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6章 地球兩千響(三合一)

  “我將開始反擊,請各艦隊指揮做好應對準備。”

  羅清的聲音耳麥,傳到了五角大樓的作戰指揮室,同時也通過電視直播傳遍世界。

  但由于核爆炸造成的電磁脈沖干擾還沒有消退,因此他的聲音聽起來格外有些失真。

  然而就是這個略帶失真的嗓音,讓每一位參與演習的指揮官心中發寒。

  “他要怎么反擊?”有澳大利亞軍官問道。

  沒有人知道答案。

  天,寂寥了起來。

  海上的狂風逐漸減緩了,而充當背景的蘑菇云卻仍然徐徐升騰著。

  羅清一步踏出,出現在了蘑菇云上空,負責直播的設備控制人員折騰了好一會才重新校準了這位面壁者的位置。

  羅清又道:“考慮到兩個世界正在觀看我的直播,因此,我將使用兩個世界均易于理解的手段進行反擊。”

  “什么叫易于理解的手段進行反擊?”有軍事參謀問。

  五角大樓聯合指揮部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但提問這個問題的人卻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什么仙法、劍法、雷法,什么如電影般璀璨如毛的修仙手段盡皆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羅清周圍隱隱顫動的空氣。在那飄渺震顫的云浪中,羅清的身影開始時隱時現。

  五角大樓聯合指揮部立刻下達了命令:“各國艦隊,自由攻擊!”

  但也有人做出了相對正確的部署:“疏散,向演習圈外圍逃逸,拉開距離,起飛全部艦載機,將戰場維度擴大!”

  但這種部署現在太晚了。

  太平洋上空云層驟然扭曲,一道紫金色流光撕裂大氣層,所過之處空氣劇烈震蕩,蘑菇云被撕裂出一道明顯的螺旋狀的真空通道。

  羅清的身影在視覺上消失了,但他在雷達探測中仍然可見。

  為了便于人類的雷達系統捕捉,羅清提前激發了自己身上攜帶的大功率電磁波擴散器,在雷達上標注自己的位置。

  在人類組成的環狀包圍圈中,羅清在數秒內逼近了一艘戰艦,隨后化作一道光梭,瞬間穿過戰艦。

  第一艘被擊穿的人類戰艦是日本的“摩耶”號驅逐艦——那個金色光箭以肉眼瞬息可見的速度掠過艦橋。合金鋼船體如黃油切開,4臺燃氣輪機被一道劍光同步貫穿,待到戰艦內部的殉爆開始時,羅清就已經逼近了下一個目標。

  第二艘被擊穿的戰艦是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巧合的是,羅清穿梭的方向剛好迎上來重型電磁速射炮的炮口,在那接二連三的高動能電磁炮彈直射中,羅清主動以更大的相對速度撞上去。

  短時間內,數百枚超高速電磁炮彈撞向羅清,在炮彈被撞碎的瞬間,作戰室里的電磁炮專家們頓時感覺。有種用雞蛋攔截石頭的感覺。

  合金彈丸終究是太脆了,這種基于金屬鍵強度物質,其硬度和強度終究是有限的。哪怕是材料學的最新突破,納米材料的本質也不過是不同的微觀結構而已。

  人類對于材料學的研究,始終局限于原子排列和分子結構的程度。更何況這些電磁炮彈只不過是普通的金屬彈丸而已。

  在接觸這臺造型科幻但實際作用并不大的海軍戰艦前,羅清的靈識刻意掃描了一下電磁炮的運作原理,隨后毫不猶豫的貫穿了它。

  接著是第三艘。

  第四艘。

  第五艘。

  由于速度實在太快,當羅清撞碎了艦隊內環的第十艘大型戰艦時,第一艘被貫穿的“摩耶”號驅逐艦才堪堪開始沉沒。

  “簡單,直接,高效。”江星辰看著一艘接一艘撕裂的海軍巨艦,眼中異彩連連。

  哪怕按照這個速度,自己在十年前曾任職艦長的‘珠峰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即將迎來毀滅,也絲毫無法掩飾他對這種戰爭形式的欣賞。

  聯合指揮部里,美國海軍中將,這位參與過三次局部戰爭的老兵,看著雷達上不斷熄滅的光點,沉默的給自己點了一根煙。

  就是這點煙的功夫,又有三艘海軍戰艦被羅清撞毀。

  這位中將說:“人類自從樹上下來之后,打了幾萬年的仗,從地上打到海上,又從海上打到天上,自以為很會打仗了,但和今天相比,都跟過家家似的。

  我命令,大型戰艦不需要再調整位置了,堅守反擊至最后一刻,各遠程遙控指戰員,執行命令。”

