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1章 ,南陽降

  有了許青的命令之后,蒙恬便開始調動軍隊,開始準備后天受降和接管南陽的事情,而另一邊返回南陽的白亦非次日帶領白甲軍來到了前線,將白甲軍并入韓軍大營之中。

  隨著大軍調動一天的時間也眨眼過去,白亦非要降秦的日子也到了。

  南陽軍營中。

  利劍貫穿甲胄的聲音和慘叫聲不斷從大帳之中傳來,上百個白甲軍護衛將大帳圍得水泄不通,防止其余人靠近大帳。

  大帳內。白亦非一身血衣,手中的紅白雙劍上掛滿了血珠,身后親衛的盔甲上也沾滿了血漬,地上倒著十幾具的尸體。

  “侯爺,全部清理干凈了。”親衛說道。

  “把他們的頭砍下,帶上。”

  白亦非深深看了一眼地上的尸體,將雙劍插入劍鞘之中,冷聲說道。

  這些人都是不愿意投降的人,這些人也都是有著自己封地或者家族的家族子弟,他們是不可能放棄在韓國卓越的身份和利益的,為了保證降秦的順利,他只能親自送他們上路了。

  這些人也算是他給許青和秦國的投名狀,他是一個降將,哪怕秦王能夠容下下,他也必須交出自己的投名狀來,只有這樣秦王才能放心他。

  而殺了這些權貴子弟,便意味著他和韓國徹底分裂,他若是想要保護自己,只有緊緊依靠著秦國。

  “母親,孩兒不孝,為了南陽也為了您的心血,孩兒只能如此了。”

  白亦非神色復雜,在心里對自己的母親說著抱歉。

  放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頂著旱災和秦軍決戰,最后白甲軍全軍覆沒,南陽被打爛,本就飽受旱災困苦的南陽百姓也陷入更加困苦的境地。

  另一條路便是降秦,可以避免這一切,也能讓南陽的旱災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而饑餓的災民也能得到糧食的救濟。

  而唯一需要付出的,便是他白亦非的名聲罷了。

就在白亦非心情復雜萬千之際,一名親衛走入營帳拱手說道  “諾!秦軍主將帶著軍隊朝著大營逼近了。”

  “帶上人頭,隨我一起去迎接。”

  白亦非回神,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血衣,對著親衛說道。

  一旁的親衛將大軍的虎符和南郡郡守的印璽以及南陽地圖等等交給了白亦非,白亦非看著托盤上這代表兵權和政權的象征,在一眾親衛的擁護下走出了南陽軍營中,身后是十萬大軍。

  與此同時,南陽軍營之外。

  許青和蒙恬站在戰車之上,帶著平陽重甲軍不斷逼近南陽軍營,隨著距離越來越近,蒙恬也不由得擔憂了起來。

  “大良造,這白亦非真的會投降嗎?先前探子說南陽軍營內發生騷動,萬一這是白亦非的詐降該怎么辦?”

  蒙恬看著襄陽城頭上的勁弩,低聲說道。

  襄陽城可不是注人和南梁這些小城,乃是南陽第一險要的關隘,城高墻厚,城頭之上也擺滿了韓軍的強弓勁弩。

  盡管韓軍實力低下,但韓軍的強弓勁弩可不是開玩笑的,看著南陽城頭上的守軍和一張張強弓,蒙恬心中愈發的擔心。

  “不必擔心,白亦非是聰明人,他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許青拍了拍蒙恬的肩膀說道。

  現在的蒙恬還是太年輕了,沒辦法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不過年輕人只要多歷練歷練就好了,今后秦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最不缺少的便是打仗了。

  蒙恬不安的看著許青,剛準備再說些什么的時候,襄陽城門便從里面打開了。

  一身紅袍的白亦非騎著白色駿馬,其身后跟著數十個親衛,跟之后便是一隊隊白甲軍走出城門。

  在雙方只有十幾步距離的時候,白亦非翻身下馬,接過身旁親衛手中的托盤。

  秦軍的隊列打開,士卒驅趕著戰車來到陣前,許青和蒙恬兩人站在戰車之上,看著下方的白亦非。

  白亦非深呼吸平復好心情后,便對著許青和蒙恬跪下,將手中的托盤高舉過頭頂,虎符、印璽和地圖在太陽下格外的耀眼。

  “降將白亦非,帶領南陽上下降秦!”白亦非沉聲說道。

  說完之后,白亦非原本冷峻的臉上露出一抹復雜之色,但緊跟著心里便感到一陣輕松。

  蒙恬眼神驚駭的看著白亦非,雖然知道白亦非要投降,但是真的見到這一幕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白亦非可是韓國的世襲侯爵,與國同休的存在,竟然真的在許青的勸說下降秦了,這件事帶來的震撼程度,不亞于當初年十二的甘羅出使趙國,讓秦國不費一兵一卒便得到了十幾座城池啊。

  許青看向蒙恬,蒙恬也看向了許青。

  二人目光對視之后,蒙恬便主動向后退了一步,示意許青去受降。

  雖然他是平陽重甲軍的主帥,但許青是秦國大良造,地位在他之上,所以讓其受降是最合適不過的。

  許青微微點頭,便伸手接過了托盤,確認了上面的虎符、印璽和地圖之后,接過了托盤,將其舉起。

秦軍甲士們看著許青手中的托盤,當即便齊聲喊道  “大秦萬勝,秦軍萬勝!”

