旗佐領的馬甲裁減到只留五十名后,所裁減之數,就已被雍正下旨,令兵部將這些馬甲編制主要增加到青海、甘肅還有黑龍江、吉林一帶。
而且,雍正還給這些地方的八旗兵,按佐領各增馬甲編制十名,加上讓出去的京師各佐領馬甲編制,皆作為將來對邊地小兵立功者或父兄陣亡者的酬獎。
弘歷在看見,地方將軍和督撫在奏折里匯報說,邊地兵卒因此士氣大振、操練更積極后,也非常高興。
尤其是…
那些為補足八旗兵缺額,也被編入八旗兵序列的索倫人、生女真們。
這些人,為了將來能夠獲得一個月銀三兩的馬甲編制,更是積極地冒著風雪,深入到準噶爾腹地與羅剎國腹地偵查。
畢竟,他們是真的窮困,一個月三兩對他們而言,是很高的收入了。
這也因此,讓朝廷情報收集能力加強不少,對周邊敵對勢力的情況,也掌握得更加準確與周密。
弘歷不得不承認,雖然,因為這裁減京師馬甲的事,死了一個護軍,還讓四十名鬧事的旗人被判了斬監候,也是讓老八、弘時被圈禁的導火索,但對大清軍力的增強,是意義顯著的!
因為,京師每佐領少個幾十馬甲,只是讓皇帝、王公等權貴要少幾十上百個已經不會拉弓乃至不會騎馬,只會欺負百姓的公費家奴而已,但可以讓邊鎮上萬人為了自己佐領多增加的幾十個邊地馬甲編制而積極賣命。
“授馬!”
“給甲!”
兵部也在這次裁減京師佐領內務府與王公下馬甲等編制后,給八旗官學分了一些馬甲編制。
官學學子可以通過在八旗官學考試騎射獲得這些編制。
但考后需被派去西北。
因為眼下清朝后面最可能再次發生戰爭的區域就是在西北。
誰讓準噶爾有東擴張的野心,又不甘心臣服于清廷呢。
于是,瓜爾佳·富德便成為了八旗官學的新馬甲,且在這一天,同一起通過考核的同窗,被授了馬與甲胄。
這讓富德激動地落淚。
底層旗人出身的他,想成為馬甲,難度不遜于漢人考中生員。
因為在這之前,很多馬甲都是京師權貴的私有品。
據雍正自己說,有因為跟權貴關系近的,在吃奶的時候就冒名成為了馬甲,進而開始領餉。
所以,很多底層旗人即便節衣縮食的苦練騎射,也難以被選為馬甲,從而導致,許多底層旗人直接躺平擺爛,也不再苦練騎射。
現在不一樣,雍正的改制,讓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馬甲。
這樣一來,作為底層旗人出身的富德不但一個月領三兩餉,還有每月給家屬的坐糧,以及給自己戰馬的養料銀。
所以,富德在捧著自己的披甲,看見撥給自己的戰馬后,閃起了淚花。
體壯如塔的他,很少落淚,但現在他是真的哭了!
他覺得,自己哪怕真是戰死沙場也值了。
畢竟,作為馬甲,戰死沙場也會有更高的撫恤!
弘歷能想象得到,雍正在軍政上的改革,把王公等權貴包括他這個皇帝自己口中的馬甲名額拿出來給愿以成績和軍功得到馬甲身份的旗丁,會改變多少底層旗人的命運,會給大清八旗以及軍隊注入多少活力。
這些活力,可能在雍正這一朝還不是很明顯。
但等到下一朝,不少有上進心,愿意交血稅的底層旗人,在軍隊基層于血水中拼殺出來后,自會給這個帝國帶來許多輝煌的戰績!
弘歷現在就等著,他自己按照原歷史的發展,成為后面的乾隆帝,然后借著雍正通過改革給他攢下的資本去耀武揚威。
而他不得不承認,也就雍正才愿意這么從自己和京師王公身上割肉,硬是利用老八沽名釣譽的機會,把內務府和王公等的佐領馬甲裁減到五十名。
弘歷能想象到,內務府的佐領與管領以及王公們和王公的佐領們會在暗地里如何埋怨雍正。
而雍正這么做,到底擔下了多大的壓力。
為此,弘歷不由得瞅了對面明間里,正批閱奏折的雍正一眼。
嚴肅!認真!不知疲倦!