  海軍裝備總師說:“這場戰爭演習,將極大程度的影響未來軍事學的發展。”

  軍事戰略學專家說:“軍事理論也需要推翻,對其他文明體系的作戰,和人類之間的內斗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能套已有經驗。”

在聯合指揮部內各國將領思考、交談、總結的時候  羅清繼續前進,沿著內切圓的弧線繼續貫穿剩余的戰艦。前期10分鐘的自由轟炸時間,這些人類戰艦為了提高火力投送密度,相對距離十分密集。

  這給了羅清極短時間摧毀所有內圈戰艦的機會。

  整個互聯網的輿論峰值正在爆炸性增長,線上線下的各國民眾們看著那不斷爆炸的各國艦隊,又看著直播屏幕上言之鑿鑿的‘軍事演習’,不禁陷入了沉思。

  好了好了,我們知道羅清是真的修仙者了,快停手吧。

  踏馬的都是納稅人的錢啊!

  羅清不語,只是一味穿梭。

  一艘又一艘的戰艦在海上爆燃,在衛星和高空偵察機拍攝的太空視角中,聯合國第一艦隊組成的環形卦陣如今正在從內由外的緩緩點燃,長短不一陰爻或者陽爻,正在化為燃燒的火焰消失。

  雖是清晨,卻是傳統海軍的黃昏。

  盡管薩伊事先告訴羅清:要給人類的艦隊留些面子,但很明顯,羅清在刻意撕扯掉人類武力的遮羞布。

  只有打的夠狠,人類才能在黃金時代的余韻中徹底回過神來!

  在那名美國中將吸完了第一支煙之后,羅清就已經貫穿了艦隊內環全部的戰艦,其中包括6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28艘護衛艦、6艘老式戰列艦、8艘兩棲攻擊艦、和3艘濱海戰斗艦。

  星羅棋布在海洋上的銀色斑點組成的海軍之環,正在由內而外的燃燒著。

  羅清的每一次轉向,都有熾烈的能量漣漪在海面上炸開,千米高的巨浪以他為中心呈輻射狀沖天而起,又在瞬間被恐怖的音爆震碎成漫天水霧。

  羅清確信自己的遁速已經超出了元嬰期的極限,單是音爆浪就足以將戰艦的鋼鐵蒙皮震裂,在數百倍音速的疾馳下,他身后拖曳出數十公里長的虹光尾跡,與海水摩擦產生的高溫,將小范圍海域煮沸成沸騰的咸湯。

  為了進一步提高殺傷效率,羅清的手里多了一把石子。

  他說了,要以外人易于理解的方式進行反擊,而丟擲石子,顯然是所有人都容易理解的。

  石子被羅清以約萬分之一的光速投擲而出,這幾乎是人類最先進電磁炮炮彈出膛速度的三倍,在石子出手的瞬間,就在大氣層層中磨出明亮的光輝,但又被那無形的靈力所包裹著并沒有被大氣層摩擦干凈,最終命中了天空中四散穿梭的艦載機。

  火光從海面開始蔓延到天空。

  石子命中艦載機的瞬間,極高的速度的石子在狹義相對論的加持之下,其強大的動能幾乎瞬間就將戰機砸的粉碎。這種狀態下的石子,威力甚至更勝于普通的防空導彈。

  無數鋼鐵候鳥呼嘯著墜向大海,所幸,這些參與本場‘死亡軍演’的戰機同樣是由電腦端進行遠程無人操縱的。

  但也有例外,比如一位駕駛著U2偵察機,在萬米高空充當戰地記者的駕駛員,聽見距離自己飛機周圍呼嘯而過的超級石子,默默在胸口上畫了一個十字。

  當內環的最后一艘戰艦,來自日本的‘出云號’輕型航空母艦被羅清摧毀時,在出云號的前方,作為毀滅起點的第1艘被摧毀的‘摩耶’,此刻也尚未完全沉底,仍在燃燒著。

  火焰在此刻完成了閉環。

一條周長達800公里的燃燒環,出現在太平洋之上  艦隊的內環已經被羅清覆滅,接下來是艦隊的中環區域。

  毫不猶豫的,羅清消失在原地,當人類的雷達系統檢測到羅清身上散發的劇烈電磁波動時,這位修仙者就已經出現在了中環的起點——美國的‘小鷹號’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來自美中俄英法印等國家的大多數航空母艦都聚集在這中環區域。

