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四章 得人

  廝殺結束的戰場,蕭瑟又衰敗。

  但留在這里打掃戰場的保義都上下,卻各個熱火朝天,干勁十足。

  此一戰是保義都成立以來繳獲最多的一次,近百車的輜重,甲胄、軍資、金鋌還有大量的冬衣。

  時在正月,天氣雖然已經開始回暖,但一入夜依舊冰寒刺骨,吏士們沒有冬衣依舊是熬不住的。

  而保義都還真的就缺不少,這主要還是因為隊伍這段時間擴編太厲害了。

  而中軍那邊能補齊保義都的甲仗就已經是楊慶復很看重趙懷安了。

  冬衣這東西,一件就價格不菲,而且那些外藩諸軍入蜀的時候也沒帶冬衣,也正需要補充。

  而保義都這樣的新立營頭也配和這些老牌勁旅搶食?所以,保義都的冬衣是遲遲不能發下。

  現在好了,從南詔軍手里繳獲來的大批冬衣正解了保義都的燃眉之急了。

  而除了冬衣之外,趙六和王鐸也大概清點了一下百輛車的繳獲,其中大頭還是各種鎧甲。

  很顯然,那個南詔軍主將和他趙懷安一樣,都把積攢鐵鎧軍械作為發展的第一要務。

  說來這個南詔將,也算是有勇有謀了,要不是遇到趙懷安這個變數,沒準真叫他在南詔成就一番事業。

  這些鐵鎧足有五百多領,也不知道那南詔軍將積攢了多久,現在全給趙懷安做了嫁衣了。

  現在保義都的鐵鎧數量,再加上這一批,總量已經超過了千領,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歷史上,老奴統一建州女真之后,攻滅海西女真四大部落之一的烏拉部,破敵三萬,斬首萬級,獲甲七千領。

  而烏拉部這七千領鐵甲是多少年攢下來的呢?

  九代人!

  現在趙懷安利用這場南詔戰爭,短短時間就攢下千領鐵鎧,起家速度堪稱恐怖。

  除了這些趙懷安最為看重的甲胄,還有大量的財貨、布帛。

  川西平原自古就富庶,那些南詔人進了平原后,就和老鼠進了米缸一樣,什么都搶。

  具體總量還沒清點結束,不過按照王鐸的經驗,金、銀、銅佛、布帛加起來,兩萬貫是打不住的。

  乖乖,這幫南詔人是搶了多少縣的府庫,怎么這么有錢。

  王鐸看了一些金、銀鋌上的花字,大概明白了,然后告訴趙懷安,這些金銀的確是蜀州、唐安等縣的,不過不是府庫里的,而是兩縣的公廨本錢。

  然后王鐸就告訴了趙懷安一個他之前從來沒聽過的冷知識。

  那就是所謂的公廨本錢,就是朝廷發給各府衙去放高利貸的本金,然后放貸所得的孽息就給署吏們發俸祿。

  這個冷知識讓趙懷安傻眼了半天,這大唐半個腿子都還在泥地里,就搞起金融治國了?2

  不過連官府都放高利貸,怪不得那些大寺廟也在放。

  想到這里,趙懷安對搞一個義社的柜坊錢莊,就更有信心了。

  但這又是放貸,又是結社的,這不純純大唐版本的圣殿騎士團嘛。3

黑色星期五  甲械、金銀固然讓趙懷安高興,但真正讓趙懷安上心的,還是此戰俘虜的三百多烏撒部精兵。

  這支烏撒部人數本有千人,但大多數不是戰死,就是因為血仇在,不愿意投降,而被保義都的步槊兵捅成了血葫蘆。

  所以就剩下了這三百不到,無血仇,愿意投降活命的。

  烏撒兵給趙大留下的印象很深。

  這些人悍勇敢戰,弓弩犀利,如果不是無甲遇到趙懷安這些人,這一戰怕還有的打呢。

  所以趙懷安就不打算將這批南詔俘虜賣了,而是要自己消化。

  要消化也簡單,就是提拔會說漢話的,鏟掉不服管的刺頭,然后將三百南詔俘虜中的軍吏全部集中在趙懷安的帳下,和之前那些南詔武士放在一起。3

  趙懷安專賜號“歸德”隊。

  然后剩下的南詔軍,就按照各小部落分開,再將他們按照甲乙丙三番開始分隊。其中勇武者為戰隊、健壯者補入趙六的輜重,余者編為背甲奴。

  這樣,只要隨著打幾次苦戰,這三百南詔軍就差不多消化完了。

  趙懷安這邊正準備讓那個段忠儉和韓瓊過來,先挑選點勇士,之前韓瓊陣斬敵將,他答應許一個隊將的職位。

  然后那個段忠儉識實務,又通曉番漢情況,正適合給韓瓊做個隊副,然后再從背嵬和拔山二隊,各抽調五人作為伙長和伍長,這個隊就算搭建起來。

  就賜號“鐵獸”。

  就在這個時候,那邊正在清點俘虜的王鐸忽然帶著一個高大的士子走了過來。

  王鐸上來就對趙懷安耳附:

  “主公,此人叫張龜年,是蜀州人,此前被南詔軍掠在軍中,我與之談論一番,頗有才華。主公不妨看看。”

  聽了這話,趙懷安才仔細看這個張龜年,看其上下打扮也不像是被南詔人虐待過的樣子,心下就有了計較。

  他大大咧咧的坐在馬扎上,橫刀杵在地上,雙手搭在刀把上,乜看了眼張龜年,直接嘲諷:

