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日。
黃景勸諫曰:“臣聞春秋之義,立嫡以長。邕王居諸宗室之長,年逾而立,沉穩持重,百姓皆呼'賢王'。陛下若循祖宗成法,當以邕王為嗣,此乃順天應人之舉。”
官家震怒,一日不食。
六月初十。
黃景勸諫曰:“欽天監連報紫微垣異動,主星旁有明光正應邕王府方位。天意如此,陛下何疑?若逆天而行,恐傷國本。”
官家一日不食,問罪欽天監。1
六月十五。
黃景勸諫曰:“邕王賢德,有天子之氣,可為皇嗣,承繼山河。陛下無子,若禪讓皇位,可成堯舜之佳話。”3
官家久久不言,問罪黃景。
黃景喊冤,直言不敢再上奏,又經諫官上奏說情,官家仁慈,并未治罪。
六月二十。
黃景稱病。
.......
六月二十三。
御街,韓府。
韓章、王堯臣、張放平、江昭幾人,一齊散布走動,游玩參觀園子。
“翰林修撰的生活怎么樣?”張方平以一位老前輩的姿態,隨意問道。
江昭沉吟著答道:“忙歸忙,一天卻也能省下一些時間用于學習,并非是初時了解的那樣嚇人。”
事實上,內閣一日的政令量并非那么夸張,往往也就幾份、十幾份。
絕大多數政令,關鍵點也就幾句話的事情而已。
一旦熟絡了流程,套一套模版,也就兩個時辰左右的工作量。
實際上,編撰政令真正耽誤時間的是斟酌字句,官場的那些老油子,最擅長的就是解讀政令,哪怕是一字之差,也有可能因此而產生過分解讀的問題。
而一旦過度解讀,就有可能釀成大禍。
此外,政令實在不少,偶爾也可能存在紙張不小心染上墨的問題,那就得再來一遍,非常考驗人的耐性。
張方平緩緩點頭,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么過來的。
當然,肯定沒有江昭這么忙。
“翰林修撰,以學為主。”韓章叮囑道。
翰林修撰,為國儲才。
工作不重要,學習才是根本。
江昭頷首,他也懂得這個道理。
不過,眼下翰林修撰的工作量儼然是沒有觸及到他的上限。
他是那種可以一天工作十個時辰,并且休息幾個時辰就生龍活虎的那種人。5
最有名的,朱元璋 “最近這局勢,讓人有些心慌啊!”王堯臣面色沉重,說起了朝政。
這也是幾人聚集的目的。
時至今日,一些事情越來越迷糊,一些事情越來越清晰。
江昭點頭贊同,插話道:“那黃景,要是不出意外,估摸著就是劉沆的人。”
無它,黃景的賀表出了問題。
官家賀壽,集百官賀表,以作沖喜祭天之效。
這賀表,須得三司、六部、五監等部門的主官負責集齊,進而交于內閣,呈奏官家。
一如翰林院,負責收取賀表的就是翰林學士海承晏。
黃景是禮部郎中,他的賀表自然是禮部尚書韓章負責收。
而三司、六部、五監等部門的主官,幾乎都是從從六月十號就開始收賀表。
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十三天,各部門的賀表都已經集齊,唯獨禮部,尚有一人的賀表并未上交。
黃景!5
這缺的一份賀表,就是禮部郎中黃景的賀表。
須知賀表這種東西,主打一個“全”字。
這是一份也不能缺的東西!
休說黃景僅是生病,便是下一秒就要進棺材,賀表也萬萬不能有缺。
但,黃景就是缺了!
準確的說,不是缺了,是暫時還沒有交,只要在正式呈遞官家以前上交,就不算缺了。
起初,江昭代老師韓章去催過一次,黃景拖著重病身子,說定然按時上交。1
怎料過來兩日,也還沒有上交。
慢慢的,就是第二次催,第三次催。
直至昨日,韓章親自去催,結果得到的答案還是說定然按時上交。
這可就有些難辦!1
這就是一個局!
劉沆的局!
盡管不清楚劉沆與黃景為什么會有關聯,也不清楚兩人怎么有的關聯,卻也不影響幾人推出幕后之人就是劉沆。
從受益者分析即可。
韓章出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劉沆!
“官家是六月二十六賀壽,明兒是六月二十四。”張放平搖了搖頭,雙手背負,面色嚴肅:“要是不出意外,明早的朝會,官家就要看賀表。”
一般來說,大壽的那一天,還是以祭天與宮宴為主,賀表這種東西,都得提前交上去,官家有興致也會查看一二。
既然是布局,這賀表怕是難以收上來。
“有心算無心,逢此時機,出了差錯也不奇怪。”韓章倒是非常淡定。
自考上進士起,他十七年就干到內閣大學士之位,一路以來風風雨雨,什么沒見過?
劉沆有意拉他下水,但他可不一定會被拉下水。
“有解?”王欽若疑慮道。
“有解。”韓章點頭。
他的政斗能力是真的很強,經得起文武百官的考驗。
早年間,他幾乎是一人殺穿朝堂的存在。
否則,也不可能三十七歲就位列臺閣。
論政斗水平,劉沆絕對不如他。
這段時間,劉沆也沒少下套,希望他入局。
韓章自是不入局。
這幾個月的時間,他起碼徹底了韓系九成九的力量,團結了一切可團結的人物。
那些官場舊友,也都有拜會。
此外,沒有任何一位宰輔大相公希望自己治政的內閣有兩人出自一系。
兼而有宰輔大相公富弼的偏向支持,他只要穩打穩扎,就不會輸。
這次也一樣,劉沆布局,他不入套就行。
“實在不行,就干脆不收賀表,就把罪責推與黃景。”韓章解釋了一句:“或者,讓劉沆去催黃景的賀表。”
有著宰輔大相公的支持,他做起事來可容易太多。
這種局要想逃開,不難!
更何況,哪怕他真的被迫下場,也不一定輸。
張方平嚴肅的神色一松,“那就好。”
要是官場有“天之驕子”這么一種說法,那韓章就是一位毫無疑問的天驕。
并且,還是已經成長起來的天驕。
無論什么時候,他都近乎是除了大相公富弼以外再無敵手的存在。
韓系老人對于韓章的信任,不可以常理計之。1
“主君,張公、王公、江公子,還請去用膳!”韓章侍妾崔氏走近。
“哈哈!走吧,吃飯。”韓章笑了笑。
有他頂著,這天,塌不下來!
......