  由于羅清毀滅內環的速度實在是太快,全程甚至不到三分鐘,以至于中環的航空母艦及其護航艦隊們完全無法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做出有效機動。

  就這樣,十艘航空母艦組成的超級艦隊,出現了一些混亂,在五角大樓指揮官們麻木震顫的情緒當中,羅清無視了‘耳麥中請稍等一下,給人類留點面子’的傳呼,開啟了第2輪穿梭。

  這一次,羅清大幅度減緩了速度,僅以20公里每秒,約60馬赫的速度,沖向了第一艘航空母艦。這個速度已經在人類的理解范圍之內了。

  在約6,500萬年前,毀滅恐龍的那顆小行星也是以60馬赫的速度砸向地球。

  但理解是理解,應對是應對,這顯然是兩碼事。

  當美國“小鷹號”號航母的預警系統捕捉到異常時,羅清的身影已出現在航母戰斗群核心,天空上有一支F-35C編隊剛起飛,但還沒有完全升空,就被甲板上撒出了一把石子全部擊碎。

  除了有一架充當戰地記者的f-35c戰機幸存之外,剩余的戰機如同被機炮掃中的海鷗,瞬間被砸碎成天空中的碎屑。

  那名f-35c的戰地記者,則戰戰兢兢的看著在航母甲板漫步的羅清。

  由于小鷹號航空母艦的體積比其先前所貫徹的驅逐艦大得多,更幾乎是本場戰斗中體積噸位最大的戰艦之一,因此羅清想要靠貫穿傷害擊沉航母,幾乎不可能。

  這種十萬噸級的巨艦,是能抵御小當量核爆而不會被炸沉的龐大存在,有軍事研究員曾言,人類未來的太空戰艦的體積,也只會與航空母艦的體積相似。

  航空母艦,這本就是人類所能建造最大的鋼鐵城市。

  慶幸的是,美國沒有派遣尼米茲型或者福特型核動力航母參與演習。羅清有把握激發核動力航母內部核動力系統出現微型核爆炸,進而快速擊沉航母。

  但他卻拿這種常規動力,無法造成大型殉爆的龐然大物沒有太好的辦法。

  但你說有多費勁,那倒也不至于。

對‘小鷹號’航空母艦的毀滅最終以羅清的一腳而告終  10萬噸級的中央艦體像被踩扁的錫箔紙,飛行甲板向下凹陷的弧度超過極限并瞬間斷裂,甲板上僅剩的兩架還沒有起飛的F-14殘影慣性被釘在艙壁上。

  這一腳將最終將狹長的航空母艦踩斷為兩截,中間向海面鉆去,兩頭高高翹起,千瘡百孔的密封船艙很快就吸滿了水,終于完成了對這艘龐然大物的擊沉。

  斷裂的鋼鐵巨艦像是被大海封印的琥珀。

  面對這個驚人的場景,天空上的F-35C記者號戰機俯沖下來,對著艦島上傾斜的星條旗就是一陣猛拍。

  帝國の落幕。

  這位戰地記者是懂抓拍的。

  可以預見的,這艘龐然大物的沉沒要持續十分鐘左右,或許它可以堅持到聯合國第一艦隊全軍覆沒而仍然能保留一桿斷裂的旗幟露出海面上。

在航母沉沒的附近形成了巨大的漩渦,而始作俑者卻不管不顧,化作一道流光,在極短時間內撞沉了‘小鷹’號航空母艦其他護航戰艦后,立刻沖向了毗鄰的‘漢’號航空母艦戰斗群  面對這艘產自西太平洋的常規動力航母,已經有過一次擊沉航母經驗的羅清并沒有多余的態度變化,如果硬要說一定要有什么區別,那就是他改良了攻擊方式,以身化劍,形成了一道千米直徑的劍芒朝著‘漢’號的腰部狠狠斬去。

  ‘漢’號航空母艦的艦島,與劍光籠罩之內的J15型艦載機,同時被劍光一分兩段。

  在被劍光攔腰斬斷的航母腰部,可以清楚地看見航母內部的復雜構造,而這些內部的復雜構造在極致的鋒利下,形成了一種光滑的怪異感。

  由于受創面積更大,‘漢’號航空母艦以遠超‘小鷹’號航空母艦的速度沉入大海。

  被劍光摧毀的航母碎片,如同綻放的牡丹花向四周散開,無數固液混合物的金屬射流則保持著相當的沖擊力與破壞力,將被兩節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擊穿。

  未能起飛的鋼鐵巨鳥成為了巨艦的殉葬品。

  在這次炫目又簡潔的進攻中,人類方第二艘巨型航空母艦被擊沉了。

  當羅清以60馬赫和沖向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時,后者已經表露出了逃跑的意圖,在羅清聽不見的五角大樓聯合指揮部中,那名印度將領驚恐的大叫著:“我們退出演習,我們退出演習!”