  “你個措大,看著也像那么回事,如何給南詔人做狗。”

  趙懷安這話幾乎是戳著張龜年的肺管子在罵,旁邊的王鐸一聽就遭,忙要解釋,卻被趙懷安給揮手攔住了。

  這老王哪哪都好,就是耳朵子軟,眼皮子淺,這個張龜年多半就是投靠了南詔軍,不然能穿著錦繡完好無損地留在南詔軍中?1

  趙大身高八尺,本就威風凜凜,這段時間白手起家,數從殺場中九死一生,一身氣質是既匪又煞,此刻訓斥下來,幾讓人憋不住尿。

  這會看王鐸都嚇得不敢說話,就知道趙大這會的兇悍了。

  但面對趙懷安這般辱罵,這個張龜年倒是有幾分唾面自干的意思,絲毫不見慌張,還給趙懷安施了一禮:

  “趙都將,不知可聞草之行,竹之器,與樹之德。”

  趙懷安看了一下張龜年,頗為意外這人這個時候還可以說得出話來,至少這心理素質很出色。

  他見這人話里有話,哼了聲:

  “哦,你來說說,何為草之行,何竹之器,何又為樹之德呢?”1

  這張龜年溫潤微笑,笑說:

  “草之行,風往哪里吹,草往哪里倒,并無善惡對錯,只看風向;而竹之器,風雪壓在哪邊,同樣倒向哪邊,只是在他的根基下卻牢牢的抓緊地面;而樹之德,風吹任他吹,雪壓任他壓,他自巋然不動,還可投下涼蔭,庇護一方草甸。”1

  趙懷安被這話驚了一下,他當然明白眼前這人說這話是什么意思。

  此人是借著竹子來自辯,說他雖然扛不住南詔人的壓力,但那是他身不由己,他內心中卻是有堅持,對大唐忠貞一片。

  哼!這就想在我趙大這邊賣弄口舌?

  此時,正好有一個南詔俘虜掙脫站了起來,紅著眼睛往趙大這邊撞。

  但趙大躲也不躲,一記勾拳就打得他倒飛出去。

  看著倒地吐血而死的南詔武士,趙懷安回頭哼了句:

  “什么竹子、樹的,擋得住我這一拳十年功嗎?在我拳下,都一個鳥樣!”3

  看著傻眼了的張龜年,趙大爽啊!

  而且就你個措大,那點知識量也敢在我面前賣弄?

  別看他一副糾糾武人的樣子,但這不過是他要融入這個時代的保護色罷了,論真才學識,他趙大說個不客氣的,在場的都是小學生。

  當然,論智慧,趙懷安肯定不敢這么拿大,但論知識量,這些一輩子都讀不了一千萬字的老祖宗們,拿什么和他比。12

  隨后趙大就張開手掌,五指一捏:

  “我給你兩個選擇,一個和那邊的南詔一樣,被砍頭;一個就給我趙大當個讀讀書的措大,給錢!你選吧。”

  這是選擇嗎?張龜年但凡猶豫一下,都是對自己小命的不尊重。

  完全沒有任何猶豫,他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求趙大收留。

  主打一個能屈能伸。

  而且這種事也不是沒前途的。

  萬一眼前這位武夫能在沙場立功,也賺到了個節度使的位置,那他張龜年沒準還能借此機會進入朝廷為官為相。

  這種先在地方幕府任職然后進入中央為官,已經是如今士人們的首選了,這百年間,靠這種方式宣麻拜相的,都有幾十位了。

  沒錯,這個時代,只要是個文化人就都是奔長安去的,什么藩鎮節度使不過是旅程中的跳板罷了。1

  所以,張龜年趴在地上,嗚嗚大喊:

  “將軍武德,小生慕了,慕了,愿效犬馬之力。”

  趙懷安哈哈大笑,扶起張龜年,卻忽然說了這樣一句話:

  “當然,你要真是那勁草,誠臣,我趙大又未嘗不能當你的大樹,為你遮蔽風雨勉之,勉之。”

  張龜年愣住了,眼前的這個武夫真是武夫嗎。

  那邊趙懷安準備給措大上上價值,畫畫大餅時,忽然就見剛還懵的張龜年,搓著手問了下一句:

  “不知都將,我這薪俸能給多少呢?在下家貧,請都將多給些。”

  趙懷安的微笑凝固了。

  他頗為尷尬地放下手,暗罵這人怎么那么市儈,錢錢錢。

  當兵的要錢,你個措大也要錢,這大唐的老祖宗們怎么就知道錢?沒有一點大局觀。5

  嘆了一口氣,趙懷安和王鐸那邊商量了一下,摸清了現在的行情價后,最后按照年俸五十貫的價錢招募了他作為自己的掌書記。

  這會的掌書記算是將領身邊的高參了,趙懷安也不清楚這人對軍戎是否有涉獵,但再差幫他弄弄公文報告還是沒問題的。

  而那邊,張龜年也很高興,趙大雖然脾氣不好,但也大方,這個工資差不多已經是中級官吏的薪水了。

  是的,當官的一年不過幾十貫,而藩鎮一個丘八一年至少就有二十貫,頂尖的魏博牙兵,甚至能一年到二百貫。1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文武待遇,也是這個時代底色。

  所以趙懷安給下面丘八們發錢是大手大腳,毫不吝嗇,而給張龜年則是摳摳搜搜,恨不得一分不給。

  而這也是一個軍頭的覺悟。

  他趙大啊,向著一名成熟的軍頭,又進一步。4

哎呦文學網    創業在晚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