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十月總結與細則

  哈嘍兄弟們——

  按理說很早,至少在兩百萬字的時候就對本書做一個回顧與總結,但的確是因為工作時間關系,遲遲沒有落實下來。

  說來慚愧,從七月開始,更新一直不穩定,但也想以一個更公開的方式去和各位大大們解釋一下,其實其實每當看到大家好在評論區催更的時候,內心既感動又自責。

  感動原來我這本破書還是有些兄弟一直在看的,但在前面這段時間里,小豐子一直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做苦力,工作時間每天都是從早八點到晚八點,白夜輪轉,每天只能依靠著回來僅有的兩個小時進行碼字,有時候困得頭暈眼花,不得不請假休息。

  實際上,這本書能堅持到今天,全賴各位兄弟們的支持和鼓勵,否則我早就太監了,畢竟成績在同類作品中不算上乘,吃推薦也收效甚微,能到兩百萬字,靠的是能看到現在的屏幕前的你們,大家的支持小豐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像我這個更新,一個月還能有個幾千月票,真的很感謝——

  十月。

  不敢保證能天天猛更,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會比前幾個月要好得多,請大家監督,我沒什么經驗,四處求經問道,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情況,也淺淺給自己定了一個更新標準,邀兄弟們一道批評指正。

  日常更新:單章約6-7k字。

  月票加更:每滿600月票加更一章(4-5k)。

  打賞加更:累計滿20000起點幣加更一章。

  盟主加更6-7章。

  上推加更:如果能獲得編輯大大給的推薦位,小豐子會自覺加更的——

  例外加更:在重大紀念日,城市緬懷日等節點,小豐子自行加更,另外,十月五日是小豐子的破蛋日,自告奮勇加一更!

  原則上加更會在當月內完成,如實在完不成就推延至下月繼續完成!絕不會逃單ᕙ(`▿´)ᕗ

  目前想來差不多就是這樣,或許不太專業哈哈,不過大家應該了解我的寫法,偏情緒一點,也可以說,偏性情一些,有時候控制不住,多則多些,少則少些,如果有不恰當的地方,大家可以評論或私聊告訴我,我會及時調整。

  說完更新,想梳理一下本書的劇情,也順便回答大家幾個高頻的問題:

  一、本書有沒有紅線?

  理論上講,這本書的核心是抗戰,小豐子不太想摻雜到紅藍線之中,理由也很現實,一方面是限制比較嚴格,許多人物無法描寫,許多事件無法敘述,老書友或許還記得本書在南京戰役期間的一次大封,在書友群我也曾發過那些整改意見,嗯對,實際上無法落筆的地方很多,想起在前幾章大家關于老蔣在書中人設的爭論,但至少還有爭論的空間,涉及紅線的話,評論區基本上就和捂嘴說話無異,但寫書看書嘛,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才有意思,對嗎?

  二、本書的歷史線究竟是什么樣的時空?

  其實本書改變歷史的方式不如其他金手指流,系統流那般直觀,小豐子更想以故事性的方式去演繹這些戰爭中所獲得的積累,以量變推動質變。

  以本次徐州大捷為例,取得的戰果相較于原時空幾乎是顛覆性的,而這樣的戰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前幾次戰役疊加出來的一次爆發,為什么這么說?

  在淞滬會戰,小豐子著重寫了昆山大捷和大場反擊戰,客觀上日軍付出了更為巨大的傷亡,加之南京的堅守和三條外部防線的消耗,使得朝香宮率領的華中方面軍實質上已經不具備原時空中南北對進的實力,而這直接導致第五戰區能夠集中所有優勢力量進行北線作戰。

  例如原堅守淮河的21集團軍被小豐子安排在了北線,還有許多別的鋪墊,如200師的增援,東進兵團的成立,濟南大捷等等劇情,這些都是依據此時空進行的軍事推演,此消彼長之間,徐州大捷才水到渠成。

  所以,想必大家能意識到,小豐子對于歷史的改變,通常是由細節開始變化,基于小的變化,形成蝴蝶效應而影響深遠,之所以有些朋友會覺得歷史變化不大,是因為許多結局并沒有改變,城市的攻防戰依舊發生。

  但小豐子所持有的觀點是,一些基本的歷史框架并不會依據個人的意志而發生偏移,如中日雙方的國情,重要城市的戰略地位,敵我雙方核心的戰略博弈等,就拿日軍的進攻路線來說,滅亡經濟政治中心始終是日軍早期作戰的指導思想。

  那么,先上海,后南京,再聚焦武漢,而攻打武漢,又必須要南北合兵外加打通大陸交通線,在這種情況下,發生徐州會戰是必然的,而徐州會戰后,發生武漢會戰也是必然的,至少在這個鏈條上,我認為邏輯是自洽的,不知道諸位怎么看。

  當然,以上觀點僅供大家討論批評。

  三、武漢會戰后本書究竟要寫到哪些內容?

  坦白說,武漢會戰一定是本書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或許大家已經能品出來,本書時間線中的武漢會戰會成為中日之間最為關鍵的一次世紀決戰,這絕不只是兵力上的累加,作戰地域上的擴充,而是一場國運之戰。

  時間線,歷史線會自此時開始,發生一個大的變化。

  在內容上,小豐子會添加更多的元素,避免只有打打打的審美疲勞,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武漢會戰,我會想說,廣闊天地,大有可為,本書從一開始,小豐子便在上架感言或是其他評論中道明過,老竹的發展路線是軍政并進的。

  在武漢篇中,老竹會形成自己的軍政派系,甚至擁有主政一方的軍政權力,與國黨中其他派系形成鼎立,在軍事上,擁有自己的嫡系部隊,形成自我的軍事集團,這里也可以順帶著解答一下大家前幾章爭議的重點,也就是老竹與老蔣的關系,實際上,在設定上老竹絕不是老蔣的附庸,用大家的話說,老竹是真正的根正苗藍,這意味著他有著極強的號召力,具備從系統上改善一些問題的條件,而與老蔣嫡系之間的斗爭,也會融入到后面的故事里。

  后面可能但不限于寫到中德合作,中蘇合作,政略較量,戰術對抗,軍事地盤建設,對日反攻,開拓南洋,遠征東南亞等劇情,待小豐子徐徐道來,而部分書友期待的長沙會戰等也會用更新穎的方式融入主線劇情中,這一點我還是有所信心的——

  最后,再次感謝大家對本書的支持,臨表涕零,其實小豐子的寫書風格與其他書或許有些不同,可能是受實體書的影響比較大,有時候喜歡拽一些文縐縐的詞句,寫劇情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去展現更多,這對網文來說,大概是個壞習慣,不過感謝各位的包容。

  能以此書和大家形成鏈接,是緣分,更是小豐子的榮幸——

  ...

  感謝‘問影’、‘那兒326’、‘狂徒日記’、“cczzh”、“中國吳彥祖”等老兄弟們的打賞支持——

感謝‘婀娜的戰舞’兄弟500點幣打賞感謝‘還贈’兄弟打賞一個盟主感謝‘鋼鐵雄心不變’同行哥們的支持,望一起發達哈哈  感謝眾多“書友”開頭的兄弟們的支持——

  話不多說,詞不達意,我們下一章見!

哎呦文學網    民國:烽火1937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