  回應‘維克蘭特’號常規動力航母的是又一道驚天劍光,只是這一輪劍光并不是從腰部斬斷,而是從尾部直接貫穿至艦首,將整艘航空母艦豎著劈裂而開。

  維克蘭特號像是被人直接側切開的蟑螂,殘骸飛濺,汁液四散紛飛,并最終沉入大海。

  在接下來的短短數秒中,羅清又擊穿了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常規動力航母。

  緊接著是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相比于前面未能全部將艦載機釋放于天空的航空母艦,戴高樂號的反應顯然要比其他的航母快得多,先后20余架陣風M型艦載機飛入天空,這些戰機并沒有攻向羅清,而是四散奔逃,顯然是想要拖延時間。

  不知何時,五角大樓的聯合指揮部早就將與羅清的演習當成了一場單方面的存活時間競賽,仿佛誰能在羅清手底下存活的足夠久,誰就能拿到這場大賽的勝利似的。

  面對逃跑果斷的陣風M艦載機,羅清故技重施,靈識一掃就將這些戰機的航跡掌握了個九成八,隨后再次扔出一把石子。

  在靈念的鎖定之下,艦載機無一幸存,全部被石子追上并擊碎了發動機,呼嘯著墜落向大海。

  閃避拉滿,機動性拉滿,攻擊力拉滿,防御力拉滿,神念掃描拉滿,思考速度拉滿。

  面對這種新型的六邊形修仙者,人類的現有戰爭體系,其脆弱性一覽無遺。

  在接下來短短的一分鐘之內,羅清又先后摧毀了西太的‘秦’號航空母艦、俄羅斯的姊妹艦‘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美國的‘提康德羅加’號宙斯盾巡洋艦、美國的‘阿利伯克’號防空驅逐艦、美國的‘衣阿華’號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美國的‘星座號’航空母艦、俄羅斯的‘伏龍芝’號巡洋艦。

  至此,中環航母艦群十不存一。

  不甘受辱等死的剩余艦隊,在艦隊力量損失90%的情況下,繼續對羅清發動了反擊。

  有驅逐艦的近防炮系統對著來襲的流光瘋狂轉動,卻連目標的殘影都捕捉不到。

  等主桅桿上的相控陣雷達發現目標時,整個驅逐艦中部已被斜向切開,海水正以虹吸效應涌入內艙。

  驅逐艦毀滅后,羅清再次消失不見。

  在這場毀滅盛宴中,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的遭遇顯然是最具視覺沖擊力的,20層樓高的艦島在劍光掃過時如積木般崩塌。

  數枚P-700“花崗巖”反艦導彈在半空中就已被流光切割。隨后核動力系統被精準地引發了鏈式反應,化作最璀璨的一道爆炸光輝,最終升騰出了一個小型的蘑菇云。

  聯合指揮部終于認清形勢,不再做無謂的反擊,開始命令幸存的戰艦進行最大航速的逃亡。

  在內環,中環相繼毀滅之后。

  外環的艦艇收到了逃離的命令,仿佛外圍的快艇只要能觸及那半徑500公里的演習限定圈,人類就贏了似的。

  三十秒后,人類艦隊方最后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珠峰號’被擊沉。

  羅清的身影重新出現在海平面上。

  在他身后,包括十艘航空母艦在內,有237艘巨型戰艦正以不同角度漂浮在海面,仿佛被抽走了脊梁骨的鋼鐵巨獸,像是即將溺死的人,正在以各種各樣的姿勢在遼闊的海洋中掙扎。

