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94章 備貨

  雨水連綿落下,沾濕了褲腳,夏有車卻恍若未見的繼續走著。

  差不多一年前,他還是市場里率先銷售泡沫箱冰袋包裝蔬菜的商戶,如今卻開啟了倒車,又用回了竹筐。

  生意也越來越差。

  真是諷刺啊!

  江心菜場占貨源比例雖說太大,讓同興泰經營風險變高。

  但那畢竟只是設想中的結果,并未實際形成。

  而現在生意下滑卻是不爭的事實。

  雨勢越來越急,風也呼嘯著吹,夏有車緊緊握住手中的傘,目光卻隨之呆滯的盯著一個方向。

  那里的貨臺正在卸貨,泡沫箱的規格讓他有種熟悉感。

  他心里不好的預感突然變得很強烈,不由抬頭看了看菜欄的招牌。

  永隆菜欄。

  長沙灣三巨頭之一。

  在香江僅次于合興的蔬菜批發商,主導著芥蘭的批發,在單一品類上擁有絕對優勢。

  然而,他感覺泡沫箱里不是芥蘭。

  夏有車踩在有些積水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了進去。

  菜欄里有人在開箱驗貨,他也看清了泡沫箱里的菜,有手工整齊、粗細統一的菜心,有芥菜,還有小白菜。

  他越看越熟悉。

  越看越難受。

  合作了一年多時間,他還能不清楚江心菜場的菜長什么樣嗎?

  這分明就是江心菜場的貨。

  這時,有銷售員認出了他。

  “夏總,稀客呀,要買點我們永隆的菜心嗎,這么靚的貨市場上可不多哦?”

  另有一人說:“阿南,你這就忘了,夏老板的同興泰前段時間可賣了不少精品菜心,合興都在向他學習。”

  阿南揶揄地笑了笑,“你也說了是前段時間,最近同興泰貨不好,還不能允許夏總來買點我們永隆的了?”

  “嗯,你說的也有道理。”另一人問:“夏老板,你要買什么貨?買多少?”

  被人挖苦了,夏有車也無力反駁,只好冒雨回去了。

  即使他想問對方的貨源來處,也沒人會告訴他。

  但直覺告訴了他答案。

  回了菜欄后,夏有車隨手把雨傘丟在了一竹筐菜上,便翻箱倒柜的找了起來。

  檔口里的員工說話都不肯大聲了,今天這雨一下,檔口的生意似乎更差了,老客戶的流失也很嚴重。

  片刻后,夏有車找出了一份和江心菜場簽署的合作協議。

  他挨著看了起來,雙方除了在價格上做了嚴格約定,也明確說了江心菜場在香江只能向同興泰供貨。

  拿著合約書,夏有車思索著要如何溝通處理。

  4月21日,雨后初歇,天色豁然清亮。

  陳家志站在陽臺上伸了伸懶腰,嘀咕道:“還是農村呆著舒服,這空氣都是香甜的。”

  樓下,李秀正和彭國真一起清掃著院落,下了雨后會有很多枯枝。

  “家志,早飯已經做好了,收拾完了就喊薛軍一起下來吃飯。”

  “哦,好,二姐和易哥呢。”

  “去菜場了。”

  “有點早哦”

  “這當了老板的人就是不一樣哈,菜農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樣的都快忘了吧?”李秀停下了掃地,昂著頭說道:

  “今天天晴了,得趕緊收菜,冷庫沒存貨,除了市場上要貨,還有40噸貨要發往印尼和泰國。

  這不抓緊點時間,要什么時候才能把貨發出去?”

  回到鄉下,睡了個舒服的懶覺,此刻聽了李秀的話,陳家志又瞬間清醒了,還有一大堆事呢。

  “來了,來了,吃了飯我就幫忙去,再體驗下菜農的生活。”

  這時,薛軍也起床了,省得他再去喊。

  “陳大老板,可沒有時間再給你體驗菜農的生活哦,等你忙完,還得早點和我去增城把基地確定下來,跟著好動工整地了。”

  “還有圍繞深城市場的基地,我也有眉目了,這次也一起去看看。”

  陳家志有點遺憾,看來再也體驗不到小菜農的快樂了。

  下了樓,除了李秀和老娘在掃地,沒看到其他人。

  “老爹和豆豆呢?”

  “在雞棚拿竹筍喂兔子玩。”彭國真有些不爽的說道:“那竹筍嫩得很,拿來喂兔子可惜了,說他他又不聽,現在助聽器都不戴了。”

  陳家志安靜的去吃了早飯,跟著又和李秀、薛軍一起去菜場。

  菜工們早已灑滿了菜場,白色的避雨棚已被揭開,菜葉翠綠逼人眼目,風里裹著泥土與青葉的鮮潤氣息,四下里彌漫。

  看著這一幕,陳家志點點頭,“突然就有菜場老板的感覺了。”

  自行車后座上的李秀上說道:“別貧嘴了,趕緊做正事,沒看割菜的刀子都快掄冒煙了嗎?”

