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朱京紅的亂入,一下子改變了整場會議性質。
但是,審核的問題,關系到整部劇的生死存。
林星灼那個稀爛的演技,只能算是一城一池得失,而初審不過,就相當于國破家亡。
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問題…
重新組織會議,太浪費時間了。
滕化濤當場決定,趁著人都到齊了,立刻開會討論。
執行導演曹盾安排生活制片陳光進行清場,只留下主創團隊商討初審的事情。
林星灼做為重要男配角,留在了會議室。
朱京紅用念著悼詞的語調,讀完了下發的十一條審核修改意見,就等于給蝸居劇組下發了一份病危通知書。1
主創團隊陷入了一片死寂。
編劇七七情緒有點激動,說道:“第一條說我們制造焦慮,我們要申請復議!申城房價是客觀現實!”
“而且,當初廣播電視精品創作大會上面,還提出鼓勵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
“那個報紙上還報道了這篇講話…”
林星灼看向編劇七七,心里想道:
“人家就是客氣一下,沒想到您是真抨擊譏諷啊。”
“讓你吃飯。”
“你還真吃啊?!”3
朱京紅嘆了口氣:“這個我提過,人家說不清楚。”
七七說道:“怎么可能?廣電周刊就有報道,滕導,我們劇本研討會的時候也看過吧”
滕化濤吐了口煙,點了點頭,說道:“我記得是2006年的報道,投資立項會的時候,還有剪下來過…”
執行導演曹盾對讓生活制片陳光說道:“小陳,去資料員那邊找一下這份材料。”
過了十幾分鐘,生活制片陳光帶了一摞資料。
“騰導、曹導,這是立項時候的研討會資料。”
眾人七手八腳的一陣翻找,很快在里面找到了這份裁剪的皺巴巴報紙內容。
這是電視劇司王司長推動現實主義題材創作的講話。
朱京紅如獲至寶的說道:“有了這個就可以去理論了。”
正在諾基亞5230上面打著憤怒的小鳥的林星灼,實在聽不下去了,嘀咕了一句:
“明朝的劍,可以斬清朝的官了?”1
“我記得王司長可是去年就退二線了…”
編劇七七聽了當場就不滿道:“喂!你嘀嘀咕咕什么意思啊?!”
“大家都在想辦法,就你在潑涼水!你知道播電視精品創作大會在行業分量嗎?!怎么可能瞎說!”
林星灼在憤怒的小鳥3-5的TNT連鎖引爆關卡,連續失敗了六次,選擇了放棄,把手機放到一邊,認真問道:1
“有文件嗎?”
七七說道:“有廣電周刊的報道啊!!這可是總局在廣播影視領域傳播政策動態和行業信息的咽喉!”1
林星灼直接繼續問道:“我是問你,有文件嗎?那種正式的紅頭文件!”1
負責跑政策的朱京紅最先反應過來:“你的意思是,新官上臺以后,改弦更張了?”
編劇七七還是嘴硬,回道:“不可能,這種級別的媒體報道,內容措辭很嚴謹,這是代表著行業風向…”
騰化濤導演在煙灰缸里按滅了香煙,又點了一根說道:“小林,這種動搖軍心的話,要負責任的!”
就連執行導演曹盾,也跟著說道:“星灼,不懂的事情,別插話!”
面對眾人圍攻,林星灼不慌不忙,拿出了當年審核部拉片單的架勢,不急不躁的解釋道:
“文件作為行政規范性文,是決策之具象化載體…”
“媒體文本、制度化論壇作為輿論建設的核心引導載體,通過系統化的社會溝通渠道,實現信息傳播與價值整合。”
“其層級化效力結構呈現梯度衰減模,這是話語權的差異化配置邏輯…主要是引導與風險防控的協同…”
“核心話語節點通過德勒茲根莖式傳播,在邊緣地帶形成福柯式規訓與懲罰的微觀權力滲透。”3
這些娛樂圈的從業人員。
有的時候,人情世故,精明算計到令人發指;有的時候,又清澈愚蠢的令人發笑。
居然把什么鳥廣電周刊報道奉做了金科玉律…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有歷史報道檢索功能。
通過關鍵詞和日期查找過往新聞,幾分鐘就可以整理出一本前后矛盾的官媒新聞合訂本。3
林星灼的這一番話語,大家又全都沉默了。2
權威決策之具象化載體?什么引導載體?什么效力結構衰減?
騰化濤皺著眉頭,他最討厭這種拽官話文章的家伙,皺著眉頭,語氣嚴肅的說道:
“林星灼,你不妨把話說的更明白一些。”2
林星灼也注意到,自己裝的這一波,并沒有起到預想的效果。
他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和大嫂沈默君的電話聊天。
沈默君玩NDS安琪麗可女王之路卡關了,她根據游俠網3DM論壇上面的帖子,讓林星灼去掏一本游戲機實用技術143期。
這期里面有安琪麗可女王之路的深度攻略。
兩人聊天的時候,沈默君根據這些年和娛樂圈人打交道的經驗,專門提醒了林星灼。
在人均丈育的娛樂圈。
千萬別跟這些文盲說那么多大道理,說了也聽不懂,越直白越粗暴,效果越好。3
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 大嫂沈默君的話語,讓林星灼想起前世,網信辦、教育部和總局聯合組織草擬的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年度統計報告專題報告。
林星灼在這個報告專班當過幾周的牛馬。
調查顯示,娛樂圈平均學歷為初中,是全國平均學歷最低的行業之一。7
這份報告已經有了很大水份了,畢竟只要是混出來的娛樂圈人士,都會給自己買一個體面的函授學歷來裝點門面。
其實,想想你上學時候的那些藝術生,體育生,很多未必能初中畢業…
如果是統計第一學歷,情況更加慘不忍睹。1
現在是裝到一半,騎虎難下。
林星灼索性潑出去了,換了一種陳近南對蠢一點人的說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