  整個艦隊如同被羅清精心排列的金屬標本,整齊地陳列在太平洋的死亡畫布上。

  此刻,距離他宣布反擊開始時的時間,總用時不到五分鐘。

  沒有尖叫,沒有慌亂。

  當各國指揮官通過損管報告意識到所有主力艦隊的動力系統、武器系統、通訊系統均被精準破壞時,反而長呼了一口氣。

  ——終于結束了。

  盡管參與本次軍演的人類戰艦總數量有2000艘,但這237艘主要戰艦,占據了本次演習海軍總噸位的90%,剩下的一千七百多艘外環艦艇,則主要以輕型艦艇構成。

  內環與中環的人類艦群,才是本次聯合國第一艦隊的核心,而現在,它們已經毀滅殆盡。

  外環剩下的破銅爛鐵更不可能威脅到羅清了。

  正在觀看電視直播的秦始皇掐指一算,羅清在過去的五分鐘,所擊沉的戰艦總噸位,幾乎達到了人類海軍總存量的30%。

  他沒有說話,但心中已經蒙上了一層無法消散的陰影。

  還剩下的1700艦艇,基本都是由武裝快艇為主的小國艦船,最弱者甚至只是一艘民用的快艇架設了一門固定機槍。

  而這些快艇上,大多插著一桿隸屬于自己國家的國旗,放眼望去,小國的國旗們繽紛復雜,但卻沒有了先前擊沉巨艦上的國旗有威嚴。

  他們純粹是為了湊齊2000之數,以及打造一個人類國家大聯合的形式感,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出乎意料的是,這剩下的1700艘小艦艇給羅清帶來了大麻煩。

  羅清的靈識覆蓋方圓上千公里,他感知著四散奔逃的輕型快艇,眉頭微皺。

  這不好攔截啊,哪怕他以最高遁速去追擊這些戰艦,10分鐘之內也絕對有快艇可以逃出500公里的艦隊演習區。

  畢竟有的快艇,距離500公里的演習紅線只剩下不到十幾公里了。

  “算了,動個大招吧。”

  羅清傳音天上駕駛著各類偵察機的戰地記者們,讓他們提升高度至12000米,注意規避。

  隨后,羅清動用了本場演習中的第一個法訣。

  引水訣。

  下一刻,直徑三百公里,一層薄薄的海水被羅清抬了起來,這層薄海水越升越高,最后來到了萬米高空,組成了一道空前絕后的液態穹頂。

  羅清貼心的掏出了手機,連上了直播信號,打開了手機的自拍模式,給網絡直播和電視信號新添了一個‘第一視角’。

  羅清開口:

  “凝。”

  液態穹頂開始坍縮,陽光正從水隙間斜切下來,在海面透出跳動的金箔。

  “去!”

  羅清抬手輕揮,那團由兩百萬立方公里海水凝結而成的透明巨罩便如被戳破的肥皂泡,攜帶著整個太平洋的重量砸向人間。

  太平洋一碧如洗,聯合艦隊仿佛從來沒有存在過似的。

  羅清手里多了一桿藍旗,那不是他繳獲的人皇旗,而是聯合國的旗幟。

  羅清望向一千公里外的華盛頓的方向,目光穿透云層與鋼筋混凝土,落在了聯合指揮部的將軍們身上。

  他揮舞了一下藍旗,風聲獵獵。

  “一萬年前,人類學會用火,驅散了蒙昧長夜的迷霧。兩千年后,原始農業興起,人類開始定居耕耘。爾后六千年,鐵器的普及提升了生產力,成為文明進步的重要引擎。在最近的兩百年前,蒸汽機改良,工業革命由此拉開帷幕,重塑了人類社會的面貌。如此又至七十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落幕,人類正式進入原子時代,開啟了對微觀世界與核能利用的探索。”

  他的聲音清澈而堅定,沒有絲毫因信號傳輸產生的衰減,所有人都清晰地聽見了這位面壁者接下來的話語。

  “我知道,人類已經習慣自己是這個時代的主角,但我要否認這一點,人類從不是宇宙的主角,甚至不是地球的主角,6500萬年前的恐龍統治地球的時間也遠比人類更久。”

  “我也知道,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總是習慣性的認為,用鋼鐵與火焰就能丈量世界的邊界。”

  “但這次截然不同——我們的敵人正跨越四光年的浩瀚宇宙,朝地球疾馳而來。他們同樣擁有鋼鐵與火焰,且力量遠超我們的想象。”

  “在基礎科技被鎖死的今天,人類陷入了低迷與絕望,但人類向來具有樂觀的天性,我相信未來在墜入低谷后總能從絕境拉起。倘若有一天,人類文明能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就,我希望那時的人們依然保持謙卑。未來的路,仍然要靠人類自己去走。”

  羅清忽然感到有莫名暖意在涌入自己的體內,說不清,道不明,身上似乎金閃閃的,仿佛是在被陽光照耀。

  他抬頭。

  在東方,地球的恒星正在莊嚴升起。

哎呦文學網    面壁者,但元嬰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