那鬢角,竟已染上寒霜。
弘歷對此不禁有些心疼,同時心里頗為踏實,而在回阿哥所的內書房后,也沒再因為看見那盒子里的地圖和有缺口的鈍刀而多惱恨。
因為他相信,時間會贈予他想要的一切。
弘歷也不由得再起云雨之念。
而且,眼下,他知道自己能給雍正最好的回饋就是他能讓自己的女人懷孕。
于是,弘歷也就再次將那拉敏萱傳了來,看在皇后的面上,他打算再給她播一次種。
在她來后,弘歷主動從身后抱住了她,而急切地就要寬她的衣。
“表哥別急!”
那拉敏萱則捂嘴嘔吐了一下。
弘歷不由得停下動作:“你怎么了?”
那拉敏萱搖頭:“不清楚,剛剛突然一陣惡心,表哥,你還是傳其他格格吧?”
海棠這時走上來,不禁笑問道:“姑娘別是有喜了?”
“李玉,傳御醫!”
弘歷也心里突然狂喜。
一個時辰后。
幾名御醫在會診后,向弘歷跪了下來:“臣等恭喜四爺,格格這是有喜了!”
“賞!”
弘歷雖已猜到這種可能,但在從御醫們口中得知此結論,還是更加狂喜,也就笑著說了這么一個字。
他很清楚,他能讓自己格格懷孕這事,會給雍正產生多大的改革動力,也給他自己在政治上的前途帶來多大的助力!
“嗻!”
李玉就立即應了一聲,立即去取了銀子來,表現的比他自己領賞銀還高興。
海棠也歡喜地像是自己有了喜,而笑看著躺在床上的那拉敏萱。
這幾名御醫連忙謝了恩,且在回去后就按例聯名向雍正上了奏折,奏報此事。
無論如何,天子將有新皇孫都是皇族大事,需要幾名當值御醫一同負責,而排除誤診。
弘歷接下來就去了那拉敏萱身邊坐下,主動握住她那軟白軟白的手,笑著說:“汗阿瑪和額涅、額娘知道后肯定都會很高興,還有舅舅他們肯定也會很高興。”
那拉敏萱也莞爾一笑。
初次懷孕的她,在興奮之余,也難免有些忐忑。
好在弘歷握著她的手,方正堅毅的眉宇給她傳遞了一些勇敢。
少女懷孕,非同小可。
弘歷自然不敢馬虎,心里的火也因為這事給沖淡了不少,而親自去看了看屋里還缺沒缺什么急救的成藥,不足的則立即令人去取。
雍正知道這消息時,還在熬夜處理奏折。
攤丁入畝開始在各地推行,成績很顯著,但問題也不少,需要他通過奏折傳遞認真把控。
所以,雍正不得不挑燈盡快批閱完一些奏折。
因為他這里多耽擱一刻,底下的問題就會多耽擱一日,而造成的嚴重程度就會比起初嚴重數倍,對公信力的破壞會更加嚴重。
咳咳!
只是,他已年近五旬,多熬半個時辰,就如同要了他半天命,而疲憊的不行,乃至忍不住干咳起來,膝軟身乏得像是長途跋涉了一般,就算擱筆不批,都沒好起身,而只是揉眼捏鼻梁。
而弘歷讓那拉敏萱懷孕的消息,則讓他立刻恢復了精神,仿佛一下子年輕了二十歲,而生龍活虎地站起身來,雙目灼灼地看著從蘇培盛手里奪來的御醫聯名奏折。
“好事,真是好事!”
雍正比得知自己妃嬪懷了孕還笑得燦爛,而把奏折合上后,就在手心里拍了拍,然后就立即去案上取來朱批,在上面寫上封五格一等侯的爵位。
五格是那拉敏萱的父親,也是皇后的弟弟。
但在冊封皇后時,五格沒有封爵,這次那拉敏萱懷孕,雍正就直接給其一等侯的爵位,自然說明五格是父憑女貴,也足可見雍正對這件喜事有多重視。
隨后,雍正又在朱批上加了一條內容,一條賜圓明園附園朗潤園給弘歷的內容。
雍正這樣做的目的是,在他接下來去圓明園暫住時,弘歷也能帶著自己身邊的人去朗潤園居住,而讓那拉敏萱可以有個更好的養胎環境。
雍正在下達這些諭旨就去了皇后那里,親自給皇后說了這事。
皇后也很高興,同她當年得知自己懷孕一樣高興,而且,她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開心了。
畢竟,這次是她的內侄女懷孕,而且懷的還是她養子、未來儲君的孩子。
其中意義,不言而喻!
