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4章 增添一點信心

  王齊志盯著林思成,頗有些不可思議。

  “景泰藍屬雜器,但嚴格來說,也屬銅器!”

  “王教授,我知道!”

  “我的意思是:林教授也研究過?”

  林思成頓了一下:這次不能再讓爺爺背鍋了,不然分分鐘露餡。

  他想了想:“書上學的。”

  又來?

  王齊志嘆了口氣:“林思成,你敢不敢再扯蛋點?”

  “王教授,真的!”

  林思成一本正經,“故宮朱家溍教授的明清宮廷琺瑯器考、BJ琺瑯廠,國家工藝美術學會的燕京八絕:景泰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教授的中國景泰藍藝術…”

  他還沒說完,王齊志猛一擺手:“停!”

  幾本和景泰藍相關的藝術鑒考理論算什么?

  去年才發表的鐵器保護論文,林思成不也一篇不差的指了出來?

  但還是那句話:如果靠看幾本書,就能達到林思成這個程度,那但凡上過鑒賞、文保、考古相關的大學生,個個都能成為鑒定、文保專家。

  更不需要老師教。

  但問題是,林思成的水平真就很高:如果真如大哥和安寧說的,當時只是勉強看清盆底的那兩條魚的話,換成他也不一定會留意。

  所以,如果不是從書上學的,再讓他給林思成找個其它的理由,王齊志還真就找不出來。

  想了想,王齊志陡然一嘆:“那清史稿,清宮檔呢?”

  林思成張口就來:“學校圖書館的看的,背了好久!”

  王齊志張了張嘴,很想罵聲娘:正經人誰他媽背這個?

  你背得過來么你背?

  算了,這就是個滾刀肉,圓謊的速度比編謊的速度還快。

  “賣盆的時候,你怎么沒去?”

  “被狗叨了一口,不得先去醫院檢查一下?”

  王齊志眼皮一跳:“咬哪了?”

  “差一點,只是咬掉了半邊褲腿!”

  他松了一口氣,又指著葵口盤:

  “算了,其它的我也不問了,但東西既然是你賣的,那你就要負責到底。我要求也不高:這樣,你請林教授出手,幫忙把這兩條魚的釉補好…

  最好用傳統法調釉,用傳統法填釉,用傳統法點藍…需要什么原料我來找,修復費用林教授盡管開…”

  “要求確實不高!”林思成點點頭,瞄了幾眼,“但用不著爺爺出馬,我就可以…都不用你掏修復費。”

  啥玩意?

  林思成,這是掏不掏錢的問題嘛?

  王齊志睜圓眼睛:“你聽清楚我說的是什么沒有?”

  “聽清楚了:傳統法調釉、傳統法填釉、傳統法點藍…通俗點:最小干預,盡量復原器物的原始形態,同時盡量保留原器的歷史痕跡…”

  林思成表情很認真:“王教授,不騙你,我真的會!”

  廢話,用嘴說誰不會?

  王齊志并不懷疑林思成的鑒賞水平,但要說修復…這東西壓根就不是聰不聰明,好不好學,以及他跟著林教授進過幾次實驗室,又親眼見林教授修復過幾次的問題。

  必須要親自上手,要一遍一遍的練,一遍一遍的糾錯,改正,更要日積月累的積累經驗…

  不夸張,沒個十多二十年以上的修復經驗,哪個敢說自己吃的是這碗飯?

  王齊志斜著眼睛:“林思成,這可是古法點藍:需要分層填釉,分層燒制,要反復試驗釉料配比和燒制溫度。

  而且每一層點藍的釉料成份、氧化程度、變色區間都不同,上一層燒制成功后,才能調配下一層的釉料配比。

  而最關鍵的是:你不知道每一次的爐溫控制到多少才合適,卻又必須做到窯爐的精確控溫。”

  是不是很矛盾?

  說直白點:年代太久,又來歷不明,無法推測原器經歷過哪些環境,又有過怎樣的銹蝕和氧化過程。

  因此很難推測原器燒制過程中,每次入爐時爐溫區間。所以也不好推斷修復入爐時,溫度應該達到多高才能使新補釉料中的各種成份充分反應,達到原始釉層的質感和飽和度。又不能因為爐溫過高,導致原始釉層裂變。

  重點是沒什么解決的好辦法,就只能靠修復師的經驗隨機應變。

  問題又來了:林思成哪來的經驗?

  “王教授,我真有經驗:爺爺在家里有個小工作室,有電窯、有釉料,我經常拿來練手。”

  稍一頓,林思成又嘆了一口氣:“再說了,這只銅盤再難擺弄,還能難得過之前那塊鐵券?甚至沒人教,我也并沒有覺得有多難學…”

  王齊志猛一個后仰,準備了一肚子的說辭,全噎在了嗓子里。

  鐵器相關的保護和修復技術,社科機構都才開始著手研究,論文才發表了有數的幾篇,林思成不照樣懂?

  而且不要太會:知道怎么檢測、怎么分析、用什么方法最快,更懂成體系的維護保養程序。

  又沒人教,不是從書上看的,他從哪學的?

  與之相比,有林教授這位大師言傳身教,耳提面命,陶瓷修復方面的知識,是不是應該學的更快,學的更好?

  道理對,但王齊志總覺得,邏輯不對。

  打個比方:愛因斯坦剛剛二十歲,就把光電效應的問題給解決了?

  “王教授,要不,咱們先試一試?”

  看他有點猶豫,林思成眨了眨眼睛,語氣中透著幾絲蠱惑,“要是可以的話,咱先借用一下陶瓷組的實驗室,小的就行。

  也不需要多長時間,一到兩個小時,你先看一下樣本釉層多次燒結后的成品效果,再和原器釉層做一下對比。同時,還可以測試一下原器釉層入爐后的安全溫度區間…”

  王齊志眼睛一亮:對啊,何必要和林思成在這里爭?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不就知道了?

  他立馬起身,拿出手機:“走!”

  就喜歡王教授這種說干就干,一點都不帶猶豫拖沓的態度。

  林思成頗為狗腿的蓋好箱子,抱在懷里。

  李貞有些不解,不停的拿眼神示意,好像在問:如果林教授不方便,你完全可以拒絕啊?

  一時不好解釋,林思成笑了笑。

  腦子里那么多的研究成果,那么多的專利技術,不往外掏一掏,實在是太可惜了。

  但這需要時間,需要過程,需要合適的借口,更更需要:一位足夠專業、后臺夠硬、品格在及格線以上的合伙人。

  雖然才合作了有限的幾次,但林思成越來越覺得:王教授就挺不錯。

  所以必要的時候,必須要給潛在的合作伙伴增添一點信心。

  比如現在…

哎呦文學網    重生鑒寶:我真沒想當專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