  秦軍爆發出沖天的吼聲,笙旗招展,氣勢沖霄。

相反白甲軍那邊一個個垂頭喪氣,有的人臉上流下了淚水,白亦非臉上也是一片悲哀,起身對著身旁的親衛說道  “傳令,降秦,卸甲!”

  親衛抱拳傳達了軍令,卸甲的命令傳遞在整個南陽軍營中,命令所到之地,便是細細索索的盔甲落地的聲音,隨著韓國的大旗轟然落下,十萬大軍投降。

  蒙恬見狀便開始安排士卒接收十萬大軍,,將他們分開關進了軍營之中,派人嚴格看守,現在他們投降了,難免他們突然抽風反叛,帶動了周圍的人一起暴動。

  隨著兵器盔甲的接收完畢,一桿黑色的大秦龍旗飄揚在了襄陽城上空。

  襄陽這座險隘占據之后,南陽這塊天下聞名的富庶之地,也成為了秦國砧板上的魚肉了。

看著下方被接管的白甲軍士卒,白亦非雙手背在身后,其身上血衣早已褪下,換上了一身甲胄,看著襄陽城內魚貫而入的秦軍沉聲問道  “接下來你準備如何對待白甲軍的士卒?又準備如何對待南陽?”

  “秦國要的是一個富庶安穩的南陽,所以秦軍會開倉放糧,幫助南陽度過旱災。至于白甲軍的士卒,這便看他們的選擇了。”

  “他們若是想要留在軍中,會有和秦軍一樣的待遇,靠著戰功而受爵封賞,若是不愿意的話,便安排他們回家務農。”

  許青看著襄陽城內的情況說道。

  為了改變秦軍的形象,也是為了讓南陽百姓不抵抗融入秦國,懷柔是必然的,靠著鐵血手腕只能讓百姓畏懼,而無法讓他們徹底融入秦國之中。

  而且許青也想為今后開一個好頭,有了南陽的例子,今后再勸降的話會容易很多,而且百姓們的反抗就不會那么很激烈了,對以后的治理也有著極大的好處。

  而城內,蒙恬親自帶著督戰隊巡視,從而保證秦軍不敢侵犯襄陽城的百姓。

  白亦非得到許青的回答后,心中也松了一口氣。

  隨著白亦非帶領白甲軍在襄陽投降,蒙恬便開始分兵接收南陽各個城池,而南陽投降的消息也以最快的速度傳開了。

  秦國,咸陽。

  一名斥候騎著快馬沖入了咸陽城中,朝著章臺宮而去。

  與此同時,章臺宮內正在舉行朝議。

  嬴政坐在王位之上,臉色有些低沉,目光冷冽的掃視著下方的群臣,雙手緊緊握著王位的扶手。

  “大王,關內侯乃是我大秦秦軍象征,如今他本該是頤養天年,為了秦國才從雍城回到咸陽。”

  “如今他死的不明不白,臣以為必須要追查到底,嚴懲兇手!”

  “還請大王下令追查到底,嚴懲兇手!”

  十幾個秦國官員站在大殿中央,神色嚴肅,聲音慷慨激昂的喊道。

  秦國宗師和不少軍方將領也看向了嬴政,目光中帶著期待和激動,似乎在等著嬴政下令。

  其余官員們看著這一幕神色各異,這十幾個官員并非是嫪毐麾下的趙國外戚或者門客,而是秦國本土的軍功貴族和老士族,盡管二者如今已經大不如之前,但爆發出來的力量還是不小的。

  如今這些人看起來是為關內侯討公道,但仔細品味便能夠察覺到這些人背后的逼宮意味。

  咸陽上下誰不知道,關內侯是嫪毐和趙姬聯手謀害的,如果嬴政下令調查的話,定然會調查到嫪毐的頭上,到時候趙姬再出面保下嫪毐,那么嬴政的威嚴將會徹底掃地。

  嬴政看著下方請命的大臣,目光不斷在他們身上移動,最終又看向站在趙姬身旁的嫪毐。

  嫪毐微唯諾諾的站在趙姬身旁,臉上帶著一抹似笑非笑的笑容,察覺到嬴政在看著自己之后,便微微抬頭看向了嬴政,目光之中沒有多少恭敬之色,反而有著挑釁的意味。

  這十幾個大臣都是他所網羅起來的,在今日朝議上對嬴政發難,也是他的意思,就是為了讓嬴政下不了臺。

  如果嬴政選擇調查關內侯被殺之事,最終的結果便是威嚴掃地。如果嬴政不調查,那么對方不僅會和宗室的關系更加惡劣,還會動搖對方在軍隊中樹立起來的威信。

  “如此進退兩難,我倒要看看沒了許青幫你,你能怎么辦?”

  嫪毐嘴角揚起,看向嬴政的目光充滿了嘲弄,似乎已經看到了嬴政威嚴和民心盡失的場景。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人在秦時,趨吉避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