弘歷也就在次日收到雍正賞賜他朗潤園、晉封五格一等侯的旨意后,也收到了皇后的重賞。
而皇后的賞賜則是賜彩緞五十疋、長命金鎖一對。
熹貴妃也在這不久后,給弘歷和那拉敏萱賞了筆錠如意金錁子一百個。
作為弘歷生母的她自然也很高興。
畢竟,誰會不希望自己兒子的女子能懷孕呢?
弘歷自然也在接下來帶著那拉敏萱去了雍正、皇后、熹貴妃這里請安謝恩,雍正、皇后、熹貴妃也都囑咐了一番。
很快,外朝也因為五格晉封一等侯而得知了此事。
這對于滿朝中支持弘歷或者說希望弘歷將來即位的滿朝王公大臣而言,自然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好事。
即便是保持中立的日子黨,也很愿意看見這一結果,因為這意味著將來的權力交替會更加安穩,發生波折的可能性更小。
對于日子黨而言,最怕的就是不安穩,他們很多即便反對改革,也不是因為自己的經濟利益收到侵害,而是改革導致的動蕩不安讓他們反感。
于是,許多官員都向五格送了賀禮,甚至不少王爵貝勒貝子都送了,祝賀其晉為一等侯,而表達出他們對這事的態度。
五格自然少不得要宴請這些人,也就使得他這個晉封一等侯的賀席整得特別熱鬧,轟動京師。
雍正得知后,對此并不反感,反而還很愿意看見這種結果,因為他清楚,這意味著,很多王公大臣都接受弘歷為將來的天子。
現在的雍正也因此更加勤政。
當弘歷這日一大早來養心殿準備見習政事時,就見雍正將一枚丹藥喂進了嘴里。
他知道,這意味著雍正昨日又熬了一個通宵,因為若非如此,雍正不會輕易進食這種用人參鹿茸為主料做的大補之藥。
“阿瑪!您還是多給自己一些歇息的時間為好。”
弘歷為此在見到他時,還是進諫了這么一句。
雍正笑道:“對朕而言,這就是歇息,你也即將為人父,將來會明白朕話里的意思的。”
接著,雍正又抬頭對弘歷說:“你十三叔昨晚給我說,想讓你去一下戶部,朕同意了,你現在就去吧,他在戶部等著你。”
“嗻!”
弘歷也就來了戶部。
盡管,他也不清楚老十三讓他來戶部是有什么目的。
“侄兒給十三叔請安!”
弘歷也就在戶部見了老十三和戶部的堂官們。
而老十三則在對弘歷免禮后說:“我今日請旨讓你來,是因為今日正好是去歲官銀入銀庫的日子,所以就讓弘歷你也來看看,看看我大清朝廷的財力到了何等地步!”
“多謝十三叔給侄兒這么一個機會,讓侄兒也能夠直觀感受到汗阿瑪的勵精圖治之功!”
弘歷連忙說了一句,且接著就真與老十三等一起去了戶部銀庫。
當弘歷看見偌大如宮殿的銀庫內,各個大如后世大型圖書館放書的架格上,放滿了白銀銀錠時,當場就驚呆住了。
更讓弘歷震撼的是,他發現有許多還有油漆味的新架格,也堆滿了更加亮眼的白銀,即便有沒放滿的,或者沒有放的,也正有差丁光著身子在把抬進來的一籮籮官銀往上面碼放。
“十三叔這是多少存銀?”
“整整五千余萬兩!”
老十三右手伸出了五個手指,在弘歷面前晃了晃。
弘歷微微張嘴,隨后就道:“也就是說,比去年增加了足足一千萬兩存銀,比康熙六十一年足足增加了兩千多萬兩存銀?”
老十三點首一笑。
弘歷也情不自禁地咧嘴一笑。
他不得不承認,這雍正富國的能力真是太強了!
看著這閃閃發光如燦爛星河的銀庫,和正如流水一般流進庫里的銀河。
他知道,這些將來都會是他成為富貴安樂帝王的資本!
他不得不承認,有個宵衣旰食的勤奮爹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