  陳家志嘆道:“秀啊,也就是你運氣好,遇到了我,要是較真點的,非得讓你指出哪把割菜的刀冒煙了。”

  菜場確實很忙,陳家志本想找易定干聊聊,結果也扔給他兩個字。

  沒空。

  易定干也幾乎是腳步不停歇,騎著摩托車在菜場來回奔跑。

  連下了幾天陰雨,對菜場管理的影響不小,900畝地,光是揭薄膜就是一個大工程。

  更別說還有收菜。

  同時,由于元謀基地、滬市基地、彭村基地、連州合作基地的建設,江心菜場的得力干將陸續被抽走了不少。

  新提拔起來的基層管理人員經驗不足,總需要易定干去查漏補缺。

  菜工經過抽調后,戰力也有所下降,刀子掄冒煙了雖說有點夸張,但確實收菜壓力變大了。

  陳家志本想也幫著協調,但奈何其它事也不少,譚忘機也沒回來,準備直接去滬市。

  于是,他便回了辦公室,開始處理財務、人事、采購上積壓的事務。

  見人、簽字、看表,忙了一會兒后便聽座機電話響起。

  “喂,你好,哪位?”

  “咦,陳老板回來了,那正好,也懶得找人轉達了。”夏有車有些意外。

  陳家志:“原來是夏老板,找我什么事?”

  夏有車冷聲道:“江心菜場把菜直接賣到香江來了,違反了合約規定,你還問我怎么回事?”

  陳家志呵呵笑了笑,“虧你還記得有合約這回事,怎么,只允許同興泰大力發展其它貨源,就不準江心菜場發展其它銷售渠道了,哪來的道理?

  要毀約那也是同興泰先毀約,我沒找你麻煩,你倒先來挑我的刺了?”

  出爾反爾的現象在蔬菜行業,乃至農業上,都屢見不鮮。

  所以陳家志一開始并沒有追究同興泰。

  然而,他雖講究誠信交易,但也不會死板的守規矩,更輪不到同興泰來挑他的刺。

  再說了,江心菜場還沒有直接和香江的批發商進行交易。

  “如果夏總就為了這事而來,我可掛電話了。”

  “等等。”

  夏有車連忙喊住,他明白想靠一紙合約拿捏陳家志是不可能的了。

  “陳總,同興泰愿意恢復之前的合作,加大拿貨量,江心菜場流到香江市場的菜可以停止了。”

  “呵呵,你愿意恢復,我這邊可沒那么容易啊!”

  “什么意思,難不成還有人價格比我給得更高?”

  “不是價格的問題。”陳家志沉吟道:“明說吧,我沒和香江的批發商有直接合作,是誰把我的菜轉賣到了香江我也不知道。

  而且,才建立的市場渠道我也不愿意輕易拿掉,同興泰不在乎口碑,我可在乎得很。

  同時,江心菜場最近出口業務做得也不錯,這兩天才從印尼和泰國拿了兩貨柜的出口訂單。

  所以,我不缺市場渠道,同興泰想恢復此前的合作,很難。”

  夏有車越聽越沉默,心都碎了,很想狠下心來掛了電話。

  但近在眼前的危機讓他不得不下高傲的尊嚴。

  “陳總,看在也合作了那么久,同興泰也幫江心菜場賺了不少錢的份上,每天多給同興泰發10噸貨吧。”

  陳家志不動聲色的從一堆文件上找出同興泰的拿貨單。

  瞧了一眼。

  “漬,夏總,你現在每天才拿兩三噸貨啊,縮水了10多倍。”

  夏有車張了張嘴,最終只是嘆了口氣。

  “5噸。”

  “最多只能給你5噸,還不能保證每天有,菜場得優先保障完成出口訂單。”

  夏有車脾氣已經被磨沒了,他原本還想著只要他價格給得高,讓陳家志回心轉意不是問題。

  現在看只是一廂情愿。

  “唉,陳總,我是真被打醒了。”

  “夏總這是想自己建菜場了?”

  “嗯?”

  夏有車驚疑了一聲,突然真誕生了此種想法,想想合興菜欄,從幾年前就在內地建場,如今依然是長SW市場里的龍頭。

但而今合興菜欄也在向江心菜場學習  在他思考時,陳家志只當他是真要建場了,但也不甚在意。

  “就先這樣吧,夏總,我還有事要忙。”

  夏有車聽著忙音,回過神來,想建場,最好的學習對象也是江心菜場。

  只是想到對方市場的研判能力,即使夏有車有多年蔬菜批發經驗,也沒有絲毫信心與之相比。

  更何況同興泰沒有種菜的基因,從頭開始談何容易?

  要不與陳家志合作建場?

  這個念頭一萌發,就徹底抑制不住了。

  另一邊,陳家志忙了一上午后,有些頭大的來到菜田里兜風。

  公司的財務管理有點粗糙,不能細看,不能深究。

  已經升職成財務經理的徐瑤向他抱怨了一兩個小時,各個菜場負責人的作風都有點粗獷。

  但菜場和基地想要快速的靈活性,就不能給太多限制,只能抓大放小,反而市場上能做得相對更規范點。

  在他看來,這也是想做大做強必須得經歷的陣痛。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1994:菜農逆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